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第18師團自達羅、太白加一線撤退後,改變防禦部署,將第55、56聯隊成梯次配置,分別占領孟關和瓦魯班地區,兩地前後相距約12公裏,企圖以堅固的縱深防禦,阻止駐印軍的進攻。
2月20日前後,中國駐印軍各部隊進至孟關外圍陣地,新22師已全部投入戰鬥,美軍上校羅思韋爾·布朗率領的駐印軍坦克部隊和美軍的加拉哈德部隊也已到達前線。根據史迪威的部署,以新38師為左路,新22師為右路,擔任向孟關之敵的正麵進攻,同時兩師各抽出一部兵力攻擊孟關反側;以坦克部隊穿越叢林,切斷孟關與瓦魯班之敵的聯繫;以加拉哈德部隊沿北側山地長途迂迴,攻占瓦魯班,完成對日軍的包圍。
2月24日,中美聯合部隊向日軍發動全麵進攻,新22師和新38師主力迅速向孟關逼近。3月1日,美軍加拉哈德部隊在崇山密林中艱苦跋涉近百公裏,抵達瓦魯班東北地區,隨即向日軍發起攻擊,並占領其側後南北河渡口。日軍發覺其後方被截斷後,除留少數部隊在孟關正麵抵抗外,集中全力向瓦魯班發起反擊。加拉哈德部隊在已迂迴至此的新38師第113團的支援下,與日軍展開激戰。3月4日,新22師攻克益關正麵陣地,繼續發展進攻,日軍已被包圍在瓦魯班周圍的狹小地段。3月9日,日軍憑藉工兵部隊在叢林中臨時開闢的兩條秘密通道,僥倖逃出絕境。
孟關一瓦魯班戰鬥,殲滅日軍1500多人,給第18師團以重創,並肅清了胡康河穀之敵,為反攻緬北的勝利奠定了重要基礎。戰鬥結束的當天,新22師師長廖建楚興高采烈地來見史迪威,他驕傲地說:“新22師在崑崙關打敗了日軍最厲害的第5師團,這回又打敗了日軍第二厲害的第18師團。”本來,史迪威對原屬於杜光亭部下的廖建楚並無好感,在他和孫仲倫之間,史迪威還是更器重和欣賞身上美國味道更重一些的孫仲倫,認為廖建楚更像法國人。但是此時,他也為新22師表現出來的嶄新麵貌和戰鬥精神感到由衷的高興。多年以後,廖建楚盡管對史迪威也略有微詞,但仍然滿懷深情地說:“他的確是一位真正的軍人,卓越的統帥,我非常敬佩他那剛毅勇敢的性格和注重實際、講求實效而且忘我的作風與獻身精神。他作為我的長官,永遠受到我的尊敬和仰慕。”
3月6日,當中美聯合部隊已占領孟關並正在圍攻瓦魯班的時候,蒙巴頓以東南亞戰區最高統帥的身份從印度飛到太白加,來視察作戰部隊。這時,史迪威率中國駐印軍已作戰70多天,深入緬甸境內達120多公裏;可英帕爾方向的英軍仍是一片沉寂。同盟國的新聞界對緬北反攻作了許多報導,毫無疑問,史迪威成了關注的焦點;而蒙巴頓麾下的整個東南亞戰區,卻沒有多少戰事能引起新聞記者們的注意。出身於王室貴族的蒙巴頓將軍是一個不甘被冷落的人,無論如何,他也不能忍受自己的風頭被一個來自美國的粗魯大兵搶走,這回他特意以戰區最高統帥的身分,來體現一下他對緬北反攻的“領導關係”。
史迪威和蒙巴頓在性格特點、行為方式、處世方法等方麵都形成了鮮明對比。蒙巴頓將軍身穿一身剪裁考究的棕黃色熱帶軍服,戴著金光燦燦的大肩章,掛了三根綬帶,胸前的勳章五顏六色,閃閃奪目;史迪威則身穿寬大的野戰服,戴一頂鋼盔,沒有佩帶軍銜和各種勳章、獎章,肩上挎了一支卡賓槍。蒙巴頓此次入緬,調來了16架戰鬥機護航;史迪威往返於中緬印之間,從來是單人單機。看到蒙巴頓如此興師動眾,史迪威私下裏尖酸地說,這一下他所消耗的燃料,“夠我們打一個星期的仗”。
盡管兩個人戰略觀點不同,行為方式有明顯差異,但他們的個人關係此時還是比較融洽的。史迪威根據老朋友馬歇爾將軍的勸告,就先期派人去華盛頓一事,向蒙巴頓表示歉意。蒙巴頓也在致英軍駐聯合參謀長委員會代表迪爾將軍的電報中稱讚史迪威:“他確實是一個傑出的老戰士。”
史迪威送走蒙巴頓,隨即幹3月12日飛往利多,去看望第20總醫院裏的中國傷兵。經過前一段的作戰,部隊已付出較大傷亡。為了使傷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史迪威組織了戰場救護隊、野戰醫院和後方總醫院的三級救護體係,使傷員死亡率降到了3.5%。史迪威非常關心士兵,他和士兵們一樣用一個鋼盔洗漱,同在一個飯桶裏吃一樣的飯菜。行軍途中,當他看到中國士兵捲起樹葉當煙抽時,馬上拿出自己的香菸分給他們。這時,他發現利多總醫院裏沒有電風扇,立即致電新德裏司令部的索爾坦將軍,讓他把司令部所在的帝國飯店的電風扇搜羅一空,全部送到利多。這一行為,一度讓司令部裏的那些來自英國的軍官們牢騷滿腹,認為史迪威無視大英帝國軍官應有的待遇。
戰場救護工作對保持部隊的戰鬥力和高昂的士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駐印軍在戰後的總結報告中寫道:“美方在利多附近開設大規模醫院數所,並準備大量衛生人員和材料隨軍推進。……前方輕傷即就地醫治,短期治癒仍上前線。重傷者以飛機運送後方醫院醫治,並用輸血救治方法,故雖重傷而死者極少。此不獨不減少戰鬥力,且與官兵精神上以莫大之鼓勵。曾聽士兵常言:‘打傷了有飛機坐,還不勇敢去打嗎?’足見衛生設備齊全,戰場上救護周到,實與士氣有絕大關係。”
2月20日前後,中國駐印軍各部隊進至孟關外圍陣地,新22師已全部投入戰鬥,美軍上校羅思韋爾·布朗率領的駐印軍坦克部隊和美軍的加拉哈德部隊也已到達前線。根據史迪威的部署,以新38師為左路,新22師為右路,擔任向孟關之敵的正麵進攻,同時兩師各抽出一部兵力攻擊孟關反側;以坦克部隊穿越叢林,切斷孟關與瓦魯班之敵的聯繫;以加拉哈德部隊沿北側山地長途迂迴,攻占瓦魯班,完成對日軍的包圍。
2月24日,中美聯合部隊向日軍發動全麵進攻,新22師和新38師主力迅速向孟關逼近。3月1日,美軍加拉哈德部隊在崇山密林中艱苦跋涉近百公裏,抵達瓦魯班東北地區,隨即向日軍發起攻擊,並占領其側後南北河渡口。日軍發覺其後方被截斷後,除留少數部隊在孟關正麵抵抗外,集中全力向瓦魯班發起反擊。加拉哈德部隊在已迂迴至此的新38師第113團的支援下,與日軍展開激戰。3月4日,新22師攻克益關正麵陣地,繼續發展進攻,日軍已被包圍在瓦魯班周圍的狹小地段。3月9日,日軍憑藉工兵部隊在叢林中臨時開闢的兩條秘密通道,僥倖逃出絕境。
孟關一瓦魯班戰鬥,殲滅日軍1500多人,給第18師團以重創,並肅清了胡康河穀之敵,為反攻緬北的勝利奠定了重要基礎。戰鬥結束的當天,新22師師長廖建楚興高采烈地來見史迪威,他驕傲地說:“新22師在崑崙關打敗了日軍最厲害的第5師團,這回又打敗了日軍第二厲害的第18師團。”本來,史迪威對原屬於杜光亭部下的廖建楚並無好感,在他和孫仲倫之間,史迪威還是更器重和欣賞身上美國味道更重一些的孫仲倫,認為廖建楚更像法國人。但是此時,他也為新22師表現出來的嶄新麵貌和戰鬥精神感到由衷的高興。多年以後,廖建楚盡管對史迪威也略有微詞,但仍然滿懷深情地說:“他的確是一位真正的軍人,卓越的統帥,我非常敬佩他那剛毅勇敢的性格和注重實際、講求實效而且忘我的作風與獻身精神。他作為我的長官,永遠受到我的尊敬和仰慕。”
3月6日,當中美聯合部隊已占領孟關並正在圍攻瓦魯班的時候,蒙巴頓以東南亞戰區最高統帥的身份從印度飛到太白加,來視察作戰部隊。這時,史迪威率中國駐印軍已作戰70多天,深入緬甸境內達120多公裏;可英帕爾方向的英軍仍是一片沉寂。同盟國的新聞界對緬北反攻作了許多報導,毫無疑問,史迪威成了關注的焦點;而蒙巴頓麾下的整個東南亞戰區,卻沒有多少戰事能引起新聞記者們的注意。出身於王室貴族的蒙巴頓將軍是一個不甘被冷落的人,無論如何,他也不能忍受自己的風頭被一個來自美國的粗魯大兵搶走,這回他特意以戰區最高統帥的身分,來體現一下他對緬北反攻的“領導關係”。
史迪威和蒙巴頓在性格特點、行為方式、處世方法等方麵都形成了鮮明對比。蒙巴頓將軍身穿一身剪裁考究的棕黃色熱帶軍服,戴著金光燦燦的大肩章,掛了三根綬帶,胸前的勳章五顏六色,閃閃奪目;史迪威則身穿寬大的野戰服,戴一頂鋼盔,沒有佩帶軍銜和各種勳章、獎章,肩上挎了一支卡賓槍。蒙巴頓此次入緬,調來了16架戰鬥機護航;史迪威往返於中緬印之間,從來是單人單機。看到蒙巴頓如此興師動眾,史迪威私下裏尖酸地說,這一下他所消耗的燃料,“夠我們打一個星期的仗”。
盡管兩個人戰略觀點不同,行為方式有明顯差異,但他們的個人關係此時還是比較融洽的。史迪威根據老朋友馬歇爾將軍的勸告,就先期派人去華盛頓一事,向蒙巴頓表示歉意。蒙巴頓也在致英軍駐聯合參謀長委員會代表迪爾將軍的電報中稱讚史迪威:“他確實是一個傑出的老戰士。”
史迪威送走蒙巴頓,隨即幹3月12日飛往利多,去看望第20總醫院裏的中國傷兵。經過前一段的作戰,部隊已付出較大傷亡。為了使傷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史迪威組織了戰場救護隊、野戰醫院和後方總醫院的三級救護體係,使傷員死亡率降到了3.5%。史迪威非常關心士兵,他和士兵們一樣用一個鋼盔洗漱,同在一個飯桶裏吃一樣的飯菜。行軍途中,當他看到中國士兵捲起樹葉當煙抽時,馬上拿出自己的香菸分給他們。這時,他發現利多總醫院裏沒有電風扇,立即致電新德裏司令部的索爾坦將軍,讓他把司令部所在的帝國飯店的電風扇搜羅一空,全部送到利多。這一行為,一度讓司令部裏的那些來自英國的軍官們牢騷滿腹,認為史迪威無視大英帝國軍官應有的待遇。
戰場救護工作對保持部隊的戰鬥力和高昂的士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駐印軍在戰後的總結報告中寫道:“美方在利多附近開設大規模醫院數所,並準備大量衛生人員和材料隨軍推進。……前方輕傷即就地醫治,短期治癒仍上前線。重傷者以飛機運送後方醫院醫治,並用輸血救治方法,故雖重傷而死者極少。此不獨不減少戰鬥力,且與官兵精神上以莫大之鼓勵。曾聽士兵常言:‘打傷了有飛機坐,還不勇敢去打嗎?’足見衛生設備齊全,戰場上救護周到,實與士氣有絕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