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韓楫,老早就是高拱倒徐的馬前卒,場場惡鬥都落不下他。
趙貞吉心裏恨恨:娘西皮!這高霸王,又放出這些賴癩皮狗了!於是,他立即上疏自辯。
老趙滿腔悲憤,振振有詞:皇上,你看韓楫不是在胡說八道麽?人要是無能,就不可能專橫。專橫怎麽可能是庸臣的特長?您信任我讓我掌管都察院,我哪裏敢不盡職?我認為,高拱本來就是內閣近臣,參預中樞機密,同時在外又掌握幹部人事權,這權力也太大了。皇上您委任我管監察係統,不就是要我節製他的權力麽?十個月以來,他歪曲考察本意,放縱大惡之人,昭然在人耳目。如果我還不出來說話,那可就真是庸臣了。人要像高拱這樣,才談得上專橫。他姓韓的小子不就是想罷免我嗎?行,但是請皇上在放歸我之後,讓高拱這傢夥回到內閣來,千萬不要給他這麽大的權,省得讓他到處結納狐群狗黨!
好,連老將都給逼出來了!高拱見狀,寸土不讓,也立即上疏做了答辯。老傢夥,就讓皇上來評個公道吧!
老趙的上疏言辭犀利,也充滿了邏輯性。但是君主一般是不容易為邏輯所打動的。高高在上的時間久了,思維總是異於常人,明明眼前是哀鴻遍野,他看著也是一片太平盛世。
而高拱的自辯,倒是很一般。無非是說,韓楫參劾趙閣老,是他的個人行為,絕非受我指使,而且我也沒有放縱大惡。他強調的關鍵一點是,既然趙閣老這麽看不慣我,那就請皇上將我罷免以謝趙老。
高拱將完了趙貞吉的軍,這是又在將皇帝的軍了。他給了隆慶一個明白無誤的信息:不是他走,就是我走!兩隻老虎,不可再處於一籠。
若是換了勤快一點的皇帝,可能就會分別去做工作:都是肱股大臣,看我的麵子還是和為貴吧。但是隆慶是個懶人,他喜歡快刀斬亂麻,很快地,詔書下來了,其中沒提趙貞吉有什麽錯,隻是對高拱表示:你忠誠輔佐,辦事公正,是我的左右手,怎麽能引咎辭職呢?好好幹吧,辭職不予批準。
滿朝的人都在等待這個裁決,現在清楚了——高拱全勝!
趙貞吉似乎感到很意外。老頭兒明白了,這是徹底輸了。於是隻好灰溜溜地夾起公文包走路,致仕回鄉了。
隆慶對高拱,是鐵了心地信任。高拱的權力資源,可說是一等一級的。趙貞吉雖然也很受賞識,但恩寵的等級要低得很多。兩人的強弱之勢,非常明顯。老趙最正確的戰略,應該是採取守勢。雖然你很強硬,但我沒有破綻,你也拿我沒奈何。而現在這樣不顧一切的決戰,勝負的結果隻能有一種,老趙事先應該想得到。兩個人拚的,不過是恩寵的等級——那隆慶是個聽得進真理的人麽?
趙貞吉就這樣走了。首輔李春芳痛心於徐階的勢力土崩瓦解,在這前後也走了。高拱如願以償升任首輔,同時內閣又補進了一個殷士儋。殷過去也是裕邸的一個講讀,現任禮部尚書。
現在的內閣,很像是裕邸大講堂的翻版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也是個濫俗的民間話語,不過,你能說它概括得不對?所有的宏大話語,都是冠冕堂皇的,而在那後麵藏著的,恰恰就是這些濫俗到家的真理。
現在該論到高拱撚著鬍鬚微笑了——河清海晏啊,如今的內閣還稍微有那麽點模樣了。
官場排擠人的手段,其實到哪裏都是一樣。連芝麻小官也都會。要想把你擠走,就給你製造不友善氣氛。對自己人有說有笑,對你,則視若無物。無論你說什麽,我就是一個反對。我這一夥裏的人,哪怕是癩蛤蟆,我也要把他捧上天,而你,就是蘇東坡再世,也能給你找出文理不通來。
七、八品的小官兒,管的不過是十幾個人,尚且要搞一統天下,就更不用說操持國柄的大佬了,那肯定是要把班子徹底“洗刷刷”。
可是,班子還沒有完全幹淨。這個殷士儋,倒還不是高拱一夥的。裕邸的舊人先後入相,他是進來得比較遲的,隆慶四年十一月才入閣。老殷升得慢,就疑心是高拱不肯提拔。這次入閣,走的是“中官”路線,來路不大光明。高拱看不大好他,看好的是自己的直接下屬——吏部侍郎張四維。殷士儋見此情形,就疑心自己的相位八成是坐不穩了。漸漸的,對高拱,連殺的心都有了。
殷士儋的背景,是隆慶身邊的大太監陳洪,根子很硬,不大買高拱的帳。高拱看他也是如鯁在喉,不耐煩之極。這時,忽而又有禦史郜永春參劾張四維家庭出身不正,是個大鹽商,過去有勾結官府、權錢交易的劣跡。高拱立刻疑心是殷士儋在幕後主使。
緊跟著,就有韓楫等人上疏,對殷士儋走閹宦的後門入閣提出異議。殷士儋也認定是高拱在幕後主使,兩人就此劍拔弩張。
這一天,六科的給事中們會齊到內閣,按例和大學士們開碰頭會。大家互相作個揖,然後開會,因此這例會的正式名稱叫“揖會”。
這下冤家正好碰了頭。殷士儋走過去對韓楫說:“聽說科長(原話如此)對我不感冒,不感冒可以,但不要被人當槍使!”韓楫未加理會。散會時,高拱忽然來了一句:“做事不合規矩哪行啊!”
一聽首輔這陰陽怪氣的話,殷士儋就知道這是在諷刺他“走內宦路線”,頓時勃然大怒:“你為了提拔張四維而壓我,我沒脾氣。現在你又想驅逐我給那個傢夥騰地方,是不是太過分了?你驅逐了陳公,又驅逐趙公,完了又驅逐李公,現在又來驅逐我。你這樣子就能坐得穩這個座兒?”說著揮拳就要痛揍高拱。
趙貞吉心裏恨恨:娘西皮!這高霸王,又放出這些賴癩皮狗了!於是,他立即上疏自辯。
老趙滿腔悲憤,振振有詞:皇上,你看韓楫不是在胡說八道麽?人要是無能,就不可能專橫。專橫怎麽可能是庸臣的特長?您信任我讓我掌管都察院,我哪裏敢不盡職?我認為,高拱本來就是內閣近臣,參預中樞機密,同時在外又掌握幹部人事權,這權力也太大了。皇上您委任我管監察係統,不就是要我節製他的權力麽?十個月以來,他歪曲考察本意,放縱大惡之人,昭然在人耳目。如果我還不出來說話,那可就真是庸臣了。人要像高拱這樣,才談得上專橫。他姓韓的小子不就是想罷免我嗎?行,但是請皇上在放歸我之後,讓高拱這傢夥回到內閣來,千萬不要給他這麽大的權,省得讓他到處結納狐群狗黨!
好,連老將都給逼出來了!高拱見狀,寸土不讓,也立即上疏做了答辯。老傢夥,就讓皇上來評個公道吧!
老趙的上疏言辭犀利,也充滿了邏輯性。但是君主一般是不容易為邏輯所打動的。高高在上的時間久了,思維總是異於常人,明明眼前是哀鴻遍野,他看著也是一片太平盛世。
而高拱的自辯,倒是很一般。無非是說,韓楫參劾趙閣老,是他的個人行為,絕非受我指使,而且我也沒有放縱大惡。他強調的關鍵一點是,既然趙閣老這麽看不慣我,那就請皇上將我罷免以謝趙老。
高拱將完了趙貞吉的軍,這是又在將皇帝的軍了。他給了隆慶一個明白無誤的信息:不是他走,就是我走!兩隻老虎,不可再處於一籠。
若是換了勤快一點的皇帝,可能就會分別去做工作:都是肱股大臣,看我的麵子還是和為貴吧。但是隆慶是個懶人,他喜歡快刀斬亂麻,很快地,詔書下來了,其中沒提趙貞吉有什麽錯,隻是對高拱表示:你忠誠輔佐,辦事公正,是我的左右手,怎麽能引咎辭職呢?好好幹吧,辭職不予批準。
滿朝的人都在等待這個裁決,現在清楚了——高拱全勝!
趙貞吉似乎感到很意外。老頭兒明白了,這是徹底輸了。於是隻好灰溜溜地夾起公文包走路,致仕回鄉了。
隆慶對高拱,是鐵了心地信任。高拱的權力資源,可說是一等一級的。趙貞吉雖然也很受賞識,但恩寵的等級要低得很多。兩人的強弱之勢,非常明顯。老趙最正確的戰略,應該是採取守勢。雖然你很強硬,但我沒有破綻,你也拿我沒奈何。而現在這樣不顧一切的決戰,勝負的結果隻能有一種,老趙事先應該想得到。兩個人拚的,不過是恩寵的等級——那隆慶是個聽得進真理的人麽?
趙貞吉就這樣走了。首輔李春芳痛心於徐階的勢力土崩瓦解,在這前後也走了。高拱如願以償升任首輔,同時內閣又補進了一個殷士儋。殷過去也是裕邸的一個講讀,現任禮部尚書。
現在的內閣,很像是裕邸大講堂的翻版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也是個濫俗的民間話語,不過,你能說它概括得不對?所有的宏大話語,都是冠冕堂皇的,而在那後麵藏著的,恰恰就是這些濫俗到家的真理。
現在該論到高拱撚著鬍鬚微笑了——河清海晏啊,如今的內閣還稍微有那麽點模樣了。
官場排擠人的手段,其實到哪裏都是一樣。連芝麻小官也都會。要想把你擠走,就給你製造不友善氣氛。對自己人有說有笑,對你,則視若無物。無論你說什麽,我就是一個反對。我這一夥裏的人,哪怕是癩蛤蟆,我也要把他捧上天,而你,就是蘇東坡再世,也能給你找出文理不通來。
七、八品的小官兒,管的不過是十幾個人,尚且要搞一統天下,就更不用說操持國柄的大佬了,那肯定是要把班子徹底“洗刷刷”。
可是,班子還沒有完全幹淨。這個殷士儋,倒還不是高拱一夥的。裕邸的舊人先後入相,他是進來得比較遲的,隆慶四年十一月才入閣。老殷升得慢,就疑心是高拱不肯提拔。這次入閣,走的是“中官”路線,來路不大光明。高拱看不大好他,看好的是自己的直接下屬——吏部侍郎張四維。殷士儋見此情形,就疑心自己的相位八成是坐不穩了。漸漸的,對高拱,連殺的心都有了。
殷士儋的背景,是隆慶身邊的大太監陳洪,根子很硬,不大買高拱的帳。高拱看他也是如鯁在喉,不耐煩之極。這時,忽而又有禦史郜永春參劾張四維家庭出身不正,是個大鹽商,過去有勾結官府、權錢交易的劣跡。高拱立刻疑心是殷士儋在幕後主使。
緊跟著,就有韓楫等人上疏,對殷士儋走閹宦的後門入閣提出異議。殷士儋也認定是高拱在幕後主使,兩人就此劍拔弩張。
這一天,六科的給事中們會齊到內閣,按例和大學士們開碰頭會。大家互相作個揖,然後開會,因此這例會的正式名稱叫“揖會”。
這下冤家正好碰了頭。殷士儋走過去對韓楫說:“聽說科長(原話如此)對我不感冒,不感冒可以,但不要被人當槍使!”韓楫未加理會。散會時,高拱忽然來了一句:“做事不合規矩哪行啊!”
一聽首輔這陰陽怪氣的話,殷士儋就知道這是在諷刺他“走內宦路線”,頓時勃然大怒:“你為了提拔張四維而壓我,我沒脾氣。現在你又想驅逐我給那個傢夥騰地方,是不是太過分了?你驅逐了陳公,又驅逐趙公,完了又驅逐李公,現在又來驅逐我。你這樣子就能坐得穩這個座兒?”說著揮拳就要痛揍高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