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臣楊繼盛的下場非常慘烈。
這位一根筋的楊先生是張居正的進士同年,時任兵部員外郎。他挑戰嚴嵩,幾乎等於飛蛾撲火。忠勇固然可嘉,可是旁觀者看了,很難不膽戰心驚。就在張居正告假的第二年,係獄已三年的楊繼盛,被嚴嵩陰險地借皇帝之手殺死。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這句聞名於今世的話,就出自這位硬漢。勇士留其名,千百載之後都會有人嘆服。他當時沒有改變得了什麽,皇帝下詔殺他,也隻不過就當撚死了個蟲子。大明天下幾乎爛透了的道義,他一個瘦弱的肩膀能擔得起來麽?
但是,他不與王八蛋們苟活在同一片天下的絕然,卻為萬世的人們昭示了——“男子漢”三個字該怎樣寫!
他死了,留下了一捧正義之火。人們固然是噤聲了,但離爆發的時日也就不遠了。
張居正的選擇,則是與惡濁的政治一刀兩斷。在江陵老家,他開始了“臥龍”式的生涯。“卜築小湖山中,課家僮,插土編茅,築一室,僅三五椽,種竹半畝,養一臒鶴,終日閉關不啟,人無所得望見,唯令童子數人,事灑歸,煮茶洗藥。有時讀書,或棲神胎息,內視返觀。久之,既神氣日益壯。”(張敬修《文忠公行實》)
這簡直是活神仙了!張家原來僅是清貧之家,張居正小的時候,家裏可以說是無存儲一擔之糧。但在他中舉後,祖父輩經商有方,才得攢下數十畝田。現在,他可以優遊了。
山居的日子令他迷戀,甚至,不禁有“終焉之誌”了——老死在這兒,也未嚐不可。
但是,對政治的熱中,對民情的焦慮,對國事的牽掛,都註定他當不了陶淵明。
在鄉間,他常繞行在阡陌間,看那些“田夫傭叟”。看到他們“被風露,炙熇日,終歲僕僕,僅免於飢”;稍遇荒年,母親就要賣掉孩子才能度日。而官吏催稅催糧,就像火上了房一般急吼吼。放眼鄉間,何處不是寡婦夜哭,盜賊橫行……
農民這日子,怎麽過啊?
張居正的心也是肉長的,“未嚐不惻然以悲,惕然以恐也”。然而,當朝的大佬們,隻要有官好做,他們怎能有切膚之痛?
張居正痛心於“田賦不均,貧民失業,民苦於兼併”。什麽叫“苦於兼併”?就是農民失地!農民們本來就賤,失了地,就更賤到了底!
在明代,選了庶吉士的人,做外官的機會很少。不做外官,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農民有多苦。張居正曾經有過做外官的念頭,但沒辦法實現。這次在家中隱居,是他第一次以政治家的眼光來看民間疾苦,就越發不能安坐了。
他想到,要想老百姓活得滋潤點兒,莫如省徵發,輕關稅,以厚商而利農。
民間的問題,看來古今都是一樣的。解決問題的那層窗戶紙,其實也是一捅就破的。
問題是,沒有人來捅——關我鳥事!肉食者別有懷抱,懂嗎?
張居正是看得夠了。他心裏的火,還沒有熄盡。隱居江陵時,他曾與好友前去同遊南嶽衡山。留下的幾篇詩中,流露出他內心的矛盾:是消極避世,還是做大事業?實在難以取捨。
“山色有情能戀客,竹間將別卻憐君。”這是忘情於山水間了。
“欲騁萬裏途,中道安可留?各勉日新誌,毋貽白首羞!”這又是想揚鞭奮蹄,幹他個天翻地覆了。
老爹張文明,不懂兒子內心裏的這些羅裏八嗦,看見兒子高臥山中一晃就是三年,不免悶悶不樂。孫子們問他為何焦慮,他起身就走,像沒聽到一樣。
老人家想的也許是:張家,完了。
他哪裏會想到,能山居者,往往就是有大誌者。他的寶貝兒子攪動天下的日子,很快就要到來了。
這三年的山中生活,張居正並沒有隻顧埋頭讀書,也絕非飽食終日,他在眼觀八方,發微探幽——帝國的病症究竟在哪裏?
隱居的第二年秋,正值俺答部落的手頭又緊了,與明朝貿易不成,就搶。韃靼兵犯大同、宣府,十多天後,又奔襲至懷來,北京再次不寒而慄,宣布戒嚴。
俺答雖然擁兵十萬,為蒙古土默特部的勢力最強者,但畢竟不是以往遼、金那樣強盛的國家。僅僅是為搶奪一點財物與人口,竟逼得大明朝的首都屢屢戒嚴。堂堂大國,怎會衰弱到如此地步?
這一時期,張居正對於“國病”的思考,已是一針見血。他早看出來,像嚴嵩這樣貪得無厭的高官盤踞上位,必然是“財貨上流,百姓嗷嗷”。何謂“財貨上流”?就是,財富都流到上流社會去了。皇室的奢靡,權奸的搜刮,無日無休。國家的各類機構就是無數條吸管,有多少民力禁得起這樣來榨!
張居正在一篇《贈友人詩》的長序中說,漢代賈誼有言,如果生產的人少,靡費(胡亂花錢)的人多,“天下財力,安得不困”?居正感到萬難理解的是,居然有人不求從根本上除去這弊端,反而競相仿效奸商狂斂老百姓的財富,這怎麽能使國家富起來呢?
因此,“國本”一定要小心培植,“元元”(老百姓)更是要加以厚待,坐江山,就要做一個“計度久遠”的統治者。
這位一根筋的楊先生是張居正的進士同年,時任兵部員外郎。他挑戰嚴嵩,幾乎等於飛蛾撲火。忠勇固然可嘉,可是旁觀者看了,很難不膽戰心驚。就在張居正告假的第二年,係獄已三年的楊繼盛,被嚴嵩陰險地借皇帝之手殺死。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這句聞名於今世的話,就出自這位硬漢。勇士留其名,千百載之後都會有人嘆服。他當時沒有改變得了什麽,皇帝下詔殺他,也隻不過就當撚死了個蟲子。大明天下幾乎爛透了的道義,他一個瘦弱的肩膀能擔得起來麽?
但是,他不與王八蛋們苟活在同一片天下的絕然,卻為萬世的人們昭示了——“男子漢”三個字該怎樣寫!
他死了,留下了一捧正義之火。人們固然是噤聲了,但離爆發的時日也就不遠了。
張居正的選擇,則是與惡濁的政治一刀兩斷。在江陵老家,他開始了“臥龍”式的生涯。“卜築小湖山中,課家僮,插土編茅,築一室,僅三五椽,種竹半畝,養一臒鶴,終日閉關不啟,人無所得望見,唯令童子數人,事灑歸,煮茶洗藥。有時讀書,或棲神胎息,內視返觀。久之,既神氣日益壯。”(張敬修《文忠公行實》)
這簡直是活神仙了!張家原來僅是清貧之家,張居正小的時候,家裏可以說是無存儲一擔之糧。但在他中舉後,祖父輩經商有方,才得攢下數十畝田。現在,他可以優遊了。
山居的日子令他迷戀,甚至,不禁有“終焉之誌”了——老死在這兒,也未嚐不可。
但是,對政治的熱中,對民情的焦慮,對國事的牽掛,都註定他當不了陶淵明。
在鄉間,他常繞行在阡陌間,看那些“田夫傭叟”。看到他們“被風露,炙熇日,終歲僕僕,僅免於飢”;稍遇荒年,母親就要賣掉孩子才能度日。而官吏催稅催糧,就像火上了房一般急吼吼。放眼鄉間,何處不是寡婦夜哭,盜賊橫行……
農民這日子,怎麽過啊?
張居正的心也是肉長的,“未嚐不惻然以悲,惕然以恐也”。然而,當朝的大佬們,隻要有官好做,他們怎能有切膚之痛?
張居正痛心於“田賦不均,貧民失業,民苦於兼併”。什麽叫“苦於兼併”?就是農民失地!農民們本來就賤,失了地,就更賤到了底!
在明代,選了庶吉士的人,做外官的機會很少。不做外官,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農民有多苦。張居正曾經有過做外官的念頭,但沒辦法實現。這次在家中隱居,是他第一次以政治家的眼光來看民間疾苦,就越發不能安坐了。
他想到,要想老百姓活得滋潤點兒,莫如省徵發,輕關稅,以厚商而利農。
民間的問題,看來古今都是一樣的。解決問題的那層窗戶紙,其實也是一捅就破的。
問題是,沒有人來捅——關我鳥事!肉食者別有懷抱,懂嗎?
張居正是看得夠了。他心裏的火,還沒有熄盡。隱居江陵時,他曾與好友前去同遊南嶽衡山。留下的幾篇詩中,流露出他內心的矛盾:是消極避世,還是做大事業?實在難以取捨。
“山色有情能戀客,竹間將別卻憐君。”這是忘情於山水間了。
“欲騁萬裏途,中道安可留?各勉日新誌,毋貽白首羞!”這又是想揚鞭奮蹄,幹他個天翻地覆了。
老爹張文明,不懂兒子內心裏的這些羅裏八嗦,看見兒子高臥山中一晃就是三年,不免悶悶不樂。孫子們問他為何焦慮,他起身就走,像沒聽到一樣。
老人家想的也許是:張家,完了。
他哪裏會想到,能山居者,往往就是有大誌者。他的寶貝兒子攪動天下的日子,很快就要到來了。
這三年的山中生活,張居正並沒有隻顧埋頭讀書,也絕非飽食終日,他在眼觀八方,發微探幽——帝國的病症究竟在哪裏?
隱居的第二年秋,正值俺答部落的手頭又緊了,與明朝貿易不成,就搶。韃靼兵犯大同、宣府,十多天後,又奔襲至懷來,北京再次不寒而慄,宣布戒嚴。
俺答雖然擁兵十萬,為蒙古土默特部的勢力最強者,但畢竟不是以往遼、金那樣強盛的國家。僅僅是為搶奪一點財物與人口,竟逼得大明朝的首都屢屢戒嚴。堂堂大國,怎會衰弱到如此地步?
這一時期,張居正對於“國病”的思考,已是一針見血。他早看出來,像嚴嵩這樣貪得無厭的高官盤踞上位,必然是“財貨上流,百姓嗷嗷”。何謂“財貨上流”?就是,財富都流到上流社會去了。皇室的奢靡,權奸的搜刮,無日無休。國家的各類機構就是無數條吸管,有多少民力禁得起這樣來榨!
張居正在一篇《贈友人詩》的長序中說,漢代賈誼有言,如果生產的人少,靡費(胡亂花錢)的人多,“天下財力,安得不困”?居正感到萬難理解的是,居然有人不求從根本上除去這弊端,反而競相仿效奸商狂斂老百姓的財富,這怎麽能使國家富起來呢?
因此,“國本”一定要小心培植,“元元”(老百姓)更是要加以厚待,坐江山,就要做一個“計度久遠”的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