國軍在日軍所發動的“1號作戰”期間前期失敗的主要原因也不是由於兵力薄弱。日軍是集中了中國戰場上的主要作戰部隊,實施遠離後方基地、深入到西南腹地的遠程進攻作戰,而中國也並非隻有一個第四戰區的軍隊在抗戰,位於陝西的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胡壽山部幾十萬精銳部隊的當麵僅潼關附近駐有一部日軍,不存在日軍可能乘虛而入的危險,該部為什麽不能轉用於西南戰場呢?日軍主力南進之後,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日軍的兵力相當薄弱,而且更為分散。日軍中國派遣軍和第6方麵軍在製訂作戰計劃、決定作戰指導時,考慮最多、最關心和最擔心的就是後方聯絡和供應問題,害怕出現“因帕爾”的結局。而第一、第五、第六、第九等戰區各握有十幾萬到幾十萬兵力的軍隊,為什麽不向當麵的日軍發動進攻呢?假如及時調動胡壽山部入援,各戰區又向日軍積極發動進攻,切斷第11軍的後方聯繫,日軍又怎麽能夠集中大量兵力放心的對桂林城展開曠日持久的圍攻戰呢?


    再以桂、柳會戰本身來看,國軍第四戰區部隊失敗之快,連日軍也因感到出乎意料而驚訝:日軍在中、美空軍不斷襲擊的條件下,不過二十幾天就前進了700公裏(從進攻桂林、柳州至占領獨山),平均每天前進30公裏。這在當時的條件下,應當是很快的進攻速度了。如果守軍都能像衡陽防守作戰,或像西江反擊作戰那樣阻擊日軍,無論如何也不致失敗得如此之快和如此之慘。防守設有堅固國防工事的廣西門戶——全縣的中國軍隊在日軍到達前就棄之而去;柳州的守軍僅防守1天就倉皇逃離;貴州東南重要戰略基地的獨山儲備有大量武器彈藥和軍需物資,而且援軍第97、第98軍的2個師早已到達戰場,竟也在日軍戰鬥力絕非一流的第104師團1個聯隊攻擊下稍加抵抗就匆匆退走。


    國軍部隊的糟糕表現,就連國軍內部的自己人也難以看得下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主辦的《掃蕩報》記者記述當時的情況說:“獨山的失守,表現了軍方的無能,守軍不戰而退,大炮、輜重完全拋棄,敵軍尚在數十華裏之外,我軍已倉皇逃走。”


    國軍的這次失敗使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與作用產生不利影響,對美國的對華政策等也產生了嚴重而深遠的影響。


    美國對華政策的基點是“使中國打下去”,“以牽製大部日軍和作為對倭國發動進攻的基地”。但在中國戰場上採用何種戰略才能達到上述目的,美國統治集團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是以史迪威為代表的陸軍的觀點,即幫助中國建立一支有戰鬥力的陸軍部隊,用以抗擊日軍並協同美軍實施反攻;一種是以陳納德為代表的空軍的觀點,即以中國為基地,“採取大規模空軍攻勢”,轟炸日軍運輸線和倭國本土。羅斯福採取了空中攻勢的主張,從1943年7月首次援華的7000噸軍用物資中撥給陳納德4700噸,僅以2000噸用於陸軍部隊,而其餘的300噸仍然給了空軍。1943年至1944年夏,中、美空軍聯合作戰,不僅逐漸奪回了製空權,而且對日軍海上運輸線和倭國本土構成嚴重威脅。但是豫、湘、桂作戰的失敗,使得美國空軍第14航空隊的作戰基地幾乎全部被毀。在侵華日軍已成強弩之末、中美空軍又完全掌握製空權的情況下,國軍竟發生如此慘重的失敗,以致美軍中一些人對國軍的抗戰能力產生懷疑,從而對中國抗戰產生錯誤判斷。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向羅斯福報告說:“如果日軍繼續西進,陳納德的第14航空隊將失去戰鬥力,我軍超長距離轟炸機在成都的機場將會丟掉,中國必然垮。”認為“中國所處的嚴重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軍方處置不當和玩忽而造成的。除非中國的一切力量,包括正在對付中共軍隊在內,都用來對日作戰,中國在戰爭結束前是不可能起什麽作用的。”甚至不正確地估計日軍很可能長期占領中國,這樣“即使倭國在本土戰敗以後仍可繼續在中國與盟軍作戰。這樣可能把戰爭延長好幾年方能把倭國打敗”。1945年1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建議羅斯福要求“俄國在它能力範圍內盡早參加進攻(倭國)”,以減輕美國的負擔,於是在2月的蘇俄黑海邊召開的雅爾達會議上,為了使蘇俄盡早出兵打擊中國大陸上的日軍,羅斯福、邱吉爾竟背著中國與史達林達成一項損害中國國家和民族利益的秘密協定:允許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外蒙古)在蘇俄保護下獨立,恢復帝俄時代在中國東北取得的殖民特權,如租借旅順口軍港、中蘇共有東北鐵路主權以及在東北“優先利益”等等。造成這種嚴重後果的根本原因,固然是由於美、英等國的大國強權政治,但直接原因是由於國軍作戰的失利。而桂林守軍的竭力奮戰,也僅僅是被那些西方的大國視為一個特殊的個案。


    在劉建業當眾昏厥過去一個星期以後,灕江上的一個竹排上,出現了劉建業的身影。和他一起在竹排上的除了一個撐竹排的艄公,還有一名金髮的軍裝女子。


    “劉將軍,我很高興,在多次被拒絕以後,你終於還是答應接受我的採訪。”年輕的金髮軍裝女子用很流利的漢語說道。


    “珍妮弗中尉,實話說,如果不是有軍事委員會的直接指令,我想我還是會繼續拒絕你的採訪要求的。”劉建業坐在椅子上,對來自美國軍方媒體的珍妮弗中尉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國產坦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國產坦克並收藏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