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實彈演習,所以也出現了死傷人員。地麵的防禦部隊中,有的部隊搞錯了預定部署的地區,因而造成有的青年遭到實彈炮擊,未看到日本解放就“戰死”了。
主席大島站在離海岸線數公裏遠的後方的高台上觀戰,他見到如此激烈的登陸演習,心情激動,深有感慨地說:“我們日本解放軍也總算培養到這種程度了。”盡管如此,但當他聽到在這次演習中有將近十人死去的時候,便皺起了雙眉,說:“是不是演習太猛烈了,否則不會死人的。”
茅野將軍以少有的坦率態度回答說:
“在短時期內提高部隊的戰鬥力,不得不多少作出些犧牲。如果在自衛隊的時候,我可能立即被撤職。”他的心情是,留在日本的家屬在人民政府控製下,不知道會道什麽災殃呢!在演習中死去的近十名日本士兵中,有三人是帶著家屬來上海的。但是,他們的家屬中沒有一個人向解放委員會提出抗議。
在演習中死去的某位日本青年的父親,在周家鎮的日本人街上一麵流淚一麵自言自語地說:“我一想到兒子是第一個戰死,成了日本解放的柱石,就心甘情願了。”
死者的墓很簡單,就建在周家鎮南頭一個無名山丘上,用中國產的花崗岩刻成的墓碑,朝著東方,可以隔著東支那海,永遠望著日本列島的方向。
日本人集結上海
第一機械化步兵師平安無事地結束了演習,證明了它所具有的能力,這使大島感到很高興。但是,卻也留下了一個更大的問題。這就是他不知什麽時候才有機會使用這個師。
忽然有一種擔心爬上了他的心頭。他想:“搞不好,解放日本的時機可能永遠不會到來。這個師也好,住在上海日本人街的許多日本人也好,也許會永久默默無聞。”但是,他一想到“不能氣餒,如果沒有時機,我們可以創造。”消沉的情緒又重新振作起來。
軍事委員茅野對日本解放委員會有了第一個師感到滿意。但是,對師的兵員不足卻毫無辦法。“光是一個師解放不了日本,至少需要有十個師。蘇聯軍隊有四個師駐紮在日本。”
雖說得到了中國的全麵援助,然而作為流亡他國的政府要擁有十個師的兵力,這本來是難以辦到的事,但是,也不能斷定完全不能辦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設置在北非阿爾及利亞的以戴高樂將軍為首的法國流亡政府,在美、英的支援下,就破天荒地建立了流亡政府的龐大的軍事力量。這是為了在解放歐洲戰爭中,把法國從德國的手中奪回來。據戴高樂將軍給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備忘錄(一九四三年九月十八目寫),戴高樂的兵力情況如下,
一、陸軍兵力:七個步兵師、四個坦克師;
二、空軍兵力:三十個航空大隊(十六個戰鬥機大隊、九個轟炸機大隊、一個偵察機大隊、四個巡邏機大隊);
三、海軍兵力:戰鬥艦艇二十七萬一千噸(一百零四艘),輔助艦艇四萬七千噸,總計三十一萬八千噸。
戴高樂將軍計劃讓大部分陸軍部隊在麵向義大利半島及地中海的法國南部登陸,和德軍作戰。因為那裏離根據地阿爾及利亞近,便於運輸。但是,戴高樂將軍考慮,法國流亡政府的軍事力量,至少應該有兩個裝甲師和七個航空大隊參加戴高樂將軍最希望展開的法國北部的戰鬥(解放巴黎的戰鬥)。而實際上,隻有第二裝甲師參加了解放巴黎的戰鬥。
“戴高樂將軍在阿爾及利亞主持流亡政府的那個時代,擁有十一個師之多。至於海空軍,戴高樂流亡政府所擁有的力量比自衛隊被消滅前那個時代還要多。”
這雖然發生在戰爭中,但是主席大島和軍事委員茅野對戴高樂流亡政府擁有的巨大的軍事力量真是驚嘆不已。“怎樣才能建成擁有十個師的巨大兵力?而且,海空軍怎麽搞?可以說簡直一點基礎也沒有。“
大島感到非常苦惱。盡管如此,解放委員會還是同意了軍事委員茅野的建議,決定暫且爭取編製五個師。
解放委員會還決定以在第一機械化步兵師經過訓練的官兵為主體,重新組成四個師。至於海軍力量,解放委員會起初就放棄了要擁有現代化的飛彈艦艇等的念頭。而是要集中建立一支更有實用價值的部隊,即培養一支掃雷部隊,以便在對日本列島發起登陸作戰時清除敷設在海岸的機雷。因為這樣既不用花費很多的資金也不需要太多的時間,
關於建設空軍力量問題,上海流亡政府也選用了極其實際的辦法。這也是茅野的建議。
“我們解決不了擁有最新型噴氣式戰鬥機和培養駕駛員的問題。中國也沒有提供那種援助的餘力。而且,蘇軍攻進日本時,曾經輕而易舉地摧毀了航空自衛隊的戰鬥部隊。新的防空部隊應該以對空飛彈為中心進行組織。”
解放委員會成員一致認為,這種方法既省錢又實際。中國方麵也表示贊成這種意見,向我們提供了可以說是極其珍貴的一個大隊需要的對空飛彈器材(雷達、計算機、射擊控製裝置、飛彈發射裝置和飛彈彈體等),作為訓練使用。茅野感到總算鬆了一口氣。
大島在解放委員會每周一次定期的最高會議上,毅然把心裏話通通說了出來。他說:“就我們單獨一個流亡政府,是打不贏解放日本的戰爭的。為保衛首都而戰的中國,恐怕也沒有那種餘力。歸根到底,隻有把美國拉進來。怎樣做,才能把認定在中蘇戰爭中採取中立的美國投入解放日本的戰爭呢?”上海流亡政府最大的問題和苦惱就在這裏。
主席大島站在離海岸線數公裏遠的後方的高台上觀戰,他見到如此激烈的登陸演習,心情激動,深有感慨地說:“我們日本解放軍也總算培養到這種程度了。”盡管如此,但當他聽到在這次演習中有將近十人死去的時候,便皺起了雙眉,說:“是不是演習太猛烈了,否則不會死人的。”
茅野將軍以少有的坦率態度回答說:
“在短時期內提高部隊的戰鬥力,不得不多少作出些犧牲。如果在自衛隊的時候,我可能立即被撤職。”他的心情是,留在日本的家屬在人民政府控製下,不知道會道什麽災殃呢!在演習中死去的近十名日本士兵中,有三人是帶著家屬來上海的。但是,他們的家屬中沒有一個人向解放委員會提出抗議。
在演習中死去的某位日本青年的父親,在周家鎮的日本人街上一麵流淚一麵自言自語地說:“我一想到兒子是第一個戰死,成了日本解放的柱石,就心甘情願了。”
死者的墓很簡單,就建在周家鎮南頭一個無名山丘上,用中國產的花崗岩刻成的墓碑,朝著東方,可以隔著東支那海,永遠望著日本列島的方向。
日本人集結上海
第一機械化步兵師平安無事地結束了演習,證明了它所具有的能力,這使大島感到很高興。但是,卻也留下了一個更大的問題。這就是他不知什麽時候才有機會使用這個師。
忽然有一種擔心爬上了他的心頭。他想:“搞不好,解放日本的時機可能永遠不會到來。這個師也好,住在上海日本人街的許多日本人也好,也許會永久默默無聞。”但是,他一想到“不能氣餒,如果沒有時機,我們可以創造。”消沉的情緒又重新振作起來。
軍事委員茅野對日本解放委員會有了第一個師感到滿意。但是,對師的兵員不足卻毫無辦法。“光是一個師解放不了日本,至少需要有十個師。蘇聯軍隊有四個師駐紮在日本。”
雖說得到了中國的全麵援助,然而作為流亡他國的政府要擁有十個師的兵力,這本來是難以辦到的事,但是,也不能斷定完全不能辦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設置在北非阿爾及利亞的以戴高樂將軍為首的法國流亡政府,在美、英的支援下,就破天荒地建立了流亡政府的龐大的軍事力量。這是為了在解放歐洲戰爭中,把法國從德國的手中奪回來。據戴高樂將軍給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備忘錄(一九四三年九月十八目寫),戴高樂的兵力情況如下,
一、陸軍兵力:七個步兵師、四個坦克師;
二、空軍兵力:三十個航空大隊(十六個戰鬥機大隊、九個轟炸機大隊、一個偵察機大隊、四個巡邏機大隊);
三、海軍兵力:戰鬥艦艇二十七萬一千噸(一百零四艘),輔助艦艇四萬七千噸,總計三十一萬八千噸。
戴高樂將軍計劃讓大部分陸軍部隊在麵向義大利半島及地中海的法國南部登陸,和德軍作戰。因為那裏離根據地阿爾及利亞近,便於運輸。但是,戴高樂將軍考慮,法國流亡政府的軍事力量,至少應該有兩個裝甲師和七個航空大隊參加戴高樂將軍最希望展開的法國北部的戰鬥(解放巴黎的戰鬥)。而實際上,隻有第二裝甲師參加了解放巴黎的戰鬥。
“戴高樂將軍在阿爾及利亞主持流亡政府的那個時代,擁有十一個師之多。至於海空軍,戴高樂流亡政府所擁有的力量比自衛隊被消滅前那個時代還要多。”
這雖然發生在戰爭中,但是主席大島和軍事委員茅野對戴高樂流亡政府擁有的巨大的軍事力量真是驚嘆不已。“怎樣才能建成擁有十個師的巨大兵力?而且,海空軍怎麽搞?可以說簡直一點基礎也沒有。“
大島感到非常苦惱。盡管如此,解放委員會還是同意了軍事委員茅野的建議,決定暫且爭取編製五個師。
解放委員會還決定以在第一機械化步兵師經過訓練的官兵為主體,重新組成四個師。至於海軍力量,解放委員會起初就放棄了要擁有現代化的飛彈艦艇等的念頭。而是要集中建立一支更有實用價值的部隊,即培養一支掃雷部隊,以便在對日本列島發起登陸作戰時清除敷設在海岸的機雷。因為這樣既不用花費很多的資金也不需要太多的時間,
關於建設空軍力量問題,上海流亡政府也選用了極其實際的辦法。這也是茅野的建議。
“我們解決不了擁有最新型噴氣式戰鬥機和培養駕駛員的問題。中國也沒有提供那種援助的餘力。而且,蘇軍攻進日本時,曾經輕而易舉地摧毀了航空自衛隊的戰鬥部隊。新的防空部隊應該以對空飛彈為中心進行組織。”
解放委員會成員一致認為,這種方法既省錢又實際。中國方麵也表示贊成這種意見,向我們提供了可以說是極其珍貴的一個大隊需要的對空飛彈器材(雷達、計算機、射擊控製裝置、飛彈發射裝置和飛彈彈體等),作為訓練使用。茅野感到總算鬆了一口氣。
大島在解放委員會每周一次定期的最高會議上,毅然把心裏話通通說了出來。他說:“就我們單獨一個流亡政府,是打不贏解放日本的戰爭的。為保衛首都而戰的中國,恐怕也沒有那種餘力。歸根到底,隻有把美國拉進來。怎樣做,才能把認定在中蘇戰爭中採取中立的美國投入解放日本的戰爭呢?”上海流亡政府最大的問題和苦惱就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