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檜賢和齊、閩、江、浙四黨組成的閹黨緊鑼密鼓地加緊布置時,西林黨諸公卻以為秦檜賢聽說聽勸而滿心歡喜,於是就更加起勁地提攜同黨,大搞黨內派係鬥爭。
等到死黨遍於朝廷內外,秦檜賢覺得時機已然成熟,於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帝國的權力中樞-內閣,他要把他七十三歲的大兒子高守仁安插進內閣為次輔。
高守仁當然是秦檜賢的幹兒子,否則即便他再如何了不起也絕生不出比他自己還大二十幾歲的兒子。
高守仁也曾是個人物,不僅文章做得花團錦簇,字也寫得龍飛鳳舞,早年做過江西總督,這幾年因西林黨的關係一直不怎麽得誌,又加之上了幾歲年紀,於是不得不在家閑著。
雖然上了幾歲年紀,雖然鬚髮也隨著年紀變得如霜如雪,但虎老雄心在,他的心依然數十年如一日,火熱滾燙。本著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精神,高守仁的一雙老眼無時無刻不在觀察著京城的風雲變幻,他還要瞧準機會,再躍龍門。
終於,高守仁的目光落在了秦檜賢身上。當機立斷,瞧準之後,他當即帶著兒子高行義跪倒在秦檜賢麵前說道:“大人,小人想給您當個兒子,好在您膝下承歡盡孝,但小人的年紀實在大了點。大人,小人的心願雖無法達成,但就請讓犬子當您的孫子吧。”
秦檜賢雖然已經無恥到了極高的境界,但聽了聖人門徒高守仁的一番高論,他還是有點不好意思。高守仁以他的無恥贏得了秦檜賢的信任,在秦檜賢的心目中,老傢夥的無恥目前穩居第一,所以他把閹黨目前在朝中最高的官位給了高守仁。
西林黨此時方才大夢初醒,但已無力回天。
張素元在遼西初步實現他的戰略規劃之時,也正是秦檜賢大殺西林黨人之際。
京城發生的事,事無巨細,張素元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其實他知道的要比顧忠信早得多也詳細得多。秦檜賢掌握內廷之後,方中徇就不定期地把京中發生的大小事務都寫信告知他。
方中徇這麽做並不是張素元要求的,因為沒這必要,京城發生的事無論他知與不知都不會有絲毫的變化,也不會對他產生什麽直接的影響,因為他不是顧忠信,他還不夠級別。
張素元明白方中徇這麽做的心思。形勢的發展正一步步印證著他當初的預測,方中徇如今必然不會再對西林黨抱有任何幻想,對帝國的走向也必然更加悲觀。方中徇對西林黨不抱希望,但也不會投向秦檜賢。如秦檜賢這等閹宦得意時肆無忌憚,但他們不過是無根的浮萍,一旦失寵於皇帝,或是新君登基就必遭滅頂之災。
如果說方中徇此前或仍有首鼠兩端之心,那現在一定已完全站在他這一方。方中徇如今最擔心的不是形勢如何變化,而是他對形勢變化的態度,因為他畢竟不是個利字擺中間,道義放兩旁的梟雄或小人,如果在關鍵時刻他一時糊塗,或許僅僅是稍稍猶豫就可能受製於人而萬劫不復。
方中徇這麽做就是警鍾長鳴,時時刻刻都在提醒他不要做傻事。
張素元知道方中徇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如果變故一旦臨頭他會毫不猶豫嗎?這是不可能的,何況還有顧忠信在他身邊。
雲歷一六三七年五月八日,張素元率部再次出巡,離開寧遠尚不過百裏,顧忠信帳下的中軍官就已飛騎追至。
看過中軍官呈上的書信,張素元大驚失色,信中說,顧忠信要以巡邊為名轉道入京覲見皇帝,故遼西一應事務交由他全權處理。
張素元當即傳令回師,略作布置之後,他即帶著方林雨和三千鐵騎疾馳而去。三天後,在榆林道張素元終於趕上了顧忠信。
兄弟二人立馬在高崗之上,張素元開門見山地問道:“大哥,您此番進京有何打算?”
“大哥想麵見聖上,勸陛下親賢臣,遠小人。”顧忠信沉聲答道。
“大哥,皇上會聽您的勸嗎?”張素元苦笑一聲問道。
“素元,聽與不聽是一回事,勸與不勸是另外一回事。”顧忠信長嘆一聲,說道。
“大哥,小弟料想您這次根本就見不到皇上。”張素元也輕嘆一聲,說道。
“怎麽可能?”顧忠信轉過頭驚疑地問道。
“大哥是仁人君子,自然不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對秦檜賢及一眾閹黨您卻是以君子心度小人之腹,大哥,您此番帶兵入京,秦檜賢他們會怎麽想?秦檜賢一定會以為您入京是來清君側的,您想他又怎會讓您順利進京?他一定會千方百計阻止的。皇上如今形如秦檜賢手中的傀儡,如果他蒙蔽皇上,抑或幹脆假傳聖旨不許您入京,那大哥打算怎麽辦?”張素元沉聲問道。
良久,顧忠信一臉決然地說道:“素元,不論如何,大哥都要試一試。”
“大哥,您這麽做不但於事無補,而且還會惹禍上身。此前秦檜賢籠絡您,被您一口回絕,他就已經懷恨在心,若再有此事,那他今後必定會千方百計地陷害您,必欲除您而後快。”張素元無奈地勸道。
“素元,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為國盡忠,死則死矣,又何懼之有!”顧忠信慨然說道。
張素元難過地搖搖頭,又抱著最後一線希望建議道:“大哥,憑您手下的八千兵馬和小弟的三千鐵騎,我們倒不如直入京師,以清君側。”
等到死黨遍於朝廷內外,秦檜賢覺得時機已然成熟,於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帝國的權力中樞-內閣,他要把他七十三歲的大兒子高守仁安插進內閣為次輔。
高守仁當然是秦檜賢的幹兒子,否則即便他再如何了不起也絕生不出比他自己還大二十幾歲的兒子。
高守仁也曾是個人物,不僅文章做得花團錦簇,字也寫得龍飛鳳舞,早年做過江西總督,這幾年因西林黨的關係一直不怎麽得誌,又加之上了幾歲年紀,於是不得不在家閑著。
雖然上了幾歲年紀,雖然鬚髮也隨著年紀變得如霜如雪,但虎老雄心在,他的心依然數十年如一日,火熱滾燙。本著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精神,高守仁的一雙老眼無時無刻不在觀察著京城的風雲變幻,他還要瞧準機會,再躍龍門。
終於,高守仁的目光落在了秦檜賢身上。當機立斷,瞧準之後,他當即帶著兒子高行義跪倒在秦檜賢麵前說道:“大人,小人想給您當個兒子,好在您膝下承歡盡孝,但小人的年紀實在大了點。大人,小人的心願雖無法達成,但就請讓犬子當您的孫子吧。”
秦檜賢雖然已經無恥到了極高的境界,但聽了聖人門徒高守仁的一番高論,他還是有點不好意思。高守仁以他的無恥贏得了秦檜賢的信任,在秦檜賢的心目中,老傢夥的無恥目前穩居第一,所以他把閹黨目前在朝中最高的官位給了高守仁。
西林黨此時方才大夢初醒,但已無力回天。
張素元在遼西初步實現他的戰略規劃之時,也正是秦檜賢大殺西林黨人之際。
京城發生的事,事無巨細,張素元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其實他知道的要比顧忠信早得多也詳細得多。秦檜賢掌握內廷之後,方中徇就不定期地把京中發生的大小事務都寫信告知他。
方中徇這麽做並不是張素元要求的,因為沒這必要,京城發生的事無論他知與不知都不會有絲毫的變化,也不會對他產生什麽直接的影響,因為他不是顧忠信,他還不夠級別。
張素元明白方中徇這麽做的心思。形勢的發展正一步步印證著他當初的預測,方中徇如今必然不會再對西林黨抱有任何幻想,對帝國的走向也必然更加悲觀。方中徇對西林黨不抱希望,但也不會投向秦檜賢。如秦檜賢這等閹宦得意時肆無忌憚,但他們不過是無根的浮萍,一旦失寵於皇帝,或是新君登基就必遭滅頂之災。
如果說方中徇此前或仍有首鼠兩端之心,那現在一定已完全站在他這一方。方中徇如今最擔心的不是形勢如何變化,而是他對形勢變化的態度,因為他畢竟不是個利字擺中間,道義放兩旁的梟雄或小人,如果在關鍵時刻他一時糊塗,或許僅僅是稍稍猶豫就可能受製於人而萬劫不復。
方中徇這麽做就是警鍾長鳴,時時刻刻都在提醒他不要做傻事。
張素元知道方中徇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如果變故一旦臨頭他會毫不猶豫嗎?這是不可能的,何況還有顧忠信在他身邊。
雲歷一六三七年五月八日,張素元率部再次出巡,離開寧遠尚不過百裏,顧忠信帳下的中軍官就已飛騎追至。
看過中軍官呈上的書信,張素元大驚失色,信中說,顧忠信要以巡邊為名轉道入京覲見皇帝,故遼西一應事務交由他全權處理。
張素元當即傳令回師,略作布置之後,他即帶著方林雨和三千鐵騎疾馳而去。三天後,在榆林道張素元終於趕上了顧忠信。
兄弟二人立馬在高崗之上,張素元開門見山地問道:“大哥,您此番進京有何打算?”
“大哥想麵見聖上,勸陛下親賢臣,遠小人。”顧忠信沉聲答道。
“大哥,皇上會聽您的勸嗎?”張素元苦笑一聲問道。
“素元,聽與不聽是一回事,勸與不勸是另外一回事。”顧忠信長嘆一聲,說道。
“大哥,小弟料想您這次根本就見不到皇上。”張素元也輕嘆一聲,說道。
“怎麽可能?”顧忠信轉過頭驚疑地問道。
“大哥是仁人君子,自然不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對秦檜賢及一眾閹黨您卻是以君子心度小人之腹,大哥,您此番帶兵入京,秦檜賢他們會怎麽想?秦檜賢一定會以為您入京是來清君側的,您想他又怎會讓您順利進京?他一定會千方百計阻止的。皇上如今形如秦檜賢手中的傀儡,如果他蒙蔽皇上,抑或幹脆假傳聖旨不許您入京,那大哥打算怎麽辦?”張素元沉聲問道。
良久,顧忠信一臉決然地說道:“素元,不論如何,大哥都要試一試。”
“大哥,您這麽做不但於事無補,而且還會惹禍上身。此前秦檜賢籠絡您,被您一口回絕,他就已經懷恨在心,若再有此事,那他今後必定會千方百計地陷害您,必欲除您而後快。”張素元無奈地勸道。
“素元,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為國盡忠,死則死矣,又何懼之有!”顧忠信慨然說道。
張素元難過地搖搖頭,又抱著最後一線希望建議道:“大哥,憑您手下的八千兵馬和小弟的三千鐵騎,我們倒不如直入京師,以清君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