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 作者:邢群麟+付誌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此漢家王朝的歷史上,又多了一顆璀璨的明珠。解憂公主,你曾經解了一個民族的憂愁。
一去紫台連朔漠 獨留青塚向黃昏
杜甫有詩曰: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麵,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這首詩寫的人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昭君出塞。杜甫詩歌含蓄委婉,耐人尋味。一句“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說不盡的悲涼悽慘。
人們歌頌她主動和親,為漢族和匈奴兩個民族之間的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人們為這個來自民間的女子,唱出了一首首婉轉哀怨的悽美歌曲,並為之寫下了數不盡的詩詞歌賦。
耐人尋味的是昭君出塞在解憂歸漢後十八年,為什麽名頭反而比解憂公主還盛?據推測,這可能跟她的身世有關。按照《漢書·元帝紀》記載:“竟寧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韓邪單於來朝。詔曰:’‘……改元為竟寧,賜單於待詔掖庭王檣為閼氏。’‘”什麽叫“待詔掖庭”?就是將要見皇上的女子。《漢書》裏還記載昭君乃是“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按照這個說法,王昭君與別的和親女子出自王公貴族不一樣,她是從民間來的,打破了和親的傳統。所以用現在的話來說,具備了流行元素或者賣點。人們更為同情和關切,於是她的故事便廣為傳頌。
對於她的傳頌,最著名的例子是晉朝《西京雜記》的故事。它說當年有一個叫毛延壽的畫工,很貪心,在給妃子們畫畫的時候,常常收錢,才能給畫得漂亮。昭君很有骨氣,不肯出錢,結果這個畫工就把昭君畫得很醜。漢元帝挑選的時候,就找一個最醜陋的,就挑了昭君,答應嫁給呼韓邪單於。後來漢元帝為了慶祝和親,親自召見,才發現昭君貌美如花,舉止優雅,談吐不俗。由於答應了匈奴,不能更改,感到很懊悔,但已經來不及了。於是文帝一氣之下把負責此事的畫工統統殺了。
不過這個故事在《後漢書》裏也有記載,大意略同。《西京雜記》應該是參考《後漢書》後改編的劇本。據歷史記載,當時是漢朝強大,匈奴弱小的時代,因此也不存在“和親”一說。應該是漢朝賜給匈奴的。現在觀點傾向於,昭君忍受不了孤獨,“數歲不得見禦”,才主動選擇了去匈奴的,因為怎麽說去西域也比死在深宮大院裏強,況且當時漢朝強盛,去了也不會受委屈。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浩浩蕩蕩地離開了長安。她騎著馬,向匈奴進發,傳說由於她長得太漂亮了,天上南飛的大雁都降落下來,一睹尊容,這就是所謂的“落雁”。她受到匈奴人的熱烈歡迎,還被封為“寧胡閼氏”,做了呼韓邪單於的閼氏,後來為其生一子。兩國之間都希望她能帶來安寧和平,漢朝年號改為竟寧,想來就是希望和平和安寧的意思。昭君是因為“數歲不得見禦”而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但是她也確實為匈奴和漢朝的和平作出了貢獻,並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自此,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維持了六十多年的和平。和解憂公主一樣,她也遭遇了風俗不合的情況。出塞後兩年,呼韓邪單於去世後,她悲痛欲絕,按照當地風俗她得再嫁呼韓邪單於的大閼氏的長子雕陶莫皋,她不能接受。於是,跟皇帝求情,想回漢朝。但是皇帝不同意,希望她入鄉隨俗。於是違背漢人的倫理,她從了匈奴風俗,嫁了大閼氏的長子,並為之生了兩個女兒。
唐代元稹曾經寫過一首詩歌叫《行宮》,內容是這樣的: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短短幾句傾訴了宮女無窮的哀怨之情,寄託了詩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可以說王昭君的選擇是對的,她主動出塞,實際上避免了自己成為白頭宮女。因為昭君出塞後四個月,漢元帝就去世了。時也?命也?實際上她是幸運的,也很有眼光。不過她的命運也很悽慘,出塞後兩年,呼韓邪單於死。公元前二十年,大閼氏的長子雕陶莫皋也死去了,過了不久,時年三十三歲的王昭君也鬱鬱而終,匈奴人厚葬了她。可見她過得其實也不算太悲慘,至少比在漢宮中強很多。她的墳墓在今天呼和浩特市南郊,因為每年秋天,別處都是一片枯黃,而唯有她的墳塚一片青色,於是得名為“青塚”。匈奴人很熱愛他,因為久經戰亂,人們迫切希望和平與安寧。現在大漢將昭君委身下嫁匈奴,給他們帶來了和平,因此他們都感恩戴德。漢族人和匈奴人為此對王昭君表示出莫大的理解和深深的愛戴。
後人對其的認識,往往是從文學作品裏來,而實際上文學作品大多失真。根據史料記載,王昭君的經歷並沒有像傳說得那麽複雜。歷來的文人墨客也對昭君的描寫都極盡誇讚之能事。比如王安石的《明妃曲》,“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角垂”。歷史上記載,她是待詔掖庭,又哪裏做過皇帝的妃子?其實客觀地評價,王昭君是一個順應潮流的有心機的美女。抓住了好機遇,文人墨客也成全了她。當然對於漢朝和匈奴之間的關係,她客觀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換做別人可能也能做到。比起解憂公主來,她是大有不如。當然也不能否定其作用,漢與匈奴可和平相處六十年,其中有王昭君的一份功勞。
一去紫台連朔漠 獨留青塚向黃昏
杜甫有詩曰: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麵,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這首詩寫的人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昭君出塞。杜甫詩歌含蓄委婉,耐人尋味。一句“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說不盡的悲涼悽慘。
人們歌頌她主動和親,為漢族和匈奴兩個民族之間的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人們為這個來自民間的女子,唱出了一首首婉轉哀怨的悽美歌曲,並為之寫下了數不盡的詩詞歌賦。
耐人尋味的是昭君出塞在解憂歸漢後十八年,為什麽名頭反而比解憂公主還盛?據推測,這可能跟她的身世有關。按照《漢書·元帝紀》記載:“竟寧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韓邪單於來朝。詔曰:’‘……改元為竟寧,賜單於待詔掖庭王檣為閼氏。’‘”什麽叫“待詔掖庭”?就是將要見皇上的女子。《漢書》裏還記載昭君乃是“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按照這個說法,王昭君與別的和親女子出自王公貴族不一樣,她是從民間來的,打破了和親的傳統。所以用現在的話來說,具備了流行元素或者賣點。人們更為同情和關切,於是她的故事便廣為傳頌。
對於她的傳頌,最著名的例子是晉朝《西京雜記》的故事。它說當年有一個叫毛延壽的畫工,很貪心,在給妃子們畫畫的時候,常常收錢,才能給畫得漂亮。昭君很有骨氣,不肯出錢,結果這個畫工就把昭君畫得很醜。漢元帝挑選的時候,就找一個最醜陋的,就挑了昭君,答應嫁給呼韓邪單於。後來漢元帝為了慶祝和親,親自召見,才發現昭君貌美如花,舉止優雅,談吐不俗。由於答應了匈奴,不能更改,感到很懊悔,但已經來不及了。於是文帝一氣之下把負責此事的畫工統統殺了。
不過這個故事在《後漢書》裏也有記載,大意略同。《西京雜記》應該是參考《後漢書》後改編的劇本。據歷史記載,當時是漢朝強大,匈奴弱小的時代,因此也不存在“和親”一說。應該是漢朝賜給匈奴的。現在觀點傾向於,昭君忍受不了孤獨,“數歲不得見禦”,才主動選擇了去匈奴的,因為怎麽說去西域也比死在深宮大院裏強,況且當時漢朝強盛,去了也不會受委屈。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浩浩蕩蕩地離開了長安。她騎著馬,向匈奴進發,傳說由於她長得太漂亮了,天上南飛的大雁都降落下來,一睹尊容,這就是所謂的“落雁”。她受到匈奴人的熱烈歡迎,還被封為“寧胡閼氏”,做了呼韓邪單於的閼氏,後來為其生一子。兩國之間都希望她能帶來安寧和平,漢朝年號改為竟寧,想來就是希望和平和安寧的意思。昭君是因為“數歲不得見禦”而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但是她也確實為匈奴和漢朝的和平作出了貢獻,並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自此,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維持了六十多年的和平。和解憂公主一樣,她也遭遇了風俗不合的情況。出塞後兩年,呼韓邪單於去世後,她悲痛欲絕,按照當地風俗她得再嫁呼韓邪單於的大閼氏的長子雕陶莫皋,她不能接受。於是,跟皇帝求情,想回漢朝。但是皇帝不同意,希望她入鄉隨俗。於是違背漢人的倫理,她從了匈奴風俗,嫁了大閼氏的長子,並為之生了兩個女兒。
唐代元稹曾經寫過一首詩歌叫《行宮》,內容是這樣的: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短短幾句傾訴了宮女無窮的哀怨之情,寄託了詩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可以說王昭君的選擇是對的,她主動出塞,實際上避免了自己成為白頭宮女。因為昭君出塞後四個月,漢元帝就去世了。時也?命也?實際上她是幸運的,也很有眼光。不過她的命運也很悽慘,出塞後兩年,呼韓邪單於死。公元前二十年,大閼氏的長子雕陶莫皋也死去了,過了不久,時年三十三歲的王昭君也鬱鬱而終,匈奴人厚葬了她。可見她過得其實也不算太悲慘,至少比在漢宮中強很多。她的墳墓在今天呼和浩特市南郊,因為每年秋天,別處都是一片枯黃,而唯有她的墳塚一片青色,於是得名為“青塚”。匈奴人很熱愛他,因為久經戰亂,人們迫切希望和平與安寧。現在大漢將昭君委身下嫁匈奴,給他們帶來了和平,因此他們都感恩戴德。漢族人和匈奴人為此對王昭君表示出莫大的理解和深深的愛戴。
後人對其的認識,往往是從文學作品裏來,而實際上文學作品大多失真。根據史料記載,王昭君的經歷並沒有像傳說得那麽複雜。歷來的文人墨客也對昭君的描寫都極盡誇讚之能事。比如王安石的《明妃曲》,“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角垂”。歷史上記載,她是待詔掖庭,又哪裏做過皇帝的妃子?其實客觀地評價,王昭君是一個順應潮流的有心機的美女。抓住了好機遇,文人墨客也成全了她。當然對於漢朝和匈奴之間的關係,她客觀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換做別人可能也能做到。比起解憂公主來,她是大有不如。當然也不能否定其作用,漢與匈奴可和平相處六十年,其中有王昭君的一份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