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司禮監隨堂太監將皇上給的禮品專程送到張府,並將馮公公的密囑附耳告訴張居正。一天裏,小太監來傳話的絡繹不絕。
張居正在喪中,因驚悸悲傷臥倒在床,勉強起來叩謝,說:“我的腦袋全賴馮公公才能保住了!”(《定陵注略》)
張居正的親信、戶部侍郎李幼滋最先意識到問題的舉足輕重,索性捅開窗戶紙,建議張居正奪情以保住權力。
馮保當然是不遺餘力,在太後和萬曆、以及有關的朝臣那兒分頭做了工作。
張居正作為當事人,也是“恐一旦去,他人且謀己”。而且幾天來已有令人不安的跡象。按照舊例,在內閣辦公室,首輔去職三天後,次輔就搬到原來首輔的位子去坐,並接受同僚與下屬穿紅衣拜見。呂調陽是次輔,此次雖然沒有遷座位,但坦然接受僚屬拜見。
張居正知道了,有氣,說:“我還在,他就一點也不顧忌。假使我一旦出了春明門,還能讓我再回來麽?”他這裏說的是一個典故。唐朝京城長安的正門(東門)名為春明門,於是後人就以“春明”作為京城的別稱,北京成為國都後,也是被稱為“春明”的。
看來,走還是留,張居正要有一個態度了。
當時朝中諸臣,以對“奪情”的態度,分為兩大派。時人評價道,卑劣者附合,高尚者抨擊。
即使在張居正的營壘裏,也有不少人建議張居正還是順應輿論丁憂為好。張居正的門客、貢生宋堯愈、薊鎮總兵戚繼光、原大理寺卿陸光祖等,都勸張居正回鄉。戚繼光甚至提出可以讓徐階回來幹一段,反正徐老年紀大了,不可能久居其位,三年後把權還回來就是了。
這些人,可說都是張居正的至交,勸他回鄉,或者因正統觀念較重,或是權衡過其中利弊,而並非關鍵時刻對張有了離心傾向。尤其宋堯愈看得透徹,他認為:即使走了以後萬一出現不測,誹謗之風大起,有兩宮太後、皇帝和老臣聯手壓製,還不至於有大問題。又何必占據要津、手拿利器來防民之口呢?走有風險,留也有風險,但留下來的禍患要大得多。
李幼滋則堅決反對這種看法,斥之為“宋儒頭巾迂論”,他以為人一走,形勢如何變化,根本就無法掌控了。眼下百事待舉,執宰豈可一走了之?
張居正此時進退兩難,與馮保商量了之後,認為還是奪情最為穩妥,於是才有了前麵的一場場戲。
最富於戲劇性命運的人物,當屬吏部尚書張瀚。他是由張居正一手提拔上來的,平時唯張居正馬首是瞻。朝議對他這一點極為不滿。但這次,事涉孔孟之道,他不知為何突然堅持起原則來,不肯出麵挽留張居正,以此帶動了吏部一大批官員聯合起來反奪情。
馮保傳出中旨(皇帝直接下詔),要張瀚帶頭倡議奪情。張居正在請歸的同時,也跟張瀚吹風,讓他贊同皇帝的挽留。張瀚故作不解,說:“元輔奔喪,那是應給予特殊恩典的,但這是禮部的事,與吏部何幹?”張居正幾次派出說客曉以利害,他就是不為所動。居正大不悅,於是擬旨切責張瀚,說張瀚是“奉諭不復,無人臣禮”。當時,廷臣們個個驚恐,都紛紛附和“保留”之議。張瀚拊膺嘆息道:“三綱淪矣!”
張居正益怒,指使言官彈劾這個叛徒。
結果十月十一日,突然有詔,勒令張瀚致仕,吏部全體官員罰俸半年。
舉朝為之震動!
為了對輿論有個交代,從九月底起,張居正就按照慣例接連上疏,表示要回鄉守製。但是,奏本裏卻另有文章。他說:“臣聞受非常之恩者,宜有非常之報。夫非常者,非常理所能拘也。”然後又說自己哪怕粉身碎骨也不能報答皇恩於萬一,“又何暇顧旁人之非議,徇匹夫之小節,而拘拘於常理之內乎!”
這等於就是在暗示皇上,我可以為你做超越常規的事。《明神宗實錄》的作者在記錄這件事時,也忍不住議論了一句;“觀此,而奪情之本謀盡露矣!”
此後,萬曆皇帝與張居正又演出了三留三讓的俗套戲,張居正便不再堅持要回鄉,而於十月十三日提出了“在官守製”的折衷方案。
皇帝讓司禮監的太監魏朝隨張居正的兒子回江陵奔喪,張居正提出,過了“七七”之後,自己不隨朝議事,不參加朝廷慶典,隻赴閣辦公,並且不穿紅色官服。
張居正為表示孝心,還提出守製期間,不領工資。萬曆就特批每月由有關衙門給張家送油鹽柴米聊補困境。最荒唐的是,還讓光祿寺每天送去酒飯一桌(也不怕麻煩)。算下來比領工資還合算了。
君臣兩個自以為戲演得差不多了,於祖製、於輿論,都可以有了交代。
但他們全想不到,這把戲怎能瞞得過人?
反對奪情的官員立刻發起攻擊,且來勢兇猛,這是萬曆和張居正事前絕想不到的。
次第上陣掄開了大斧的,有四個:翰林院的編修吳中行和檢討趙用賢,刑部的員外郎艾穆和主事沈思孝。翰林院的這兩位,恰又是張居正的門生。
十月十八日,也就是張居正提出“在官守製”的五天後,吳中行首先向老師發難。他的奏疏寫得相當煽情,從人倫大義上對張居正施壓。他說:元輔晝夜為公操勞,父子相別十九年。這期間,兒子的身體由壯而強,由強變衰,父親由衰成頭白,由頭白成蒼老,音容相隔開。現在父親逝於千裏之外,卻不得臨穴一哭,情何以堪!
張居正在喪中,因驚悸悲傷臥倒在床,勉強起來叩謝,說:“我的腦袋全賴馮公公才能保住了!”(《定陵注略》)
張居正的親信、戶部侍郎李幼滋最先意識到問題的舉足輕重,索性捅開窗戶紙,建議張居正奪情以保住權力。
馮保當然是不遺餘力,在太後和萬曆、以及有關的朝臣那兒分頭做了工作。
張居正作為當事人,也是“恐一旦去,他人且謀己”。而且幾天來已有令人不安的跡象。按照舊例,在內閣辦公室,首輔去職三天後,次輔就搬到原來首輔的位子去坐,並接受同僚與下屬穿紅衣拜見。呂調陽是次輔,此次雖然沒有遷座位,但坦然接受僚屬拜見。
張居正知道了,有氣,說:“我還在,他就一點也不顧忌。假使我一旦出了春明門,還能讓我再回來麽?”他這裏說的是一個典故。唐朝京城長安的正門(東門)名為春明門,於是後人就以“春明”作為京城的別稱,北京成為國都後,也是被稱為“春明”的。
看來,走還是留,張居正要有一個態度了。
當時朝中諸臣,以對“奪情”的態度,分為兩大派。時人評價道,卑劣者附合,高尚者抨擊。
即使在張居正的營壘裏,也有不少人建議張居正還是順應輿論丁憂為好。張居正的門客、貢生宋堯愈、薊鎮總兵戚繼光、原大理寺卿陸光祖等,都勸張居正回鄉。戚繼光甚至提出可以讓徐階回來幹一段,反正徐老年紀大了,不可能久居其位,三年後把權還回來就是了。
這些人,可說都是張居正的至交,勸他回鄉,或者因正統觀念較重,或是權衡過其中利弊,而並非關鍵時刻對張有了離心傾向。尤其宋堯愈看得透徹,他認為:即使走了以後萬一出現不測,誹謗之風大起,有兩宮太後、皇帝和老臣聯手壓製,還不至於有大問題。又何必占據要津、手拿利器來防民之口呢?走有風險,留也有風險,但留下來的禍患要大得多。
李幼滋則堅決反對這種看法,斥之為“宋儒頭巾迂論”,他以為人一走,形勢如何變化,根本就無法掌控了。眼下百事待舉,執宰豈可一走了之?
張居正此時進退兩難,與馮保商量了之後,認為還是奪情最為穩妥,於是才有了前麵的一場場戲。
最富於戲劇性命運的人物,當屬吏部尚書張瀚。他是由張居正一手提拔上來的,平時唯張居正馬首是瞻。朝議對他這一點極為不滿。但這次,事涉孔孟之道,他不知為何突然堅持起原則來,不肯出麵挽留張居正,以此帶動了吏部一大批官員聯合起來反奪情。
馮保傳出中旨(皇帝直接下詔),要張瀚帶頭倡議奪情。張居正在請歸的同時,也跟張瀚吹風,讓他贊同皇帝的挽留。張瀚故作不解,說:“元輔奔喪,那是應給予特殊恩典的,但這是禮部的事,與吏部何幹?”張居正幾次派出說客曉以利害,他就是不為所動。居正大不悅,於是擬旨切責張瀚,說張瀚是“奉諭不復,無人臣禮”。當時,廷臣們個個驚恐,都紛紛附和“保留”之議。張瀚拊膺嘆息道:“三綱淪矣!”
張居正益怒,指使言官彈劾這個叛徒。
結果十月十一日,突然有詔,勒令張瀚致仕,吏部全體官員罰俸半年。
舉朝為之震動!
為了對輿論有個交代,從九月底起,張居正就按照慣例接連上疏,表示要回鄉守製。但是,奏本裏卻另有文章。他說:“臣聞受非常之恩者,宜有非常之報。夫非常者,非常理所能拘也。”然後又說自己哪怕粉身碎骨也不能報答皇恩於萬一,“又何暇顧旁人之非議,徇匹夫之小節,而拘拘於常理之內乎!”
這等於就是在暗示皇上,我可以為你做超越常規的事。《明神宗實錄》的作者在記錄這件事時,也忍不住議論了一句;“觀此,而奪情之本謀盡露矣!”
此後,萬曆皇帝與張居正又演出了三留三讓的俗套戲,張居正便不再堅持要回鄉,而於十月十三日提出了“在官守製”的折衷方案。
皇帝讓司禮監的太監魏朝隨張居正的兒子回江陵奔喪,張居正提出,過了“七七”之後,自己不隨朝議事,不參加朝廷慶典,隻赴閣辦公,並且不穿紅色官服。
張居正為表示孝心,還提出守製期間,不領工資。萬曆就特批每月由有關衙門給張家送油鹽柴米聊補困境。最荒唐的是,還讓光祿寺每天送去酒飯一桌(也不怕麻煩)。算下來比領工資還合算了。
君臣兩個自以為戲演得差不多了,於祖製、於輿論,都可以有了交代。
但他們全想不到,這把戲怎能瞞得過人?
反對奪情的官員立刻發起攻擊,且來勢兇猛,這是萬曆和張居正事前絕想不到的。
次第上陣掄開了大斧的,有四個:翰林院的編修吳中行和檢討趙用賢,刑部的員外郎艾穆和主事沈思孝。翰林院的這兩位,恰又是張居正的門生。
十月十八日,也就是張居正提出“在官守製”的五天後,吳中行首先向老師發難。他的奏疏寫得相當煽情,從人倫大義上對張居正施壓。他說:元輔晝夜為公操勞,父子相別十九年。這期間,兒子的身體由壯而強,由強變衰,父親由衰成頭白,由頭白成蒼老,音容相隔開。現在父親逝於千裏之外,卻不得臨穴一哭,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