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和哥哥高高興興走了,回家過年去了。梁萬祿這裏度日如年。離大年越來越近了,離告別這個住了多年的屋子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這裏是自己成親的地方,是在苦難中掙紮能給自己帶來溫馨的地方,是兒子出生的地方。這裏是自己的家。家再不好也是自己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土窩。可是離拋棄這個作為自己家的土窩日子越來越近了,心怎麽受得了,真要碎了。特別是年邁的父母需要有人照看。明知道自己走後姐姐和哥哥都會照看父母的,可是心裏還是割捨不下,也覺得進不到孝道心裏有愧。為了大家渡年關開春過日子也隻能這樣了,心一橫,走吧。
臘月廿九,就是大年除夕。為了不引人注意,梁萬祿妻子抱著兒子背著一個花簍往東山方向先走。花簍裏裝著孩子的衣服、食物和一些零散東西。隨後,梁萬祿又收拾一些東西帶著。東鄰居梁智同梁萬祿挺要好。聽說梁萬祿大過年要上關東而且是步行走,馬上拉出驢來送梁萬祿。梁萬祿和梁智爺倆趕到東山嶺子,追上樑萬祿妻子和兒子。梁萬祿對梁智能來送行很是感謝,跟梁智說,“走這麽遠了,大侄子回去吧。謝謝大侄子送我們,以後我們還會見麵的。”
梁智說:“老叔老嬸,我不遠送了。這頭驢,老叔就趕走吧。老嬸還能騎騎。”
梁萬祿說:“這不行。這驢是大侄子家的命根子,我怎麽能趕走?再說這驢也不全是大侄子一家的。”
梁智說:“是啊,我們家隻有三條驢腿,我隻能當三條驢腿的家。可是老叔老嬸這次出遠門,太不容易了。在家事事好,出門事事難。我當侄子的隻能幫這一點忙。那條驢腿,我會想法的。都是梁家的事。以前,老叔為咱們梁家出過大力,現在老叔老嬸有難了,梁家人知道了,誰都會幫忙的。老叔老嬸放心把驢趕走吧。祝老叔老嬸一路順風。”
梁萬祿見梁智誠心誠意讓把驢趕走,心想妻子小腳,還有懷抱的孩子走著走也真不行,就說:“大侄子,要這麽說,我就把這頭驢趕走了。見到鄉親們替我說聲謝謝。”說著,把妻子和兒子扶到驢背上,拍了一下驢,對梁智說:“大侄子,隻要有我梁萬祿在,我會把驢趕回來送還給你的。”
梁智:“還不還的,再說吧。老叔老嬸請上路。一路順風。”說著,梁智的眼淚流了下來。
梁萬祿夫婦,見此情景眼圈也濕了,“大侄子回去吧,咱們後會有期。”互相揮手告別。
梁萬祿妻子抱著兒子騎在驢背上,梁萬祿在後邊趕著往前走。走到東山頂上的時候,停下來,往回看去。梁智正在下山坡往莊裏走。遠處,西新莊,炊煙裊裊,家家正在開始新的一天,都在歡歡喜喜準備過年。再看一看住了多年的宅子,不見炊煙。可能是年邁的父母已經知道自己一家出走,正在流淚;再看看遠離莊東頭哥哥一家孤零零的宅子,炊煙已經升起,一定是因為有了錢正高高興興準備過年呢。也許明天他們就會知道自己弟弟一家已經上關東了,他們會非常掛念的。
梁萬祿正想到這裏,剛會蒙話的晨子鬧起來:“爸爸,回家,媽媽,回家。”
梁萬祿夫婦的眼淚唰一下子流了下來。三人緊緊抱在一起。梁萬祿心如刀攪,心想哪兒是我們的家呀,孩子我們沒家啦。對兒子說:“兒子,別鬧,過會兒咱們回家。別鬧,啊。”
梁萬祿止住淚水,在驢屁股上拍了一巴掌,口裏喊聲“駕”,驢馱著母子倆往前走,梁萬祿在後邊跟著。
賣驢買票上火車
往東望去,道路曲曲折折。今日離家,前程難料,也許比這道路還要曲折。關東,路途遙遠,從來也沒去過。具體到什麽地方?到那裏幹什麽活?以前去關東的,有的到了奉天,有的到了法庫,有的到了錢家寨(即撫順)。到錢家寨的人比較多。有的說那裏下煤礦有把子力氣就行,生活好混;也有的說去錢家寨的都倒黴(也是“倒煤”諧音,運煤的意思。)還編了順口溜:到了錢家寨,就把鋪蓋賣,新的換舊的,舊的換麻袋。想到這裏,梁萬祿心裏激靈一下打個冷顫。思路又回到奉天。聽說梁福臻在那裏,混的還不錯。家鄉去的人,他都盡力幫忙。按輩分,梁福臻是孫子輩的。爺爺去了,他更得高看一眼。可是一家三口人的生活全靠人家也不是個事。也許正因為是爺爺輩的,照看少了不是,照看多了不能,反而讓人家左右為難。奉天不能久住。去法庫?法庫有梁仲。梁仲是侄子輩的,年齡同自己差不多。隻差一輩也許比差兩輩事情更好辦些。梁仲在老家的時候就同自己挺要好。再說法庫是小地方,比奉天那樣的大地方生活也會好混一些。好混?到那裏兩手攥空拳,三張吃飯嘴,也不會那麽容易。嗨,天下哪有容易的事?到哪步說哪步吧。先到奉天再說。
一路上走著,梁萬祿前前後後地想著。常言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我是“隻管走路,莫問前程”。
中午,到了榛子鎮。找個台階休息了一會。把隨身帶的幹糧給晨子吃了一些,梁萬祿夫婦也吃了一點,心裏有火吃不下去。要了碗涼水,喝完接著走。到了前小寨,晨子嚷嚷要去姥姥家。梁萬祿心想不能去。去了,就走不了。陳家不讓走,姐姐家知道把房子當了給她過年的錢,更不會讓走。算了,不進莊了。他跟晨子說:“這次不去了,下次爸爸一定帶你去”,於是含著淚趕著驢繞莊而過。
臘月廿九,就是大年除夕。為了不引人注意,梁萬祿妻子抱著兒子背著一個花簍往東山方向先走。花簍裏裝著孩子的衣服、食物和一些零散東西。隨後,梁萬祿又收拾一些東西帶著。東鄰居梁智同梁萬祿挺要好。聽說梁萬祿大過年要上關東而且是步行走,馬上拉出驢來送梁萬祿。梁萬祿和梁智爺倆趕到東山嶺子,追上樑萬祿妻子和兒子。梁萬祿對梁智能來送行很是感謝,跟梁智說,“走這麽遠了,大侄子回去吧。謝謝大侄子送我們,以後我們還會見麵的。”
梁智說:“老叔老嬸,我不遠送了。這頭驢,老叔就趕走吧。老嬸還能騎騎。”
梁萬祿說:“這不行。這驢是大侄子家的命根子,我怎麽能趕走?再說這驢也不全是大侄子一家的。”
梁智說:“是啊,我們家隻有三條驢腿,我隻能當三條驢腿的家。可是老叔老嬸這次出遠門,太不容易了。在家事事好,出門事事難。我當侄子的隻能幫這一點忙。那條驢腿,我會想法的。都是梁家的事。以前,老叔為咱們梁家出過大力,現在老叔老嬸有難了,梁家人知道了,誰都會幫忙的。老叔老嬸放心把驢趕走吧。祝老叔老嬸一路順風。”
梁萬祿見梁智誠心誠意讓把驢趕走,心想妻子小腳,還有懷抱的孩子走著走也真不行,就說:“大侄子,要這麽說,我就把這頭驢趕走了。見到鄉親們替我說聲謝謝。”說著,把妻子和兒子扶到驢背上,拍了一下驢,對梁智說:“大侄子,隻要有我梁萬祿在,我會把驢趕回來送還給你的。”
梁智:“還不還的,再說吧。老叔老嬸請上路。一路順風。”說著,梁智的眼淚流了下來。
梁萬祿夫婦,見此情景眼圈也濕了,“大侄子回去吧,咱們後會有期。”互相揮手告別。
梁萬祿妻子抱著兒子騎在驢背上,梁萬祿在後邊趕著往前走。走到東山頂上的時候,停下來,往回看去。梁智正在下山坡往莊裏走。遠處,西新莊,炊煙裊裊,家家正在開始新的一天,都在歡歡喜喜準備過年。再看一看住了多年的宅子,不見炊煙。可能是年邁的父母已經知道自己一家出走,正在流淚;再看看遠離莊東頭哥哥一家孤零零的宅子,炊煙已經升起,一定是因為有了錢正高高興興準備過年呢。也許明天他們就會知道自己弟弟一家已經上關東了,他們會非常掛念的。
梁萬祿正想到這裏,剛會蒙話的晨子鬧起來:“爸爸,回家,媽媽,回家。”
梁萬祿夫婦的眼淚唰一下子流了下來。三人緊緊抱在一起。梁萬祿心如刀攪,心想哪兒是我們的家呀,孩子我們沒家啦。對兒子說:“兒子,別鬧,過會兒咱們回家。別鬧,啊。”
梁萬祿止住淚水,在驢屁股上拍了一巴掌,口裏喊聲“駕”,驢馱著母子倆往前走,梁萬祿在後邊跟著。
賣驢買票上火車
往東望去,道路曲曲折折。今日離家,前程難料,也許比這道路還要曲折。關東,路途遙遠,從來也沒去過。具體到什麽地方?到那裏幹什麽活?以前去關東的,有的到了奉天,有的到了法庫,有的到了錢家寨(即撫順)。到錢家寨的人比較多。有的說那裏下煤礦有把子力氣就行,生活好混;也有的說去錢家寨的都倒黴(也是“倒煤”諧音,運煤的意思。)還編了順口溜:到了錢家寨,就把鋪蓋賣,新的換舊的,舊的換麻袋。想到這裏,梁萬祿心裏激靈一下打個冷顫。思路又回到奉天。聽說梁福臻在那裏,混的還不錯。家鄉去的人,他都盡力幫忙。按輩分,梁福臻是孫子輩的。爺爺去了,他更得高看一眼。可是一家三口人的生活全靠人家也不是個事。也許正因為是爺爺輩的,照看少了不是,照看多了不能,反而讓人家左右為難。奉天不能久住。去法庫?法庫有梁仲。梁仲是侄子輩的,年齡同自己差不多。隻差一輩也許比差兩輩事情更好辦些。梁仲在老家的時候就同自己挺要好。再說法庫是小地方,比奉天那樣的大地方生活也會好混一些。好混?到那裏兩手攥空拳,三張吃飯嘴,也不會那麽容易。嗨,天下哪有容易的事?到哪步說哪步吧。先到奉天再說。
一路上走著,梁萬祿前前後後地想著。常言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我是“隻管走路,莫問前程”。
中午,到了榛子鎮。找個台階休息了一會。把隨身帶的幹糧給晨子吃了一些,梁萬祿夫婦也吃了一點,心裏有火吃不下去。要了碗涼水,喝完接著走。到了前小寨,晨子嚷嚷要去姥姥家。梁萬祿心想不能去。去了,就走不了。陳家不讓走,姐姐家知道把房子當了給她過年的錢,更不會讓走。算了,不進莊了。他跟晨子說:“這次不去了,下次爸爸一定帶你去”,於是含著淚趕著驢繞莊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