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中的地方主要有五個,淮安,徐州,濟寧,臨清,德州。


    各地常盈倉的數量不少於三十個,不高於四十個。


    浙西、蘇州、常州、鬆江的漕糧入淮安倉。


    鎮江、廬州、鳳陽、淮陽的漕糧入徐州倉。


    徐州、兗州的漕糧入濟寧倉。


    令內河船於會通河,以三千艘支淮安,轉至濟寧;以二千艘支濟寧,轉至通州。


    開天津、通州等衛,派官軍於通州轉至北京。


    浙江、直隸、湖廣、江西等地,除本地存留及供京師的餉糧外,撥二百五十萬石,令民船運赴北京通州河西務,大概軍、民各運一半。一年共四次,可運五百萬餘石糧。


    這事,朱高熾跟張欣提起的時候,是在他們出發皇莊的前一天晚上。


    他跟內閣已經想好整個框架,隻等著過完節往裏麵填充細則,然後頒布下去。


    他順嘴跟張欣一提。


    張欣把頭都搖成了撥浪鼓。


    但因著今天要來皇莊,朱高熾就把這事擱下了。


    現在既然張欣就是個閑不住的,朱高熾很想聽聽張欣搖頭的理由。


    “內閣的人,因著軍權在咱爹手中,他們下意識把軍隊在這個支運法裏會遇到的問題避而不談。殿下想過一次完整的從南向北的運輸要多少人麽?”


    張欣本來睡一覺把這事給忘了,這會朱高熾一提立刻就想起來了。


    支運法在上輩子存在時間,也就到宣德六年。


    弊病實在太大。


    支運法每次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


    一次完整的運輸從南到北總共要調動十二萬官軍。


    一年四次!!!


    這跟大遷徙有什麽區別?


    為了裝載這些人員和龐大的物資,各省的軍隊都要在一次支運開始之前把空船沿著河道在各地集合,這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各省的百姓為了免稅參與運糧,一年到頭都在漕運的路程上耽誤了。


    家裏人少的那種,少一個可能下一季的種莊稼都能耽誤了。


    “這麽誇張麽?”


    朱高熾一臉菜色。


    他想不信,可,認真一想,真就是張欣說的這樣。


    “不止呢,還有輪候過閘的那些個貓膩,不如把我大哥叫過來吧,我覺得我大哥可能更懂一些。”


    張欣誠懇建議。


    張昶當初去山東購買糧食的時候,把這些事都摸透了。


    而她,根據的是上輩子的支運法被廢止了以後的總結出來的經驗說的,沒法具體說。


    “千爾,派人去請張千戶!”


    朱高熾不浪費時間,直接就安排了下去。


    “那,安置吧。”


    張欣有她大哥來幫她解決這事,也就不再多說。


    兩口子洗漱完睡下。


    第二天,張昶一大早就快馬過來了。


    跟他們一家五口,連著韓王朱鬆一起吃了早餐以後,就被朱高熾請到了書房解惑。


    “殿下有所不知。國內的運河,為了保證水位,是有閘口的。上遊閘需要涵蓄水位,等水位充足才可開閘放船。閘口的運轉非常重要,每一次的開關都需要朝廷下令才可以。至於開閘以後,誰先過,誰後過,分三六九等的。”


    張昶確實很熟悉這個。


    山東境內,近些年,不是水災就是旱災。


    水位一直不穩定。


    閘口有時候開,有時關,並沒有定數。


    於是向通州運送糧食的漕船不能隨時通過,經常需要排隊等候。


    有時候能有成千上萬大大小小的船擠在河道上等待。


    有的往南,有的往北,一個不小心,就是一次事故。


    械鬥什麽的,時有發生。


    國內的運河,說起來是物資通衢,但說句不好聽的,更是彰顯特權的要道。


    漂在河上船也有尊卑等級,誰先過閘,誰後過閘,誰需要打點才能過閘,也是約定俗成。


    隻是明麵上,大家並不會說穿而已。。。


    首先排第一位的就是為皇帝服務、運送各地上貢物品的貢船最優先通關。這裏麵當然也包括一些皇帝派出去的太監,官員等假公濟私、狐假虎威。


    其次是官船,再次是漕運,最後才是普通商船。


    就按著這個次序依次等候,漕運是第三位,隻比普通商船好一點。


    當然,這種船隊的滯留,有時候對地方來說,也不是沒好處。


    有錢的就會下船花錢。


    有貨的等不及了,就會就地買賣。


    張秋河兩岸就商業非常發達。


    所以才有南有蘇杭,北有臨張的說法。


    “臨清就打算建倉來著。”


    朱高熾有點黑臉。


    如果長期有船滯留在河裏,十幾萬軍士也滯留河裏,這河能造成啥樣!


    “臨清是個好地方,比張秋河那邊還好。就是太多船了。”


    張昶當初收糧,是把整個山東跑了一遍的,說起來哪一個地方都很了解。


    臨清有一項朝廷專營的產業——貢磚廠。


    磚頭這個東西,全國各地都需要,也基本是靠運河運輸,臨清本身就很多運磚船進出。


    “所以,殿下還是等元宵節過後,再跟內閣好好議一議吧。”


    張欣就此總結。


    要說起臨清,她也熟。


    宣德朝時改支運法為兌運法,瞻基石有跟她細細的說了原因。


    舉的是臨清倉的例子。


    永樂年間,支運法剛剛頒發的時候,臨清倉收的是徐州、兗州的兩季糧食共六十萬石。


    到宣德四年,臨清倉已經增至一百五十萬石,主要收儲來自應天、鎮江、常州、太平、淮安、揚州、鳳陽等地民運糧。


    後麵宣德六年,臨清加蓋廣積倉,擴大至容納糧食三百萬石。


    每年上萬艘的漕船到臨清交糧。


    同時又有上萬隻的漕船經過臨清把糧食輸運到京、通兩倉。


    漕軍、船夫、纖夫聚集臨清,再加上看管倉庫的官吏軍士,來往運輸的大量勞力,臨清的壓力很大。


    總而言之,支運法,就是讓十幾萬人常年在外麵飄著,就為了運那點糧食。


    實不可取。


    後麵的瞻基就改了兌運法。


    這個更合理一些。


    兌運法就是老百姓在收割之後隻需要把糧食送到當地最近的衛所。


    之後從南到北運輸的全過程都由軍伍全程負責。


    老百姓不需要浪費時間在漕運上。更不會耽誤播種和收割的農時。


    軍士就不需要再長途跋涉開著空船到漕運的轉運點集合,隻要在衛所收取了上繳的糧食就可以直接出發去京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滾動的苦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滾動的苦瓜並收藏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