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錯了,就得認,且改之
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 作者:滾動的苦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尚宮。”
想好了自己要做的事情,張欣轉身衝一直在她們三個背後做背景的吳尚宮招手。
“是,世子妃。”
“能不能給我們講講咱們宮裏的女官是怎麽設的呀。”
“是,世子妃。”
朱智明跟朱安樂都上過一次當,被張欣抓去了棚區幫忙,這次張欣一叫吳尚宮,她們倆同時都有不祥的預感。
齊刷刷的站起來準備走人。
“你們倆別想跑,坐著一起聽!”
“啊,為什麽?”
“嫂子給你們整個官當當!!!”
“呃,我們是郡主,不比官大?”
“那可不一樣!郡主是好聽,也就能管自己宮裏那些人,當官就不一樣的。千古作業一大抄,咱們皇祖父宮裏用的女官,我想在北平設一套。招女工啊,管女工啊,跟布政司那邊商量一下歸女官管。省得想用人的時候,沒得用。”
張欣覺得,反正最後都是要遷都的,還不如提早弄好自己的班底。
“哇,嫂子,胃口好大。”
“嫂子,人有三急!”
“急你個大頭鬼,老實坐下來聽課。回頭我抱著朱小胖讓你們倆捏臉捏屁股!”
“十下!”
“五下!”
“八下!”
“六下!”
“成交!!!”
一番討價還價以後,兩個小姑子總算是坐下來,乖乖跟張欣一起聽吳尚宮講古。
“這宮裏啊,女官——”
張欣說是讓吳尚宮給她講講,其實是讓吳尚宮講給兩個小姑子聽。
她貌似在聽著,可思緒卻已經發散到幾十年前跟幾十年後。
她跟吳尚宮在一起的時間那麽久,平時的閑聊總會有意無意的把話頭引到京師那邊。
對比著自己的上輩子,原來很模糊的皇祖父的形象。
在吳尚宮的敘述裏,一點點的全麵了起來。
不得不說,她原來對皇祖父的印象確實很片麵。
皇祖父做得不對的自然有,但做得很對的,也很不少。
明朝初建的時候,為防止像唐朝那樣,宦官專權,外戚亂政,皇祖父的整個皇宮裏用的主要都是女官。
管著女官的就是宮正司,設正副宮正各一位。正宮正官居正五品。
宮正司下麵有六局,六局下麵還有二十四司彤史。
整個皇宮裏女官的總人數是三百人。
女官的選拔比選妃子還要嚴格。
首先是民間初選,由禮部或皇祖父指派的欽差大臣持詔書去往各個地方,探訪參選女子品行是否端莊,言行舉止是否合適,是否識字通文。
各個方麵都合適了,才由參選人的家人送往京師由司禮監主持複選。
最終的選出以德才、品行為主,相貌為輔。
留下來的人才會分到各宮各司。
張欣上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跟六局打交道,深有感觸。
多數的女官都是深藏不露的那種人。
任職的期間安分守己,循規蹈矩。
禮儀方麵做得也好。
在內廷裏,這些女官的言行舉止跟教養影響了很多剛剛進宮,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妃嬪,頗給張欣減輕了管理公爹後宮的壓力。
大多數複雜又繁瑣的宮務她們都能處理的井井有條。
張欣很多跟商賈有關的認識跟認知,都是從女官身上學到的。
紫禁城裏,主子沒幾個人,人可是真不少。
幾千號人的吃喝拉撒,名義上是司禮監跟女官們管著。
但其實大多是女官們在幹活。
太監想進宮,沒有考核,沒有選拔,就是噶一刀的事,能活下來,就大部分能進宮,啥都不會也能落個灑掃庭院,搬搬抬抬的活。
在洪武朝也好,永樂朝也好,太監的個人素質根本就沒法跟女官相提並論,無論哪個方麵都會收到女官的壓製。
宮裏宮外,大小事務,大部分都是六局一司的人主管。
對外選擇供應皇城食材的商鋪,供應皇城布匹的商行,談價格,定品質,對內整理文書,登記造冊,核算賬冊什麽的都是女官出馬。
所有的這些事情匯總完畢,回頭交到張欣這裏,張欣所需要做的,隻是決斷。
當時遷都到北平的時候,就一個皇城的采購,都把整個北平城的經濟拉了起來。
也就五六年的時間,北平的繁榮就開始遠勝原來的京師。
這些女官,在深宮裏,就是埋沒了。
大多數的女官都是才學兼備,小時品學兼優的女孩子,進宮時說好的五年一替換,因為太好用被留用,因為過了花季放出去了她們不好立足於宮外,成了一紙虛文。
她們本來可能會有個美滿的家庭,卻大部分隻能在宮中終老。
而且,因為南邊多書香世家,女官也多出於江南,在北平這地界生活,都要很久才能習慣。
宮中的規矩眾多,底層女官的日子,跟宮女比也好不到哪裏去,一個不小心喪命也會發生。
到了永樂朝中期,吃了虧的南邊人家,再也不熱衷於送女兒進宮做女官。
北邊底蘊不足,有人想送,可連宮裏的初選都過不了。
六局一司裏各個位置的空缺越來越多。
公爹登基以後,沒多久婆婆就沒了,原本通過婆婆用女官,一切都很順當,
婆婆一沒,張欣又是兒媳婦,公爹也不再立皇後了。
為了用人方便,公爹就不管皇祖父的祖訓,張羅了一批小太監讀書認字。
原本壓根沒機會讀書的人,一下子能讀書了,很是力求上進。
不過三五年,小太監裏聰明的,立刻就冒頭了。
原來女官們管得一些事情,被交到了太監手裏。
宮裏的那些個空缺,慢慢的全被太監填補了。
宮外,大太監們還當上監軍,監督打仗去了。
後來自己兒子朱瞻基為了多點玩樂的時間,把太監讀書這事,都抬上明麵,成立了內書堂,專門清翰林院的學士們去教授知識。
公爹的二十幾年加瞻基的十年。
三十年後,到了大孫子那會,滿宮的太監都成了人精子。
她那會是沒意識到這事有問題的,隻是敲打了大孫子身邊的那個心有點兒大的王振一頓。
結果她一死,大孫子就真的成了孫子!!!
這一步步的發展,說起來誰都有錯,反正就是一步錯步步錯。
錯了,就得認,且改之——
趁著公爹還沒得了那個位置,她提前把接任的女官備好。
這輩子,可不能再走老路了。
想好了自己要做的事情,張欣轉身衝一直在她們三個背後做背景的吳尚宮招手。
“是,世子妃。”
“能不能給我們講講咱們宮裏的女官是怎麽設的呀。”
“是,世子妃。”
朱智明跟朱安樂都上過一次當,被張欣抓去了棚區幫忙,這次張欣一叫吳尚宮,她們倆同時都有不祥的預感。
齊刷刷的站起來準備走人。
“你們倆別想跑,坐著一起聽!”
“啊,為什麽?”
“嫂子給你們整個官當當!!!”
“呃,我們是郡主,不比官大?”
“那可不一樣!郡主是好聽,也就能管自己宮裏那些人,當官就不一樣的。千古作業一大抄,咱們皇祖父宮裏用的女官,我想在北平設一套。招女工啊,管女工啊,跟布政司那邊商量一下歸女官管。省得想用人的時候,沒得用。”
張欣覺得,反正最後都是要遷都的,還不如提早弄好自己的班底。
“哇,嫂子,胃口好大。”
“嫂子,人有三急!”
“急你個大頭鬼,老實坐下來聽課。回頭我抱著朱小胖讓你們倆捏臉捏屁股!”
“十下!”
“五下!”
“八下!”
“六下!”
“成交!!!”
一番討價還價以後,兩個小姑子總算是坐下來,乖乖跟張欣一起聽吳尚宮講古。
“這宮裏啊,女官——”
張欣說是讓吳尚宮給她講講,其實是讓吳尚宮講給兩個小姑子聽。
她貌似在聽著,可思緒卻已經發散到幾十年前跟幾十年後。
她跟吳尚宮在一起的時間那麽久,平時的閑聊總會有意無意的把話頭引到京師那邊。
對比著自己的上輩子,原來很模糊的皇祖父的形象。
在吳尚宮的敘述裏,一點點的全麵了起來。
不得不說,她原來對皇祖父的印象確實很片麵。
皇祖父做得不對的自然有,但做得很對的,也很不少。
明朝初建的時候,為防止像唐朝那樣,宦官專權,外戚亂政,皇祖父的整個皇宮裏用的主要都是女官。
管著女官的就是宮正司,設正副宮正各一位。正宮正官居正五品。
宮正司下麵有六局,六局下麵還有二十四司彤史。
整個皇宮裏女官的總人數是三百人。
女官的選拔比選妃子還要嚴格。
首先是民間初選,由禮部或皇祖父指派的欽差大臣持詔書去往各個地方,探訪參選女子品行是否端莊,言行舉止是否合適,是否識字通文。
各個方麵都合適了,才由參選人的家人送往京師由司禮監主持複選。
最終的選出以德才、品行為主,相貌為輔。
留下來的人才會分到各宮各司。
張欣上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跟六局打交道,深有感觸。
多數的女官都是深藏不露的那種人。
任職的期間安分守己,循規蹈矩。
禮儀方麵做得也好。
在內廷裏,這些女官的言行舉止跟教養影響了很多剛剛進宮,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妃嬪,頗給張欣減輕了管理公爹後宮的壓力。
大多數複雜又繁瑣的宮務她們都能處理的井井有條。
張欣很多跟商賈有關的認識跟認知,都是從女官身上學到的。
紫禁城裏,主子沒幾個人,人可是真不少。
幾千號人的吃喝拉撒,名義上是司禮監跟女官們管著。
但其實大多是女官們在幹活。
太監想進宮,沒有考核,沒有選拔,就是噶一刀的事,能活下來,就大部分能進宮,啥都不會也能落個灑掃庭院,搬搬抬抬的活。
在洪武朝也好,永樂朝也好,太監的個人素質根本就沒法跟女官相提並論,無論哪個方麵都會收到女官的壓製。
宮裏宮外,大小事務,大部分都是六局一司的人主管。
對外選擇供應皇城食材的商鋪,供應皇城布匹的商行,談價格,定品質,對內整理文書,登記造冊,核算賬冊什麽的都是女官出馬。
所有的這些事情匯總完畢,回頭交到張欣這裏,張欣所需要做的,隻是決斷。
當時遷都到北平的時候,就一個皇城的采購,都把整個北平城的經濟拉了起來。
也就五六年的時間,北平的繁榮就開始遠勝原來的京師。
這些女官,在深宮裏,就是埋沒了。
大多數的女官都是才學兼備,小時品學兼優的女孩子,進宮時說好的五年一替換,因為太好用被留用,因為過了花季放出去了她們不好立足於宮外,成了一紙虛文。
她們本來可能會有個美滿的家庭,卻大部分隻能在宮中終老。
而且,因為南邊多書香世家,女官也多出於江南,在北平這地界生活,都要很久才能習慣。
宮中的規矩眾多,底層女官的日子,跟宮女比也好不到哪裏去,一個不小心喪命也會發生。
到了永樂朝中期,吃了虧的南邊人家,再也不熱衷於送女兒進宮做女官。
北邊底蘊不足,有人想送,可連宮裏的初選都過不了。
六局一司裏各個位置的空缺越來越多。
公爹登基以後,沒多久婆婆就沒了,原本通過婆婆用女官,一切都很順當,
婆婆一沒,張欣又是兒媳婦,公爹也不再立皇後了。
為了用人方便,公爹就不管皇祖父的祖訓,張羅了一批小太監讀書認字。
原本壓根沒機會讀書的人,一下子能讀書了,很是力求上進。
不過三五年,小太監裏聰明的,立刻就冒頭了。
原來女官們管得一些事情,被交到了太監手裏。
宮裏的那些個空缺,慢慢的全被太監填補了。
宮外,大太監們還當上監軍,監督打仗去了。
後來自己兒子朱瞻基為了多點玩樂的時間,把太監讀書這事,都抬上明麵,成立了內書堂,專門清翰林院的學士們去教授知識。
公爹的二十幾年加瞻基的十年。
三十年後,到了大孫子那會,滿宮的太監都成了人精子。
她那會是沒意識到這事有問題的,隻是敲打了大孫子身邊的那個心有點兒大的王振一頓。
結果她一死,大孫子就真的成了孫子!!!
這一步步的發展,說起來誰都有錯,反正就是一步錯步步錯。
錯了,就得認,且改之——
趁著公爹還沒得了那個位置,她提前把接任的女官備好。
這輩子,可不能再走老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