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大家都得好處也不能白了人家趙國人,再說人家趙國人也沒亂要什麽啊,隻不過是把燕國那幾十萬養起來費勁的軍隊大部分裁撤了,然後再取倉廩裏的糧餉供給趙國駐軍罷了。
有人私底下說這是趙國想占領吞併燕國,這特娘純粹是胡扯,你家要是占了別人家還會把管家權交給被滅的人家啊?再說了,外頭又有秦楚韓魏各國在那裏看著,趙相邦……不對,應該是大燕相邦敢跟那個二愣子燕王滅齊一樣把燕國滅了麽?
再再說了,把燕國的軍隊裁撤了有什麽不好?又不是全部都裁撤,原先為了攻齊和防趙養了幾十萬上百萬的軍隊,所耗費的糧餉根本就是個天文數字不說,還把幾乎全部的勞動力都占了,別的事什麽都幹不了,就算趙國人不來,那不早晚也得大部裁撤麽?怎麽人家趙相邦……不對,應該是大燕相邦做了這件順理成章的事就成要滅燕國的話柄了?
再再再說了,原先大燕的軍隊近百萬,可人家趙國來的軍隊才有二十多萬,撐死他們又能吃多少糧餉?剩下了那麽多的糧餉對大燕是好事,對重新登上各大要職,手裏掌控了資財調配權的宗室貴族們不也是……咳咳,這個不去提了。
你看看人家趙相邦……不對,應該是大燕相邦平原君這樣做多仁義,可偏偏就有人不懂得好歹,不管是薊都還是各郡縣,自從趙軍來了之後都發生了一些亂子,甚至還出了殺趙軍奪鐵兵的事兒,可人家紀律嚴明,對軍內明令擄掠者殺、姦淫者殺、暴虐者殺的強大趙軍是吃素的麽?剛剛當上各地官長,正需要燒上三把火立立威的卿士大夫們是吃素的麽?剛剛提了不少薪俸,正要在新上司們麵前好好表現表現的衙役們是吃素的麽?
其實大家心裏都跟明鏡兒似的,趙國人不敢滅了燕國,但是肯定得要點好處,可就算要好處那也隻會從積攢了二十年的公廩裏拿。他們要想撈足好處平平安安的退回趙國去,如何也不會去向燕國的宗室貴族伸手,隻要大家的私人財產都沒受到損失,在沒能耐控製的情況之下誰還有閑心去管公廩被搬走了多少。
至於那些自以為對大燕忠心而鬧事的人可就有點不明頭了,他們也不想想絕大多數老百姓要的是什麽。趙國人又不是異族的胡人,除了在戰場上不得不殺人以外也沒有在征伐中大肆殺戮惹起民憤,就算燕國全境暫時都被趙軍占領了,隻要他們善待燕國百姓,不去做把燕國人逼急了跟他們拚命的事,又會有幾個人願意拋下身家性命跟他們去做這些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勾當?所以……大家還是洗洗睡為好。說不準明天一睜眼,那些自以為忠義的賊寇們就已經全部被肅清,大燕重又四境平安了呢。
被燕王壓製了許多年之後,終於再次揚眉吐氣的燕國宗室貴族“英才”們恣意的狂歡著,沒有人能聽見,也沒有人願意去聽已成傀儡的燕王姬職無聲的哭泣。他們感謝趙勝,雖然內心之中也在希望趙勝帶著他的軍隊盡快滾蛋,以免束縛了他們狂歡的情緒,但同時他們也巴望趙勝能在燕國多過些日子,畢竟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原先隻是在府中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陡然被放出來掌握了大權之後,還是有對自己能力的自知之明的,他們需要一支強悍的力量保證他們順利地吞噬掉燕國的所有權利。
他們之中並不是每一個人都不明白趙勝為什麽要讓他們上位,但對於他們來說權勢所帶來好處的誘惑卻可以掩蓋一切恐懼。他們要掌權,他們要防止燕王的逆襲,但同時他們又信心不足,所以他們隻能暫時與趙勝綁在一起,即便明知這樣做有一個非常不好的名字——“卑躬屈膝、賣國求榮”也在所不惜……
燕國隻亂了半個多月便漸漸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並沒有人關心秦楚韓魏什麽時候,用什麽樣的手段壓製趙國,促使趙軍退出燕國去。當然了,在趙軍全麵控製燕國四境的情況下,就算有人關心這些事也沒有用,畢竟隔著趙國和齊國,秦楚韓魏實在是太遠了,從那裏發出來的消息在很長時間內隻可能被擁有完善情報係統的趙國占領軍上層人物知道,所以燕國的士紳百姓也好,趙軍絕大數將士也好也隻能規規矩矩的按照趙勝等人的命令去做,違抗命令,拿腦袋去博名聲的場麵事兒實在沒幾個人敢做。
燕國人懂規矩,趙軍便輕省了許多,至少用不著天天緊繃著神經生活在防止燕國人作亂的勞累之中。薊都城東虎山大營本來是燕王禁衛大軍的一處駐地,自從燕軍精銳被打散處置,燕國將領大多被囚之後,在這裏駐紮的已經換成了孫幹轄製之下的趙軍左軍兩萬人馬。身在他國,又是在戰事剛息的時候,軍中自然是繁忙不停,各項命令各項傳報就像走馬燈一樣不停地從各道轅門裏來往穿梭著,就算到了夜裏,熊熊的火光也要徹夜長亮,隨時等待上邊的命令。
已經到了七月下旬,時值處暑,然而酷熱依然未退,虎山大營正西的一道轅門口燈火通明,門房外架起的鬆木火炬之上巨大的火頭隨風飄蕩,鬆脂被熬了出來,在火中發出劈劈啪啪的響聲,更給人帶了許多難耐的燥熱。
軍營之中值夜的人員有巡兵守卒之分,在營門口站崗看守的自然是守卒。在大隊巡兵像穿網似地軍營內外密集巡邏的情況下,守卒其實並不多,不重要的門崗也就五六個人而已,能起到示警傳訊的作用也就行了,加之真正的精銳還需要養足精神隨時應對戰事,所以除了形勢危機,必須嚴防以待的情況以外,守卒一般都是由些年紀稍長的兵士充任,正所謂老兵油子。
有人私底下說這是趙國想占領吞併燕國,這特娘純粹是胡扯,你家要是占了別人家還會把管家權交給被滅的人家啊?再說了,外頭又有秦楚韓魏各國在那裏看著,趙相邦……不對,應該是大燕相邦敢跟那個二愣子燕王滅齊一樣把燕國滅了麽?
再再說了,把燕國的軍隊裁撤了有什麽不好?又不是全部都裁撤,原先為了攻齊和防趙養了幾十萬上百萬的軍隊,所耗費的糧餉根本就是個天文數字不說,還把幾乎全部的勞動力都占了,別的事什麽都幹不了,就算趙國人不來,那不早晚也得大部裁撤麽?怎麽人家趙相邦……不對,應該是大燕相邦做了這件順理成章的事就成要滅燕國的話柄了?
再再再說了,原先大燕的軍隊近百萬,可人家趙國來的軍隊才有二十多萬,撐死他們又能吃多少糧餉?剩下了那麽多的糧餉對大燕是好事,對重新登上各大要職,手裏掌控了資財調配權的宗室貴族們不也是……咳咳,這個不去提了。
你看看人家趙相邦……不對,應該是大燕相邦平原君這樣做多仁義,可偏偏就有人不懂得好歹,不管是薊都還是各郡縣,自從趙軍來了之後都發生了一些亂子,甚至還出了殺趙軍奪鐵兵的事兒,可人家紀律嚴明,對軍內明令擄掠者殺、姦淫者殺、暴虐者殺的強大趙軍是吃素的麽?剛剛當上各地官長,正需要燒上三把火立立威的卿士大夫們是吃素的麽?剛剛提了不少薪俸,正要在新上司們麵前好好表現表現的衙役們是吃素的麽?
其實大家心裏都跟明鏡兒似的,趙國人不敢滅了燕國,但是肯定得要點好處,可就算要好處那也隻會從積攢了二十年的公廩裏拿。他們要想撈足好處平平安安的退回趙國去,如何也不會去向燕國的宗室貴族伸手,隻要大家的私人財產都沒受到損失,在沒能耐控製的情況之下誰還有閑心去管公廩被搬走了多少。
至於那些自以為對大燕忠心而鬧事的人可就有點不明頭了,他們也不想想絕大多數老百姓要的是什麽。趙國人又不是異族的胡人,除了在戰場上不得不殺人以外也沒有在征伐中大肆殺戮惹起民憤,就算燕國全境暫時都被趙軍占領了,隻要他們善待燕國百姓,不去做把燕國人逼急了跟他們拚命的事,又會有幾個人願意拋下身家性命跟他們去做這些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勾當?所以……大家還是洗洗睡為好。說不準明天一睜眼,那些自以為忠義的賊寇們就已經全部被肅清,大燕重又四境平安了呢。
被燕王壓製了許多年之後,終於再次揚眉吐氣的燕國宗室貴族“英才”們恣意的狂歡著,沒有人能聽見,也沒有人願意去聽已成傀儡的燕王姬職無聲的哭泣。他們感謝趙勝,雖然內心之中也在希望趙勝帶著他的軍隊盡快滾蛋,以免束縛了他們狂歡的情緒,但同時他們也巴望趙勝能在燕國多過些日子,畢竟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原先隻是在府中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陡然被放出來掌握了大權之後,還是有對自己能力的自知之明的,他們需要一支強悍的力量保證他們順利地吞噬掉燕國的所有權利。
他們之中並不是每一個人都不明白趙勝為什麽要讓他們上位,但對於他們來說權勢所帶來好處的誘惑卻可以掩蓋一切恐懼。他們要掌權,他們要防止燕王的逆襲,但同時他們又信心不足,所以他們隻能暫時與趙勝綁在一起,即便明知這樣做有一個非常不好的名字——“卑躬屈膝、賣國求榮”也在所不惜……
燕國隻亂了半個多月便漸漸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並沒有人關心秦楚韓魏什麽時候,用什麽樣的手段壓製趙國,促使趙軍退出燕國去。當然了,在趙軍全麵控製燕國四境的情況下,就算有人關心這些事也沒有用,畢竟隔著趙國和齊國,秦楚韓魏實在是太遠了,從那裏發出來的消息在很長時間內隻可能被擁有完善情報係統的趙國占領軍上層人物知道,所以燕國的士紳百姓也好,趙軍絕大數將士也好也隻能規規矩矩的按照趙勝等人的命令去做,違抗命令,拿腦袋去博名聲的場麵事兒實在沒幾個人敢做。
燕國人懂規矩,趙軍便輕省了許多,至少用不著天天緊繃著神經生活在防止燕國人作亂的勞累之中。薊都城東虎山大營本來是燕王禁衛大軍的一處駐地,自從燕軍精銳被打散處置,燕國將領大多被囚之後,在這裏駐紮的已經換成了孫幹轄製之下的趙軍左軍兩萬人馬。身在他國,又是在戰事剛息的時候,軍中自然是繁忙不停,各項命令各項傳報就像走馬燈一樣不停地從各道轅門裏來往穿梭著,就算到了夜裏,熊熊的火光也要徹夜長亮,隨時等待上邊的命令。
已經到了七月下旬,時值處暑,然而酷熱依然未退,虎山大營正西的一道轅門口燈火通明,門房外架起的鬆木火炬之上巨大的火頭隨風飄蕩,鬆脂被熬了出來,在火中發出劈劈啪啪的響聲,更給人帶了許多難耐的燥熱。
軍營之中值夜的人員有巡兵守卒之分,在營門口站崗看守的自然是守卒。在大隊巡兵像穿網似地軍營內外密集巡邏的情況下,守卒其實並不多,不重要的門崗也就五六個人而已,能起到示警傳訊的作用也就行了,加之真正的精銳還需要養足精神隨時應對戰事,所以除了形勢危機,必須嚴防以待的情況以外,守卒一般都是由些年紀稍長的兵士充任,正所謂老兵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