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稻葉四郎中將統一指揮第6師團,106師團和佐枝支隊,立即轉向吳城永修一線突擊前進。”即使是要下令撤退,岡村司令官也要把這說成是向另一個方向前進。


    接到了命令的稻葉四郎中將立即組織部隊,掉頭轉向北麵,以裝甲部隊為先導,奪路而逃。


    與此同時,岡村司令官還下令116師團和獨立混成第11旅團沿南潯線南下,直至與稻葉四郎中將的部隊會合,然後緩緩後撤。本來正在鄱陽湖邊的都昌縣城準備登船的15師團,則轉到永修吳城一線,護衛後撤部隊的歸路。至於正在和19集團軍與30集團軍激烈交火的的吉住良輔中將指揮的日軍集團,則奉命堅決阻擊中國軍隊的進攻。


    岡村司令官的這一係列命令,實際上是宣告了日軍放棄了攻占南昌的戰術目標。從判斷戰役勝負的常用標準上來說,這實際上也是宣布日軍至少沒有獲得這場會戰的勝利。


    岡村司令官對撤退所做的安排,被各部隊不折不扣地執行。稻葉中將指揮的部隊甚至放棄了在中國戰場上從來都是每戰必做的燒殺搶掠,以前所未有的良好軍紀,一心隻是趕路。


    麵對日軍部隊集團,戰區的薛長官很明白鬼子正是一心要跑路,而且每個集團都有幾萬人的兵力,以自己手裏的幾十萬兵力,如果強行要留下其中的一支部隊,並非是不可能。但是,俗話說得好,窮寇莫追,一心要跑路的鬼子如果遭遇到阻擊,肯定會拚命的,那樣的話,即使自己最後能打贏,損失也會是相當巨大的,那樣就有一些得不償失了。所以,明智的做法就是讓開大路,讓鬼子跑路,同時讓自己的部隊不斷地從鬼子部隊的側翼騷擾,從後麵猛追,一點點地給鬼子的部隊消腫。不管怎麽樣,你既然來了,不留下一點東西就要走,那也實在不像話了。


    於是,在贛北的戰場上,出現了奇怪的景象。數萬日軍在大路上一路狂奔,旁邊不時有中國軍隊從側翼和後麵追上來,這時候就會有一小股的日軍被當作壁虎尾巴割下來,掩護主力脫離追兵。然後在潮水一般的中國軍隊麵前,這一小股日軍在經過一番抵抗以後被迅速擁上來的人潮所淹沒。


    到了4月10日,終於,中日雙方的軍隊又形成了一條相對穩定的戰線。與會戰開始之前相比,日軍突破了修水防線,占據了吳城和永修一線,取得了隨時可以南下攻取南昌的前進陣地。但是為了這十幾公裏的一段前進陣地,日軍付出了三萬餘人的代價,顯得有一些得不償失。而中國軍隊雖然丟失了吳城至永修一線,但是總算是經過苦戰,奪回了武寧,保住了省城南昌,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整個會戰的結果還算是可以讓人接受的。


    這樣,一度打得轟轟烈烈,雙方總計投入了四十餘萬部隊的南昌會戰,就在雙方的互相忌憚戒備裏落下了帷幕。


    日軍11軍在會戰的總結戰報裏,承認整個會戰並沒有達到預期的作戰目的,並且損失十分重大。隻不過在經過東京軍部審核的對外戰報裏,這場付出了巨大的損失,卻遠遠沒有實現戰略目的的會戰,被描述成為了一場達成了初步戰略目標的有限勝利。此語一出,輿論紛紛驚異於日本方麵的文字水平之高。


    相反的,中國方麵則是很高調的對外公開宣布,國軍在南昌城下取得了重大軍事勝利。軍委會的發言人,還以十分煽情的語言宣稱這次重大的軍事勝利,不僅僅表明整個中日之間的戰事已經進入了戰略相持的階段,而且證明日軍部隊已經顯露出了明顯的疲態,而中國軍隊在承受了初期的巨大損失以後,已經逐漸的恢復了戰鬥能力,假以時日,我軍必將向日軍發起全麵的反攻,屆時就將是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的末日。


    一時之間,全國軍民的熱情被這一場會戰的勝利消息所激發。每一座中方控製的城市裏,幾乎都有人們自發舉行的大規模慶祝遊行。人們拋撒著鮮花,打著火把,舉著橫幅,高呼抗戰口號,歡呼雀躍,毫無保留的揮灑著自己的喜悅。


    軍委會也十分慷慨的開出了一係列的獎賞名單,許多有功將領被晉升,授勳。令外界深感意外的是堅守南昌的劉建業所部第6軍,確實與這份獎賞名單完全絕緣。按照常理來說,這一場的軍事勝利,關鍵的部分就在於南昌城下的堅守防禦戰鬥。如果沒有在南昌城下的堅守,就無法消磨日軍的進攻勢頭,也沒有辦法讓日軍部隊一點點地被放血,直到最後形成對我軍有力的作戰時機,當然也就無法保住南昌這座重要的中心城市。大家還很清楚,自抗戰軍興以來,國軍不止一次的打過城市防禦戰,但是結果卻是一邊倒的失利,不但城池保不住,還損兵折將,以至於大多數將領一聽到要打城市防禦戰就頭皮發麻,比之不及。這一次,國軍總算是打贏了一場城市防禦戰。光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守衛南昌的部隊及其長官,不給與獎勵也是沒有什麽道理的。當有人問及這個事情的時候,軍委會發言人的回答卻是閃爍其詞,不做正麵回答。


    軍委會發言人的閃爍其詞,使得有著靈敏嗅覺的人們,意識到在南昌防禦戰的整個進程裏,肯定發生了什麽事情,而且很可能這件事情關係到上層。所以,人們的好奇心被充分的調動了起來。一些媒體紛紛派出記者想要前往南昌採訪。隻不過,早有準備的軍方,以戰區尚未清掃完畢的名義,擋住了這些不速之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國產坦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國產坦克並收藏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