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第三章宏圖初展(4)


    故事講到這裏,諸葛亮突然問劉琦:"你知道為什麽申生死了,而重耳卻活下來了?"劉琦沒有回答,他想聽聽諸葛亮的高見。諸葛亮見劉琦不答,便說道:"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劉琦恍然大悟,諸葛亮哪裏是在講故事,分明是在給自己出主意。他決意離開襄陽,離開這權力鬥爭的中心。送走諸葛亮,他來到父親劉表處,要求外出任職。正巧黃祖剛死不久,劉表便讓劉琦擔任江夏太守。不久,劉琦離開襄陽,到江夏任職去了。


    諸葛亮為劉琦出此計策,一方麵是解劉琦之危,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劉備集團的利益。他知道,在劉表集團內,主張投降曹操的人不在少數。劉表體弱多病,萬一荊州有變,劉備的抗曹將與當局的降曹相衝突,到那時,劉琦的江夏郡還可以作為一塊立足的根據地。從這方麵講,劉表宗室內部的矛盾又和荊州內的主客矛盾相糾纏著。


    荊州內部的第二個矛盾是抗曹派和降曹派的矛盾。劉表是不主張降曹的。他苦心經營荊州十九年,把它變成地方數千裏,帶甲十餘萬的小王國,可以說,這是他一生的心血,一生的成就。他怎能輕易拱手讓人!早在曹操屯軍西平,兵臨荊州時,劉表就表示了他不輕易投降的態度。他認為曹操之所以兵臨荊州,是由於袁尚、袁譚兄弟不合作抗曹,致使曹操無後顧之憂的緣故。所以,他分別寫信給二袁,曉以利害,喻以大義,企圖說服二人和好,與自己結成抗曹聯盟。他給袁譚的信中說:


    夫欲立竹帛於當時,全宗祀於一世,豈宜同生分謗,爭校得失乎?若冀州(指袁尚)有不弟之傲,無慚順之節,仁君當降誌辱身,以濟事為務。事定之後,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為高義邪?今仁君見憎於夫人,未若鄭莊之於薑氏;昆弟之嫌,未若重華之於象敖。然莊公卒崇大遂之樂,象敖終受有鼻之封。願捐棄百痾,追攝舊義,復為母子昆弟如初。


    他又給袁尚寫信說:


    今二君(指袁尚、袁譚)初承洪業,纂繼前軌,進有國家傾危之慮,退有先公遺恨之負。當唯曹是務(指抗曹),唯國是康。何者?金木水火剛柔相濟,然後克得其和,能為人用。今青州(指袁譚)天性峭急,迷於曲直。仁君度數弘廣,綽然有餘,當以大苞小,以優容劣,先除曹操,以平先公之恨,事定之後,乃議曲直之評,不亦善乎!


    劉表如此苦口婆心,與其說是在挽救二袁的昆仲之誼,不如說是在挽救荊州。他的目的是在自己抗禦曹操的進攻時,能得到二袁的外線配合。


    在劉表政權內,主張抗曹保荊的還有一些人。例如大將王威,在劉表已死,劉琮降曹,劉備敗走之時,仍向劉琮建議說:"曹操聞將軍既降,劉備已走,必懈弛無備,輕行單進。若給威奇兵數千,徼之於險,操可獲也。獲操,即威震四海,非徒保守今日而已。"又如劉表大將文聘,在外據守漢川。劉琮降曹,令文聘與他同降,文聘拒絕說:"聘不能全州,當待罪而已。"


    然而,在劉表政權內,主張降曹的人為數很多,而且他們中許多人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早在袁紹、曹操在官渡對峙時,劉表的從事中郎韓嵩、別駕劉先就對劉表說:"夫以曹公(指曹操)之明哲,天下賢俊皆歸之,其勢必舉袁紹,然後稱兵以向江漢,恐將軍不能禦也。故為將軍計者,不若舉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將軍,長享福祚,垂之後嗣,此萬全之策也。"就連協助劉表開創荊州的蒯越,此時也勸劉表投降曹操。後來,劉表派韓嵩到曹操那裏觀察虛實。不料韓嵩回來後,盛稱曹操威德,並勸劉表送兒子到曹操那裏為人質,以表示對曹操的忠誠。對於韓嵩的過分舉動,劉表勃然大怒,要把韓嵩殺掉。這時,劉表的夫人蔡氏出來講情,她說:"韓嵩,楚國之望也,且其言直,誅之無詞。"其實,蔡氏為韓嵩講情,恐怕不僅僅是因為他是"楚國之望",更主要的是韓嵩對曹操的態度與她相同。


    建安十三年,劉表病重,劉琦聽說後,立即從江夏趕回來探視。蔡氏、蔡瑁、張允等人知道劉琦性慈孝,害怕他們父子相見後感動劉表,使劉表把後事托給他,便定計阻撓劉琦與其父見麵。蔡瑁、張允在門外攔住劉琦對他說:"將軍命你在江夏守住荊州東門,這是非常重要的任務。而你現在擅自離開重地回來,將軍知道必怒責於你。惹父親不高興而加重他的疾病,恐怕不是孝敬的行為吧。"劉琦無奈,隻好流著淚返回江夏。這件事表明,荊州政權內的降曹派已牢牢地控製了政局。


    第22節:第三章宏圖初展(5)


    荊州內部的第三種矛盾,是主人劉表集團與客居的劉備集團的矛盾。


    劉備寓居荊州,是準備幹一番事業的。他要興復漢室,建立霸業,絕不會投降曹操。在不投降曹操這點上,劉表與劉備是一致的,他把劉備安置在新野,就是想利用他的力量抗擊曹操。為了抗曹,劉表不但給劉備增兵,還不得不允許劉備在不影響荊州本土利益的情況下擴大自己的實力。據記載,諸葛亮曾勸劉備,在取得劉表的贊同下,可招集荊州的遊民以擴充部眾。"備從其計,故眾遂強"按此條材料關於諸葛亮初見劉備的時間和情節錯了,但勸其擴軍則是可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葛亮大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大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大渭並收藏諸葛亮大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