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孫休的陵墓有幾種說法:第一,據當塗縣誌曾記載:“圍屏鄉天子墳疑為孫休墓。無考”。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考古學家朱希祖在《六朝陵墓調查報告》中說:“餘至當塗調查”景帝定陵以“無遺物可憑”,“ 未知所在”。第二,據《中國帝王列傳》一書說:“葬於宣陵(今南京舊城東25裏處)”。第三,有關報刊曾經說,安徽省馬鞍山出土的宋山大墓,已被初步斷定為孫吳景帝孫休之墓。據《金陵晚報》(2006-04-26)報導中考古人員在研究江寧上坊六朝古墓時分析稱,馬鞍山的“宋山大墓可能是吳景帝孫休的定陵”。導遊傾向於“宣陵之說”,但他同時明確表示,他沒有也不想去考證“定陵”、“宣陵”哪一種說法正確,對他來說並不重要,他認為這些應該留給考古專家去做。他隻是“閑聊”,主要是:聊出話題,聊出興致,未必一定要聊出所以然來。


    (四)末帝孫皓


    孫皓(242-284年),字元宗,孫權的孫子,孫和的兒子。一名彭祖,又稱末帝。是吳國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末代皇帝。264年即位,在位17年,終於280年,被晉武帝司馬炎所滅,死於284年,時年42歲。


    孫皓曾封為烏程侯。孫休於公元264年7月病死,丞相濮陽興見魏國已經攻滅蜀漢,下一步必欲攻滅東吳,擔心太子孫灣年幼,難以擔當保衛國家的大任,於同月改立孫皓為帝,改年號為“元興”。


    孫皓即位後,封太子孫灣為豫章王,追諡其父孫和為文皇帝,尊母何氏為太後,加丁奉為右大司馬,次年改為甘露元年。孫皓在位期間專橫殘暴,大修宮舍,奢侈荒淫,後期更寵信佞臣岑昏,整天飲酒作樂,朝政昏暗,大失民心。


    在孫皓即位之初,他曾遷都武昌。其真實目的,大概是要擺脫建業豪族的控製。建業已經成為豪族的大本營,而且離吳郡豪族的根據地太近。這次遷都遭到了大臣們的一致反對,有人激動地表白說自己和武昌不共戴天:寧喝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可建業死,不願武昌活。很快,建業發生了一次動亂。孫皓意識到情況不妙,於是將首都搬回了離開一年多的建業(這就對了)。


    公元280年,這時西晉已取代魏國,分六路出兵滅吳,勢如破竹,攻入吳境。東吳將領有的戰死,有的投降,已經沒有人帶兵了。此時的孫皓已是黔驢技窮,想不出任何辦法來。為了活命,隻好採納中書令胡仲的建議,仿效劉禪的做法,帶著東吳的戶籍圖冊,率領殘存的文武百官,出城投降。至此,東吳王朝結束。


    有唐代詩人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詩證:“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話說孫皓仿效劉禪出城投降,那麽,當年劉禪是怎麽投降的呢?劉禪,小名阿鬥,劉備之子,被人認為是懦弱無能之輩,於劉備去世後繼位成為蜀國皇帝。後人們稱懦弱無能、不思振作的人為“阿鬥”。公元263年,魏國分三路進攻蜀漢,魏將鄧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後主劉禪無奈竟採納降魏的建議,反縛自己雙手,抬著棺材出城投降鄧艾。那麽孫皓肯定也是反縛自己雙手,抬著棺材出城投降司馬昭的,否則就無所謂“仿效劉禪”。


    蜀亡後,劉禪被押送到洛陽,司馬昭封他為安樂公,賜住宅,月給用度,僮婢百人。劉禪為表感謝,特意登門致謝,司馬昭於是設宴款待,並以歌舞助興。在宴會上,司馬昭令奏魏樂,蜀官皆低頭不語,劉禪卻顯得很喜歡的樣子。然後,司馬昭又令奏蜀樂,劉禪的隨從聽了皆落淚,劉禪卻仍然喜笑顏開,當演奏到蜀地樂曲時,蜀舊臣們油然想起國破家亡的傷懷之情,個個淚流滿麵。而劉禪卻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馬昭見狀,便問劉禪;“你思念蜀嗎?”劉禪答道:“這個地方很快樂,我不思念蜀。”他的舊臣穀正聞聽此言,連忙找個機會悄悄對他說:“陛下,等會兒司馬昭再問您,您就哭著回答:‘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劉禪聽後,牢記在心。酒至半酣,司馬昭果然又問,劉禪趕忙把穀正教他的話說了一遍,隻是欲哭無淚。司馬昭聽了,說道:“這話怎麽像是穀正說的?”劉禪驚奇道:“你說的一點不錯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開了。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從此就再也不懷疑他。劉禪就這樣在洛陽安樂地度過了。此為“樂不思蜀”的出處。其實劉禪十分聰明,正是他這種大智若愚的表現,最終免遭殺身之禍。


    扯遠了,再說孫皓投降後被晉軍押到洛陽,晉武帝司馬炎(司馬昭長子,西晉王朝創建者)接見了他,請他坐下說:“我設置這個座位,等你來就坐已經很久了。”孫皓回答說:“我在南方也設了一個座位等待陛下。”(一句不讓)一日,武帝問皓曰:“聞南人好作爾汝詩(五言四句,每句有汝),爾頗能否?”皓舉觴曰:“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勸汝一杯酒,令汝壽萬春。”帝悅(“悅”通“悔”)之。司馬炎將他降封為歸命侯,命令他閑居於洛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肖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肖堯並收藏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