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 作者:邢群麟+付誌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史學研究] 《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作者:邢群麟+付誌宏【完結】
序一 天朝威武張揚自信
那個時代是令人嚮往的時代,它威武、自信、陽剛。
漢朝從建國開始就被劉邦這位草莽英雄注入了一種狂狷品質。但是漢朝初期的表現是隱忍克製,行黃老無為之術。這是一個蓄勢的過程,於是漢朝由秦末的混亂和貧窮漸漸過渡到統一和富有。在文景兩帝的勵精圖治下,有了長足發展,此時漢朝已經是蠢蠢欲動了,隻是時機還未成熟,人們沒有看到其張揚的內核。
一切如湖水般平靜,可暗流已悄悄湧動。人們休養生息,日漸富足,含而不露,但大氣已成。漢武大帝一出,熱浪破冰,翻滾風雲,時局為之一振,一改昨日之黃老無為,抖擻今朝蓬勃之勢,故獨尊儒術,而施有為。吸納天下英才俊傑,為己所用,四方異士豪傑,濟濟一堂。漢朝雄風自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敢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隻此一句,即可見當時強漢之蓬勃奔放。“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戰神霍去病喊出了他永世不滅的輝煌。一個個英雄豪傑,一批批名臣武將,一位位才子在漢代像炸雷一樣陸續湧現,橫空出世。
匈奴欺我天漢,歷代皆忍之,國以和親暫求安寧,苦我邊疆百姓。人人對其咬牙切齒,卻無奈匈奴餘威震懾,漢朝隻是任人宰割。曾記否景帝含淚送南宮,親生骨肉去和親,恥辱沒齒難忘。壓抑了許久的漢朝,在武帝時終於釋放出了巨大的能量。大將軍衛青、戰神霍去病、飛將軍李廣等,以他們的英勇神武、所向披靡在漢朝邊界,將匈奴旺盛了幾輩子的氣焰全部化為無形。但是這並不是漢朝的終極目標,這個尚武的國家,在告誡天下華夏不可欺以後,一度把馬蹄聲傳到了歐洲,塵土飛揚,人來人往,便踏出一條絲綢之路。一路往西,差點就去了羅馬。雖然有人評價漢武帝說他窮兵黷武,可是要不是他,漢族怎可號令天下,使四方夷族皆來朝賀?確實是時勢造英雄,從武帝開始,一個民族的自信從此建立了,誰也不敢再欺我中華。開疆拓土,凜冽大漠狼煙,東鎮高麗,征伐西域,南安百越,北搗匈奴,使四海之邦國,八荒之蠻夷,無不俯首羅拜,來朝稱臣,漢之雄圖震天下。
國力強盛帶來了民族文化的空前繁榮,馬王堆漢墓的出土,見證了那個時候的榮華。那厚厚的竹簡漢隸,承載不起天下的龐大,那薄薄的素紗衣,更遮掩不住漢民族的輝煌。從浩瀚的天空到無邊的海洋,從廣袤的漠北到風沙漫天的西方,一路走來,仿佛聽到了馬蹄聲響。無數的繪畫雕刻,在古樸質感中透露出來強大的生命力,兩千年裏昭示著那個朝代不可戰勝的氣質。高度繁榮的社會環境,造就了全世界的文化交流中心。骨子裏的大氣磅礴,再一次以商品的形式,播撒到了全世界。而性格中的飛揚闊達,則以包括宇宙的漢賦,而流傳至今。
長安城裏風雲驟起,王莽篡漢,不多時王姓垮台而劉秀登基,漢朝經過一點震盪之後,更顯沉穩與恢弘。光武帝止戈為伍,天下安定,百姓稱中興,時人更比武帝時安康。東漢王朝如日中天,不再揮灑它的張狂,而是轉而變得底蘊內藏,由鋒芒畢露變得高貴內斂。漢朝氣象裏從此多了博大。
雖然最終沒有逃過歷史的怪圈,漢朝沒落了。但是,四百年的絕響,足以笑傲於世界歷史,它帶給我們精神上的震撼,是無可比擬的。一個朝代的國號成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而這個朝代留給我們的,除了自信,還有不可侵犯的尊嚴。
編著者
2007年12月
序二 劉漢王朝名家說
回望長安路,仰天憶當年。飄雲的日子,留不住漢朝的輝煌。那一切在兩千年前都結束了。但是影響卻未中斷,時至今日我們身上都還流淌著強漢的鮮血。那個朝代的風雲變幻,帝王更替,為今天的人們津津樂道。而名家獨具慧眼的解讀,又為那段輝煌續寫了精彩篇章。
麵對劉邦的雄起,易中天將劉邦的馭人之術概括為知人善任、不拘一格、不計前嫌、坦誠相待、用人不疑、論功行賞、暗中控製。精髓因凝練而出彩。
麵對武帝的文治武功,班固金筆惜字,字字珠璣,一生成敗皆言出。他給了漢武帝最精確也最簡練的四字評語:雄才大略。
麵對王莽的篡漢,太宗李世民在《金鏡》中簡要評析,一語中的:“王莽偽行仁義之道,有始無終。”
而麵對光武中興,王夫之則盛讚說他“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唯光武允冠百王矣”。這又體現了知識分子親民的立場。
個性鮮明的文臣、武功赫赫的名將,他們有無數的理由讓今人為之歌唱。漢朝的尊嚴正是因為他們的集體努力,才顯得那麽彌足珍貴。
王子今說:“正是在漢武帝時代,隨著中國以大一統為基本形式的高度集權的專製主義政治體製得以定型,以漢民族為主體的文化共同體也得以基本形成。”這正好道出了漢朝政治的成熟特徵。對文景之治的評價,卜憲群說:“它(“文景之治”)表明邁入專製主義中央集權國家形態後的地主階級統治集團,在經歷了秦速亡的歷史過程後,已經善於反省並總結歷史教訓,適時調整統治策略,以維護整個統治階級的長治久安。”這一說法,也正好道出了當時統治階級的成熟特徵。
序一 天朝威武張揚自信
那個時代是令人嚮往的時代,它威武、自信、陽剛。
漢朝從建國開始就被劉邦這位草莽英雄注入了一種狂狷品質。但是漢朝初期的表現是隱忍克製,行黃老無為之術。這是一個蓄勢的過程,於是漢朝由秦末的混亂和貧窮漸漸過渡到統一和富有。在文景兩帝的勵精圖治下,有了長足發展,此時漢朝已經是蠢蠢欲動了,隻是時機還未成熟,人們沒有看到其張揚的內核。
一切如湖水般平靜,可暗流已悄悄湧動。人們休養生息,日漸富足,含而不露,但大氣已成。漢武大帝一出,熱浪破冰,翻滾風雲,時局為之一振,一改昨日之黃老無為,抖擻今朝蓬勃之勢,故獨尊儒術,而施有為。吸納天下英才俊傑,為己所用,四方異士豪傑,濟濟一堂。漢朝雄風自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敢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隻此一句,即可見當時強漢之蓬勃奔放。“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戰神霍去病喊出了他永世不滅的輝煌。一個個英雄豪傑,一批批名臣武將,一位位才子在漢代像炸雷一樣陸續湧現,橫空出世。
匈奴欺我天漢,歷代皆忍之,國以和親暫求安寧,苦我邊疆百姓。人人對其咬牙切齒,卻無奈匈奴餘威震懾,漢朝隻是任人宰割。曾記否景帝含淚送南宮,親生骨肉去和親,恥辱沒齒難忘。壓抑了許久的漢朝,在武帝時終於釋放出了巨大的能量。大將軍衛青、戰神霍去病、飛將軍李廣等,以他們的英勇神武、所向披靡在漢朝邊界,將匈奴旺盛了幾輩子的氣焰全部化為無形。但是這並不是漢朝的終極目標,這個尚武的國家,在告誡天下華夏不可欺以後,一度把馬蹄聲傳到了歐洲,塵土飛揚,人來人往,便踏出一條絲綢之路。一路往西,差點就去了羅馬。雖然有人評價漢武帝說他窮兵黷武,可是要不是他,漢族怎可號令天下,使四方夷族皆來朝賀?確實是時勢造英雄,從武帝開始,一個民族的自信從此建立了,誰也不敢再欺我中華。開疆拓土,凜冽大漠狼煙,東鎮高麗,征伐西域,南安百越,北搗匈奴,使四海之邦國,八荒之蠻夷,無不俯首羅拜,來朝稱臣,漢之雄圖震天下。
國力強盛帶來了民族文化的空前繁榮,馬王堆漢墓的出土,見證了那個時候的榮華。那厚厚的竹簡漢隸,承載不起天下的龐大,那薄薄的素紗衣,更遮掩不住漢民族的輝煌。從浩瀚的天空到無邊的海洋,從廣袤的漠北到風沙漫天的西方,一路走來,仿佛聽到了馬蹄聲響。無數的繪畫雕刻,在古樸質感中透露出來強大的生命力,兩千年裏昭示著那個朝代不可戰勝的氣質。高度繁榮的社會環境,造就了全世界的文化交流中心。骨子裏的大氣磅礴,再一次以商品的形式,播撒到了全世界。而性格中的飛揚闊達,則以包括宇宙的漢賦,而流傳至今。
長安城裏風雲驟起,王莽篡漢,不多時王姓垮台而劉秀登基,漢朝經過一點震盪之後,更顯沉穩與恢弘。光武帝止戈為伍,天下安定,百姓稱中興,時人更比武帝時安康。東漢王朝如日中天,不再揮灑它的張狂,而是轉而變得底蘊內藏,由鋒芒畢露變得高貴內斂。漢朝氣象裏從此多了博大。
雖然最終沒有逃過歷史的怪圈,漢朝沒落了。但是,四百年的絕響,足以笑傲於世界歷史,它帶給我們精神上的震撼,是無可比擬的。一個朝代的國號成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而這個朝代留給我們的,除了自信,還有不可侵犯的尊嚴。
編著者
2007年12月
序二 劉漢王朝名家說
回望長安路,仰天憶當年。飄雲的日子,留不住漢朝的輝煌。那一切在兩千年前都結束了。但是影響卻未中斷,時至今日我們身上都還流淌著強漢的鮮血。那個朝代的風雲變幻,帝王更替,為今天的人們津津樂道。而名家獨具慧眼的解讀,又為那段輝煌續寫了精彩篇章。
麵對劉邦的雄起,易中天將劉邦的馭人之術概括為知人善任、不拘一格、不計前嫌、坦誠相待、用人不疑、論功行賞、暗中控製。精髓因凝練而出彩。
麵對武帝的文治武功,班固金筆惜字,字字珠璣,一生成敗皆言出。他給了漢武帝最精確也最簡練的四字評語:雄才大略。
麵對王莽的篡漢,太宗李世民在《金鏡》中簡要評析,一語中的:“王莽偽行仁義之道,有始無終。”
而麵對光武中興,王夫之則盛讚說他“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唯光武允冠百王矣”。這又體現了知識分子親民的立場。
個性鮮明的文臣、武功赫赫的名將,他們有無數的理由讓今人為之歌唱。漢朝的尊嚴正是因為他們的集體努力,才顯得那麽彌足珍貴。
王子今說:“正是在漢武帝時代,隨著中國以大一統為基本形式的高度集權的專製主義政治體製得以定型,以漢民族為主體的文化共同體也得以基本形成。”這正好道出了漢朝政治的成熟特徵。對文景之治的評價,卜憲群說:“它(“文景之治”)表明邁入專製主義中央集權國家形態後的地主階級統治集團,在經歷了秦速亡的歷史過程後,已經善於反省並總結歷史教訓,適時調整統治策略,以維護整個統治階級的長治久安。”這一說法,也正好道出了當時統治階級的成熟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