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台,是中南海的主體景觀,又稱南台,是湖中之島。九百年前,遼金時代,大興土木,建築遊宮,開挖華潭,造就了北海,到了明朝初年,形成了渾然一體而又相對獨立的中海、南海、北海。每海海中都修有島嶼,島與陸岸毗連;島上都修建有各自不同的塔樓亭閣。北海以瓊華島為主體,島上建有高聳入雲的藏式白塔;中海主要建築是“水中榭”,為水中涼亭,亭中有“太液秋風”碑,一派水天洞府之盛觀;南海,主體就是瀛台,上麵還有涵元殿、翔鸞閣等古式殿閣。此處山石花草,樓閣亭台,擁水而巍峨屹立,景色尤為優美宜人。
這中南海瀛台,其實是南海瀛台,景美而又幽深;以一板橋而與陸岸相連,若板橋斷毀,則與陸岸相分而隔絕,可謂幽禁貴人的好去處。據史書記載,有過幾朝皇家曾在這裏幽禁過自己族室犯禁的逆者。其中,聽說也不乏有憂憤而死者,所以傳言:夜深人靜之時,你可以聽到時有含怨帶憤的嚶嚶哀泣悲訴之聲,隱隱現現,時近時遠,飄飄渺渺,很是疹人。
劉師培走在板橋上,想起史書所載和人們的傳言,不禁有些發驚。雖然說史書上所記載的那些,不足為信,尤其是那些傳言,實屬荒誕蜚語,更不可取,但是,當年,戊戌變法在袁大頭的叛賣告密下失敗後,光緒皇帝被老佛爺西太後的一紙“籲請太後訓政”的詔書和一記響亮的、打得他兩眼金星亂進的耳光,打到了中南海瀛台這裏,幽禁於此,這可是鐵板上釘釘子的事實。光緒皇帝被幽禁在這裏,僅以這一板橋與陸岸相連。據說,為了將光緒皇帝與人世間徹底隔開來,西太後都有過將此板橋拆毀的念頭。
劉師培感到脊背上一陣陣發冷。
過了板橋,三人拾級而上,走進“翔鸞閣”。
“翔鸞閣”,這是瀛台的後殿。在這裏可望見雪蓋飛簷的“祥輝樓”、“瑞曜接”,在白日閃閃輝映下,鱗鱗閃爍,耀眼奪目。涵元殿居中,東是“綺思樓”,西是崇台,北是“長春書屋”,後麵是“漱芳潤”;西處偏角為“藻韻樓”——一間極為狹小的偏殿鬥室,當年光緒皇帝被幽禁於此麵壁,病重不起後的身亡之所。
一陣冷風掠過,劉師培打了個寒噤。
飯席擺在“長春書屋”的外室。
今天請人吃飯,這是段祺瑞的第五盤棋。
而在這冰天雪地的“交九”時節,把飯席特擺在這書屋的外室,這是段大總理動了心機的特意的安排。
段祺瑞,和他的恩師袁大頭一樣,也是行伍出身,幾乎一輩子就在戎馬倥傯和槍林彈雨中度過的,血海中遊來遊去,殺人如麻,自己也幾經喪命之險,以“龍虎狗”“北洋三傑”中的“虎”而威震四方,但是,在一些人的眼裏,他隻不過也就是隻“虎”,僅僅也就是隻“虎”,虎之威惡有餘,文之英名全無,充其量也不過就是個揮槍舞刀的莽夫虎將,決不可能成為治理天下的文傑聖賢之才。此類說法,可能也或多或少地飄進了段大總理的耳朵裏,所以,他後來在他的總理府的辦公桌上,總是堆著一大摞子書,在他的寢室的床頭上,也總是堆著一大摞子書,走什麽地方,也隨身帶著幾本書;有時候,召見某類重要的人,或與某類要人、名人、某類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的人商議什麽事情,還特地有所含義地把召見的地點和商議事情的地點,安排在某一間書房的外室。
今天,在“長春書屋”外室請北京大學教授劉師培吃飯,其用意之外的含義也就在此。
劉師培,也不過是平平常常一介白衣秀士教授,其造詣成就遠不及國學大師章太炎章老先生,在社會上也沒有什麽影響,但他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民魂精粹當盛說》,很對他段祺瑞的口味,同他最近白天黑夜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很是對卯。
他段祺瑞絕非等閑之輩。他既然來到這人世間,不大大地、非常出人頭地、非常風光而顯赫地走一遭,他是死也不會瞑目的。
還是在北洋武備學堂學習時,他就對古今中外的那些頂天立地、叱吒風雲、玩整個人世間於自己股掌之中的帝王之輩,極為推崇。他特別崇拜始皇帝贏政,曾立誌要成為中華贏政第二,也特別崇拜過漢武帝劉徹、元太祖孛兒隻斤鐵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到後來,他開始崇拜東洋日本國的倒幕將軍西鄉和大久保;去西洋德國學習軍事時,又特別崇拜德國皇帝威廉和首相俾斯麥;又後來,拜在了袁世凱袁大頭的帳下後,袁世凱又成了他段祺瑞的偶像。
崇拜也好,偶像也好,他段祺瑞一個心思,就想成為那些人。
想想看,他前半輩子跟著袁大頭創辦北洋軍,跟上袁大頭南征北戰,後半輩子又成功地下了幾盤棋,都就是這個目的。今天,請劉師培吃飯,編排他的第五盤棋,也還是這個目的。
現在,雖說他段祺瑞權勢很大,可以說是不是大總統的大總統,已在權力的頂峰,但他不滿足,他要自己人在權力的頂峰,名也要在權力的頂峰,要名符其實地成為神州天下第一人。他不會像袁大頭那樣迫不及待地要當中華帝國的皇帝,也不會像張勳那樣蠢笨地復辟。他隻是要真正地成為中華大總統,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掛的還是國務總理的名義,表麵上還得受那位掛名大總統馮國漳的管轄。
這中南海瀛台,其實是南海瀛台,景美而又幽深;以一板橋而與陸岸相連,若板橋斷毀,則與陸岸相分而隔絕,可謂幽禁貴人的好去處。據史書記載,有過幾朝皇家曾在這裏幽禁過自己族室犯禁的逆者。其中,聽說也不乏有憂憤而死者,所以傳言:夜深人靜之時,你可以聽到時有含怨帶憤的嚶嚶哀泣悲訴之聲,隱隱現現,時近時遠,飄飄渺渺,很是疹人。
劉師培走在板橋上,想起史書所載和人們的傳言,不禁有些發驚。雖然說史書上所記載的那些,不足為信,尤其是那些傳言,實屬荒誕蜚語,更不可取,但是,當年,戊戌變法在袁大頭的叛賣告密下失敗後,光緒皇帝被老佛爺西太後的一紙“籲請太後訓政”的詔書和一記響亮的、打得他兩眼金星亂進的耳光,打到了中南海瀛台這裏,幽禁於此,這可是鐵板上釘釘子的事實。光緒皇帝被幽禁在這裏,僅以這一板橋與陸岸相連。據說,為了將光緒皇帝與人世間徹底隔開來,西太後都有過將此板橋拆毀的念頭。
劉師培感到脊背上一陣陣發冷。
過了板橋,三人拾級而上,走進“翔鸞閣”。
“翔鸞閣”,這是瀛台的後殿。在這裏可望見雪蓋飛簷的“祥輝樓”、“瑞曜接”,在白日閃閃輝映下,鱗鱗閃爍,耀眼奪目。涵元殿居中,東是“綺思樓”,西是崇台,北是“長春書屋”,後麵是“漱芳潤”;西處偏角為“藻韻樓”——一間極為狹小的偏殿鬥室,當年光緒皇帝被幽禁於此麵壁,病重不起後的身亡之所。
一陣冷風掠過,劉師培打了個寒噤。
飯席擺在“長春書屋”的外室。
今天請人吃飯,這是段祺瑞的第五盤棋。
而在這冰天雪地的“交九”時節,把飯席特擺在這書屋的外室,這是段大總理動了心機的特意的安排。
段祺瑞,和他的恩師袁大頭一樣,也是行伍出身,幾乎一輩子就在戎馬倥傯和槍林彈雨中度過的,血海中遊來遊去,殺人如麻,自己也幾經喪命之險,以“龍虎狗”“北洋三傑”中的“虎”而威震四方,但是,在一些人的眼裏,他隻不過也就是隻“虎”,僅僅也就是隻“虎”,虎之威惡有餘,文之英名全無,充其量也不過就是個揮槍舞刀的莽夫虎將,決不可能成為治理天下的文傑聖賢之才。此類說法,可能也或多或少地飄進了段大總理的耳朵裏,所以,他後來在他的總理府的辦公桌上,總是堆著一大摞子書,在他的寢室的床頭上,也總是堆著一大摞子書,走什麽地方,也隨身帶著幾本書;有時候,召見某類重要的人,或與某類要人、名人、某類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的人商議什麽事情,還特地有所含義地把召見的地點和商議事情的地點,安排在某一間書房的外室。
今天,在“長春書屋”外室請北京大學教授劉師培吃飯,其用意之外的含義也就在此。
劉師培,也不過是平平常常一介白衣秀士教授,其造詣成就遠不及國學大師章太炎章老先生,在社會上也沒有什麽影響,但他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民魂精粹當盛說》,很對他段祺瑞的口味,同他最近白天黑夜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很是對卯。
他段祺瑞絕非等閑之輩。他既然來到這人世間,不大大地、非常出人頭地、非常風光而顯赫地走一遭,他是死也不會瞑目的。
還是在北洋武備學堂學習時,他就對古今中外的那些頂天立地、叱吒風雲、玩整個人世間於自己股掌之中的帝王之輩,極為推崇。他特別崇拜始皇帝贏政,曾立誌要成為中華贏政第二,也特別崇拜過漢武帝劉徹、元太祖孛兒隻斤鐵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到後來,他開始崇拜東洋日本國的倒幕將軍西鄉和大久保;去西洋德國學習軍事時,又特別崇拜德國皇帝威廉和首相俾斯麥;又後來,拜在了袁世凱袁大頭的帳下後,袁世凱又成了他段祺瑞的偶像。
崇拜也好,偶像也好,他段祺瑞一個心思,就想成為那些人。
想想看,他前半輩子跟著袁大頭創辦北洋軍,跟上袁大頭南征北戰,後半輩子又成功地下了幾盤棋,都就是這個目的。今天,請劉師培吃飯,編排他的第五盤棋,也還是這個目的。
現在,雖說他段祺瑞權勢很大,可以說是不是大總統的大總統,已在權力的頂峰,但他不滿足,他要自己人在權力的頂峰,名也要在權力的頂峰,要名符其實地成為神州天下第一人。他不會像袁大頭那樣迫不及待地要當中華帝國的皇帝,也不會像張勳那樣蠢笨地復辟。他隻是要真正地成為中華大總統,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掛的還是國務總理的名義,表麵上還得受那位掛名大總統馮國漳的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