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間,兩廣地區的廣東陳濟棠和廣西桂係發動的兩廣事變,被蔣介石以武力平息,結束了兩廣與南京政府對峙的狀態。這場鬧劇一樣的事件,並沒有讓劉建業感到有什麽值得重視的。廣東陳濟棠打著抗日的旗號,拿著日本人的援助,請著日本的軍事顧問,怎麽可能是真心抗日?活該他落得一個眾叛親離,通電下野,灰溜溜的走人。
這一年的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麵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後,中央軍委指示紅三十軍、五軍、九軍和四方麵軍總部共21000餘人,在徐向前、陳昌浩統帥下組成西路軍,進軍河西走廊,西渡黃河執行寧夏戰役計劃,以及在河西地區創立革命根據地,打通國際通道的“作戰新計劃”。在劉建業的記憶裏,這一次的遠征是以基本全軍覆沒告終的,而且,很奇怪的是最終批準這個計劃的居然不是中共中央或者中央軍委,而是遠在莫斯科的共產國際。劉建業對於這個組織,從來都是沒有多少好感的。倒不是他討厭共產主義,作為在偉大新中國的改革開放時代裏出生成長的一代人之一,他向來認為,中國的事情,不論怎麽亂,都輪不到外國人和組織來指手畫腳。而這個共產國際偏偏就是在這個問題上觸到了劉建業的忌諱。從共產黨建立到大革命,再到江西蘇區,這個組織在劉建業的眼裏,就是純粹的陰魂不散,派來的幾個外國人特使,都以太上皇自居,動輒發號施令,胡亂指揮,完全是圍繞著蘇聯的利益來安排中共的事務,在1929年的中東路事件裏,居然要求中共在東北發動武裝暴動,以武裝保衛蘇聯。這是什麽事,要中國人犧牲自己民族的利益,來武裝保衛蘇聯,保護蘇聯在中國的特權,簡直就是荒謬。派回國的幾個人裏,王明和康生等人,還有幾個所謂的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除了整人和亂殺人,別的本事都稀鬆平常。再說,劉建業也對打通所謂的國際通道的作用,也深為懷疑。歷史上,抗戰時期,塞北的八路軍也曾經短暫的打通過所謂的國際交通線,可是,共產國際和蘇聯給中國共產黨的東西是什麽?一批馬列主義書籍,僅此而已。
就在這一年的11月底,劉建業從陸軍大學以還算優秀的成績畢業了。同時,劉建業還收到了兩份文件。一份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銓敘廳發出的銓敘軍銜的命令,劉建業同學大概是靠著出身黃埔,陸大畢業,土木係成員,還有一些好運氣,居然沒有在許多高級軍官由高降低的時候,被升了一級,成了陸軍上校;還有一份是軍令部的命令,他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8軍11師33旅旅長,原66團團長職務由胡璉接任。劉建業現在可以說真的是運氣來了,連城牆都擋不住了。
劉建業從南京趕到駐紮在韶關至衡陽之間的平漢鐵路沿線擔任護路和築路任務的33旅駐地接任以後,沒有過上幾天,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就傳遍了中國大地。
優優書萌 uutxt 全汶字阪月鍍
正文 第十五章 西安事變 字數:3669
這件事情還要從源頭說起。自從1931年的9月18日,9月18日夜,日本軍隊製造“柳條湖事件”,以此為藉口炮擊東北軍北大營。東北邊防軍的統帥,東北保安總司令張學良張少帥,一方麵在蔣委員長的不抵抗的電令下,一方麵也是不想消耗自己的實力,從北平下令東北軍部隊對日本軍隊的侵犯不得予以抵抗,瀋陽一夜間失守。此後,十幾萬裝備精良的東北軍陸續從東北撤入山海關內,隻有黑龍江的馬占山將軍堅持抵抗,不肯投降。1933年1月的榆關抗戰,僅僅三天,山海關失守,東北軍守軍幾乎全軍覆沒。2月21日,熱河抗戰爆發,東北軍係統的熱河省政府主席,55軍軍長湯玉麟幾乎不戰而潰,3月4日,承德失守,熱河抗戰失敗。為了承擔責任,同時也是躲避國人給他的不抵抗將軍的名頭,3月11日,張學良通電下野,並表示自己是“以鞏固中央,統一中國為職誌”。回國以後的張學良張少帥,一舉從對日妥協派轉變成為對日主戰派。可是,蔣委員長對他所統帥的20餘萬東北軍部隊並不放心,盡管東北軍數年以來為他東征西討,死傷無數,可是畢竟不是自己的嫡係,用起來不放心,所以,蔣委員長還是要想辦法削弱東北軍。於是,1935年的下半年,除了53軍萬福麟的部隊以外,東北軍部隊全部調往陝西,奉命參加剿共。
雖然,東北軍部隊的裝備在當時的中國,除了中央軍內的精銳以外,沒有比得上的,但是,猶如浮萍一般失去了自己的根的東北軍官兵,對於剿共實在沒有多少熱情。相反的,隨著離開老家的距離越來越遠,時間越來越長,東北軍自上而下,大多數人都厭倦了這種如同流浪的生活,時刻思念自己的家鄉,在日本關東軍鐵蹄下的父老鄉親。流亡關內的東北學生也不斷上書張學良,要求他向中央請戰,帶領自己的子弟兵打回老家去,不再繼續流浪。加上蔣委員長在東北軍撤退入關以後,不斷的從各方麵限製削弱東北軍,給予各種不公平待遇,東北軍官兵和幾十萬家屬生活艱難,越發加重了東北軍官兵對南京政府的不滿和憤怒。東北軍部隊剿共戰事不利,先後損失了三個完整的師,蔣委員長不但不給予補充,還撤消了這三個師的番號,這使得一向服從緊跟蔣介石的張學良,也對自己的把兄產生了不滿。
就在張學良對自己和東北軍的前途未來感到彷徨的時候,中共通過釋放的東北軍團長,張學良貼身侍衛出身的高福源,向他傳達了合作抗戰的意願。經過3月在洛川和李克農的商談,4月在膚施(今延安)與周恩來秘密會晤,達成“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協議。6月15日,張學良在西安成立“王曲軍官訓練團”,自任團長,向東北軍的青年軍官宣傳東北軍復土返鄉、團結抗日思想。6月22日,張學良公開發表《中國出路唯有抗日》演說,表明自己的抗日決心。8月29日,聞訊國民黨特務逮捕東大學生代表,張學良派衛隊營包圍和查抄了陝西省黨部,即為“艷晚事件”。9月23日,張學良回電蔣介石,謂“欲救亡圖存,復興民族,良以為除抗日外,別無他途”。與此同時,同樣對剿共前途感到懷疑失望的十七路軍總指揮,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楊虎城,在發現張學良的意圖以後,兩人迅速達成共識,要力勸蔣介石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政策,集中力量,對付來自日本的威脅,避免亡國命運。10月22日,蔣介石由南京飛抵西安,嚴令進剿紅軍。張當麵表示反對,並提出,一致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要求,遭蔣訓斥。10月29日,張學良飛到洛陽為蔣介石祝壽,勸蔣聯共抗日,遭蔣怒斥。11月27日,張學良上書蔣介石,請纓抗戰,遭蔣嚴詞拒絕。12月2日,張學良飛抵洛陽見蔣,要求釋放抗日救國會“七君子”。這些舉動使蔣介石認為東北軍和十七路軍的政治態度很可疑,讓他們繼續在西北剿共,不但收不到實效,還有被赤化的危險。於是,12月4日,蔣介石抵西安,調集嫡係部隊進駐陝甘,親臨西安督促“剿共”,逼迫張、楊進攻紅軍,否則就將張揚部隊調離拆散。張學良與楊虎城再次進諫,張學良甚至聲淚俱下,向蔣介石哭諫,苦陳抗戰之必需,但遭到蔣的嚴詞訓斥。當西安民眾得知蔣在西安時向蔣遊行請願要求實施抗戰時,蔣命令張學良對愛國請願群眾用機槍掃射進行嚴酷鎮壓,使張學良深感不解和痛苦。為了保護群眾,張學良向群眾保證將用自己的行動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才勸阻了群眾繼續前進,避免了一場驚天血案的發生。這一事件,加劇了張揚對蔣錯誤政策的不滿。張,楊見用盡任何辦法勸蔣都無效,不得已決定實行“兵諫”。12月11日,張學良再赴華清池向蔣介石哭諫,毫無結果。
這一年的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麵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後,中央軍委指示紅三十軍、五軍、九軍和四方麵軍總部共21000餘人,在徐向前、陳昌浩統帥下組成西路軍,進軍河西走廊,西渡黃河執行寧夏戰役計劃,以及在河西地區創立革命根據地,打通國際通道的“作戰新計劃”。在劉建業的記憶裏,這一次的遠征是以基本全軍覆沒告終的,而且,很奇怪的是最終批準這個計劃的居然不是中共中央或者中央軍委,而是遠在莫斯科的共產國際。劉建業對於這個組織,從來都是沒有多少好感的。倒不是他討厭共產主義,作為在偉大新中國的改革開放時代裏出生成長的一代人之一,他向來認為,中國的事情,不論怎麽亂,都輪不到外國人和組織來指手畫腳。而這個共產國際偏偏就是在這個問題上觸到了劉建業的忌諱。從共產黨建立到大革命,再到江西蘇區,這個組織在劉建業的眼裏,就是純粹的陰魂不散,派來的幾個外國人特使,都以太上皇自居,動輒發號施令,胡亂指揮,完全是圍繞著蘇聯的利益來安排中共的事務,在1929年的中東路事件裏,居然要求中共在東北發動武裝暴動,以武裝保衛蘇聯。這是什麽事,要中國人犧牲自己民族的利益,來武裝保衛蘇聯,保護蘇聯在中國的特權,簡直就是荒謬。派回國的幾個人裏,王明和康生等人,還有幾個所謂的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除了整人和亂殺人,別的本事都稀鬆平常。再說,劉建業也對打通所謂的國際通道的作用,也深為懷疑。歷史上,抗戰時期,塞北的八路軍也曾經短暫的打通過所謂的國際交通線,可是,共產國際和蘇聯給中國共產黨的東西是什麽?一批馬列主義書籍,僅此而已。
就在這一年的11月底,劉建業從陸軍大學以還算優秀的成績畢業了。同時,劉建業還收到了兩份文件。一份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銓敘廳發出的銓敘軍銜的命令,劉建業同學大概是靠著出身黃埔,陸大畢業,土木係成員,還有一些好運氣,居然沒有在許多高級軍官由高降低的時候,被升了一級,成了陸軍上校;還有一份是軍令部的命令,他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8軍11師33旅旅長,原66團團長職務由胡璉接任。劉建業現在可以說真的是運氣來了,連城牆都擋不住了。
劉建業從南京趕到駐紮在韶關至衡陽之間的平漢鐵路沿線擔任護路和築路任務的33旅駐地接任以後,沒有過上幾天,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就傳遍了中國大地。
優優書萌 uutxt 全汶字阪月鍍
正文 第十五章 西安事變 字數:3669
這件事情還要從源頭說起。自從1931年的9月18日,9月18日夜,日本軍隊製造“柳條湖事件”,以此為藉口炮擊東北軍北大營。東北邊防軍的統帥,東北保安總司令張學良張少帥,一方麵在蔣委員長的不抵抗的電令下,一方麵也是不想消耗自己的實力,從北平下令東北軍部隊對日本軍隊的侵犯不得予以抵抗,瀋陽一夜間失守。此後,十幾萬裝備精良的東北軍陸續從東北撤入山海關內,隻有黑龍江的馬占山將軍堅持抵抗,不肯投降。1933年1月的榆關抗戰,僅僅三天,山海關失守,東北軍守軍幾乎全軍覆沒。2月21日,熱河抗戰爆發,東北軍係統的熱河省政府主席,55軍軍長湯玉麟幾乎不戰而潰,3月4日,承德失守,熱河抗戰失敗。為了承擔責任,同時也是躲避國人給他的不抵抗將軍的名頭,3月11日,張學良通電下野,並表示自己是“以鞏固中央,統一中國為職誌”。回國以後的張學良張少帥,一舉從對日妥協派轉變成為對日主戰派。可是,蔣委員長對他所統帥的20餘萬東北軍部隊並不放心,盡管東北軍數年以來為他東征西討,死傷無數,可是畢竟不是自己的嫡係,用起來不放心,所以,蔣委員長還是要想辦法削弱東北軍。於是,1935年的下半年,除了53軍萬福麟的部隊以外,東北軍部隊全部調往陝西,奉命參加剿共。
雖然,東北軍部隊的裝備在當時的中國,除了中央軍內的精銳以外,沒有比得上的,但是,猶如浮萍一般失去了自己的根的東北軍官兵,對於剿共實在沒有多少熱情。相反的,隨著離開老家的距離越來越遠,時間越來越長,東北軍自上而下,大多數人都厭倦了這種如同流浪的生活,時刻思念自己的家鄉,在日本關東軍鐵蹄下的父老鄉親。流亡關內的東北學生也不斷上書張學良,要求他向中央請戰,帶領自己的子弟兵打回老家去,不再繼續流浪。加上蔣委員長在東北軍撤退入關以後,不斷的從各方麵限製削弱東北軍,給予各種不公平待遇,東北軍官兵和幾十萬家屬生活艱難,越發加重了東北軍官兵對南京政府的不滿和憤怒。東北軍部隊剿共戰事不利,先後損失了三個完整的師,蔣委員長不但不給予補充,還撤消了這三個師的番號,這使得一向服從緊跟蔣介石的張學良,也對自己的把兄產生了不滿。
就在張學良對自己和東北軍的前途未來感到彷徨的時候,中共通過釋放的東北軍團長,張學良貼身侍衛出身的高福源,向他傳達了合作抗戰的意願。經過3月在洛川和李克農的商談,4月在膚施(今延安)與周恩來秘密會晤,達成“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協議。6月15日,張學良在西安成立“王曲軍官訓練團”,自任團長,向東北軍的青年軍官宣傳東北軍復土返鄉、團結抗日思想。6月22日,張學良公開發表《中國出路唯有抗日》演說,表明自己的抗日決心。8月29日,聞訊國民黨特務逮捕東大學生代表,張學良派衛隊營包圍和查抄了陝西省黨部,即為“艷晚事件”。9月23日,張學良回電蔣介石,謂“欲救亡圖存,復興民族,良以為除抗日外,別無他途”。與此同時,同樣對剿共前途感到懷疑失望的十七路軍總指揮,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楊虎城,在發現張學良的意圖以後,兩人迅速達成共識,要力勸蔣介石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政策,集中力量,對付來自日本的威脅,避免亡國命運。10月22日,蔣介石由南京飛抵西安,嚴令進剿紅軍。張當麵表示反對,並提出,一致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要求,遭蔣訓斥。10月29日,張學良飛到洛陽為蔣介石祝壽,勸蔣聯共抗日,遭蔣怒斥。11月27日,張學良上書蔣介石,請纓抗戰,遭蔣嚴詞拒絕。12月2日,張學良飛抵洛陽見蔣,要求釋放抗日救國會“七君子”。這些舉動使蔣介石認為東北軍和十七路軍的政治態度很可疑,讓他們繼續在西北剿共,不但收不到實效,還有被赤化的危險。於是,12月4日,蔣介石抵西安,調集嫡係部隊進駐陝甘,親臨西安督促“剿共”,逼迫張、楊進攻紅軍,否則就將張揚部隊調離拆散。張學良與楊虎城再次進諫,張學良甚至聲淚俱下,向蔣介石哭諫,苦陳抗戰之必需,但遭到蔣的嚴詞訓斥。當西安民眾得知蔣在西安時向蔣遊行請願要求實施抗戰時,蔣命令張學良對愛國請願群眾用機槍掃射進行嚴酷鎮壓,使張學良深感不解和痛苦。為了保護群眾,張學良向群眾保證將用自己的行動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才勸阻了群眾繼續前進,避免了一場驚天血案的發生。這一事件,加劇了張揚對蔣錯誤政策的不滿。張,楊見用盡任何辦法勸蔣都無效,不得已決定實行“兵諫”。12月11日,張學良再赴華清池向蔣介石哭諫,毫無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