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黨雖全麵掌權,但一來時日尚短,二來齊、閩、江、浙四黨和皖黨勢力早已根深蒂固,所以西林黨雖卯足勁來打擊異己,但也並沒有傷到敵對勢力的筋骨,隻是暫時把他們的氣焰壓下去而已。
齊、閩、江、浙四黨的要員紛紛去官離職,但方中徇和皖黨卻沒有受到太大的波及,張素元以為這或許是顧忠信居中斡旋的結果。
清楚了京中局勢,張素元也就知道了他即將要麵對的局麵以及該如何應對。
顧忠信和方中徇是他此番擺脫邵武事件的影響,達成宿願的兩根支柱,他必須首先取得他們的支持並在他們之間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
顧忠信家無恆產,一向對豪強兼併土地深惡痛絕,兼之為人剛直善斷,急公好義,他們又相處的極為相得,感情深厚,張素元覺得他要取得顧忠信支持,問題應該不會太大。
對於方中徇,張素元則就沒那麽多自信,雖然他和方中徇的關係要比顧忠信複雜得多,但正所謂君子交以義,小人交以利,方中徇正是標準的小人,利在則交存,害來則怨生。他在邵武的作為不僅和方中徇的根本利益和觀念水火不容,而更為嚴重的是,如果方中徇不改初衷繼續支持他,那就得麵臨內外兩方麵的巨大風險。
張素元雖沒信心說服方中徇,但也不是全無希望。從趙懷誠那兒得知,邵武的事是一年多以前傳到南京的,那麽傳到京城的時間也該差不多,但方中徇並沒有即刻派人召回林雨,這就是他的希望所在。
方中徇對他的支持,和顧忠信一樣都至關重要,缺一不可,張素元清楚,他做的事在檯麵上雖無可指摘,但在很多人眼裏卻尤甚於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如果方中徇和顧忠信公然支持他,那必將引起一場政治風暴。
齊、閩、江、浙四黨對他的恨意最深,但他們正受西林黨排擠,這種時候不會強出頭,最多也隻是隨聲附和而已,暫時可以不予考慮。
顧忠信和少數幾個可能支持他的西林黨人麵對黨內強大的反對力量必將是苦撐之局,如果方中徇和皖黨此時與反對力量合流一處,那不論局勢怎樣發展,他都不可能出頭,所以說服方中徇,就是入京後他必須得盡快完成的任務。
張素元清楚,即便一切盡如所願,顧忠信和西林黨內少數開明人士支持他,而他也能說服方中徇,方中徇也能成功壓製住皖黨,但這也隻是盡人事而已,他還要聽天命。如果沒有天命,一切仍是枉然,而天命,就是遼東的局勢,遼東局勢一日穩定,他便一日不能出頭。
奇怪的局麵造成了奇怪的心情,張素元捫心自問,他希望遼東局勢大好,還是大壞?
隨著熙來攘往的人流,三人牽著各自的馬匹緩緩走進了帝都。
都察院內,此刻也是人來人往,極是熱鬧,但禦史大人方中徇這會兒卻清閑的很,他正一個人躺坐在書房的太師椅上閉目養神,就在這時,一聲輕響,管家方喜輕手輕腳地推門走了進來。
“老爺,小的恭喜您,三少爺回來了。”方喜躬身在方中徇身邊輕聲說道。
什麽?方中徇以為自己聽錯了,但瞬間就清醒過來,兒子回來了嗎?方中徇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一溜小跑地向著門外踉蹌奔去,但到了門邊,他又猛然收住了腳步,於是出現在廊簷下的方中徇就又是素日那個高深莫測,總是一臉漠然的糟老頭子。
怎麽回事?兒子至少也該和方喜前後腳進屋才對啊,方中徇心頭不禁有些納悶。沒等他回過頭去瞟一眼方喜,就聽方喜在身後說道:“老爺,是一個出去辦事的小廝看到了三少爺和張公子他們,才趕緊回來報的信兒,小的想這也就是前後腳的功夫,三少爺可能馬上就到了。”
果不其然,方喜的話音未落,院外就傳來了兒子那勝比天籟的宏亮嗓音。任是這位禦史大人心黑如炭墨,血毒似蛇蠍,但在這一刻,眼底也不由自主地濺起了點點水霧。眼底的淚花模糊了兒子那張讓他日思夜想的臉,迷濛了兒子那漸行漸近的身影,一瞬間的真情流露,方中徇成了個平凡老人。
使勁瞪了瞪眼睛,然後又放下那層層疊疊堆積著的大眼皮,於是剛才霎那間流露出的真情和因這真情而來的軟弱就又都隱在了針芒似的寒光後麵,方中徇又成了那個朝堂之上讓人不寒而慄的禦史大人。
兒子黑了,也更壯實了,雖然眉眼依舊飛揚,但眼神深處卻有了秋水般的沉靜。昔日讓他憂心之極的驕狂,如今在兒子身上已看不到了,兒子終於長大成人!兒子山一般偉岸的身子,終也有了一顆山一般沉凝的心。他法眼無差,張素元果然沒讓他失望,兒子是塊渾金璞玉,張素元就是琢兒子成器的人。
邵武的事,方中徇知道的時間要比張素元估計的早得多,張素元不知道,雖遠在萬裏南疆,但方中徇冷峻的目光仍始終追隨著他,一刻都沒有放鬆過。
當邵武的事在京城傳開後,方中徇立刻就受到了來自皖黨內外的巨大壓力,但他依然故我,態度沒有任何改變。方中徇能如此堅持的原因就是兒子的變化,但他的心也始終在動搖。
政局的變化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給,當一切塵埃落定之後,方中徇就麵臨了他一生中最艱難的選擇。新君是個目不識丁的無知小兒,西林黨於此時全麵掌控朝政,可以說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一切有利的條件,西林黨完全有可能把帝國重塑一新,若是如此,他選擇張素元就得不償失,也不再有這個必要,但如果西林黨做不到這一點,帝國沒落也許就是明天的事,那張素元就是他唯一的選擇,即使要為此背負莫大的風險,他也在所不惜。
齊、閩、江、浙四黨的要員紛紛去官離職,但方中徇和皖黨卻沒有受到太大的波及,張素元以為這或許是顧忠信居中斡旋的結果。
清楚了京中局勢,張素元也就知道了他即將要麵對的局麵以及該如何應對。
顧忠信和方中徇是他此番擺脫邵武事件的影響,達成宿願的兩根支柱,他必須首先取得他們的支持並在他們之間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
顧忠信家無恆產,一向對豪強兼併土地深惡痛絕,兼之為人剛直善斷,急公好義,他們又相處的極為相得,感情深厚,張素元覺得他要取得顧忠信支持,問題應該不會太大。
對於方中徇,張素元則就沒那麽多自信,雖然他和方中徇的關係要比顧忠信複雜得多,但正所謂君子交以義,小人交以利,方中徇正是標準的小人,利在則交存,害來則怨生。他在邵武的作為不僅和方中徇的根本利益和觀念水火不容,而更為嚴重的是,如果方中徇不改初衷繼續支持他,那就得麵臨內外兩方麵的巨大風險。
張素元雖沒信心說服方中徇,但也不是全無希望。從趙懷誠那兒得知,邵武的事是一年多以前傳到南京的,那麽傳到京城的時間也該差不多,但方中徇並沒有即刻派人召回林雨,這就是他的希望所在。
方中徇對他的支持,和顧忠信一樣都至關重要,缺一不可,張素元清楚,他做的事在檯麵上雖無可指摘,但在很多人眼裏卻尤甚於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如果方中徇和顧忠信公然支持他,那必將引起一場政治風暴。
齊、閩、江、浙四黨對他的恨意最深,但他們正受西林黨排擠,這種時候不會強出頭,最多也隻是隨聲附和而已,暫時可以不予考慮。
顧忠信和少數幾個可能支持他的西林黨人麵對黨內強大的反對力量必將是苦撐之局,如果方中徇和皖黨此時與反對力量合流一處,那不論局勢怎樣發展,他都不可能出頭,所以說服方中徇,就是入京後他必須得盡快完成的任務。
張素元清楚,即便一切盡如所願,顧忠信和西林黨內少數開明人士支持他,而他也能說服方中徇,方中徇也能成功壓製住皖黨,但這也隻是盡人事而已,他還要聽天命。如果沒有天命,一切仍是枉然,而天命,就是遼東的局勢,遼東局勢一日穩定,他便一日不能出頭。
奇怪的局麵造成了奇怪的心情,張素元捫心自問,他希望遼東局勢大好,還是大壞?
隨著熙來攘往的人流,三人牽著各自的馬匹緩緩走進了帝都。
都察院內,此刻也是人來人往,極是熱鬧,但禦史大人方中徇這會兒卻清閑的很,他正一個人躺坐在書房的太師椅上閉目養神,就在這時,一聲輕響,管家方喜輕手輕腳地推門走了進來。
“老爺,小的恭喜您,三少爺回來了。”方喜躬身在方中徇身邊輕聲說道。
什麽?方中徇以為自己聽錯了,但瞬間就清醒過來,兒子回來了嗎?方中徇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一溜小跑地向著門外踉蹌奔去,但到了門邊,他又猛然收住了腳步,於是出現在廊簷下的方中徇就又是素日那個高深莫測,總是一臉漠然的糟老頭子。
怎麽回事?兒子至少也該和方喜前後腳進屋才對啊,方中徇心頭不禁有些納悶。沒等他回過頭去瞟一眼方喜,就聽方喜在身後說道:“老爺,是一個出去辦事的小廝看到了三少爺和張公子他們,才趕緊回來報的信兒,小的想這也就是前後腳的功夫,三少爺可能馬上就到了。”
果不其然,方喜的話音未落,院外就傳來了兒子那勝比天籟的宏亮嗓音。任是這位禦史大人心黑如炭墨,血毒似蛇蠍,但在這一刻,眼底也不由自主地濺起了點點水霧。眼底的淚花模糊了兒子那張讓他日思夜想的臉,迷濛了兒子那漸行漸近的身影,一瞬間的真情流露,方中徇成了個平凡老人。
使勁瞪了瞪眼睛,然後又放下那層層疊疊堆積著的大眼皮,於是剛才霎那間流露出的真情和因這真情而來的軟弱就又都隱在了針芒似的寒光後麵,方中徇又成了那個朝堂之上讓人不寒而慄的禦史大人。
兒子黑了,也更壯實了,雖然眉眼依舊飛揚,但眼神深處卻有了秋水般的沉靜。昔日讓他憂心之極的驕狂,如今在兒子身上已看不到了,兒子終於長大成人!兒子山一般偉岸的身子,終也有了一顆山一般沉凝的心。他法眼無差,張素元果然沒讓他失望,兒子是塊渾金璞玉,張素元就是琢兒子成器的人。
邵武的事,方中徇知道的時間要比張素元估計的早得多,張素元不知道,雖遠在萬裏南疆,但方中徇冷峻的目光仍始終追隨著他,一刻都沒有放鬆過。
當邵武的事在京城傳開後,方中徇立刻就受到了來自皖黨內外的巨大壓力,但他依然故我,態度沒有任何改變。方中徇能如此堅持的原因就是兒子的變化,但他的心也始終在動搖。
政局的變化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給,當一切塵埃落定之後,方中徇就麵臨了他一生中最艱難的選擇。新君是個目不識丁的無知小兒,西林黨於此時全麵掌控朝政,可以說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一切有利的條件,西林黨完全有可能把帝國重塑一新,若是如此,他選擇張素元就得不償失,也不再有這個必要,但如果西林黨做不到這一點,帝國沒落也許就是明天的事,那張素元就是他唯一的選擇,即使要為此背負莫大的風險,他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