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淞滬會戰”歷時三個月,這是中國近代首次海陸空三軍大規模會戰,也是全中國軍事力量的大動員,它約可分為三個階段:


    (1)圍攻期(8/13-8/22)


    蔣介石調動戰力最強的德製第87/88/36三個師,率先投入會戰打響第一槍,主動出擊圍攻日軍在匯山碼頭、公大紗廠、日本租借區等地的據點,國軍配備德國15公分重炮的“炮十團”與輕戰車及戰機都參與攻擊行動,歷經四次總攻,雙方反覆巷戰爭奪陣地,敵我傷亡均極重大。德國顧問建議國軍改變以往正麵硬攻方式,改用“突擊群戰術”-即集中兵力對敵進行點突破後持續挺進,再由後續部隊包圍敵人擴大戰果,這乃是一次大戰之後德國軍事思想的精華所在。


    但是國軍在實戰時,還是常使用“步兵上刺刀――衝鋒前進”的習慣戰法,沒能有效活用重點穿突、快速挺進的要求;加上後續的增援部隊調度常有不當,未能及時守穩前鋒部隊得手的陣地,反被日軍逆襲奪回遮斷後路。另外自動武器配合協調度也不夠,20厘機炮/37厘戰防炮不能實時在火線上支持步兵壓製敵火力據點,國軍又習於衝鋒硬攻導致損失慘重。德國顧問又發覺在實戰中,國軍的情報偵察工作不夠確實,對敵兵力布署、對敵企圖之研判也未周延,通訊紊亂與友軍協調不足,雖官兵人人英勇奮戰,但以上諸多不利因素造成國軍在戰鬥中傷亡大、戰果小的結局。


    (2)反登陸作戰/守勢作戰期(8/22-10/27)


    8月23日,敵軍增援部隊自吳淞口、寶山一帶登陸,國軍也北調應戰,戰局從市區街道移轉到野戰,除了第87/88/36三個師外,並加入“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一部參戰,同時其它接受過德製訓練,頭帶德製鋼盔的第1/2/18/74軍也趕到戰場,國軍在羅店、月浦、師子林等地激戰。但是日軍有海軍艦上巨炮與空中戰機直接火力支持,國軍傷亡漸增攻擊失利,於是改採以陣地戰為主的守勢作戰。


    自9月6日起,日軍再增援兵力,國軍退守瀏河鎮-蘊藻濱-洋涇一線,在這長約五十公裏的連續戰線上,國軍配置了來自全國各地七十個師的兵力,中日雙方共有近一百萬的兵力在此進行著慘烈的陣地戰,國軍在戰線上布署數十萬的部隊,構成兵員密度非常高的防禦線,麵對日軍優勢的海空炮火,國軍承受很高的傷亡數字,雙方反覆拉鋸爭奪陣地,日軍稱此為“血肉磨坊”,可見戰況慘烈之程度。德國顧問群也親臨前線,協助國軍策劃布署作戰,所以有外國人稱此役為“德國戰爭(thegermanwar)”。


    (3)全麵撤退(11/5-11/26)


    為突破淞滬戰場的僵局,日軍於11月5日清晨登陸杭州灣金山衛一帶,展開一場大奇襲,計劃直取國軍後背,配合國軍當前的日軍,準備前後合圍一舉來場殲滅戰。國軍雖然立即調動部隊反擊,但當時國軍的裝備、訓練、戰術觀念還無法進行這種“機動性的攻勢作戰”,在反攻無效後,國軍隻得迅速下令全線撤退,以避免被日軍內外包夾。


    在三個月的“淞滬會戰”中,中國投入約40%的全國總兵力,新建的德製陸軍精銳盡出投入戰場,消耗損失的程度相當嚴重,中國方麵的傷亡有多種估計數字,大致上是從十八萬到三十萬人不等,但無論何種算法,中國新生的國防力量的確是遭到相當大的折損。此役的評價日後在國共雙方有不同之觀點;有趣的是,在不同的政治時期也有不同的褒貶,要見到更宏觀、更公允的評論,恐怕要留待未來作更進一步的辯論評析了。現引用一段當時外國新聞通訊來見證此戰之一端:“(10/28/1937)倫敦海外通訊社――……(上海)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國堪稱軍事國家的榮譽,此乃前所未聞者”。


    與此同時,正當“淞滬會戰”在前線進行激戰時,國民政府也盡速將全國重要的工業設施遷移到內地,中德合作的兵工廠當然也包含在其中,日後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又重建起來並擴大產能,基本上已能自立供應爾後國軍所需的輕兵器彈藥,使得中國得以進行持久抗戰。


    為補充“淞滬會戰”後國軍武力損失,國民政府於1938年初派專人在香港與德方議定緊急採購武器,內容包括:步槍三十萬支(每支配彈一千發)手槍三萬支(每支配彈一千發)機槍兩萬挺(每支配彈一萬發)37厘戰防炮五百門(每門配彈一千發)迫擊炮五百門(每門配彈二千發)同年三月,蔣介石電再令駐德專員在採購武器一批:迫擊炮三百門(每門配彈三千發)駁殼槍二萬支(每支配彈二千發)高射機關炮三百門(每門配彈五千發)15公分重炮彈六千發各式炮彈一萬八千發步、機槍彈三千七百萬發水雷一批


    不久後,大部份訂購的德製軍火,經由德籍貨船陸續運到香港,隨即交付給國民政府配發到部隊;依據戰史推斷,以上這些採購的德製武器應是重整國軍軍備,在當年稍後發生的“武漢會戰”中發揮了重要的效果。


    希特勒對華政策的改變


    前述德國對華軍售與顧問指導,都獲得德國政府的核準與支持,尤其是1933-1938年這五年,中德雙方的往來達到高峰,這與當時德國執政的希特勒有極大的關係。


    希特勒於1933年一月當選德國總理取得政權,旋即撕毀凡爾賽合約,開始重整軍備擴充軍力,對於鎢礦砂的輸入非常迫切,而德國軍火出口對德國經濟也甚有幫助,這與中國抗日建軍的需要剛好契合,所以中德很快就建立軍事/經濟合作的關係,德國的國防部、外交部、工業界也都非常支持;基本上,希特勒當時對中國、日本分別保持等距的外交關係,尚未因日本而影響對中國的往來。1937年希特勒進軍萊茵河沿岸,與英法兩國衝突的態勢已現,歐洲的局勢開始緊張。同年中日開戰,德國希望中日爭端能和平解決,故令駐華大使陶德曼調解中日衝突,但斡旋並未成功,德國內閣對是否調整對華政策也有爭論,不過還是以贊成繼續軍售的一方占上風,德國武器仍然供應中國,軍事顧問也繼續在華服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國產坦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國產坦克並收藏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