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是什麽意思?莫非五年了還沒適應君王的身份!……姬傑一陣愕然。嘴唇微微張著,目光立時定格在了趙勝併攏揮動著指尖之上。
趙勝揮手又不是隻招呼一邊的人,左一下右一下地不斷側轉身一陣亂揮,沒過多久就發現了姬傑臉上僵硬的表情。這表情是什麽意思還用多問麽?趙勝淡然的一笑,接著放下了手微俯身對姬傑笑道:
“王子見笑了。趙勝自小從師學禮,踐位以來時刻不敢忘大周之製。《尚書洪範》有雲:‘國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故心知庶人與卿士皆為家國根本。這庶人麽。大周代商之初乃是家國本宗族民,與僻野之民相對。居於邦城,不要說有權論政了,就算‘虐逐厥君厥師’也是應當應分的,可稱家國之親,雖無權染指君位,但與君上道路相目卻也不違禮。
如今時移世易,居於邦城裏的人已經不單單是庶人,原先的野人入城而居的多得是,要說起來也不能按成周之初的規矩來行事了。不過禮終究是禮,君子不可相違,雖然如今國野混居,繁衍一體,再難分清楚誰是國人,誰是野人,但仔細想想孔仲尼所言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以及‘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兩句話,卻也不難找出不違禮的變通之法。”
“哦?此話怎講?”
作為大周的王子,姬傑從小滿腦子就灌滿了周禮,雖然明白如今這世道周禮也就是個隨用隨扔的擦腳布,但來自於老祖宗的那種榮譽感還是讓他頓時對趙勝的話感上了興趣。
趙勝笑了笑道:“孔仲尼曰‘四海之內皆兄弟’,入華夏者為華夏,夷狄之人習我周禮尚且可接納之,更何況同在邦國之內,僅僅隻是國野之別呢?那自然更是兄弟之屬了。如今世易時移,國野之別已除,自當視野如國,將邦國之民皆看做庶人。既然都是庶民,趙勝自然要學前代賢君那樣與庶民道路相目,若是不如此那就是違禮了。”
“喔原來如此,趙王所言在理,嗯,在理。既合時宜又不違禮,好,好。”
姬傑頓作恍然大悟狀。趙勝說的這些話他哪能不懂,西周前期與戰國時代差別很大,那時候滅商後的周族貴族和普通人一起駐守在城邦與都邑之內,其中的老百姓被稱為“國人”或者“庶人”,而被征服的商族人則居住在野外,被稱為野人。“國人”和“野人”由於有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區別,社會地位自然不一樣。
“國人”雖然隻是周族的老百姓,並沒有染指君位的權力,但政治地位還是很高的,可以論政,可以向君主獻策或者擔任低等官職,甚至在特定情況下還能決定國君的廢立,隻要“國人”萬眾一心支持或者反對誰當國君,就連權貴貴族都不敢不聽從,留有很大的原始氏族遺風。而周禮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後來的孔子儒家學派因為源出周禮,也與此有很大的淵源,直到後來漢朝董仲舒篡改才逐漸變了樣子。當然這都是後話。
如今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周族早就和商族混為一體成為了華夏的基礎。國人和野人這種說法自然已經淘汰,然而周禮還在,而且還被儒家發展成了一大學派,人嘴兩張皮。怎麽解釋不都能解釋通麽。所以趙勝這麽一說,姬傑登時大感認同,同時因為趙勝言必稱他家老祖宗的周禮,無形之中更是與趙勝親近了許多。
姬傑這裏正在對趙勝大表認同,車隊卻轉了個彎走上了一條向東去的大道,就聽見左側一大片屋廈之中傳出了眾聲齊誦的郎朗之聲,什麽“孝哉閔子騫,人不問於其父母昆弟之言”。什麽“二曰教典,以安邦國,以教官府,以擾萬民”。這不正是周禮和儒學麽?然而還沒等他回過味兒來。緊接著又聽見什麽“竭股肱之力,領理百官,輯穆萬民,使其君生無廢事,死無遺憂”。這。這怎麽又改《法經》了!
“這,這……庠校麽?怎麽這麽多人?”
如果說趙勝剛才的話讓姬傑大表認同,那麽那片屋廈卻已經讓他吃驚了。讀這些東西肯定是學校無疑,但這個時代並沒有幾個人讀得起書。就算有學校也是貴族富人們的專利,官學人數極少。雖然早在幾百年前孔子就已經創辦私學廣招門徒,但那片屋廈裏頭數千人比著勁兒的又是儒家。又是法家,間或好像還有道家、墨家、兵家等等學派言論的齊聲誦讀,這種陣勢卻是聞所未聞,實在讓人不敢相信是“庠校”。至於學宮就更不可能了,那種地方是眾家辯論的地方,就算有弟子誦讀,但怎麽也不可能一半弟子如此齊整,全是聲音如此稚嫩呀!
趙勝被姬傑問地忍不住抬拳咳了一聲,這才笑道:“正是庠校,先賢有雲:野無遺賢萬邦鹹寧。既然國野混一,趙勝便想多些可用之才,所以讓司徒署擠出了些財賦經辦庠校,在國中選拔聰資之童自小培養,看看能不能出幾個國士。”
“在國中選拔?!……哦,哦,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好,好。”
姬傑聽著趙勝的話,怎麽都感覺有什麽不對的地方,但想了想“野無遺賢”幾個字這樣解似乎也說得過去,便又是一臉的恍然大悟,同時滿心裏登時都是感動,終於徹底明白趙勝為什麽會以君王之尊親自跑到城外頭迎接自己這個破落戶了。這,這……雖說這誌向在當世實在顯得突兀了些,但趙王當真是全心向禮呀。
趙勝揮手又不是隻招呼一邊的人,左一下右一下地不斷側轉身一陣亂揮,沒過多久就發現了姬傑臉上僵硬的表情。這表情是什麽意思還用多問麽?趙勝淡然的一笑,接著放下了手微俯身對姬傑笑道:
“王子見笑了。趙勝自小從師學禮,踐位以來時刻不敢忘大周之製。《尚書洪範》有雲:‘國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故心知庶人與卿士皆為家國根本。這庶人麽。大周代商之初乃是家國本宗族民,與僻野之民相對。居於邦城,不要說有權論政了,就算‘虐逐厥君厥師’也是應當應分的,可稱家國之親,雖無權染指君位,但與君上道路相目卻也不違禮。
如今時移世易,居於邦城裏的人已經不單單是庶人,原先的野人入城而居的多得是,要說起來也不能按成周之初的規矩來行事了。不過禮終究是禮,君子不可相違,雖然如今國野混居,繁衍一體,再難分清楚誰是國人,誰是野人,但仔細想想孔仲尼所言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以及‘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兩句話,卻也不難找出不違禮的變通之法。”
“哦?此話怎講?”
作為大周的王子,姬傑從小滿腦子就灌滿了周禮,雖然明白如今這世道周禮也就是個隨用隨扔的擦腳布,但來自於老祖宗的那種榮譽感還是讓他頓時對趙勝的話感上了興趣。
趙勝笑了笑道:“孔仲尼曰‘四海之內皆兄弟’,入華夏者為華夏,夷狄之人習我周禮尚且可接納之,更何況同在邦國之內,僅僅隻是國野之別呢?那自然更是兄弟之屬了。如今世易時移,國野之別已除,自當視野如國,將邦國之民皆看做庶人。既然都是庶民,趙勝自然要學前代賢君那樣與庶民道路相目,若是不如此那就是違禮了。”
“喔原來如此,趙王所言在理,嗯,在理。既合時宜又不違禮,好,好。”
姬傑頓作恍然大悟狀。趙勝說的這些話他哪能不懂,西周前期與戰國時代差別很大,那時候滅商後的周族貴族和普通人一起駐守在城邦與都邑之內,其中的老百姓被稱為“國人”或者“庶人”,而被征服的商族人則居住在野外,被稱為野人。“國人”和“野人”由於有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區別,社會地位自然不一樣。
“國人”雖然隻是周族的老百姓,並沒有染指君位的權力,但政治地位還是很高的,可以論政,可以向君主獻策或者擔任低等官職,甚至在特定情況下還能決定國君的廢立,隻要“國人”萬眾一心支持或者反對誰當國君,就連權貴貴族都不敢不聽從,留有很大的原始氏族遺風。而周禮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後來的孔子儒家學派因為源出周禮,也與此有很大的淵源,直到後來漢朝董仲舒篡改才逐漸變了樣子。當然這都是後話。
如今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周族早就和商族混為一體成為了華夏的基礎。國人和野人這種說法自然已經淘汰,然而周禮還在,而且還被儒家發展成了一大學派,人嘴兩張皮。怎麽解釋不都能解釋通麽。所以趙勝這麽一說,姬傑登時大感認同,同時因為趙勝言必稱他家老祖宗的周禮,無形之中更是與趙勝親近了許多。
姬傑這裏正在對趙勝大表認同,車隊卻轉了個彎走上了一條向東去的大道,就聽見左側一大片屋廈之中傳出了眾聲齊誦的郎朗之聲,什麽“孝哉閔子騫,人不問於其父母昆弟之言”。什麽“二曰教典,以安邦國,以教官府,以擾萬民”。這不正是周禮和儒學麽?然而還沒等他回過味兒來。緊接著又聽見什麽“竭股肱之力,領理百官,輯穆萬民,使其君生無廢事,死無遺憂”。這。這怎麽又改《法經》了!
“這,這……庠校麽?怎麽這麽多人?”
如果說趙勝剛才的話讓姬傑大表認同,那麽那片屋廈卻已經讓他吃驚了。讀這些東西肯定是學校無疑,但這個時代並沒有幾個人讀得起書。就算有學校也是貴族富人們的專利,官學人數極少。雖然早在幾百年前孔子就已經創辦私學廣招門徒,但那片屋廈裏頭數千人比著勁兒的又是儒家。又是法家,間或好像還有道家、墨家、兵家等等學派言論的齊聲誦讀,這種陣勢卻是聞所未聞,實在讓人不敢相信是“庠校”。至於學宮就更不可能了,那種地方是眾家辯論的地方,就算有弟子誦讀,但怎麽也不可能一半弟子如此齊整,全是聲音如此稚嫩呀!
趙勝被姬傑問地忍不住抬拳咳了一聲,這才笑道:“正是庠校,先賢有雲:野無遺賢萬邦鹹寧。既然國野混一,趙勝便想多些可用之才,所以讓司徒署擠出了些財賦經辦庠校,在國中選拔聰資之童自小培養,看看能不能出幾個國士。”
“在國中選拔?!……哦,哦,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好,好。”
姬傑聽著趙勝的話,怎麽都感覺有什麽不對的地方,但想了想“野無遺賢”幾個字這樣解似乎也說得過去,便又是一臉的恍然大悟,同時滿心裏登時都是感動,終於徹底明白趙勝為什麽會以君王之尊親自跑到城外頭迎接自己這個破落戶了。這,這……雖說這誌向在當世實在顯得突兀了些,但趙王當真是全心向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