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祖雲希在內,沒人能有一句言辭可以稍加辯駁,但眾將依然麵有難色,最後不歡而散,都怏怏而去。
錦州城中有兩萬駐軍,這兩萬兵馬雖也是屯軍,也是上馬打仗,下馬種田,但不拖家帶口,種的地也不多,他們更多的時間是在訓練,他們是正規的軍隊。
三天後,錦州裁軍的工作即告完成。兩萬變成了一萬,個個都是三棒子打不到的棒小夥子子。對於裁撤的軍兵,祖雲壽令他們各歸鄉裏,他告訴他們,大帥已對各地官府發下命令,他們憑手中的憑證可以到官府領取免費的種子、農具等物品,而且大帥希望他們回去後,不要放下手中的刀槍,要參加當地的民團,要利用空閑時間加緊訓練,民團雖不在軍籍,不領官餉,但同樣是保家衛國必不可少的力量。
又過了三天,整編工作全部完成,一切都步入正軌。
第七天,祖雲壽在訓練場上整整呆了一天。天都大黑了,他方才迴轉將軍府。到了府中,軍兵稟告,說老夫人帶著將軍夫人和小公子去小淩河了。
祖雲壽知道,母親一定是去勸說三弟雲希了,隻是母親帶上幼小的孫子去幹什麽?老太太做事一向出人意表,祖雲壽放心不下,飯也沒吃,隨即帶著親軍,出城馳奔小淩河而去。
七天了,祖雲希困坐愁城,一籌莫展。大哥要求的一萬精兵,他這裏要出四千,但留誰不留誰,他依然無法決斷。家家戶戶都來人說,請千萬讓他們一家團圓,不能抽走他們的子弟,一家人還要靠他養家餬口。
祖雲希知道大哥說得有理,但他這支屯兵不同於其它幾處,他們都是他的父老鄉親,全是老家望海鎮和附近幾個村子的村民。殘酷的環境、流不完的鮮血,使得所有人都自然而然明白了一個道理,抱成團才能活下去,大家一榮俱榮,一辱俱辱。每逢大戰,男女老少齊上陣,能拿動刀槍的拿刀槍,拿不動刀槍的送糧草。勝,一起進;敗,一起退。活著全家團聚,死了倒在一起,從不肯一家離散。
祖雲希知道,這個時候叫他們兵歸營,民歸田,一定沒人願意,隻要改製的命令一公布,人心必散,這裏必然大亂。果然,命令一公布,就有不少有錢人舉家南逃,還有不少錢少的人變賣家私,準備南逃,更有沒錢的人家,不惜鋌而走險,冒死違禁走私,籌措路費也要難逃。
祖雲希不願,也不敢下令禁止,每天,他隻是坐在衙門裏發愁。中午時分,親兵突然來報,說母親來了。剛趕到門外,就見母親和嫂夫人已經翻身下馬。
看到母親陰沉的臉色,祖雲希腿肚子開始轉筋,他不怕大哥,但怕母親。此時他已顧不得奇怪,奇怪母親為什麽要把年僅七歲的侄兒帶來這裏,趕緊跪倒在地,向母親見禮。
祖老夫人根本沒理會跪在地上的三兒子,就徑直向衙內走去。老太太深感失望,她過了七天方才到小淩河來,既是想讓三兒子多加歷練,也是想看看他如何處理這件事。
三兒子自小就聰明伶俐,深得已經去世的公公的喜愛,但孩子也被公公寵壞了,她在一旁幹瞪眼沒咒念。長大成人後,兒子一身武藝的確不凡,領兵打仗也是把好手,但性情卻孤傲難馴,更為糟糕的是目光短淺,不識大體。
大兒子規定改製的期限是一個月,她原本打算過半個月後再到小淩河來,但終是放心不下,於是今天就動身到小淩河來了。一路所見,南逃的、走私的比比皆是,進得城來,翻箱倒櫃準備南逃的更多。看來兒子什麽事也沒做,一切都放任自流,這還了得!
端坐在大廳裏,看著呆呆跪在眼前的三兒子,老太太的心軟了下來。兒子現在沒有一絲孤傲不馴的神色,反而臉色蒼白,一副逆來順受、聽天由命的樣子。
“這是怎麽回事?”老太太冷聲問道。
“新令還未執行,小淩河就已大亂,南逃的、走私的,一天比一天多,孩兒無能為力,請母親責罰。”祖雲希委屈地說道。
“枉你飽讀詩書,難道連民眾如草隨風,遇事多好盲從的道理都不明白?令行禁止,防微杜漸,你為什麽不早製止?”老太太恨恨地質問道。
“都是父老鄉親,都是生死兄弟,法不責眾,孩兒下不了手!”祖雲希脖子一梗,說道。
“那你說現在該怎麽辦?”老太太平靜地問道。
“母親,您勸勸大哥,請大帥收回成命,不要搞什麽十萬精兵,兵歸營,民歸田了。如果不收回成命,小淩河就將不戰自潰,非垮了不可!”
祖雲希話音未落,大椅上的鐵梨木扶手就被老太太捏了個粉碎。
“掌嘴!”老太太聲音顫抖著,厲聲喝道。
祖雲希一掌打在自己臉上,血立時就順著嘴角流下。
“母親息怒!”左氏夫人趕緊跪倒在地,為小叔子求情。
“蠢材!你以為小淩河的數萬百姓比遼東的數百萬百姓更重要嗎?你以為這樣做就是為小淩河的父老鄉親好嗎?他們就不必妻離子散,就可以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嗎?”
看著兒子眼中依然執拗的神色,老太太一聲嘆息,火氣全無。
“擂鼓點兵!”說罷,老夫人起身向廳外走去。
咚隆!咚隆!咚隆咚隆……
隨著急促的戰鼓聲,諾大的小淩河城立時肅然,不論正幹著什麽,都立刻放下,去做他們該做的事。
錦州城中有兩萬駐軍,這兩萬兵馬雖也是屯軍,也是上馬打仗,下馬種田,但不拖家帶口,種的地也不多,他們更多的時間是在訓練,他們是正規的軍隊。
三天後,錦州裁軍的工作即告完成。兩萬變成了一萬,個個都是三棒子打不到的棒小夥子子。對於裁撤的軍兵,祖雲壽令他們各歸鄉裏,他告訴他們,大帥已對各地官府發下命令,他們憑手中的憑證可以到官府領取免費的種子、農具等物品,而且大帥希望他們回去後,不要放下手中的刀槍,要參加當地的民團,要利用空閑時間加緊訓練,民團雖不在軍籍,不領官餉,但同樣是保家衛國必不可少的力量。
又過了三天,整編工作全部完成,一切都步入正軌。
第七天,祖雲壽在訓練場上整整呆了一天。天都大黑了,他方才迴轉將軍府。到了府中,軍兵稟告,說老夫人帶著將軍夫人和小公子去小淩河了。
祖雲壽知道,母親一定是去勸說三弟雲希了,隻是母親帶上幼小的孫子去幹什麽?老太太做事一向出人意表,祖雲壽放心不下,飯也沒吃,隨即帶著親軍,出城馳奔小淩河而去。
七天了,祖雲希困坐愁城,一籌莫展。大哥要求的一萬精兵,他這裏要出四千,但留誰不留誰,他依然無法決斷。家家戶戶都來人說,請千萬讓他們一家團圓,不能抽走他們的子弟,一家人還要靠他養家餬口。
祖雲希知道大哥說得有理,但他這支屯兵不同於其它幾處,他們都是他的父老鄉親,全是老家望海鎮和附近幾個村子的村民。殘酷的環境、流不完的鮮血,使得所有人都自然而然明白了一個道理,抱成團才能活下去,大家一榮俱榮,一辱俱辱。每逢大戰,男女老少齊上陣,能拿動刀槍的拿刀槍,拿不動刀槍的送糧草。勝,一起進;敗,一起退。活著全家團聚,死了倒在一起,從不肯一家離散。
祖雲希知道,這個時候叫他們兵歸營,民歸田,一定沒人願意,隻要改製的命令一公布,人心必散,這裏必然大亂。果然,命令一公布,就有不少有錢人舉家南逃,還有不少錢少的人變賣家私,準備南逃,更有沒錢的人家,不惜鋌而走險,冒死違禁走私,籌措路費也要難逃。
祖雲希不願,也不敢下令禁止,每天,他隻是坐在衙門裏發愁。中午時分,親兵突然來報,說母親來了。剛趕到門外,就見母親和嫂夫人已經翻身下馬。
看到母親陰沉的臉色,祖雲希腿肚子開始轉筋,他不怕大哥,但怕母親。此時他已顧不得奇怪,奇怪母親為什麽要把年僅七歲的侄兒帶來這裏,趕緊跪倒在地,向母親見禮。
祖老夫人根本沒理會跪在地上的三兒子,就徑直向衙內走去。老太太深感失望,她過了七天方才到小淩河來,既是想讓三兒子多加歷練,也是想看看他如何處理這件事。
三兒子自小就聰明伶俐,深得已經去世的公公的喜愛,但孩子也被公公寵壞了,她在一旁幹瞪眼沒咒念。長大成人後,兒子一身武藝的確不凡,領兵打仗也是把好手,但性情卻孤傲難馴,更為糟糕的是目光短淺,不識大體。
大兒子規定改製的期限是一個月,她原本打算過半個月後再到小淩河來,但終是放心不下,於是今天就動身到小淩河來了。一路所見,南逃的、走私的比比皆是,進得城來,翻箱倒櫃準備南逃的更多。看來兒子什麽事也沒做,一切都放任自流,這還了得!
端坐在大廳裏,看著呆呆跪在眼前的三兒子,老太太的心軟了下來。兒子現在沒有一絲孤傲不馴的神色,反而臉色蒼白,一副逆來順受、聽天由命的樣子。
“這是怎麽回事?”老太太冷聲問道。
“新令還未執行,小淩河就已大亂,南逃的、走私的,一天比一天多,孩兒無能為力,請母親責罰。”祖雲希委屈地說道。
“枉你飽讀詩書,難道連民眾如草隨風,遇事多好盲從的道理都不明白?令行禁止,防微杜漸,你為什麽不早製止?”老太太恨恨地質問道。
“都是父老鄉親,都是生死兄弟,法不責眾,孩兒下不了手!”祖雲希脖子一梗,說道。
“那你說現在該怎麽辦?”老太太平靜地問道。
“母親,您勸勸大哥,請大帥收回成命,不要搞什麽十萬精兵,兵歸營,民歸田了。如果不收回成命,小淩河就將不戰自潰,非垮了不可!”
祖雲希話音未落,大椅上的鐵梨木扶手就被老太太捏了個粉碎。
“掌嘴!”老太太聲音顫抖著,厲聲喝道。
祖雲希一掌打在自己臉上,血立時就順著嘴角流下。
“母親息怒!”左氏夫人趕緊跪倒在地,為小叔子求情。
“蠢材!你以為小淩河的數萬百姓比遼東的數百萬百姓更重要嗎?你以為這樣做就是為小淩河的父老鄉親好嗎?他們就不必妻離子散,就可以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嗎?”
看著兒子眼中依然執拗的神色,老太太一聲嘆息,火氣全無。
“擂鼓點兵!”說罷,老夫人起身向廳外走去。
咚隆!咚隆!咚隆咚隆……
隨著急促的戰鼓聲,諾大的小淩河城立時肅然,不論正幹著什麽,都立刻放下,去做他們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