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此時已把張視為盟友,朗聲說道:“今天的事,肯定是為這兩天科道奏本的事。如果皇上和兩宮責問什麽,我來應對。我當然要以法理為依據,所說的話可能得罪。張公,內閣有你留下,我就是被驅逐也沒事。”
張居正本不想來看這一幕,他還不是個幸災樂禍的人。但高拱派人催了好幾次,不來的話,反而是顯出有鬼了。此時聽見高拱這樣說,張居正隻好應付:“高公,你這是說到哪裏去了!”
一行緋袍玉帶的高官,迤邐來到會極門。沒見著皇上,也沒見有兩宮,隻見太監王蓁奉聖旨出來。
各部首長一起跪下。隻聽王蓁高聲道:“張先生接旨——”
嗯?
不等眾人有思考的餘地,王蓁便連珠炮一般念開了聖旨:
皇後懿旨、皇貴妃令旨:說與內閣五府六部諸臣,大行皇帝賓天先一日,召內閣三臣在禦榻前,同我母子三人親受遺囑曰,東宮年少,賴爾輔導。今大學士高拱攬權擅政,奪朝廷威福自專,通不許皇帝主管,我母子日夕驚懼。現令高拱回籍閑住,不許停留。爾等大臣受國厚恩,如何阿附權臣,蔑視幼主?從今往後洗滌思想,忠心報主,如再有這等的,典刑處之。欽此——!
高拱伏在地上,越聽越不對勁,當他明白過來後,不禁“麵色如死灰,汗陡下如雨,伏地不能起” (王世貞語)。
晴天霹靂!
這不可能,這怎麽可能?亂命,亂命啊!
但是,他已經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完全擊潰了。鬥爭的結果與他的期望,相距太遠。他頭腦中隻是一片空白。
紫禁城、文淵閣、緋袍玉帶……難道,這一切就將永遠與他無緣了?
在旁邊的張居正連忙將他扶起,又喚了兩個小吏來,將老頭兒攙扶出宮去。
張居正當日即升為首輔,此後便是他長達十年的“江陵柄政”時期。
今人有曰:此次的首、次輔之爭,最為迅捷,勝負立見。大明一朝,此前此後都沒再有過。
這一年,是隆慶六年,歲次壬申,因此史稱“壬申政變”。此次政變以其短促、絕情、當朝首輔被處理之狼狽而著稱。
對於當天張居正是否在現場,後世有不同看法。《明史》及《明史紀事本末》均稱在場,而據崇禎年間周聖楷《張居正傳》考證,當時張居正仍在天壽山考察,回京時政變已發生。再看張居正本人的奏疏,則含糊了這一點,也似乎並未在場。而在六月十八日亦即兩天後,才有太監傳他進宮接受新任命的。朱東潤先生獨取後一說。
但我以為,以張居正在場,更具有歷史的真實感。
皇帝發了怒,首輔丟官。這隻出頭的公雞一被拔了毛,百官立即噤口。昨日之喧囂,恍若隔世。倒是張居正接旨後,馬上去找了病中的高儀,兩人聯名上疏,請最高當局收回成命,竭力挽留高拱。
他執筆的這個奏本,倒也直言不諱,說“臣等看高拱歷三朝三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嚐有過。雖其議侃直,外貌威嚴,而中實過於謹畏”。這是公道話。但沒錯不等於就不能被罷免,道義何時曾經鬥得過權力?
張居正又為“陳五事疏”做了辯護,說是“其意蓋欲復祖製”,“意實無他”,並沒有什麽壞心。而且是“與臣等彼此商量,連名同上,非獨拱意也。”
因此,要罷,請把我們兩人也一同罷了。他再次提醒皇帝,高拱是元老,“未有顯過,遂被罷斥,傳之四方,殊駭觀聽”,與先帝的託付相牴觸。
這個挽留奏疏上奏於事發當天,道理說得相當到位。高拱與後世(包括當代)的絕大部分史家都認為,這不過是在演雙簧。
上這個奏疏是為避嫌,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假戲似乎也不必做得這麽真。所以,我就此疏的內容如此尖銳,不由得對張居正究竟參與了多少陰謀,有了一些疑問。
往事不可追了。還是來看政變的結果。
張居正上午上疏,下午得皇帝答覆:“卿等不可黨護負國!”意思是,你們不要搞小團夥。高拱,絕對是挽留不住了。
第二天,高拱依例前去“辭朝”,交代工作事宜。張居正見了,忙說:“我要為你請求‘馳驛行’。”就是請求享有乘坐公家驛車的特權。
明代高官外出公幹,一向有此特權。驛車是大車,中途停歇又有人伺候,自是體麵而又舒服。私人隻能僱到小車,簡陋而顛簸,路途上比較辛苦。別人都還在為政變而驚恐,張居正獨獨想到了這一點。
高拱毫不領情,一口回絕:“行便行矣,何馳驛為!”少給我來這套!
張居正不由呆住。高拱又譏諷道:“張公大可不必如此,你就不怕再下一道‘黨護負國’的聖旨來?”賣友求榮啊,居然和皇上一塊兒演起雙簧來了!
張居正無法辯解,甚尷尬,隻能說:“高公,你還是這個樣子!”
高拱辭朝之後,就算正式卸了任。因聖旨有曰“不得停留”。因此早有錦衣衛盯著,立時三刻,馬上就得出城回鄉。
倉促之間,高拱在路邊雇了一輛騾車,回家胡亂裝了些細軟,載著家人踏上歸程。
張居正本不想來看這一幕,他還不是個幸災樂禍的人。但高拱派人催了好幾次,不來的話,反而是顯出有鬼了。此時聽見高拱這樣說,張居正隻好應付:“高公,你這是說到哪裏去了!”
一行緋袍玉帶的高官,迤邐來到會極門。沒見著皇上,也沒見有兩宮,隻見太監王蓁奉聖旨出來。
各部首長一起跪下。隻聽王蓁高聲道:“張先生接旨——”
嗯?
不等眾人有思考的餘地,王蓁便連珠炮一般念開了聖旨:
皇後懿旨、皇貴妃令旨:說與內閣五府六部諸臣,大行皇帝賓天先一日,召內閣三臣在禦榻前,同我母子三人親受遺囑曰,東宮年少,賴爾輔導。今大學士高拱攬權擅政,奪朝廷威福自專,通不許皇帝主管,我母子日夕驚懼。現令高拱回籍閑住,不許停留。爾等大臣受國厚恩,如何阿附權臣,蔑視幼主?從今往後洗滌思想,忠心報主,如再有這等的,典刑處之。欽此——!
高拱伏在地上,越聽越不對勁,當他明白過來後,不禁“麵色如死灰,汗陡下如雨,伏地不能起” (王世貞語)。
晴天霹靂!
這不可能,這怎麽可能?亂命,亂命啊!
但是,他已經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完全擊潰了。鬥爭的結果與他的期望,相距太遠。他頭腦中隻是一片空白。
紫禁城、文淵閣、緋袍玉帶……難道,這一切就將永遠與他無緣了?
在旁邊的張居正連忙將他扶起,又喚了兩個小吏來,將老頭兒攙扶出宮去。
張居正當日即升為首輔,此後便是他長達十年的“江陵柄政”時期。
今人有曰:此次的首、次輔之爭,最為迅捷,勝負立見。大明一朝,此前此後都沒再有過。
這一年,是隆慶六年,歲次壬申,因此史稱“壬申政變”。此次政變以其短促、絕情、當朝首輔被處理之狼狽而著稱。
對於當天張居正是否在現場,後世有不同看法。《明史》及《明史紀事本末》均稱在場,而據崇禎年間周聖楷《張居正傳》考證,當時張居正仍在天壽山考察,回京時政變已發生。再看張居正本人的奏疏,則含糊了這一點,也似乎並未在場。而在六月十八日亦即兩天後,才有太監傳他進宮接受新任命的。朱東潤先生獨取後一說。
但我以為,以張居正在場,更具有歷史的真實感。
皇帝發了怒,首輔丟官。這隻出頭的公雞一被拔了毛,百官立即噤口。昨日之喧囂,恍若隔世。倒是張居正接旨後,馬上去找了病中的高儀,兩人聯名上疏,請最高當局收回成命,竭力挽留高拱。
他執筆的這個奏本,倒也直言不諱,說“臣等看高拱歷三朝三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嚐有過。雖其議侃直,外貌威嚴,而中實過於謹畏”。這是公道話。但沒錯不等於就不能被罷免,道義何時曾經鬥得過權力?
張居正又為“陳五事疏”做了辯護,說是“其意蓋欲復祖製”,“意實無他”,並沒有什麽壞心。而且是“與臣等彼此商量,連名同上,非獨拱意也。”
因此,要罷,請把我們兩人也一同罷了。他再次提醒皇帝,高拱是元老,“未有顯過,遂被罷斥,傳之四方,殊駭觀聽”,與先帝的託付相牴觸。
這個挽留奏疏上奏於事發當天,道理說得相當到位。高拱與後世(包括當代)的絕大部分史家都認為,這不過是在演雙簧。
上這個奏疏是為避嫌,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假戲似乎也不必做得這麽真。所以,我就此疏的內容如此尖銳,不由得對張居正究竟參與了多少陰謀,有了一些疑問。
往事不可追了。還是來看政變的結果。
張居正上午上疏,下午得皇帝答覆:“卿等不可黨護負國!”意思是,你們不要搞小團夥。高拱,絕對是挽留不住了。
第二天,高拱依例前去“辭朝”,交代工作事宜。張居正見了,忙說:“我要為你請求‘馳驛行’。”就是請求享有乘坐公家驛車的特權。
明代高官外出公幹,一向有此特權。驛車是大車,中途停歇又有人伺候,自是體麵而又舒服。私人隻能僱到小車,簡陋而顛簸,路途上比較辛苦。別人都還在為政變而驚恐,張居正獨獨想到了這一點。
高拱毫不領情,一口回絕:“行便行矣,何馳驛為!”少給我來這套!
張居正不由呆住。高拱又譏諷道:“張公大可不必如此,你就不怕再下一道‘黨護負國’的聖旨來?”賣友求榮啊,居然和皇上一塊兒演起雙簧來了!
張居正無法辯解,甚尷尬,隻能說:“高公,你還是這個樣子!”
高拱辭朝之後,就算正式卸了任。因聖旨有曰“不得停留”。因此早有錦衣衛盯著,立時三刻,馬上就得出城回鄉。
倉促之間,高拱在路邊雇了一輛騾車,回家胡亂裝了些細軟,載著家人踏上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