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明律誥
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 作者:滾動的苦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行,你說吧。”
張欣決定不跟小朋友計較。
“我總覺得這事,皇祖父得罪的人更多,我邊說邊理頭緒哈——”
朱高熾心裏確實是有疑問的,就是他也沒什麽人可以參詳。
兩個弟弟一點兒都不喜歡跟他聊這些。
親爹呢,主打一個已讀不回複。
親娘倒是很有興趣跟他對話,但他回府親爹也回府,他一去打擾,親爹就不樂意了。
最後也就是隻有張欣這麽個說話人。
大明律誥,簡稱《律誥》,是《大明律》和《大誥》的合稱。
《大明律》在洪武二十二年基本厘定。
《大誥》則是洪武十八年寫完的。
到今年五月份《大明律》合並了《大誥》的一些條目,成了配套的一整本律例。
《大明律》是讀書人修的,也是給讀書人看的。
裏麵的律例條文,沒有專人給解釋,哪怕一個讀書人來看都很費勁,解讀起來沒個半天不成。
就是因為這樣,修到一大半的時候,皇祖父大不滿意,他老人家修律例就是為了讓大明朝的老百姓以及基層官吏行事各有規章製度,也有獎懲賞罰。
大明建朝以後就開始大修,修了二十幾年,花了老些錢,費了那麽多精力,結果修出來一部老百姓看不懂的律法。
既不懂,那有法等於無法,老百姓該怎麽活還怎麽活,被抓了,就是喊冤耍賴。
為了讓大家看懂,皇祖父親自加班加點的又趕出來一部《大誥》。
這本《大誥》純以犯罪案例列舉。
比如說列舉了種種明朝初年以酷刑懲治罪犯的案例,包括但不限於被族誅,被淩遲的,被梟首的幾千件,普通的被處以杖刑,鞭撘,斷手,拶指的數百件。
比如具體說到造反,如果是普通老百姓造反,僅當事人斬立決,不株連。換成官員結黨謀逆,則是夷三族。
這《大誥》皇祖父還印了許多發下去給老百姓,燕地差點,京師跟京師周邊家家戶戶都有一本。
還有專門負責這個的官員定期在官衙門口宣講。
如果普通百姓能把它從頭到尾背下來,免賦給糧食。
地方小官吏要是全部背下來到滾瓜爛熟的程度,升官都是有可能的。
為了防止當地官吏官官相護,這本《大誥》最後還有一個殺手鐧。
一旦有老百姓懷疑當地的官員貪汙,即便沒有證據,隻要能找到人把這個官員綁了,取一塊紅布,頂著《大誥》就可以一路走到京城,越級告狀甚至告禦狀,沿途官員,百姓不得阻撓。
“你說,皇祖父這麽做,不就把人都得罪光了。這可不是得罪讀書人那麽簡單,而是得罪了整個大明朝的臣子官僚鄉紳——”
朱高熾覺得皇祖父的步子邁得太大了。
“為什麽是得罪了臣子官僚鄉紳?臣子官僚我還懂點,鄉紳是?”
張欣決定做一個合格的捧哏。
“老百姓都懂律例了,那管起來就不好管啊,愚民愚民——,至於鄉紳,皇權不下鄉,管著村啊鄉啊屯啊的都是鄉紳,他們是誰,就是朝中老病休退的官。不是官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皇祖父這是把人家的飯桌子都給掀了呀!”
朱高熾說話有點憤憤。
張欣休息好了,伸手讓朱高熾扶著往回走,步伐慢悠悠的,語氣也一樣:
“那皇祖父很好,我很敬佩,是真心真意為了老百姓著想的好皇帝。”
“這個我不否認。
就是,修律法容易反噬。
秦始皇修大秦律,人一沒,六年,秦朝就被推翻了。
隋煬帝楊廣修大業律十四年,連人帶大業律一起全部灰飛煙滅。
這事總有那麽點不祥的意味。
我那位太子大伯,就死在《大明律》和《大誥》正式頒布後的那幾年。
雄英堂哥還要更早,那會《大誥》初擬試行。”
朱高熾一直跟皇祖父很親近,也是皇孫裏麵頗得皇祖父另眼相看的一個。
從老百姓,這事自然是好。
但對於皇帝,卻並不是好事。
他其實很懷疑,前太子大伯跟大堂哥的死會不會跟皇祖父修律法有關係。
皇祖父這大刀闊斧的,砍的都是這個士大夫的利益。
前太子大伯跟皇祖父一樣愛護百姓,背後全是能打的武勳功臣,一旦接任,士大夫的利益還要進一步削減。
所以,各方勢力,做了一把無形的配合,前太子跟前太孫兩父子,都去得快狠準。
“但做好事,莫問前程——”
張欣心裏歎了口氣,隻給了八個字。
“媳婦的格局,大,忒大——”
朱高熾還真的被張欣這句話鎮住了,一臉的敬仰。
“我們身在後宅,自是不知前麵的艱辛,皇祖父親自下場寫《大誥》,那就是皇祖父實在看不過眼了,皇祖父雄才大略,還能不知道這裏麵的貓膩麽。
從心而為唄。
要是想的太多,事情往往都做不成。”
這絕對是張欣的肺腑之言。
老朱家,她從頭到尾看著。
皇祖父且謀且動,時機都抓得很準,成就了一番大業。
公爹謀定思動,最終拚了一把,也坐上了那個位置。
朱高熾前期是光謀了,後期想動,沒了。
自己兒子呢,總得來說比較像皇祖父。
但凡兒子要是有皇祖父那歲數,大明朝不知道發展成什麽樣了。
隻是皇祖父躲過了各種算計,兒子沒有,因為生於富貴,比皇祖父多一些這那那這的愛好,這能鑽的空子太多了,最後跟前太子大伯一樣,英年早逝。
“皇祖父是個偉人——”
朱高熾感歎。
張欣這麽一說,他就覺出來自己跟皇祖父之間的差距了。
皇祖父盡管暴戾,動輒血流成河,可也是真心為了老百姓做了很多事情。
《大誥》這本書一出,老百姓知法懂法,就算目不識丁也不容易讓管著他們的基層小官小吏誆騙了去。
那些拿著雞毛當令箭的官吏必然會收斂許多。
被冤假錯案,被仗勢欺人,這種事,在大明朝,也會越來越少,政治清明,百姓安樂,這盛世不就被皇祖父打造出來了麽。
“你也不差,世子爺這會看著,有點像皇祖父了呀——”
張欣前麵那句是大實話,後麵也不算是謊話。
瘦了一圈的朱高熾,臉龐的輪廓出來了,這會側臉看著,居然有了幾分富貴王爺的氣象,長相看起來也像畫像上的皇祖父了。
“哼,不是朱大胖了?”
朱高熾冷哼。
小媳婦背著他自己刻了兩個木頭的印章,一個刻了三個字——朱大胖,另一個就是一個特別胖的小人兒。
被他發現了,還振振有詞的說胖得很好玩,哄他等瘦下來再給他重新刻。
“朱小胖?”
“去——”
“我餓了——”
“那上了坐輦吧,走快兩步回去吃點心。”
“好。”
【瓜家小科普:大明律誥非杜撰,真實存在。其中《大誥》比當時的《大明律》法律效應還要強,官員量刑的時候首先參考的是《大誥》,其次才是《大明律》。朱元璋把《大誥》普及到了每家每戶的行為跟方式方法,也是真的哦,即便放到現在,這種操作也很牛逼。】
張欣決定不跟小朋友計較。
“我總覺得這事,皇祖父得罪的人更多,我邊說邊理頭緒哈——”
朱高熾心裏確實是有疑問的,就是他也沒什麽人可以參詳。
兩個弟弟一點兒都不喜歡跟他聊這些。
親爹呢,主打一個已讀不回複。
親娘倒是很有興趣跟他對話,但他回府親爹也回府,他一去打擾,親爹就不樂意了。
最後也就是隻有張欣這麽個說話人。
大明律誥,簡稱《律誥》,是《大明律》和《大誥》的合稱。
《大明律》在洪武二十二年基本厘定。
《大誥》則是洪武十八年寫完的。
到今年五月份《大明律》合並了《大誥》的一些條目,成了配套的一整本律例。
《大明律》是讀書人修的,也是給讀書人看的。
裏麵的律例條文,沒有專人給解釋,哪怕一個讀書人來看都很費勁,解讀起來沒個半天不成。
就是因為這樣,修到一大半的時候,皇祖父大不滿意,他老人家修律例就是為了讓大明朝的老百姓以及基層官吏行事各有規章製度,也有獎懲賞罰。
大明建朝以後就開始大修,修了二十幾年,花了老些錢,費了那麽多精力,結果修出來一部老百姓看不懂的律法。
既不懂,那有法等於無法,老百姓該怎麽活還怎麽活,被抓了,就是喊冤耍賴。
為了讓大家看懂,皇祖父親自加班加點的又趕出來一部《大誥》。
這本《大誥》純以犯罪案例列舉。
比如說列舉了種種明朝初年以酷刑懲治罪犯的案例,包括但不限於被族誅,被淩遲的,被梟首的幾千件,普通的被處以杖刑,鞭撘,斷手,拶指的數百件。
比如具體說到造反,如果是普通老百姓造反,僅當事人斬立決,不株連。換成官員結黨謀逆,則是夷三族。
這《大誥》皇祖父還印了許多發下去給老百姓,燕地差點,京師跟京師周邊家家戶戶都有一本。
還有專門負責這個的官員定期在官衙門口宣講。
如果普通百姓能把它從頭到尾背下來,免賦給糧食。
地方小官吏要是全部背下來到滾瓜爛熟的程度,升官都是有可能的。
為了防止當地官吏官官相護,這本《大誥》最後還有一個殺手鐧。
一旦有老百姓懷疑當地的官員貪汙,即便沒有證據,隻要能找到人把這個官員綁了,取一塊紅布,頂著《大誥》就可以一路走到京城,越級告狀甚至告禦狀,沿途官員,百姓不得阻撓。
“你說,皇祖父這麽做,不就把人都得罪光了。這可不是得罪讀書人那麽簡單,而是得罪了整個大明朝的臣子官僚鄉紳——”
朱高熾覺得皇祖父的步子邁得太大了。
“為什麽是得罪了臣子官僚鄉紳?臣子官僚我還懂點,鄉紳是?”
張欣決定做一個合格的捧哏。
“老百姓都懂律例了,那管起來就不好管啊,愚民愚民——,至於鄉紳,皇權不下鄉,管著村啊鄉啊屯啊的都是鄉紳,他們是誰,就是朝中老病休退的官。不是官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皇祖父這是把人家的飯桌子都給掀了呀!”
朱高熾說話有點憤憤。
張欣休息好了,伸手讓朱高熾扶著往回走,步伐慢悠悠的,語氣也一樣:
“那皇祖父很好,我很敬佩,是真心真意為了老百姓著想的好皇帝。”
“這個我不否認。
就是,修律法容易反噬。
秦始皇修大秦律,人一沒,六年,秦朝就被推翻了。
隋煬帝楊廣修大業律十四年,連人帶大業律一起全部灰飛煙滅。
這事總有那麽點不祥的意味。
我那位太子大伯,就死在《大明律》和《大誥》正式頒布後的那幾年。
雄英堂哥還要更早,那會《大誥》初擬試行。”
朱高熾一直跟皇祖父很親近,也是皇孫裏麵頗得皇祖父另眼相看的一個。
從老百姓,這事自然是好。
但對於皇帝,卻並不是好事。
他其實很懷疑,前太子大伯跟大堂哥的死會不會跟皇祖父修律法有關係。
皇祖父這大刀闊斧的,砍的都是這個士大夫的利益。
前太子大伯跟皇祖父一樣愛護百姓,背後全是能打的武勳功臣,一旦接任,士大夫的利益還要進一步削減。
所以,各方勢力,做了一把無形的配合,前太子跟前太孫兩父子,都去得快狠準。
“但做好事,莫問前程——”
張欣心裏歎了口氣,隻給了八個字。
“媳婦的格局,大,忒大——”
朱高熾還真的被張欣這句話鎮住了,一臉的敬仰。
“我們身在後宅,自是不知前麵的艱辛,皇祖父親自下場寫《大誥》,那就是皇祖父實在看不過眼了,皇祖父雄才大略,還能不知道這裏麵的貓膩麽。
從心而為唄。
要是想的太多,事情往往都做不成。”
這絕對是張欣的肺腑之言。
老朱家,她從頭到尾看著。
皇祖父且謀且動,時機都抓得很準,成就了一番大業。
公爹謀定思動,最終拚了一把,也坐上了那個位置。
朱高熾前期是光謀了,後期想動,沒了。
自己兒子呢,總得來說比較像皇祖父。
但凡兒子要是有皇祖父那歲數,大明朝不知道發展成什麽樣了。
隻是皇祖父躲過了各種算計,兒子沒有,因為生於富貴,比皇祖父多一些這那那這的愛好,這能鑽的空子太多了,最後跟前太子大伯一樣,英年早逝。
“皇祖父是個偉人——”
朱高熾感歎。
張欣這麽一說,他就覺出來自己跟皇祖父之間的差距了。
皇祖父盡管暴戾,動輒血流成河,可也是真心為了老百姓做了很多事情。
《大誥》這本書一出,老百姓知法懂法,就算目不識丁也不容易讓管著他們的基層小官小吏誆騙了去。
那些拿著雞毛當令箭的官吏必然會收斂許多。
被冤假錯案,被仗勢欺人,這種事,在大明朝,也會越來越少,政治清明,百姓安樂,這盛世不就被皇祖父打造出來了麽。
“你也不差,世子爺這會看著,有點像皇祖父了呀——”
張欣前麵那句是大實話,後麵也不算是謊話。
瘦了一圈的朱高熾,臉龐的輪廓出來了,這會側臉看著,居然有了幾分富貴王爺的氣象,長相看起來也像畫像上的皇祖父了。
“哼,不是朱大胖了?”
朱高熾冷哼。
小媳婦背著他自己刻了兩個木頭的印章,一個刻了三個字——朱大胖,另一個就是一個特別胖的小人兒。
被他發現了,還振振有詞的說胖得很好玩,哄他等瘦下來再給他重新刻。
“朱小胖?”
“去——”
“我餓了——”
“那上了坐輦吧,走快兩步回去吃點心。”
“好。”
【瓜家小科普:大明律誥非杜撰,真實存在。其中《大誥》比當時的《大明律》法律效應還要強,官員量刑的時候首先參考的是《大誥》,其次才是《大明律》。朱元璋把《大誥》普及到了每家每戶的行為跟方式方法,也是真的哦,即便放到現在,這種操作也很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