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隨著日軍南方軍的大舉南下,日軍大本營已經下達了命令,要從第11軍抽出第21、第33、第5、第18等師團及其他軍直屬隊、航空部隊,另外第11軍的第4、第6師團要集中在華中三角地帶,作為大本營的預備隊;在武漢地區,適當整理襄西、嶽陽、贛北附近等地的兵力,收縮作戰區域,在確保武漢周圍要地的同時,集結若幹預備兵力;若蘇聯參戰,首先從華北方麵調用3個師團,從武漢地區調出第3師團和必要的軍直屬部隊,另為該地區增加1個混成旅團。


    阿南惟畿此時自然不情願大幅度收縮作戰地區,白白放棄已吃到嘴裏的“肥肉”。其直接領導中國派遣軍也不甘心,而且他認為,收縮第11軍的作戰地區,應依南方軍的作戰成果而定。


    在經過和東京大本營的一番討價還價以後,日軍大本營經過研究,於11月6日正式通知第11軍:除第4師團外,不抽調第6師團,並於1月中旬給第11軍增加1個獨立混成旅團;同時,第11軍的任務和作戰區域不變。


    阿南惟畿在接到大本營這一通知後,欣喜若狂,並在其當天的日記中用這四個字來形容其當時的心情。


    11月8日,第4師團奉命脫離第11軍的作戰序列,由大本營直轄,準備在上海附近集結。11月18日,中國派遣軍命駐太原的獨立混成第9旅團開到武漢地區,受第11軍指揮。


    12月3日,大本營陸軍部向中國派遣軍發出第575號命令:大本營為了帝國的自存自衛,建設大東亞新秩序,企圖在攻克南方主要地區的同時,迅速處理中國事變;中國派遣軍必須確保從嶽陽至長沙下遊的交通,以武漢三鎮和九江為根據地,加強對敵封鎖,竭力摧毀敵之抗戰能力,作戰地區大致在安慶、信陽、嶽陽、吳城之間。


    這樣,日軍第11軍主力便沒有被納入大本營南方作戰計劃之中,仍執行其原來的任務。


    1941年12月8日,日軍偷襲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同日,駐廣州的日軍第23軍正式向香港發起進攻。


    同日,最高統帥命令在長沙附近的暫編第2軍及第4軍開始南下,準備策應香港方麵的英軍作戰。


    12月10日,日軍第11軍召開各師團參謀長會議,研究下一步對第9戰區應採取的策略。在這次會上,阿南惟畿訓示其屬下說:由於南方作戰的開始,人們心中瀰漫著一種認為中國方麵已成為次要戰場的想法,要特別以此為戒。在此時機,自始至終要採取積極手段,對重慶施加壓力,至少不能鬆懈,要整備進攻的態勢,進一步加強部隊的教育訓練。


    12月12日,日軍第11軍得到了第9戰區部隊一部已開始南下的情報。參謀長木下勇得知這個情況後非常興奮,他認為這正是對第9戰區發動進攻的大好時機。理由很簡單,但又很站得住腳:牽製第9戰區部隊南下,策應第23軍及南方軍的作戰。


    12月15日,第11軍製定了具體的作戰指導方案。作戰發起的時間定在12月22日前後,作戰期限定在兩周左右。阿南惟畿清楚,在目前日本戰線拉得如此廣大的時候,大本營對於中國這個泥淖已無能為力,失去了徹底征服中國的信心,要擴大戰場,肯定不會得到批準。他的設想是:以第6、第40師團將新牆河南岸的第9戰區第20軍擊潰,並於關王橋附近將其捕捉殲滅;然後,隨著第3師團的到達,投入第6師團的右側,將汨羅江南岸地區的第37軍擊潰後,即結束作戰。


    中國派遣軍總部很快就批準了日軍第11軍的這個作戰方案。同時,命令獨立混成第9旅團及第1飛行團協同作戰。


    根據阿南惟畿的作戰計劃,日軍預定使用的兵力為:第3、第6、第40師團,獨立混成第9旅團原屬“華北方麵軍”第1軍,駐太原。因第11軍的第4師團調整至上海為大本營預備隊,獨立混成第20旅團又調至寧波接替參加南方軍的第5師團,第11軍兵力不足,臨時由“華北方麵軍”調整而編成。,獨立第65、第95大隊(外園支隊)及軍直屬工兵隊、野戰重炮兵大隊等。總計8個步兵聯隊(25個步兵大隊)、2個騎兵聯隊、2個野戰炮兵聯隊、2個山炮兵聯隊、1個野戰重炮兵大隊、2個獨立山炮大隊、3個工兵聯隊、3個輜重兵聯隊等,共約7萬人。


    日軍準備動手了,對麵的中國第九戰區也沒有閑著。


    第二次長沙會戰結束後,第9戰區上下都進行了長時間的檢討,總結有關的經驗教訓。


    11月17日,薛長官在長沙召開戰區官兵代表會議,就有關訓練、作戰等問題做了指示。


    前兩次作戰,日軍基本上都是長驅而入,隨後又全身而退。第9戰區的部隊雖然給了日軍以一定打擊,但相比之下,第9戰區部隊本身的傷亡更多,損失更為慘重。這讓薛長官對日軍的作戰能力有了更為清醒的評估,同時,也加深了其對消滅對方有生力量重要性的認識。


    另外,對於如何對日軍進行逐次抵抗,如何切斷其退路,怎樣選定決戰地區等問題,前兩次作戰處理得都不夠妥當,這也是薛長官自第二次長沙會戰結束後一直在考慮的重點問題。


    薛長官認為,在敵我雙方軍事裝備和綜合作戰能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一味採取硬打硬拚,“與陣地共存亡”的戰術,並不策略。那樣,往往會造成被動挨打的局麵,並為日軍所包圍殲滅,隻會付出無謂的犧牲。而為了誘敵深入採取直線後退也不是好辦法。因為,日軍的機械化部隊多,騎兵多,跑得快,第9戰區部隊在後退時,很容易被日軍追上;同時,部隊一旦直線後退,就很難再站穩腳跟,這樣,反而會沖亂己方後線陣地,從而造成一種不可收拾的潰退局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國產坦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國產坦克並收藏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