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師團:配屬1個山炮大隊,9月上旬由湖北大冶、鹹寧地區西移至桃林附近集結;
早淵支隊:以第13師團4個步兵大隊、2個山炮大隊為基幹組成,9月15日集結於嶽陽以東的冷水鋪附近;
荒木支隊:以第33師團3個步兵大隊、1個山炮大隊為基幹組成,9月上旬集結於桃林附近;
平野支隊:以獨立混成第14旅團1個步兵大隊、1個山炮中隊為基幹組成,9月中旬由江西瑞昌移至嶽陽城陵磯附近集結;
江藤支隊:以獨立混成第14旅團1個步兵大隊為基幹組成,9月中旬由江西瑞昌移至臨湘附近集結;
戰車第13聯隊:配屬2個輕裝甲車中隊,9月中旬由武漢向嶽陽集結;
野戰重炮兵第14聯隊,9月中旬由武漢向嶽陽附近集結;
第11軍工兵隊:以3個獨立工兵聯隊、8個架橋材料中隊為基幹組成,9月上中旬由武漢向嶽陽、臨湘地區集結。
9月15日,第11軍在嶽陽設立司令部戰鬥指揮所,並召集各部隊參謀長會議,檢查發動攻勢的準備情況。該軍9月上旬最後確定的作戰計劃要點是:
一、作戰目的:摧毀中國軍隊的抗戰企圖,給西部第九戰區軍隊一大打擊。
二、作戰方針:軍決定9月18日開始攻勢,擊敗新牆河、汨水之間的中國軍隊;接著準備自長樂街附近進入汨水下遊一線發動進攻,攻擊該河左岸之中國第4軍及第99軍。在新市—栗橋(新市南約25公裏)公路一線突破敵人陣地,以軍的主力將敵包圍在該公路以西湘江一帶殲滅之;另以一部(第6、第40師團)擊敗蒲塘(平江正西偏南約10公裏)方麵山地內之敵。大致於10月上旬結束作戰後反轉,集結兵力於嶽陽附近。
攻擊汨水左岸地區中國軍隊的開始時間預定在9月23日,9日底前達到作戰目的。
第11軍在集中後期,以一部兵力協同海軍向洞庭湖西岸的常德佯攻。
為牽製中國第九戰區軍隊,第11軍令警備在贛北方麵的兵團適時發動攻擊,使在贛北地區的第九戰區部隊不能回援湘北。
從阿南惟畿的上述部署可以看出,此次作戰,他吸收了第一次長沙會戰時日軍分散使用兵力的教訓,不再是從贛北、鄂南、湘北三個方向進攻長沙,而是將所有的兵力全部集中在湘北,形成湘北方麵的絕對優勢。阿南惟畿這一部署,充分說明他是鐵了心要吃掉第9戰區的主力部隊。
日軍在進行緊密的作戰準備,鎮守湘北地區的第九戰區也沒有虛度光陰。雖然自從民國28年下半年日軍向長沙發動的進攻遭受挫敗以後,日軍在中國關內地區的唯一機動作戰集團第11軍將近兩年都沒有再嚐試向第九戰區的控製區發動大規模進攻。第九戰區繼續在橫跨湘、鄂、贛三省的長江以南地區與日軍第11軍形成寬正麵對峙。但是,由於日軍控製了湖南的北麵門戶嶽陽,隨時可能在調集兵力以後,向長沙發起進攻,所以,第九戰區一直沒有放鬆對日軍的戒備。
1940年7月,軍事委員會重設第六戰區後,第九戰區向西、向北與第六、第五戰區的分界是石門橋(常德南約15公裏)、連山湖南岸、大通湖北岸、洞庭湖北岸沿長江至武漢下遊迄九江之線;向東與第三戰區的分界為撫河、鄱陽湖口之線。這幾個戰區共同構成對武漢日軍第11軍的包圍態勢,正處於日軍所謂“作戰地區”的當麵,故作戰行動較為頻繁。
第九戰區根據本戰區地形和日軍部署,並總結第一次長沙會戰、上高會戰等作戰經驗,判斷日軍的進攻方向:在贛北方麵,一是由德安、安義指向武寧、修水、銅鼓,一是指向高安、上高、萬載,或指向新淦、吉安;在鄂南方麵,可能由崇陽、通山、通城向南指向平江、瀏陽;在湘北方麵,則由沿粵漢鐵路兩側地區向南直趨長沙。以上各方向中,湘北當為主要方向,其他則為策應方向或牽製方向。據此,第九戰區乃將主力部署於湘北方麵,並利用橫亙於此方向縱深內的新牆河、汨羅江(汨水)、撈刀河、瀏陽河等構築多層陣地,加強防禦的韌性,將機動部隊控製於東側幕阜山、連雲山山地,以便側擊進攻日軍。1941年3月17日,第九戰區製定了反擊作戰計劃。
其方針是:在贛北、鄂南方麵,對非主攻方麵之敵,力求將其夾擊於崇仁、新淦以北,宜春、萬載、銅鼓、修水以東及修水、長壽街、梅仙以北地區,予以各個擊破;在湘北方麵,“敵如以主力由楊林街、長樂街、福臨鋪道及粵漢鐵路兩側地區向長沙進犯時,則誘敵於汨羅江以南、撈刀河兩岸地區,反擊而殲滅之”。其指導要領主要是應用誘敵深入、反擊殲敵的戰法。
第九戰區的部署主要意圖是在日軍向長沙進犯時,讓開大路,占領日軍進軍道路兩側,等待日軍遭到堅強抵抗,久攻不下的時候,處於日軍側翼位置的中國軍隊則伺機殺出,對日軍發動側翼進攻,切斷日軍的後勤供應線,尋找機會圍殲日軍之一部。
這個時候,第九戰區所轄正規部隊為3個集團軍11個軍30個師,另有若幹遊擊縱隊。其部署為:
第99軍(戰區直轄):擔任漢壽、沅江、青山一帶洞庭湖湖防及湘陰、營田、歸義間湘江、汨羅江守備。
第27集團軍總司令部位於平江。其所屬:
第4軍:擔任磊石山、鹿角、至公田間新牆河南岸守備,並以一部占領新牆河以北筻口、大雲山前進陣地;
早淵支隊:以第13師團4個步兵大隊、2個山炮大隊為基幹組成,9月15日集結於嶽陽以東的冷水鋪附近;
荒木支隊:以第33師團3個步兵大隊、1個山炮大隊為基幹組成,9月上旬集結於桃林附近;
平野支隊:以獨立混成第14旅團1個步兵大隊、1個山炮中隊為基幹組成,9月中旬由江西瑞昌移至嶽陽城陵磯附近集結;
江藤支隊:以獨立混成第14旅團1個步兵大隊為基幹組成,9月中旬由江西瑞昌移至臨湘附近集結;
戰車第13聯隊:配屬2個輕裝甲車中隊,9月中旬由武漢向嶽陽集結;
野戰重炮兵第14聯隊,9月中旬由武漢向嶽陽附近集結;
第11軍工兵隊:以3個獨立工兵聯隊、8個架橋材料中隊為基幹組成,9月上中旬由武漢向嶽陽、臨湘地區集結。
9月15日,第11軍在嶽陽設立司令部戰鬥指揮所,並召集各部隊參謀長會議,檢查發動攻勢的準備情況。該軍9月上旬最後確定的作戰計劃要點是:
一、作戰目的:摧毀中國軍隊的抗戰企圖,給西部第九戰區軍隊一大打擊。
二、作戰方針:軍決定9月18日開始攻勢,擊敗新牆河、汨水之間的中國軍隊;接著準備自長樂街附近進入汨水下遊一線發動進攻,攻擊該河左岸之中國第4軍及第99軍。在新市—栗橋(新市南約25公裏)公路一線突破敵人陣地,以軍的主力將敵包圍在該公路以西湘江一帶殲滅之;另以一部(第6、第40師團)擊敗蒲塘(平江正西偏南約10公裏)方麵山地內之敵。大致於10月上旬結束作戰後反轉,集結兵力於嶽陽附近。
攻擊汨水左岸地區中國軍隊的開始時間預定在9月23日,9日底前達到作戰目的。
第11軍在集中後期,以一部兵力協同海軍向洞庭湖西岸的常德佯攻。
為牽製中國第九戰區軍隊,第11軍令警備在贛北方麵的兵團適時發動攻擊,使在贛北地區的第九戰區部隊不能回援湘北。
從阿南惟畿的上述部署可以看出,此次作戰,他吸收了第一次長沙會戰時日軍分散使用兵力的教訓,不再是從贛北、鄂南、湘北三個方向進攻長沙,而是將所有的兵力全部集中在湘北,形成湘北方麵的絕對優勢。阿南惟畿這一部署,充分說明他是鐵了心要吃掉第9戰區的主力部隊。
日軍在進行緊密的作戰準備,鎮守湘北地區的第九戰區也沒有虛度光陰。雖然自從民國28年下半年日軍向長沙發動的進攻遭受挫敗以後,日軍在中國關內地區的唯一機動作戰集團第11軍將近兩年都沒有再嚐試向第九戰區的控製區發動大規模進攻。第九戰區繼續在橫跨湘、鄂、贛三省的長江以南地區與日軍第11軍形成寬正麵對峙。但是,由於日軍控製了湖南的北麵門戶嶽陽,隨時可能在調集兵力以後,向長沙發起進攻,所以,第九戰區一直沒有放鬆對日軍的戒備。
1940年7月,軍事委員會重設第六戰區後,第九戰區向西、向北與第六、第五戰區的分界是石門橋(常德南約15公裏)、連山湖南岸、大通湖北岸、洞庭湖北岸沿長江至武漢下遊迄九江之線;向東與第三戰區的分界為撫河、鄱陽湖口之線。這幾個戰區共同構成對武漢日軍第11軍的包圍態勢,正處於日軍所謂“作戰地區”的當麵,故作戰行動較為頻繁。
第九戰區根據本戰區地形和日軍部署,並總結第一次長沙會戰、上高會戰等作戰經驗,判斷日軍的進攻方向:在贛北方麵,一是由德安、安義指向武寧、修水、銅鼓,一是指向高安、上高、萬載,或指向新淦、吉安;在鄂南方麵,可能由崇陽、通山、通城向南指向平江、瀏陽;在湘北方麵,則由沿粵漢鐵路兩側地區向南直趨長沙。以上各方向中,湘北當為主要方向,其他則為策應方向或牽製方向。據此,第九戰區乃將主力部署於湘北方麵,並利用橫亙於此方向縱深內的新牆河、汨羅江(汨水)、撈刀河、瀏陽河等構築多層陣地,加強防禦的韌性,將機動部隊控製於東側幕阜山、連雲山山地,以便側擊進攻日軍。1941年3月17日,第九戰區製定了反擊作戰計劃。
其方針是:在贛北、鄂南方麵,對非主攻方麵之敵,力求將其夾擊於崇仁、新淦以北,宜春、萬載、銅鼓、修水以東及修水、長壽街、梅仙以北地區,予以各個擊破;在湘北方麵,“敵如以主力由楊林街、長樂街、福臨鋪道及粵漢鐵路兩側地區向長沙進犯時,則誘敵於汨羅江以南、撈刀河兩岸地區,反擊而殲滅之”。其指導要領主要是應用誘敵深入、反擊殲敵的戰法。
第九戰區的部署主要意圖是在日軍向長沙進犯時,讓開大路,占領日軍進軍道路兩側,等待日軍遭到堅強抵抗,久攻不下的時候,處於日軍側翼位置的中國軍隊則伺機殺出,對日軍發動側翼進攻,切斷日軍的後勤供應線,尋找機會圍殲日軍之一部。
這個時候,第九戰區所轄正規部隊為3個集團軍11個軍30個師,另有若幹遊擊縱隊。其部署為:
第99軍(戰區直轄):擔任漢壽、沅江、青山一帶洞庭湖湖防及湘陰、營田、歸義間湘江、汨羅江守備。
第27集團軍總司令部位於平江。其所屬:
第4軍:擔任磊石山、鹿角、至公田間新牆河南岸守備,並以一部占領新牆河以北筻口、大雲山前進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