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 作者:邢群麟+付誌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武於漢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長安。人們載道相迎。蘇武回來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帶一份祭品去拜謁武帝的陵墓和祠廟。漢昭帝感他氣節,視蘇武為英雄,遂任命其為典屬國,俸祿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官田二頃,住宅一處。跟隨蘇武回來的人中,有三人被任命為皇帝的侍衛官,賜給絲綢各二百匹。其餘六人,年紀大了,被放回家去,賜錢十萬,終身免除徭役。漢昭帝還把蘇武在匈奴生的兒子蘇通國贖了回來,做了郎官。
後來蘇武活到八十多歲,在漢宣帝神爵二年病亡。
有人為他寫下了下麵一段話:
揮一揮羊鞭,錦帽貂裘,他將其扔進雲霄深處;弄一支禿筆,矮紙斜行,他鐫刻出對大漢最深切的眷顧。一邊是高官厚祿,一邊是赤膽忠心。站在忘卻與銘記之間,站在逸豫與憂勞之間,他選擇了忘卻富貴,選擇了銘記忠心,給人性塗上最濃重的一筆。他用睿智銘記下對大漢忠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風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禿禿的旌節升華為一段千古的驚奇,書寫了一段銘傳千古的悲歌。他用勇氣,忘卻了單於榮華富貴的引誘,在大漠黃沙中漸行漸遠,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為一段不朽的歷史,揮灑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富貴,隻不過是過眼雲煙,忘卻,便是它的最好歸宿;忠心,方才是歷史永恆,銘記,是它的精神家園。
觀其一生,蘇武的精神不遜於漢朝任何一位英雄。在匈奴的十九個春秋裏,他以一種決絕的方式,演繹了什麽叫做忍辱負重,什麽叫做誓死忠誠。
漢朝使者拓展的中國視野
在班固所著《漢書·鄭吉傳》中稱:“漢之號令班西域矣,始自張騫而成於鄭吉。”這句話是對漢朝開拓西域統一邊疆歷經半個多世紀苦心經營的高度概括,其中蘊含著西漢三代帝王的英明舉措以及熱血男兒和巾幗英雄的奉獻業績。
這句話裏提到的張騫就是西漢時期偉大的探險家,世界聞名的“絲綢之路”就是由他開拓的。可以說,由於他的出使西域,使得西域與華夏文明的交流更加頻繁了,我們的東西傳到了西域,西域的東西比如馬匹等也源源不斷地運到中原來。
唐代詩人杜甫曾寫過一首詩歌,可以簡單概括張騫的作用,他說:“聞道尋源使,從此天路回。牽牛去幾許?宛馬至今來。”這尋源使就是張騫。
西漢之初,中國的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匈奴,一直是漢朝無法迴避的威脅。由於他們善於騎射,而西漢當時經濟實力不行,武力裝備跟不上,馬兒也比較少,因此連年吃虧。這匈奴人來搗亂,漢軍不能痛痛快快地反擊,所以從西漢始,皇帝們隻能以和親換得暫時的和平,後世有人將這種策略叫做“葵花寶典”,是個絕妙的比喻。
經過文景之治的積累,到漢武帝時,漢王朝開始對西北少數民族的入侵進行強烈抵抗,同時,也開始舉全國之力向西北擴張國境線。當時,月氏人受匈奴欺負,所以沒有辦法,隻能向遙遠的西方遷徙。漢武帝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第一,救人於危難,可為我所用。第二,當時漢朝的戰略是遠交近攻。所以漢武帝決定跟大月氏人結盟。要結盟就需要派人去送信。這個時候歷史選擇了張騫。
張騫是主動請纓,他當時還隻是禦林軍的將領,不過正如史學家描述的那樣,張騫是個“為人強大有謀,能涉遠”的硬漢子。漢武帝將這事託付給他,算是找對人了。從此張騫就邁上了通往西域的漫長之路。
張騫一行從長安啟程,經隴西向西行進。一路上日曬雨淋,風吹雪打,環境險惡,困難重重自不必說。但是他信心堅定,毫不動搖,不顧艱辛,冒險西行。當他們來到河西走廊一帶後,被匈奴騎兵發現,他與隨從一百多人全部被俘虜。
匈奴單於先威逼利誘,想讓張騫投降,張騫拒之,於是他們通過軟禁等辦法,希望他能改變主意,結果證明匈奴人是徒勞的,張騫自始至終沒有鬆口。在過了十一年之後,終於有了機會。張騫和隨從甘父趁看管鬆懈的時候一起逃出了匈奴的控製範圍。他們逃出來時,雖然沒有帶幹糧和水,但是甘父獵到的飛禽走獸卻不少,於是他們飲血解渴,食肉充飢總算活了下來。
他們長途跋涉越過沙漠戈壁,到了大宛國。大宛國國王熱情地接待了張騫,並請他觀賞了大宛國的汗血寶馬。由於當時漢朝在世界上影響很大,因此大宛國國王十分願意與漢朝交往,所以幫助張騫先後到了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渴望和平,已不願再和匈奴作戰。所以張騫未能完成與大月氏的結盟使命。但是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張騫遊遍西域後返回的途中,又被匈奴抓獲。歷盡千難萬險,於13年後回到長安。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對張騫的評價是:“他是一個冒險家,又是一個天才的外交家,同時又是一員戰將,真可謂中國歷史上出類拔萃之人物也。”
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在於他擴大了中國人的地理視野,而且直接促進了中國和西方物質文化交流,中國精美的手工藝品,特別是絲綢、漆器、玉器、銅器傳到西方,而西域的土產如苜蓿、葡萄、胡桃、石榴、胡麻、胡豆、胡瓜、大蒜、胡蘿蔔,各種毛織品、毛皮、良馬、駱駝、獅子、鴕鳥等陸續傳入中國。西方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塑、雜技也傳入中國,對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而且張騫本人也為後世的使者建立了一個外交官的好榜樣:不辱使命,不畏艱險,堅毅卓絕。
後來蘇武活到八十多歲,在漢宣帝神爵二年病亡。
有人為他寫下了下麵一段話:
揮一揮羊鞭,錦帽貂裘,他將其扔進雲霄深處;弄一支禿筆,矮紙斜行,他鐫刻出對大漢最深切的眷顧。一邊是高官厚祿,一邊是赤膽忠心。站在忘卻與銘記之間,站在逸豫與憂勞之間,他選擇了忘卻富貴,選擇了銘記忠心,給人性塗上最濃重的一筆。他用睿智銘記下對大漢忠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風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禿禿的旌節升華為一段千古的驚奇,書寫了一段銘傳千古的悲歌。他用勇氣,忘卻了單於榮華富貴的引誘,在大漠黃沙中漸行漸遠,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為一段不朽的歷史,揮灑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富貴,隻不過是過眼雲煙,忘卻,便是它的最好歸宿;忠心,方才是歷史永恆,銘記,是它的精神家園。
觀其一生,蘇武的精神不遜於漢朝任何一位英雄。在匈奴的十九個春秋裏,他以一種決絕的方式,演繹了什麽叫做忍辱負重,什麽叫做誓死忠誠。
漢朝使者拓展的中國視野
在班固所著《漢書·鄭吉傳》中稱:“漢之號令班西域矣,始自張騫而成於鄭吉。”這句話是對漢朝開拓西域統一邊疆歷經半個多世紀苦心經營的高度概括,其中蘊含著西漢三代帝王的英明舉措以及熱血男兒和巾幗英雄的奉獻業績。
這句話裏提到的張騫就是西漢時期偉大的探險家,世界聞名的“絲綢之路”就是由他開拓的。可以說,由於他的出使西域,使得西域與華夏文明的交流更加頻繁了,我們的東西傳到了西域,西域的東西比如馬匹等也源源不斷地運到中原來。
唐代詩人杜甫曾寫過一首詩歌,可以簡單概括張騫的作用,他說:“聞道尋源使,從此天路回。牽牛去幾許?宛馬至今來。”這尋源使就是張騫。
西漢之初,中國的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匈奴,一直是漢朝無法迴避的威脅。由於他們善於騎射,而西漢當時經濟實力不行,武力裝備跟不上,馬兒也比較少,因此連年吃虧。這匈奴人來搗亂,漢軍不能痛痛快快地反擊,所以從西漢始,皇帝們隻能以和親換得暫時的和平,後世有人將這種策略叫做“葵花寶典”,是個絕妙的比喻。
經過文景之治的積累,到漢武帝時,漢王朝開始對西北少數民族的入侵進行強烈抵抗,同時,也開始舉全國之力向西北擴張國境線。當時,月氏人受匈奴欺負,所以沒有辦法,隻能向遙遠的西方遷徙。漢武帝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第一,救人於危難,可為我所用。第二,當時漢朝的戰略是遠交近攻。所以漢武帝決定跟大月氏人結盟。要結盟就需要派人去送信。這個時候歷史選擇了張騫。
張騫是主動請纓,他當時還隻是禦林軍的將領,不過正如史學家描述的那樣,張騫是個“為人強大有謀,能涉遠”的硬漢子。漢武帝將這事託付給他,算是找對人了。從此張騫就邁上了通往西域的漫長之路。
張騫一行從長安啟程,經隴西向西行進。一路上日曬雨淋,風吹雪打,環境險惡,困難重重自不必說。但是他信心堅定,毫不動搖,不顧艱辛,冒險西行。當他們來到河西走廊一帶後,被匈奴騎兵發現,他與隨從一百多人全部被俘虜。
匈奴單於先威逼利誘,想讓張騫投降,張騫拒之,於是他們通過軟禁等辦法,希望他能改變主意,結果證明匈奴人是徒勞的,張騫自始至終沒有鬆口。在過了十一年之後,終於有了機會。張騫和隨從甘父趁看管鬆懈的時候一起逃出了匈奴的控製範圍。他們逃出來時,雖然沒有帶幹糧和水,但是甘父獵到的飛禽走獸卻不少,於是他們飲血解渴,食肉充飢總算活了下來。
他們長途跋涉越過沙漠戈壁,到了大宛國。大宛國國王熱情地接待了張騫,並請他觀賞了大宛國的汗血寶馬。由於當時漢朝在世界上影響很大,因此大宛國國王十分願意與漢朝交往,所以幫助張騫先後到了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渴望和平,已不願再和匈奴作戰。所以張騫未能完成與大月氏的結盟使命。但是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張騫遊遍西域後返回的途中,又被匈奴抓獲。歷盡千難萬險,於13年後回到長安。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對張騫的評價是:“他是一個冒險家,又是一個天才的外交家,同時又是一員戰將,真可謂中國歷史上出類拔萃之人物也。”
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在於他擴大了中國人的地理視野,而且直接促進了中國和西方物質文化交流,中國精美的手工藝品,特別是絲綢、漆器、玉器、銅器傳到西方,而西域的土產如苜蓿、葡萄、胡桃、石榴、胡麻、胡豆、胡瓜、大蒜、胡蘿蔔,各種毛織品、毛皮、良馬、駱駝、獅子、鴕鳥等陸續傳入中國。西方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塑、雜技也傳入中國,對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而且張騫本人也為後世的使者建立了一個外交官的好榜樣:不辱使命,不畏艱險,堅毅卓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