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戰,是中國抗戰的戰略轉折點。從這一天起,日本政治、軍事、經濟上的百端漏洞所帶來的戰爭頹勢,已提前敲響了侵略者戰敗的喪鍾。武漢會戰,終以其寬廣的作戰地域,空前龐大的作戰兵力,慘烈無比的浴血廝殺和特殊的歷史意義,在中國抗戰史輝煌的畫卷上,留下了壯麗的一筆。此役,戰火燃遍豫、皖、鄂、贛四省,波及長江、淮河流域的廣大地域。雙方直接參戰兵力高達150萬,死傷逾50萬。中國抗戰史上從未有過如此劇烈的大戰!侵華日軍從未付出過如此慘重的傷亡代價!中國軍從未取得過如此巨大的戰績,也從未付出過如此巨大的犧牲!戰後統計,大戰期間,日軍補充兵員達四五次之多,死傷20萬人,另有15萬人病倒而失去戰鬥力。日軍軍力受到空前消耗。而中國軍裝備寡劣,傷亡倍之於敵。其中,無數血性男兒血灑大別山麓,長江兩岸,不留姓名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據日本華中派遣軍戰後統計,東久邇宮第2軍掩埋中國軍未及收回的屍體就達5.2萬具,岡寧第11軍掩埋的甚至高達14.35萬餘具。20萬屍體足以染透青山,浸透江河,他們為保衛大武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真是“凱旋日不見英雄還,勝利時可見英雄淚”。沒有人確切地知道他們的名姓,也沒人知道他們的葬身之處。他們融入了青山,融入了江河,隻有青山翠穀、滔滔江水,伴著他們長眠疆抄…中國人是不會忘記這些民族精英、國家英雄的0青山依舊,江水長流,恨不能為抗日死……這是他們生前最愛說的話。最愛唱的歌。


    作為先後參與了田家鎮要塞守衛戰和萬家嶺血戰的第6軍,在這場空前激烈的大會戰裏,損失也是相當的慘重。全軍離開武漢開赴戰場時候,近2萬2千餘人,經過兩次血戰,等到全軍奉命撤離戰場,退往湖南平江的時候,全軍已經不足萬人了。


    “全軍為武漢會戰的殉國將士披麻戴孝,再行入城。”11月初,平江城外。第6軍即將入城之際,軍長劉建業突然下令全軍停下腳步,全部停在了城外,然後,又下了這樣的一道命令。


    軍長的一聲令下,第6軍的軍需官立即派出了大隊人馬,到處搜尋所需的白布和麻布。忙活了整整五天以後,全軍所需的所有孝服,終於置辦齊了。


    11月11日,這個被後來人稱為是“光棍節”的日子,平江城裏的所有人,看到了這樣的一幕。


    一支從前線下來的部隊,沒有穿著常見的軍服,而是全部穿著隻有家裏的至親逝去時辦白事的時候,才會有人穿著的重孝孝服,寂寞無聲的從平江城的城門排成了隊列,依次入城。一位戴著中將領章的年輕軍人,步行走在隊列的最前麵,一隻手裏拿著白事上孝子才拿的哭喪棒,另一隻手托著軍帽,麵色沉重的走著。後麵,無數的軍人,同樣的一身重孝,無言的跟在年輕將軍的身後,從少將到士兵,無一例外。有的人手裏拿著招魂幡,有的人一路走,還一路向空中拋撒著白色的紙錢。


    隊伍無聲的穿過了平江城,一直走到了城外的汨水河邊。


    “全軍列隊1帶隊的年輕中將,轉過身來,向著身後的隊伍大聲地命令。


    命令被一級級的傳遞了下去。隨後,隊列無聲地整齊擺列在汨水河邊。


    站在臨時設置起來的台子上,劉建業聲音哏咽的對著麵前的今晚身披重孝的部下,說道:“今天,我帶著弟兄們到這裏來,不是為了別的,是為了給我們在武漢會戰裏的死難弟兄們招魂送行的。這一仗,我們是丟掉了武漢,我們敗了。可是,我們沒有丟掉我們作為中國軍人的尊嚴!我們第6軍的弟兄們,沒有給頭上的帽徽丟臉!我們讓小鬼子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我們讓他們知道了,即使戰鬥到了最後一人,我們也絕對不會投降,絕對不會屈服。因為,我們是為了國家和民族而戰!是為了生存而戰!是為了尊嚴而戰!我們的犧牲是巨大的,全軍超過一半的弟兄,沒有能夠活著走下戰常這是一萬多條生命啊!可是,即使現在有人問我,如果,你知道會有這麽大的損失,你還會把部隊帶上前線嗎?我依然會毫不猶豫的對他說,我會。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我們是中國的軍人。當國家民族麵臨生死存亡的關頭,我們軍人不站出來,誰站出來?難道要老百姓站出來嗎?那樣,將是我們身為軍人的恥辱!隻要我還穿著這身軍服一天,我就絕對不會玷汙了這身軍服!軍人天生就是為了保衛國家,保護老百姓才存在的。為了國家民族而戰,我們死得其所,雖死無憾。”


    “我們為那些殉國的弟兄們招魂送行,是要告訴他們,他們的英靈將永遠活在我們全體活來的人們的心裏。這種紀念,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淡漠,它隻會越來越深的留在我們的記憶裏。我記得有幾個參加敢死隊的弟兄,在出發之前的時候,提出過一個要求,希望能夠在打敗小鬼子以後,給他們立上一座碑,讓後來的人能夠知道,曾經有一群人為了保護這片土地,獻出過自己的熱血和生命。我在這裏,向所有的弟兄們鄭重的承諾,在打敗小鬼子以後,我們第6軍必定為了所有的殉國將士建立紀念碑,要讓所有見過的人都能知道和記住這些將士們所付出的犧牲。隻要在那個時候我還活著,我沒有兌現這個承諾,在場的每一個將士都可以朝著我開槍1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國產坦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國產坦克並收藏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