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文元年,八月


    “老爺子簡直就是送佛送到西啊!”


    戰報送回燕王府,徐氏看得嘴角直抽抽。


    十幾萬的部隊留下了,老爺子還考慮到朱棣這邊缺人帶兵。


    所以除了老爺子沒有被俘虜之外。


    被俘虜的有左副將軍濼城侯、右副將軍甯中、都督顧成、都督潘忠、都指揮楊鬆、都指揮劉遂,加一個駙馬都尉李堅,


    兩個將軍、兩個都督、兩個都指揮加一個朱棣妹夫做都尉監軍。


    整套的領導班子,整整齊齊!齊齊整整!


    把旗子換一換,南軍立刻變成了燕軍,連適應一下領導班子什麽的都不用,上場就能開幹。


    “老人家就是周到!佩服佩服!”


    朱高熾隻覺得,惹誰都別惹老家夥。


    他們不稀罕上眼藥玩陰招什麽的,上來就是猛招。


    “老爺子就這麽光棍的回去了?”


    徐氏又問。


    “嗯,劉三吾身邊的人傳回來的消息說,老爺子還朝以後被朱允炆召進了宮裏詢問,老爺子一點沒客氣,直接就說了,親叔侄,何苦骨肉相殘,皇上不如親迎燕王,交國政於燕王,皇上垂拱而治。不費心不費力,也不費人財,豈不妙哉?”


    “哈哈哈哈——”


    徐氏大笑。


    這般文縐縐的,也就是文人傳的消息了。


    耿老爺子大有可能隻是說這親叔侄什麽的,哪有什麽深仇大恨。


    都是這起子文臣挑唆,皇上可不能糊塗啊。


    皇上你不如讓你叔當皇帝,我保你一輩子富貴閑人。


    “劉三吾?南北榜案那個?他們給咱們傳消息?”


    張欣倒是對這個傳消息的人感興趣,這重生一次,連劉三吾這塊硬骨頭都變了?


    “嗯,他被皇祖父貶到西北那會,咱爹私下給送了好幾車東西。”


    當初朱高熾跟朱棣提過南北分卷考試以後,這事朱棣應是應了,但也沒報上去。


    隻著落在照顧劉三吾身上了。


    朱高熾當時不太理解,這會發現,還是自家爹有先見之明。


    “嗬,文人大家,最有骨頭的他們,最沒有骨頭的也是他們,”


    徐氏輕笑。


    劉三吾,這人一輩子扮豬吃老虎,多年打鳥,老了老了給先皇當了墊腳石。


    千年道行一遭喪。


    燕王府曾經雪中送炭,他現在就來錦上添花。


    琢磨了一輩子人心的老油條,怎麽能看不懂軍方的意思。


    這朝中的人還評價這位——為人慷慨,不設城府,自號坦坦翁。至臨大節,屹乎不可奪。


    嗬嗬——


    “哦,那朱允炆怎麽說?”


    張欣明白了。


    識時務者為俊傑,劉三吾已經是半拉燕王府的人了,就看公爹成事與否,這就是兩邊下注,那邊也不得罪。


    “他肯定是整個人都不好了唄!老爺子敗得幹淨利落,他還能說啥,這打仗他又不懂!開國六國公,二十八候,碩果僅存的就耿家老爺子跟郭家那位,祖父輩的開國老將,他連生氣都不敢明著生。所以,換人了!方孝孺薦了一個年輕的,就曹國公李景隆。李家的。”


    朱高熾每天都處於一種很想笑的狀態。


    選半天人,最後選了李景隆,理由是李景隆是至親的表哥,真的是,能笑死個人。


    耿李徐郭四家裏麵,要說誰的怨氣最大,李家當仁不讓。


    李景隆的爹——李文忠貌似就是被文臣們下手弄死的。


    這也是多年前的舊事了,也是這次三家翻舊事翻出來的不對勁。


    李文忠是皇祖父二姐的兒子。


    皇祖父的二姐沒的很早,於是李文忠從十二歲開始就跟著皇祖父了,有一段時間直接成了皇祖父的養子,改了姓朱,這就是說李文忠相當於是朱家兄弟的一員。


    李文忠跟徐達一樣,都是勇武善戰的良將,都為大明朝立下赫赫戰功。


    這兩人也不像一般的武人,在征伐天下那會,不饒亂兵,不殺俘虜。


    後來李文忠立了功皇祖父就讓他恢複了原姓,建朝以後更是封了曹國公。


    姓氏雖然不一樣了,可兩家的親戚關係還在。


    李家人跟朱家人就一直走得很近,皇祖父也相當的信任李文忠。


    洪武十二年的時候,皇祖父還讓曹國公李文忠掌管大都督府。


    這大都督府就是五軍都督府的前身,掌管天下所有兵馬,同時曹國公李文忠還監管著國子監這個大明朝最高的文人學府。


    這個權利可以說僅次於前太子大伯。


    比身居高位更難得的是,李文忠並不棧戀權位,洪武十三年那會皇祖父裁撤大都督府,李文忠二話不說,退了下來。


    這以後李文忠的活就剩下國子監這攤子事了。


    一個武將,管著文人的最高學府。


    不管是不是實際插手了,在文人的感覺裏總是不那麽美妙的。


    另外一個,皇祖父在皇祖母死後,頗有一點亂政的趨勢,能勸諫還能全身而退的人,隻有李文忠一個。


    就後期李文忠好多次勸皇祖父的話,換別人身上得死個七八回了。


    所謂的——文死諫、武死戰,這是朝代鐵律。


    文臣也好,武官也好,大家各自刷各自那一畝三分地裏的功德,刷皇帝的好感。


    一個武將撈過界做了文臣該做的事,那讓文臣幹啥?


    長期以往,這朝廷上哪裏還有什麽禦史諫官的立足之地跟出頭之日。


    於是李文忠在洪武十七年就掛了。


    當時才四十五歲。


    李文忠具體怎麽死的,朱高熾也不是很清楚,李家的人過來密談的時候,隻是說李文忠是死於非命。


    朱高熾後來查了一下,李文忠病重時皇祖父讓淮安侯華中負責監督太醫用藥。


    李文忠死後,負責監督的這位淮安侯華中,被全家流放。華中死後,華家還被打成胡黨,淮安侯一爵徹底廢除。


    所以,李文忠的死必然不是正常死亡。


    李景隆是李文忠的長子,比他爹朱棣小九歲。


    李文忠死的時候李景隆並不大,對於朝廷內文武之爭並沒有什麽認識。


    而李家的老人,在當時,還以為是皇祖父下的手,華中一家人的死是皇祖父殺人滅口。


    為了保全李家血脈,老人們並沒有跟李景隆說太多。


    李景隆跟朱高熾這一輩的人,包括朱允炆在內,就這麽高高興興的混在一起,作為京師裏所有皇家、宗親、權貴的二代三代長大了。


    但這些個二三代裏麵,其實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每一家的嫡長子,嫡長孫,湊在一起就是下一位皇帝的班底。


    非長子,非嫡出,跟既非長又非嫡的這些,是副班底。


    隻有上麵的這些嫡出的班底實在不中用到極點,或者死了殘了廢了,下麵的副班底才會頂上。


    朱允炆從根上來說就是庶出,就是副班底那一波人裏麵的。


    他在被立為皇太孫之前,跟李景隆他們壓根就不是一個圈子裏的,更何況還差著歲數。


    李景隆是正經的嫡子,曹國公家毫無疑問的繼承人。


    三家發現問題以後,李景隆氣得七竅生煙。


    親爹早早的被人弄死了,他完全不知道。


    這都死了這麽久了,他才被告知真相。


    知道了真相以後,還得對著朱允炆這個被齊泰,黃子澄忽悠傻了的傻瓜。


    怨氣比怒氣還大。


    朱高熾就等著看,李景隆能把打敗仗這事玩出什麽花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滾動的苦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滾動的苦瓜並收藏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