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肇若有所悟。
竇憲磨刀霍霍。鋒利的刀刃上映出他猙獰的笑容。
其實,小皇帝早就是幽居深宮的一隻籠中鳥了。這幾年朝臣們懾於竇憲的淫威,都不敢走近皇上。孤零零的皇帝身邊隻剩下幾個宦官。按說要宰掉這隻裝點門麵的金絲雀根本是不用挑時辰的。之所以現在動手,一來是老對手袁安死了,二來是小皇帝也快長大了,必須在他羽翼未豐之前把他幹掉。
劉肇環視著身邊的幾個宦官。癌症已經是晚期了,這些麵白無須、柔聲細語的人能幫他除去帝國的沉屙嗎?
劉肇心裏沒底,可他隻能放手一搏。
劉肇並不知道,他在瀕臨絕望無計可施的情形下隨手抓來的這服藥居然挽救了他,也挽救了社稷。
他更不會知道,這服藥雖然能夠麻醉止痛,可它卻是毒品。
在他之後的一百多年裏,它所產生的副作用絲毫不亞於癌症。因為後代的那些宦官們往往因誅殺外戚而居功自傲,專橫驕寵。
如果說,“外戚擅權” 這種癌症的定期發作總是造成漢帝國的肌體潰爛,那麽自和帝劉肇之後,“宦官亂政”就是因定期服用麻醉品而導致的神經功能紊亂。
東漢就是在這種以毒攻毒的惡性循環中走向衰亡的。
這一年夏天,劉肇遲疑不決的目光終於落在一個叫鄭眾的宦官身上。
這是一個沉默寡言、城府很深的人。
劉肇進入內室,屏退左右,隻留下了鄭眾。
六月二十三日夜,白天的暑熱尚未完全退去,洛陽坊間的百姓紛紛坐在庭前乘風納涼。街麵上忽然響起一陣陣洶湧的馬蹄聲與刀劍的鏗鏘聲。
人們從門縫裏偷偷望出去。
一個神色凝重的宦官一馬當先地疾馳而過,後麵跟著一隊隊全副武裝的騎兵和步兵。
鄭眾的目標正是郭璜父子和鄧疊兄弟。
在此之前,皇帝劉肇已經命執金吾和北軍五校尉統領軍隊分別駐守南宮和北宮,並下令關閉了所有城門。
此刻的竇氏集團已是甕中之鱉。
竇憲和他的人都沒想到,一場滅頂之災正在悄悄降臨。
此刻,他們或許正坐在各自的後花園中舒舒服服地納涼。
也許還在打盹。
竇憲甚至可能正在夢中當皇帝。他或許還隱約看見失魂落魄的少年天子正跪在他腳下求饒。
他冷笑著,揮起了手中的利劍……
可其實揮過來的是劉肇那把迅雷不及掩耳的利劍。
是夜,郭璜、郭舉、鄧疊、鄧磊皆被捕,後死於獄中。竇憲被免去大將軍職務,收回印綬,改封為冠軍侯,與竇篤、竇景、竇環一起被遣送回各自的封國。
劉肇給太後留了麵子,沒在京城把他們就地正法,而是派遣使臣跟著他們上路。
一到封國,使臣們就亮出了皇帝的底牌。
竇氏兄弟被迫自殺。
一個曾經蕩平匈奴、勒石燕然的大將軍,居然死在一個14歲的孩子手上。
竇憲很可能死不瞑目。
可不管他願不願意,這年秋天,曠野上還是多出了一座新墳。
不管他願不願意,燕然山上的風還是吹了一年又一年,山頂上的碑文逐漸漫漶……
二 歷史在這裏拐了一個彎(1)
和帝劉肇成功奪回政權後,當即啟用袁安之子袁賞與任隗之子任屯。鄭眾因誅竇有功,升任大長秋。劉肇將其倚為重臣,政事無論大小均與其商議定奪。
雖然鄭眾為人謹慎,有功不矜,但是他的榮顯還是為東漢中晚葉的宦官弄權開闢了道路。
劉肇10歲登基,14歲親政,歷13年而卒。
他是東漢自建國以來最短命的一個皇帝。
光武帝劉秀卒年62,明帝年48,章帝年33,到了他,年僅27。
這是一個無奈。
然而更令人無奈的是,此後的皇帝們竟然爭相刷新天子早殤的記錄——殤帝年僅2歲,安帝年32,順帝年30,沖帝年僅3歲,質帝年僅9歲,桓帝年36,靈帝年34。
起於草莽、享壽62的劉秀肯定想不到,他的兒孫皇帝們竟然都像溫室裏的花朵,生命力一個比一個孱弱!
東漢自和帝之後一百多年的政治亂象,不能不說與歷代皇帝皆不永年息息相關。
天子早殤,繼位的皇帝必然幼弱。
天子幼弱,母後必然臨朝。
母後臨朝,外戚必然當政。
外戚當政,皇帝年長必將其誅殺。
未久皇帝又崩,幼主又即位……
這是一個無奈的輪迴。
和帝卒後,鄧皇後立出生僅一百天的劉隆為帝。
這是一個還在吃奶的皇帝。
不用說,鄧太後又臨朝聽政了。太後拜其兄鄧騭為虎賁郎將,其弟鄧悝為黃門侍郎。表麵上官階不高,但實際上舉足輕重。
不到一年,繈褓中的嬰兒皇帝就夭折了。這個最短命的天子終於創造了一個永遠不可能被刷新的記錄。
這東漢的風水是不是有問題?
對此我們不得而知。反正既然有母後臨朝,外戚當政,誰來當皇帝都不是什麽大問題。
鄧太後與鄧騭、鄧悝商議後,便又迎立清河王劉慶之子劉祜繼位。是為漢安帝,時年13歲。
安帝登基後,太後再拜鄧騭為大將軍。這回總算名實相符了。
竇憲磨刀霍霍。鋒利的刀刃上映出他猙獰的笑容。
其實,小皇帝早就是幽居深宮的一隻籠中鳥了。這幾年朝臣們懾於竇憲的淫威,都不敢走近皇上。孤零零的皇帝身邊隻剩下幾個宦官。按說要宰掉這隻裝點門麵的金絲雀根本是不用挑時辰的。之所以現在動手,一來是老對手袁安死了,二來是小皇帝也快長大了,必須在他羽翼未豐之前把他幹掉。
劉肇環視著身邊的幾個宦官。癌症已經是晚期了,這些麵白無須、柔聲細語的人能幫他除去帝國的沉屙嗎?
劉肇心裏沒底,可他隻能放手一搏。
劉肇並不知道,他在瀕臨絕望無計可施的情形下隨手抓來的這服藥居然挽救了他,也挽救了社稷。
他更不會知道,這服藥雖然能夠麻醉止痛,可它卻是毒品。
在他之後的一百多年裏,它所產生的副作用絲毫不亞於癌症。因為後代的那些宦官們往往因誅殺外戚而居功自傲,專橫驕寵。
如果說,“外戚擅權” 這種癌症的定期發作總是造成漢帝國的肌體潰爛,那麽自和帝劉肇之後,“宦官亂政”就是因定期服用麻醉品而導致的神經功能紊亂。
東漢就是在這種以毒攻毒的惡性循環中走向衰亡的。
這一年夏天,劉肇遲疑不決的目光終於落在一個叫鄭眾的宦官身上。
這是一個沉默寡言、城府很深的人。
劉肇進入內室,屏退左右,隻留下了鄭眾。
六月二十三日夜,白天的暑熱尚未完全退去,洛陽坊間的百姓紛紛坐在庭前乘風納涼。街麵上忽然響起一陣陣洶湧的馬蹄聲與刀劍的鏗鏘聲。
人們從門縫裏偷偷望出去。
一個神色凝重的宦官一馬當先地疾馳而過,後麵跟著一隊隊全副武裝的騎兵和步兵。
鄭眾的目標正是郭璜父子和鄧疊兄弟。
在此之前,皇帝劉肇已經命執金吾和北軍五校尉統領軍隊分別駐守南宮和北宮,並下令關閉了所有城門。
此刻的竇氏集團已是甕中之鱉。
竇憲和他的人都沒想到,一場滅頂之災正在悄悄降臨。
此刻,他們或許正坐在各自的後花園中舒舒服服地納涼。
也許還在打盹。
竇憲甚至可能正在夢中當皇帝。他或許還隱約看見失魂落魄的少年天子正跪在他腳下求饒。
他冷笑著,揮起了手中的利劍……
可其實揮過來的是劉肇那把迅雷不及掩耳的利劍。
是夜,郭璜、郭舉、鄧疊、鄧磊皆被捕,後死於獄中。竇憲被免去大將軍職務,收回印綬,改封為冠軍侯,與竇篤、竇景、竇環一起被遣送回各自的封國。
劉肇給太後留了麵子,沒在京城把他們就地正法,而是派遣使臣跟著他們上路。
一到封國,使臣們就亮出了皇帝的底牌。
竇氏兄弟被迫自殺。
一個曾經蕩平匈奴、勒石燕然的大將軍,居然死在一個14歲的孩子手上。
竇憲很可能死不瞑目。
可不管他願不願意,這年秋天,曠野上還是多出了一座新墳。
不管他願不願意,燕然山上的風還是吹了一年又一年,山頂上的碑文逐漸漫漶……
二 歷史在這裏拐了一個彎(1)
和帝劉肇成功奪回政權後,當即啟用袁安之子袁賞與任隗之子任屯。鄭眾因誅竇有功,升任大長秋。劉肇將其倚為重臣,政事無論大小均與其商議定奪。
雖然鄭眾為人謹慎,有功不矜,但是他的榮顯還是為東漢中晚葉的宦官弄權開闢了道路。
劉肇10歲登基,14歲親政,歷13年而卒。
他是東漢自建國以來最短命的一個皇帝。
光武帝劉秀卒年62,明帝年48,章帝年33,到了他,年僅27。
這是一個無奈。
然而更令人無奈的是,此後的皇帝們竟然爭相刷新天子早殤的記錄——殤帝年僅2歲,安帝年32,順帝年30,沖帝年僅3歲,質帝年僅9歲,桓帝年36,靈帝年34。
起於草莽、享壽62的劉秀肯定想不到,他的兒孫皇帝們竟然都像溫室裏的花朵,生命力一個比一個孱弱!
東漢自和帝之後一百多年的政治亂象,不能不說與歷代皇帝皆不永年息息相關。
天子早殤,繼位的皇帝必然幼弱。
天子幼弱,母後必然臨朝。
母後臨朝,外戚必然當政。
外戚當政,皇帝年長必將其誅殺。
未久皇帝又崩,幼主又即位……
這是一個無奈的輪迴。
和帝卒後,鄧皇後立出生僅一百天的劉隆為帝。
這是一個還在吃奶的皇帝。
不用說,鄧太後又臨朝聽政了。太後拜其兄鄧騭為虎賁郎將,其弟鄧悝為黃門侍郎。表麵上官階不高,但實際上舉足輕重。
不到一年,繈褓中的嬰兒皇帝就夭折了。這個最短命的天子終於創造了一個永遠不可能被刷新的記錄。
這東漢的風水是不是有問題?
對此我們不得而知。反正既然有母後臨朝,外戚當政,誰來當皇帝都不是什麽大問題。
鄧太後與鄧騭、鄧悝商議後,便又迎立清河王劉慶之子劉祜繼位。是為漢安帝,時年13歲。
安帝登基後,太後再拜鄧騭為大將軍。這回總算名實相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