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京報》總裁
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 作者:滾動的苦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欣一看,就忍不住把嘴角都咧到了耳根。
比上輩子給得還早,這說明,朱瞻基比上輩子還得朱棣的寵愛。
即便沒有伴駕北征,兒子的地位依舊穩如泰山!
她都想去放鞭炮了。
“可真是好聖孫啊!”
朱高熾語氣那個叫酸。
自己兒子得到的都不叫爺爺的寵愛了,那叫爺爺就想把大孫子往死裏慣。
這封信裏按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跟千戶百戶的人數配置,朱瞻基這支親軍的總人數至少在兩萬八千人,五倍於現在普通的衛所。
朱瞻基才十六歲多點!!!
這待遇,無論朱高熾還是朱高煦跟朱高燧,都沒有。
是到現在都還沒有。
他當太子這麽久了,他爹連個三瓜倆棗的都沒給。
關於親軍的選拔,還指定要十七到二十歲之間、有勇有謀的。
這些人比朱瞻基稍微大一點,又能陪著朱瞻基在軍中訓練,又能保衛朱瞻基的安全,還能跟朱瞻基一起長大。
這兩萬八千人,幾乎能把武勳家所有的上得了台麵的子弟一網打盡。
將來這絕對是大明朝最精銳也最心腹的一支親軍。
幾乎可以陪著朱瞻基到老死。
朱高熾不想承認他酸了,但說出來的話裏這酸味簡直能淹沒整個文華殿。
“你要這麽想,但凡你瘦點,也能上場打仗,爹肯定也給你。”
張欣反手就是一個不走心的哄。
“但凡你不加但凡二字,我都能信你!”
朱高熾翻白眼。
以前他覺得自己沒錢,沒人,比不上張欣。
好家夥,現在是連兒子也比不上了。
“誠懇的!!!”
張欣人逢喜事精神爽,也不吝多哄三個字。
“你字少,算了,我信你!”
朱高熾伸手要多一個抱抱。
張欣從善如流。
~~~~~~喜提和諧波浪號~~~~~~~
大明,永樂十一年,三月。
朱棣回京。
然後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整頓。
【詔令每年二稅以長運法交納。】
這新年的第一項關於民生的詔令,很是迅速的頒布了出去,
也由朱瞻基的《京報》以大篇幅文章對這項詔令認真的做了介紹。
這個是韓王朱鬆接任《京報》總裁以後的新舉措。
比如這個最新的長運法到底是怎麽來的。
原擬的支運法,在朱棣回來跟內閣商量以後,支運法就改成了張欣提議的兌運法。
也就是把老百姓送糧食去各地的常盈倉再隨船護送糧食上京城,改成了老百姓隻需要送糧食到衛所即可完成納賦。
在頒發之前,朱瞻基提了一嘴,不如送佛送到西。
他跟朱棣出去這一趟,看到了更多的民間疾苦。
老百姓送糧食去衛所其實並不便利。
特別在出行這裏。
運糧必然要用車,家裏沒車的必然要租車。
可是在納賦的那段時間,跑單幫的能遮風擋雨運糧食的大篷車要價都不便宜。
車夫還並不幫忙搬運糧食,也不保證糧食的安全抵達,老百姓家裏還得出一到兩個人跟車。
所以還不如讓衛所的軍士直接帶著空車到田間收取。
車跟人,每個衛所都不缺。
內閣又討論了一圈,最終認可了朱瞻基的建議。
朱棣也覺得朱瞻基大有長進。
反正國內太平,特別是南邊的產糧區,地方衛所都很閑。
而且,這麽一來,還避免了衛所收取糧食時手續繁瑣,效率低下的弊端。
最重要的是,這是真的替老百姓著想,還能落到實處。
皇家人在這種德政裏起了什麽樣的作用,被韓王朱鬆以一種很寫實,很大白話的方式在《京報》上一一說明。
皇帝朱棣提議的支運法——到太子加太子妃張欣建議的兌運法——再最後落實為朱瞻基版的長運法的各種曲折,在京報上通通寫得一清二楚。
但凡能看懂的,都會拱手向著京城的方向喊一聲:
皇上萬歲!!!
太子太子妃仁慈!!!
皇子太孫威武!!!
自此,由朱瞻基命名的長運法在頭一季田賦交納之前正式頒發了下去。
狠狠地給皇家刷了一波威望。
一時之間,各州府的老百姓都知道大明朝有愛民如子的皇帝,還有更體恤民情的太子太子妃跟皇太孫。
《京報》所做的不止給皇家刷威望。
朱鬆接手以後,就對《京報》做了升級。
最主要就是加了一份連載,一本海外見聞錄的連載。
馬歡寫的,書名是《瀛涯勝覽》。
鄭和下西洋已經無數次了,國內的人也知道明朝的海貿做得風生水起。
但普通老百姓對此並沒有什麽了解。
馬歡是鄭和每次出海都帶著的通事(翻譯),隻要是他去過的地方,他就會寫一篇當地的見聞錄。
迄今為止,占城、爪哇、舊港、暹羅、滿剌加、啞魯、蘇門答臘、那孤兒、黎代、喃渤裏、錫蘭、小葛蘭、阿枝、古裏、溜山、祖法兒、阿丹、榜葛剌、忽魯謨斯等十九個國家,他寫了十八篇。
其中那孤兒這個地方太小,就跟蘇門答剌的合成了一篇。
從疆域的大小,到國內的道裏、風俗、物產及其國家沿革的大概都說得明明白白。
朱鬆請馬歡寫了一版白話文的《瀛涯勝覽》,直白的取名叫《海外見聞錄》。
這會在《京報》上已經連載到第四篇。
除了連載,朱鬆還搞了一個《曆代名臣奏議》輯成係列。
這個係列,其實也就是古代名臣的各種直言、名言。
本來是朱棣讓黃淮、楊士奇弄出來讓朱高熾跟朱瞻基熟悉古人治國之道的。
整本書一共三百五十卷。
這裏麵錄取了自商、周到宋、元各個朝代的名臣之言。
分“君德”、“孝親”、“郊廟”等六十四門,於曆代典製沿革、政事得失,都有各種闡述。
【小科普:總裁是真總裁,真官名——元明清朝廷修書的主持者。負責組織、裁定全書。明代直省主考稱總裁,清會試主司也稱總裁。馬歡也是真馬歡,為了紀念馬歡對中外文明交流的貢獻,中國南沙群島中的一個島嶼被命名為馬歡島。】
比上輩子給得還早,這說明,朱瞻基比上輩子還得朱棣的寵愛。
即便沒有伴駕北征,兒子的地位依舊穩如泰山!
她都想去放鞭炮了。
“可真是好聖孫啊!”
朱高熾語氣那個叫酸。
自己兒子得到的都不叫爺爺的寵愛了,那叫爺爺就想把大孫子往死裏慣。
這封信裏按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跟千戶百戶的人數配置,朱瞻基這支親軍的總人數至少在兩萬八千人,五倍於現在普通的衛所。
朱瞻基才十六歲多點!!!
這待遇,無論朱高熾還是朱高煦跟朱高燧,都沒有。
是到現在都還沒有。
他當太子這麽久了,他爹連個三瓜倆棗的都沒給。
關於親軍的選拔,還指定要十七到二十歲之間、有勇有謀的。
這些人比朱瞻基稍微大一點,又能陪著朱瞻基在軍中訓練,又能保衛朱瞻基的安全,還能跟朱瞻基一起長大。
這兩萬八千人,幾乎能把武勳家所有的上得了台麵的子弟一網打盡。
將來這絕對是大明朝最精銳也最心腹的一支親軍。
幾乎可以陪著朱瞻基到老死。
朱高熾不想承認他酸了,但說出來的話裏這酸味簡直能淹沒整個文華殿。
“你要這麽想,但凡你瘦點,也能上場打仗,爹肯定也給你。”
張欣反手就是一個不走心的哄。
“但凡你不加但凡二字,我都能信你!”
朱高熾翻白眼。
以前他覺得自己沒錢,沒人,比不上張欣。
好家夥,現在是連兒子也比不上了。
“誠懇的!!!”
張欣人逢喜事精神爽,也不吝多哄三個字。
“你字少,算了,我信你!”
朱高熾伸手要多一個抱抱。
張欣從善如流。
~~~~~~喜提和諧波浪號~~~~~~~
大明,永樂十一年,三月。
朱棣回京。
然後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整頓。
【詔令每年二稅以長運法交納。】
這新年的第一項關於民生的詔令,很是迅速的頒布了出去,
也由朱瞻基的《京報》以大篇幅文章對這項詔令認真的做了介紹。
這個是韓王朱鬆接任《京報》總裁以後的新舉措。
比如這個最新的長運法到底是怎麽來的。
原擬的支運法,在朱棣回來跟內閣商量以後,支運法就改成了張欣提議的兌運法。
也就是把老百姓送糧食去各地的常盈倉再隨船護送糧食上京城,改成了老百姓隻需要送糧食到衛所即可完成納賦。
在頒發之前,朱瞻基提了一嘴,不如送佛送到西。
他跟朱棣出去這一趟,看到了更多的民間疾苦。
老百姓送糧食去衛所其實並不便利。
特別在出行這裏。
運糧必然要用車,家裏沒車的必然要租車。
可是在納賦的那段時間,跑單幫的能遮風擋雨運糧食的大篷車要價都不便宜。
車夫還並不幫忙搬運糧食,也不保證糧食的安全抵達,老百姓家裏還得出一到兩個人跟車。
所以還不如讓衛所的軍士直接帶著空車到田間收取。
車跟人,每個衛所都不缺。
內閣又討論了一圈,最終認可了朱瞻基的建議。
朱棣也覺得朱瞻基大有長進。
反正國內太平,特別是南邊的產糧區,地方衛所都很閑。
而且,這麽一來,還避免了衛所收取糧食時手續繁瑣,效率低下的弊端。
最重要的是,這是真的替老百姓著想,還能落到實處。
皇家人在這種德政裏起了什麽樣的作用,被韓王朱鬆以一種很寫實,很大白話的方式在《京報》上一一說明。
皇帝朱棣提議的支運法——到太子加太子妃張欣建議的兌運法——再最後落實為朱瞻基版的長運法的各種曲折,在京報上通通寫得一清二楚。
但凡能看懂的,都會拱手向著京城的方向喊一聲:
皇上萬歲!!!
太子太子妃仁慈!!!
皇子太孫威武!!!
自此,由朱瞻基命名的長運法在頭一季田賦交納之前正式頒發了下去。
狠狠地給皇家刷了一波威望。
一時之間,各州府的老百姓都知道大明朝有愛民如子的皇帝,還有更體恤民情的太子太子妃跟皇太孫。
《京報》所做的不止給皇家刷威望。
朱鬆接手以後,就對《京報》做了升級。
最主要就是加了一份連載,一本海外見聞錄的連載。
馬歡寫的,書名是《瀛涯勝覽》。
鄭和下西洋已經無數次了,國內的人也知道明朝的海貿做得風生水起。
但普通老百姓對此並沒有什麽了解。
馬歡是鄭和每次出海都帶著的通事(翻譯),隻要是他去過的地方,他就會寫一篇當地的見聞錄。
迄今為止,占城、爪哇、舊港、暹羅、滿剌加、啞魯、蘇門答臘、那孤兒、黎代、喃渤裏、錫蘭、小葛蘭、阿枝、古裏、溜山、祖法兒、阿丹、榜葛剌、忽魯謨斯等十九個國家,他寫了十八篇。
其中那孤兒這個地方太小,就跟蘇門答剌的合成了一篇。
從疆域的大小,到國內的道裏、風俗、物產及其國家沿革的大概都說得明明白白。
朱鬆請馬歡寫了一版白話文的《瀛涯勝覽》,直白的取名叫《海外見聞錄》。
這會在《京報》上已經連載到第四篇。
除了連載,朱鬆還搞了一個《曆代名臣奏議》輯成係列。
這個係列,其實也就是古代名臣的各種直言、名言。
本來是朱棣讓黃淮、楊士奇弄出來讓朱高熾跟朱瞻基熟悉古人治國之道的。
整本書一共三百五十卷。
這裏麵錄取了自商、周到宋、元各個朝代的名臣之言。
分“君德”、“孝親”、“郊廟”等六十四門,於曆代典製沿革、政事得失,都有各種闡述。
【小科普:總裁是真總裁,真官名——元明清朝廷修書的主持者。負責組織、裁定全書。明代直省主考稱總裁,清會試主司也稱總裁。馬歡也是真馬歡,為了紀念馬歡對中外文明交流的貢獻,中國南沙群島中的一個島嶼被命名為馬歡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