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一度懷疑,婆婆沒了以後,公爹就是覺得了無生趣,隻能拉人出去打獵散心。


    因為是打獵散心。


    五次親征,戰果其實並不赫赫。


    一征,目標韃靼,韃靼部聞風而逃,明軍隻遇上零星的遊虜,斬獲百餘人,胡寇數人及羊馬輜重。


    二征,目標瓦剌,三萬瓦剌軍與明軍硬剛,明軍數位大將陣亡,最後靠著火炮。殲滅數千人,俘虜十幾位瓦剌王子,重創瓦剌部的同時,明軍也損失慘重。


    三征,目標兀良哈,兀良哈部避而不戰,棄輜重牛羊馬駝逃命遠遁,追擊斬殺兀良哈部數百人。


    四征,還是兀良哈。兀良哈部依舊避戰,追擊途中韃靼部被兀良哈部擊潰,率軍來降。


    五征,目標韃靼,韃靼部遠遁答蘭納木兒河,開始“敵進我退”的戰術,沒有任何遭遇戰。


    五次親征,總的算下來,沒幹掉蒙古這三部多少人。


    韃靼,瓦剌,兀良哈,這三部本來自己就打得熱熱鬧鬧的。


    哪怕公爹不去,他們三部自我消耗得非常好,哪一部也沒有獨大的可能。


    公爹加進去以後,本意是三家都打,不讓一家獨大。


    但實際上,反而有點像是打破了這個平衡。


    公爹時常帶人出去溜達的那會,對漠北的震懾是有的,但這種震懾力隨著公爹崩逝,慢慢的就煙消雲散了。


    瞻基登基以後,棄地這事,跟她反反複複的聊過。


    大明朝以農耕為立國之本,長期深入漠北作戰,國家吃不消。


    幾十年的積攢,財力人力物力,最多也就隻夠一代君主去開疆拓土。


    劉邦、呂雉、漢文帝、漢景帝,幾代人積累的“財富”,漢武帝一朝就花光,“文景之治”一去不複返。


    隋煬帝楊廣,得益於“開皇之治”的繁榮,屢次出兵高句麗、突厥、吐穀渾、薛延陀,結果丟失了江山社稷。


    唐玄宗李隆基,得益於幾代人的財富積累,奉行開疆政策,結果兵疲民困,釀成“安史之亂”。


    因為這些前車之鑒,瞻基傾向於宣德朝還需要再積累沉澱。


    所以宣德朝收縮了防線,讓國內的富裕起來再說。


    當然,那會朝廷上沒有人支持開疆辟土,文官話語權極大,也是瞻基決定沉澱的主要原因。


    張欣這會,就有點矛盾。


    國內這會要說富裕,那不可能。


    隻能說這幾年國庫有了白銀墊底,老百姓的日子好過了一些而已,京城的皇城還在蓋著,地方建設也在陸續展開。


    開疆辟土一事,在經濟上還是有點窘迫的。


    朱高熾現在在公爹跟前能說得上話。


    那麽是不是勸一下公爹,先停一下打漠北的步伐,大力搞搞民生?


    上輩子那樣,幾年存一筆錢,存一批糧食,出去打三五個月,糧食用光了就得班師回朝。


    打個百八次,也打不出個結果來。


    不如不去。


    重兵壓著防線一點點往外推,可能還比較有用。


    不過張欣更傾向於,打就傾盡全力打,直接打到服。


    韃靼,瓦剌,兀良哈這三部,如果能為明朝所用,那才是開疆辟土的利器。


    韃靼部代表蒙古本部,號召力很強。


    瓦剌的重甲騎兵單兵戰力最強。


    兀良哈部,驍勇善戰,蒙古騎兵的精銳,多出自兀良哈部,當年橫掃歐羅大陸的速不台、兀良合台、阿術,祖孫三代名將,都是兀良哈部的人。


    對了!真蠢!


    張欣暗罵一聲自己!


    差點忘了最重要的神機營。


    這次征交趾比上輩子提前了,但跟上輩子一樣,得了神機槍炮法,神機營要趕緊張羅起來。


    漠北的騎兵最怕的就是神機營的火器。


    火炮,火統,重炮,大連珠炮,兵車,隻要一上,騎兵就聞風喪膽。


    公爹後來帶著神機營出去,戰術基本用三句話來概括:先用大炮轟,再用騎兵砍,最後步兵上。


    上輩子苦於沒錢,造這些東西的時候摳摳搜搜的,那會神機營整個營隻有三千六百杆火銃,大連珠炮兩百杆。


    這會她砸錢也把整個神機營的配置砸上去。


    再一個,從璆琳工坊跟製糖工坊這些匠人這兩年以來的創新就知道。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隻要鼓勵他們折騰,錢給到位,更新更好用的火器隻會源源不斷的研究出來。


    神機營遠遠可以比上輩子更好。


    對,還有三段擊。


    這個回頭也得跟朱高熾閑聊透露一下。


    火銃射擊間隙過長,早期就是火統手全上,齊射一輪就啞了。


    等他們裝填完彈藥,兩軍都絞殺在一起分不清敵我,這火統隊就沒了用武之地。


    後來才調整出來三段擊,將三人分一個小組,第一個人射擊後退至隊尾裝填彈藥,第二人上前開火,以此類推交替射擊。


    三段擊的戰術出來以後,反正,蒙古那些人,全都是避戰。


    “殿下,太晚了。”


    張欣還在奮筆疾書的時候,挽袖忍不住催促。


    “哦哦哦,知道了。”


    張欣抬頭看看水晶鍾,還真是,三更半夜了。


    抓緊著寫了最後一個字。


    重新淨了手。


    一夜無夢。


    ~~~~


    大明,永樂三年,十一月。


    朱棣跟弟弟們攤牌之後的第三天。


    大家再度齊聚一堂。


    事實就擺在那裏了。


    不由得藩王們不信,即便是曾經跟方孝孺等文官走的比較近的蜀王朱椿,在查過朱允炆登基以後種種不合理之處,也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誰能想到臣子謀奪天下,是用這麽樣的方式呢?


    老朱家的這些人,第一次這心真的放到了一起。


    大家都是在大本堂讀過書的,受過皇子教育的,更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朱棣這邊給出來的話,也並不是難為他們。


    於是大家就著地圖,有商有量的瓜分地盤。


    國內的中心腹地,朱棣先圈了起來,這些地方不會設藩王,以後全部都是朝廷派人去管。


    大明朝的外圈就是隨便大家劃拉。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開疆辟土也好。


    在當地搞民生搞經濟也行。


    總之挑自己願意,且能做的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滾動的苦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滾動的苦瓜並收藏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