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作者:肖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612年2月8日(隋大業八年正月初二日),隋煬帝下詔出師遠征高麗。親率24軍,共113.38萬人,號稱200萬。陸路直趨平壤,水路出東萊,浮海先進,諸軍渡遼水,擊敗高麗兵,乘勝回遼東,隋煬帝親到遼東指揮。
走出南朝的這座古堡,我們已經走過了“六朝”,回頭看看身後的六座古堡,竟是那樣的滄桑,那樣的血腥、那樣的慘澹、那樣的淒涼。南朝陳的結束,標誌著“六朝”的結束。建康作為三國以來400年間分裂割據時期南方政權的京都,暫時告一個段落。
導遊說南朝陳(589年)滅亡後,到下一個朝代南唐(937年)建立,中間的跨度約348年。在這期間,先後經過了隋、唐和五代十國中的吳國。
隋朝(581-618年,約37年)。581年,隋文帝楊堅(581-604年)攻陷建康俘獲了陳後主,以長安為首都、以洛陽為陪都,建立了隋朝。他派遣鎮守揚州的晉王楊廣,即後來的隋煬帝(569-618年),到南京拆城牆、燒浮航(即浮橋),徹底蕩平、毀滅建康(今南京)的全部城池、宮殿及勝跡,將一切重要設施夷為平地,改為耕田,以防他人占領建康後稱帝和自己對抗。南京城遭到了歷史上第一次最嚴重的全麵毀滅。
617年5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山西)起兵反隋,11月占領長安,擁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此時,李淵自封為大丞相和唐王。大業十四年(618年)3月,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被大臣宇文化及的部下馬文舉用巾帶勒死,時年50歲,隋朝滅亡。
隋朝是第3個統一中國的王朝,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第一個統一中國的是秦朝;第二個是西晉,它先取代了魏國,又消滅了蜀國、吳國(三國歸晉),建立了一個統一的王朝;接下來就是隋朝了,可惜隋朝太短,僅僅37年的歷史就被大唐取代了。
據說,隋煬帝楊廣同唐高祖李淵還有親屬關係,所以,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唐是隋的延伸,正因如此,歷史書籍常將隋、唐並稱為“隋唐”。李淵是楊堅的外甥,隋煬帝楊廣與唐高祖李淵是同一個外祖父,名獨孤信。獨孤信(502-557年)本名如願,後因政績突出,“信著遐邇”,被賜名為信。北周時期雲中(今大同)人,史稱“美容儀,善騎射”。他是西魏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將,因戰功卓著,拔至宰輔,其聲名遠播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少年時代喜愛修飾,講究穿戴,故在軍營之中享有“獨孤郎”之美稱。此不贅述。
唐朝(618—907年,約289年)。618年,李淵命令隋恭帝楊侑將帝位傳給他,建立了唐朝。唐武德三年(620年)改江寧府為歸化,隸屬揚州。八年,改歸化為金陵。九年,金陵更名為白下。貞觀九年(635年),白下更名為江寧。唐至德二年(757年),江寧縣設江寧郡。次年,改江寧郡為昇州,並在昇州設治所。
唐幹寧三年(896年),昭宗李曄年間,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占領昇州(南京)。6年後(902年)封吳王,在位至905年。
吳國(902-937年,約35年)。902年,楊行密創建吳國(五代十國之一)。5年後(907年),唐朝滅亡。937年,吳國滅亡之後,徐知誥(李昪)建立了南唐,請看下一篇:十代故都之南唐王朝。
七、十代故都之南唐王朝7
要說南唐,就要從五代十國中的吳國說起。吳國五代十國(一般認為從907-960年)時期,十國中的第一國,它的開創者是楊行密。
唐朝末年,也就是唐昭宗李曄年間(902年)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創立了吳國,建都揚州,主要割據江蘇、安徽、湖北、江西等地。5年後(907年),唐朝滅亡。在唐朝滅亡前後,吳國共持續了35年,歷4代君主,937年,吳國滅亡。由於楊行密從封王到去世,唐朝一度還存在,所以形式上楊行密仍奉唐正朔,而且自己也尚未建立真正的獨立王國,他死後,其子楊溥正式立吳國,楊行密被尊為吳太祖。因此一開始楊行密建立的吳國隻能算是唐朝的封國。
楊行密(852-905年),出身農家,為人寬厚仁信,且有智謀。《新五代史》稱讚他:“寬仁雅信,能得士心。”《十國春秋》推許他:“寬簡有智略,善撫禦將士,與同甘共苦。”原名楊行湣,字化源,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他少年時即長得高大魁偉,能“手舉300斤,日行300裏”。唐末,黃巢農民起義軍經過廬州,他應召入伍。後來,楊行密被唐兵俘獲,廬州刺史鄭綮見他力大善走,相貌不凡,就釋放了他。楊行密遂被唐廬州府募為州兵,原為廬州牙將,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受唐政府任命為廬州刺史。唐昭宗李曄景福元年(892年),楊行密被任命為淮南節度使。唐幹寧三年(896年)楊行密占領昇州,6年後被封為吳王,成了唐朝的藩王。
楊渥(886—908年),字奉天,五代時期南吳君主,楊行密長子,楊行密在位時任牙內諸軍使,楊行密晚年病重後被任命為宣州觀察使。
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楊行密過世,楊渥嗣位,為宣諭使李儼承製授為淮南節度使、東南諸道行營都統、兼侍中、弘農郡王。
楊渥喜好遊玩作樂,左衙指揮使張灝、右衙指揮使徐溫屢勸不聽,其親信又不斷欺壓開國元勛和舊臣,引起了張、徐以及眾將領的不滿。於是,天祐四年(907年),此時唐朝已經滅亡,南吳不承認後梁,遂沿用唐哀帝年號,張灝、徐溫發動政變,共掌軍政大權。
走出南朝的這座古堡,我們已經走過了“六朝”,回頭看看身後的六座古堡,竟是那樣的滄桑,那樣的血腥、那樣的慘澹、那樣的淒涼。南朝陳的結束,標誌著“六朝”的結束。建康作為三國以來400年間分裂割據時期南方政權的京都,暫時告一個段落。
導遊說南朝陳(589年)滅亡後,到下一個朝代南唐(937年)建立,中間的跨度約348年。在這期間,先後經過了隋、唐和五代十國中的吳國。
隋朝(581-618年,約37年)。581年,隋文帝楊堅(581-604年)攻陷建康俘獲了陳後主,以長安為首都、以洛陽為陪都,建立了隋朝。他派遣鎮守揚州的晉王楊廣,即後來的隋煬帝(569-618年),到南京拆城牆、燒浮航(即浮橋),徹底蕩平、毀滅建康(今南京)的全部城池、宮殿及勝跡,將一切重要設施夷為平地,改為耕田,以防他人占領建康後稱帝和自己對抗。南京城遭到了歷史上第一次最嚴重的全麵毀滅。
617年5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山西)起兵反隋,11月占領長安,擁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此時,李淵自封為大丞相和唐王。大業十四年(618年)3月,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被大臣宇文化及的部下馬文舉用巾帶勒死,時年50歲,隋朝滅亡。
隋朝是第3個統一中國的王朝,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第一個統一中國的是秦朝;第二個是西晉,它先取代了魏國,又消滅了蜀國、吳國(三國歸晉),建立了一個統一的王朝;接下來就是隋朝了,可惜隋朝太短,僅僅37年的歷史就被大唐取代了。
據說,隋煬帝楊廣同唐高祖李淵還有親屬關係,所以,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唐是隋的延伸,正因如此,歷史書籍常將隋、唐並稱為“隋唐”。李淵是楊堅的外甥,隋煬帝楊廣與唐高祖李淵是同一個外祖父,名獨孤信。獨孤信(502-557年)本名如願,後因政績突出,“信著遐邇”,被賜名為信。北周時期雲中(今大同)人,史稱“美容儀,善騎射”。他是西魏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將,因戰功卓著,拔至宰輔,其聲名遠播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少年時代喜愛修飾,講究穿戴,故在軍營之中享有“獨孤郎”之美稱。此不贅述。
唐朝(618—907年,約289年)。618年,李淵命令隋恭帝楊侑將帝位傳給他,建立了唐朝。唐武德三年(620年)改江寧府為歸化,隸屬揚州。八年,改歸化為金陵。九年,金陵更名為白下。貞觀九年(635年),白下更名為江寧。唐至德二年(757年),江寧縣設江寧郡。次年,改江寧郡為昇州,並在昇州設治所。
唐幹寧三年(896年),昭宗李曄年間,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占領昇州(南京)。6年後(902年)封吳王,在位至905年。
吳國(902-937年,約35年)。902年,楊行密創建吳國(五代十國之一)。5年後(907年),唐朝滅亡。937年,吳國滅亡之後,徐知誥(李昪)建立了南唐,請看下一篇:十代故都之南唐王朝。
七、十代故都之南唐王朝7
要說南唐,就要從五代十國中的吳國說起。吳國五代十國(一般認為從907-960年)時期,十國中的第一國,它的開創者是楊行密。
唐朝末年,也就是唐昭宗李曄年間(902年)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創立了吳國,建都揚州,主要割據江蘇、安徽、湖北、江西等地。5年後(907年),唐朝滅亡。在唐朝滅亡前後,吳國共持續了35年,歷4代君主,937年,吳國滅亡。由於楊行密從封王到去世,唐朝一度還存在,所以形式上楊行密仍奉唐正朔,而且自己也尚未建立真正的獨立王國,他死後,其子楊溥正式立吳國,楊行密被尊為吳太祖。因此一開始楊行密建立的吳國隻能算是唐朝的封國。
楊行密(852-905年),出身農家,為人寬厚仁信,且有智謀。《新五代史》稱讚他:“寬仁雅信,能得士心。”《十國春秋》推許他:“寬簡有智略,善撫禦將士,與同甘共苦。”原名楊行湣,字化源,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他少年時即長得高大魁偉,能“手舉300斤,日行300裏”。唐末,黃巢農民起義軍經過廬州,他應召入伍。後來,楊行密被唐兵俘獲,廬州刺史鄭綮見他力大善走,相貌不凡,就釋放了他。楊行密遂被唐廬州府募為州兵,原為廬州牙將,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受唐政府任命為廬州刺史。唐昭宗李曄景福元年(892年),楊行密被任命為淮南節度使。唐幹寧三年(896年)楊行密占領昇州,6年後被封為吳王,成了唐朝的藩王。
楊渥(886—908年),字奉天,五代時期南吳君主,楊行密長子,楊行密在位時任牙內諸軍使,楊行密晚年病重後被任命為宣州觀察使。
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楊行密過世,楊渥嗣位,為宣諭使李儼承製授為淮南節度使、東南諸道行營都統、兼侍中、弘農郡王。
楊渥喜好遊玩作樂,左衙指揮使張灝、右衙指揮使徐溫屢勸不聽,其親信又不斷欺壓開國元勛和舊臣,引起了張、徐以及眾將領的不滿。於是,天祐四年(907年),此時唐朝已經滅亡,南吳不承認後梁,遂沿用唐哀帝年號,張灝、徐溫發動政變,共掌軍政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