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常兄,不知你的看法如何?依小弟之見,自現在起,咱們中華又有新的希望了。”


    “希望在何處?”李大釗反問道。


    “封建帝製的覆滅,民主共和的再生,這就是希望所在。”


    李大釗輕輕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那位同窗好友又喝了一口酒,說:“我知道守常兄對當今民國政府不大相信。那個姓黎的湖北佬確實不是個東西,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當年武昌起義後,他一麵當著革命軍政府的鄂軍都督。一麵暗中又和清皇朝勾搭。民國後,他他媽的原本就是南京方麵的副總統,卻公開提出什麽‘共和國立,革命軍消’,來反對南京方麵,討好袁大頭,最後下手除掉了湖北軍政府軍務司副司長張振武和湖北將校團團長方維。這兩個人可都是將才呀!”那位同窗好友說著,豎了豎大拇手指頭,又接著說,“兩個都是當年武昌起義的頭兒,就這麽死在他姓黎的手裏了。從這以後,姓黎的不斷地幫著袁大頭幹壞事兒,殺了好多人,連報紙上都說:‘妄誅無辜之人甚多,武漢間幾日有殺人之事。’後來,袁大頭把他接到北京,他幫著袁大頭解散了國會,破壞了‘臨時約法’,他當袁大頭的副總統,還當袁大頭的參政院長,還和袁大頭成了親家。袁大頭一當上皇帝,就馬上封他姓黎的成了王爺,是什麽‘武義親王’,他表麵上好像沒去當這個王爺,其實他是在看風向呢!他的鬼心眼兒多得很!詭計多端!後來,怎麽樣?袁大頭從皇帝寶座上被拉下來,他不是也夥在人群裏狠踹了袁大頭一腳嗎?說實在的,段總理段大人對他一直都是很不錯的,他不也是把段大人一腳踢開了嗎?段大人被一腳踢開,辮子軍張勳進京,他姓黎的嚇得屁滾尿流,一副龜孫子樣兒,跑進東洋人的大使館,藏了起來。多虧還是段大人帶領討逆軍奮勇殺回,趕走了辮子軍張勳,才又保住了民國。要不然,差一點又來個‘洪憲皇朝第二’。段大人,真乃再造民國之英雄呀!”那位同窗好友又仰脖喝了一大口酒,“守常兄,小弟認為,當今擔當中國前途之大任者,非段大人莫屬也。小弟堅信:段大人定能高擎民主共和之大旗,統一中國,締造出我神州中華之輝煌未來。小弟堅信!你呢?守常見。”


    李大釗笑笑,搖搖頭:“守常不敢苟同。”


    “為什麽?”


    “關於段大人的人品如何?段大人是否真正是民國再造之英雄?是否能真正高擎起民主共和之大旗?這些都先暫且不談。我們就局勢來看,我們華夏神州一直都是東洋西洋列強們你爭我搶的對象,是那些東麵的西麵的惡狼群眼中的一塊肥肉。袁世凱死了,他們失去了一條幫他們吞食神州的共同的走狗。他們怎麽辦?他們能就此罷休,都各自把根子野心收回去嗎?不會的!他們必將要找一個新的袁世凱,找一個袁世凱第二,來收買扶植,當他們的代理,幫他們繼續吞噬中華。特別是東洋小日本!這是從國際上來說。從我們國內來說,段大人現在是政府的國務總理兼陸軍部長,黎總統藏在日本人那裏一直不露麵,他段大人其實就是總統兼總理、一攬子把權都抓在他手裏。可是,不要忘記,當年被並稱為‘北洋三傑’的,除了段大人而外,另外兩位馮國璋、王士珍都還在。而且,關外奉天還有個張作霖,他們也都不是省油的燈,他們能眼睜睜地看著讓段大人大權獨攬嗎?段大人又能為神州避免戰禍,為國民避遭災難而心甘情願地把手中的權都拱手讓出去嗎?絕不可能!那麽,你說,中華真正的希望在哪兒?按你說的那‘中華神州之輝煌未來’又將會在哪兒?所以說,你堅信的那些,守常實實不敢苟同。”


    那位同窗好友抬起頭看了李大釗一眼,無言以對,又低下頭去,望著桌子上的酒杯呆呆發怔,好半天,沒有說、一句話。


    這位守常兄,說得很有道理,實際情況確實是這麽回事兒,不得不讓人信服。士別三日,當以刮目相待。這位守常兄,已非是當年天津政法專門學校的那位來自於渤海邊大黑坨村的青年學生李大釗了。


    其實,關於段祺瑞,李大釗避開了很多看法,沒有談。這位當年的同窗好友,現在正在段祺瑞手下吃軍糧,當著個小帶兵的、段祺瑞這個人,心狠手辣,兇殘狡詐,殺人不眨眼,但對手下的官兵很好,很有一套手法把手下官兵的心籠絡住,為他賣命。這位當年的同窗好友,兩眼現正被段祺瑞的假象迷惑著,李大釗不想讓同窗好友大下不來台,搞得雙方心裏都不大高興。


    同窗好友說黎元洪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其實,段祺瑞較之黎元洪來說,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就說辮子軍張勳進京一事吧,全是姓段的一手導演的一場雙簧醜劇。


    張勳本人是個清皇朝復辟狂,原是清廷的江南提督,辛亥革命時被革命軍擊潰,退守徐州,後被袁世凱任為長江巡閱使,仍屯兵徐州。這人一直妄想復辟清廷,他和他的手下官兵一直都留著長辮子,以此表示不忘清朝,被人們稱之為辮子軍。


    袁世凱病死,黎元洪當上了大總統,段祺瑞任國務總理,兩人就開始了權力之爭。段祺瑞依靠的是東洋小日本,黎元洪則以西洋英國和美國為後台。段祺瑞在小日本的支持下獨攬政府大權,把黎元洪不過看作是一個簽字蓋章的傀儡總統。而黎元洪又依仗著英國人、美國人的勢力,拉攏了一些人,專門對抗段祺瑞。這就開始了所謂的“府(即總統府)院(即國務院)之爭”。“府院之爭”後來在是否對德國參戰的問題上形成了焦點。開始時,日本人和美國人都想操縱中國參戰,以便進一步控製中國。後來,小日本捷足先登,讓段祺瑞出麵提出參戰。這樣一來,先主持參戰的人,就可以掌握借款,擴充在中國的實力,吃掉對方。英國人、美國人,尤其是美國佬,當然不願意,於是就讓黎元洪出麵堅決反對參戰。正這時,段祺瑞向日本人大量借款、在小日本跟前獻媚取寵的醜行被披露出來,在社會上引起譁然,黎元洪就趁機下令免去了段祺瑞的國務總理和陸軍總長的職務。段祺瑞憤而離京,去了天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鄭其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鄭其葆並收藏醒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