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不是現代人,但不等於不是現代人就不聰明。聰明跟現代不現代的沒有關係,隻跟能不能痛痛快快的辦事有關係。


    萬曆二年正月十九日,大明皇帝宮內的會極門張燈結彩。文武百官服裝鮮亮,肅立兩旁。12歲的小皇帝昂然而出,官員虔誠地三叩九拜,“萬歲”聲直衝雲霄。


    大太監馮保高聲宣讀獲獎廉能官員名單,模範們魚貫而出,伏地謝恩。


    廉潔幹練者揚眉吐氣,這才是國之大幸啊!


    張居正位列百官排頭,春陽照在他的臉上,神采非凡。在他的身上,相權之重,古今未有;治國之才,古今未有!這也是帝國之大幸。


    大明的國運,眼下正有如祖宗祭壇上的香菸,蒸騰直上。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否!


    他張居正,永遠不會有這種悲嘆。


    為什麽呢?時也,勢也,千載難逢的機運也。


    腐朽與新生,沉淪與崛起——這中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天塹,而是一葦可渡、舉手之勞。


    之所以做不到,是沒有人在認真地做;之所以做不成,是沒有人真正想把它做成。


    朱老皇帝以一農民,赤手空拳,揭竿而起,建立了一個偉大的帝國。這是奇蹟。但是當這個帝國具備了所有完善的國家機能以後,為何反而創造不出奇蹟來了?是因為:哀莫大於心死!肉食者,既然有肉吃,他就不再想創造什麽奇蹟了。食不著肉的人,裹腹尚難,他們沒有什麽義務去創造奇蹟。


    國家之老,老於人心。


    既然大明這條寶船是永不沉沒的,那還用管它往哪裏開?


    ——但是,船真的是永不沉沒的麽?


    可惜,夏蟲不可語冰,跟他們說這些是沒用的。貪酷之官,隻知道財富是無盡的;庸惰之官,隻知道太陽是每天都要升起來的;奔競之官,隻知道寶塔尖上的風光是最好的。


    對他們來說,民力,可以無止境地使用;人心,可以無顧忌地踩踏;笙歌,可以無終結地演奏下去。


    這一切,永遠不須償還。


    他們哪裏知道:就在這腳下三尺土中,“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昏睡百年的大明,就這樣不可挽救了麽?


    歷史,恰在這個時候選擇了張居正。


    書生報國,惟以智慧。還有就是——“慨然以天下為己任”。


    他起自布衣,登入廟堂,“且受深恩,義當死報,雖議謗有所弗恤也!”


    人力可勝天,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難道世路多荊棘,他不知道嗎?


    他當然明白。


    但國家興衰,不止是一個人的禍福。拯民救時,就在今朝!是五尺男兒,能罷得了手嗎?


    正所謂“無限滄州漁父意,夜深高詠獨舷鳴”(張居正《泊漢江望黃鶴樓》)。


    這內心裏最深刻的嘯聲,有誰聽,有誰聽!


    【金戈鐵馬入夢來】


    張居正的“江陵柄政”十年間,最值得人稱道的還有善用將帥、安定邊陲之功。


    在隆萬交替之際,大明的天下還不能算四方晏然,各處仍時有聞警。這都是正德、嘉靖兩朝留下來的爛事。


    那兩位自我感覺良好的皇帝,在國防決策上實屬低能兒,對外戰略完全短視,忽戰忽和,缺乏長期打算。對所啟用的邊將也是信疑不定,讓人很難願意賣命。仗要是打輸了,那就都是下麵的錯兒,薊州前線在十七年中,竟更換大將十人,沒有一個不是獲罪撤職的。總督王忬與楊選兩人,還因吃敗仗而被皇上殺了頭。


    隻有低能的下屬,沒有低能的上級。皇帝的心理倒是平衡了,但事情卻毫無起色。


    兵備鬆弛,到了近乎兒戲的程度。


    軍官們普遍強迫士兵服勞役,十分殘苛,導致兵卒大量逃亡。當官的正好吃空餉。以京軍、邊軍的編製論,合計有百萬,但實際有多少鬼才知道。以京軍為例,嘉靖時的編製14萬,按人頭一個個數的話,隻有不到6萬,而能打仗的,大概也就2萬。


    明初的軍屯到後來已經無法生效,軍費均由財政支出。一年軍費70餘萬兩,一打仗就超過上百萬兩,占全國年總支出的70%!從太倉發放到邊境的軍餉,年年不足用。這個大包袱,哪個背得起?


    花這麽多銀子要是養一批精兵,也還不算冤枉。可是大明的軍人情況如何?軍官都是世襲,吃慣了空餉,罵慣了士兵,哪裏懂得帶兵。一遇檢閱會操,就臨時拉來一批老百姓充數。兵部的大員下來,檢閱陣前,隻見一片嘻嘻哈哈,“呼舞搏笑而已”。兵部官員受了賄,也不見怪:弟兄們好啊!


    這就是大明軍。無怪在庚戌之變時,京軍一聽說要出城打韃子,竟人人號啕大哭!


    邊防潰爛,這“潰爛”二字一點都不過分。


    就在張居正入閣那年,隆慶元年,仍有一次俺答犯境,兵鋒直薄北京城。經過張居正與高拱經略,邊防才有所復振。到他完全執掌了最高軍事權之後,更是加緊調兵遣將,整飭武備。大明的千裏邊防,畫角連營,漸漸的有了一支虎賁之師!


    書生穩坐帳中,決勝萬裏之外。


    張居正在入閣後的16年中,與邊防將官頻頻通信,指點機宜,部署措當。這些函件捨棄了公文套路,事無巨細,詳為謀劃,在他的文集中收錄的有百餘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出了個張居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秋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秋子並收藏明朝出了個張居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