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太子說笑了。臣與李兌隻是私交,今日奉大王之命迎接趙國相邦卻是國事。公大於私……嗬嗬,兩不打岔的。”
蘇秦清楚田法章為什麽要白他的臉,別說田法章了,如今在齊國境內對他心生怨恨的人多的是,有些人是因為嫉妒他沒根沒基,卻這麽“輕鬆”就當上了相邦,而有的人則是因為與孟嚐君等人利益相牽對他心生恨意。這些人的原因不一而足,但田法章今天的表現卻是因為別的原因,蘇秦心裏清楚卻不敢頂撞,忙岔開話題笑道,
“呃,太子這是剛從學宮回來麽?”
“嗯,剛從孟賢師那裏學完《書》回來。”
田法章身為太子不能過多參與朝政,所以與蘇秦交集並不是很多,同時他又是個好學的人,對稷下學宮思孟學派推崇備至,一直以來都將孟軻當做老師看待,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親自前往學宮求學一番,今天剛剛從孟軻那裏回來,還沒從儒家大道裏鑽出來就遇上了蘇秦這個極不待見的人,那心情的落差可想而知。如果蘇秦老老實實不吭聲也就罷了,如今這麽一岔話題,反倒更讓田法章生厭,要是不難為難為他心裏實在不舒服,想了想便桀然一笑,說道,
“噢,對了。季子先生,今日法章聽孟賢師說了一句話,頗有些悟不透,先生博學敏思,不妨幫法章參一參。孟賢師說‘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嗯,以季子先生所見,此話當作何解?”
“這……”
蘇秦頓時一愣,猛然意識到田法章對自己積怨已深,平常沒機會倒還罷了,今天好容易逮著了,自然不可能這樣輕易放自己走,要是不好好應對應對還真不行,忙又一低頭回道,
“臣見識淺薄,也說不上悟透。以臣泛泛之見,孟賢師之意應當是孔仲尼作《春秋》之前天下禮樂崩壞,各國壞禮相伐,大國征伐小國已經不是為了懲戒,違背國爵相當不可互伐更是越禮,是為不義。嗬嗬……不過如今麽,天下並為十餘國,《周禮》之中征伐之禮已經無法再守,還需據當下的情形去做才行。就如趙秦魏楚,列國皆有圖霸天下之心。誰若是再守昔日之禮,難免處處被動,是以戰雖不義,卻又不得不戰。”
“噢,是這樣解的嗎?嗯……世易時移,季子先生說的也對。”
這是在大街頭上,周圍到處都是人,他們倆哪敢把涉及機密的話說出來,不過不說出來相互也是明白意思的,所以田法章斜著眼覷著蘇秦,像是逮住了理兒似地撇嘴笑道,
“不過法章覺著禮之為用並非隻是虛套,就如方今天下列國圖霸,正像季子先生所說誰若是學宋襄公必然要吃虧。但不守禮又會如何呢?你就說當日的楚懷王好了。原先楚國與我大齊交穆,秦國派張儀前往挑撥,他便背齊投了秦國,結果如何?楚國不但與大齊交惡,更沒從秦國那裏得到好處,最後他自己上當跑去秦國被秦王扣住,幡然醒悟時從秦國逃出來,趙魏韓各國卻都不敢給他讓道,最後隻能落個客死他國的笑話,季子先生覺著這是為了什麽?”
“這……”
蘇秦沒敢接話,咬著嘴唇輕輕吸了口氣,低頭間眼珠胡亂的一轉才道,
“秦國勢大,韓魏兩國不願得罪,自然不敢借道給楚懷王,至於趙武靈王麽,他倒是不懼秦國,隻是當時他率軍在北,當今趙王也是不敢得罪秦國的。嗬嗬,其實說來說去,韓魏趙這般不講情麵還是為了各自私利罷了。”
田法章聽到這裏暗暗罵了聲“小人”,臉上卻依然沒表露出怒意來,頷首笑道:
“季子先生說的對,韓趙魏自然是不敢得罪秦國,但不借道給楚懷王也並非全是因為這個。楚懷王背齊投秦,信義全失,已然成各國眼中隻顧小利、不知信義的齷蹉小人,就算借道給他救了他一命使他安然回到楚國,如果秦國因為這件事遷怒韓趙魏,韓趙魏又怎麽敢指望不知信義的小人能報恩來救自己?所以嘛,楚懷王客死異鄉怨不得秦國,也怨不得韓趙魏,要怨隻能怨他自己背信棄義,喪盡名聲,最後遭人唾棄,不想死也得死了。”
“這……太子。”
蘇代雖然不如蘇秦才思敏捷,但一聽田法章這樣評價楚懷王,哪能不知道他這是指桑罵槐在說自家哥哥為了高官厚祿曲意逢迎齊王,原先齊王想合縱,蘇秦就與趙魏韓各國交好,現在齊王想連橫,蘇秦又順風倒跑到秦國那邊去了,分明就是個朝秦暮楚,沒有原則,賣友求榮的小人,根本不配當齊國的相邦。
蘇代好歹也是齊國朝堂上的大夫,田法章為什麽這麽恨蘇秦,他心裏很是清楚。田法章自小受孟軻影響,是個儒學君子,雖然不是腐儒,但考慮問題都是從儒家觀點出發,一向堅持取信天下,長期執行不變的對外政策才能讓齊國長久富強,前些日子因為反對齊王為眼前利益放棄一向堅持的合縱轉而與秦國連橫剛被齊王罵了個狗血淋頭,他一個孝子不能怨恨父親,自然隻能將全部怨氣發在作為合縱和連橫具體執行者的蘇秦身上。
“三哥隻是按齊王的命令去辦事太子難道看不出來?這不分明就是裝看不出來拿三哥當出氣筒麽!”蘇代怎麽都覺著蘇秦實在是虧得慌,忍不住之下正要出言幫他說幾句話,蘇秦卻連忙碰了碰他的衣袖,又對田法章一鞠身笑道:
蘇秦清楚田法章為什麽要白他的臉,別說田法章了,如今在齊國境內對他心生怨恨的人多的是,有些人是因為嫉妒他沒根沒基,卻這麽“輕鬆”就當上了相邦,而有的人則是因為與孟嚐君等人利益相牽對他心生恨意。這些人的原因不一而足,但田法章今天的表現卻是因為別的原因,蘇秦心裏清楚卻不敢頂撞,忙岔開話題笑道,
“呃,太子這是剛從學宮回來麽?”
“嗯,剛從孟賢師那裏學完《書》回來。”
田法章身為太子不能過多參與朝政,所以與蘇秦交集並不是很多,同時他又是個好學的人,對稷下學宮思孟學派推崇備至,一直以來都將孟軻當做老師看待,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親自前往學宮求學一番,今天剛剛從孟軻那裏回來,還沒從儒家大道裏鑽出來就遇上了蘇秦這個極不待見的人,那心情的落差可想而知。如果蘇秦老老實實不吭聲也就罷了,如今這麽一岔話題,反倒更讓田法章生厭,要是不難為難為他心裏實在不舒服,想了想便桀然一笑,說道,
“噢,對了。季子先生,今日法章聽孟賢師說了一句話,頗有些悟不透,先生博學敏思,不妨幫法章參一參。孟賢師說‘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嗯,以季子先生所見,此話當作何解?”
“這……”
蘇秦頓時一愣,猛然意識到田法章對自己積怨已深,平常沒機會倒還罷了,今天好容易逮著了,自然不可能這樣輕易放自己走,要是不好好應對應對還真不行,忙又一低頭回道,
“臣見識淺薄,也說不上悟透。以臣泛泛之見,孟賢師之意應當是孔仲尼作《春秋》之前天下禮樂崩壞,各國壞禮相伐,大國征伐小國已經不是為了懲戒,違背國爵相當不可互伐更是越禮,是為不義。嗬嗬……不過如今麽,天下並為十餘國,《周禮》之中征伐之禮已經無法再守,還需據當下的情形去做才行。就如趙秦魏楚,列國皆有圖霸天下之心。誰若是再守昔日之禮,難免處處被動,是以戰雖不義,卻又不得不戰。”
“噢,是這樣解的嗎?嗯……世易時移,季子先生說的也對。”
這是在大街頭上,周圍到處都是人,他們倆哪敢把涉及機密的話說出來,不過不說出來相互也是明白意思的,所以田法章斜著眼覷著蘇秦,像是逮住了理兒似地撇嘴笑道,
“不過法章覺著禮之為用並非隻是虛套,就如方今天下列國圖霸,正像季子先生所說誰若是學宋襄公必然要吃虧。但不守禮又會如何呢?你就說當日的楚懷王好了。原先楚國與我大齊交穆,秦國派張儀前往挑撥,他便背齊投了秦國,結果如何?楚國不但與大齊交惡,更沒從秦國那裏得到好處,最後他自己上當跑去秦國被秦王扣住,幡然醒悟時從秦國逃出來,趙魏韓各國卻都不敢給他讓道,最後隻能落個客死他國的笑話,季子先生覺著這是為了什麽?”
“這……”
蘇秦沒敢接話,咬著嘴唇輕輕吸了口氣,低頭間眼珠胡亂的一轉才道,
“秦國勢大,韓魏兩國不願得罪,自然不敢借道給楚懷王,至於趙武靈王麽,他倒是不懼秦國,隻是當時他率軍在北,當今趙王也是不敢得罪秦國的。嗬嗬,其實說來說去,韓魏趙這般不講情麵還是為了各自私利罷了。”
田法章聽到這裏暗暗罵了聲“小人”,臉上卻依然沒表露出怒意來,頷首笑道:
“季子先生說的對,韓趙魏自然是不敢得罪秦國,但不借道給楚懷王也並非全是因為這個。楚懷王背齊投秦,信義全失,已然成各國眼中隻顧小利、不知信義的齷蹉小人,就算借道給他救了他一命使他安然回到楚國,如果秦國因為這件事遷怒韓趙魏,韓趙魏又怎麽敢指望不知信義的小人能報恩來救自己?所以嘛,楚懷王客死異鄉怨不得秦國,也怨不得韓趙魏,要怨隻能怨他自己背信棄義,喪盡名聲,最後遭人唾棄,不想死也得死了。”
“這……太子。”
蘇代雖然不如蘇秦才思敏捷,但一聽田法章這樣評價楚懷王,哪能不知道他這是指桑罵槐在說自家哥哥為了高官厚祿曲意逢迎齊王,原先齊王想合縱,蘇秦就與趙魏韓各國交好,現在齊王想連橫,蘇秦又順風倒跑到秦國那邊去了,分明就是個朝秦暮楚,沒有原則,賣友求榮的小人,根本不配當齊國的相邦。
蘇代好歹也是齊國朝堂上的大夫,田法章為什麽這麽恨蘇秦,他心裏很是清楚。田法章自小受孟軻影響,是個儒學君子,雖然不是腐儒,但考慮問題都是從儒家觀點出發,一向堅持取信天下,長期執行不變的對外政策才能讓齊國長久富強,前些日子因為反對齊王為眼前利益放棄一向堅持的合縱轉而與秦國連橫剛被齊王罵了個狗血淋頭,他一個孝子不能怨恨父親,自然隻能將全部怨氣發在作為合縱和連橫具體執行者的蘇秦身上。
“三哥隻是按齊王的命令去辦事太子難道看不出來?這不分明就是裝看不出來拿三哥當出氣筒麽!”蘇代怎麽都覺著蘇秦實在是虧得慌,忍不住之下正要出言幫他說幾句話,蘇秦卻連忙碰了碰他的衣袖,又對田法章一鞠身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