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做到萬無一失,我建議大家今晚上不要貿然潛入寺廟,我們必須要全方麵的掌握吳哥窟的有關資料,然後製定出詳細的計劃,畢竟吳哥窟如此巨大,想在裏麵找一尊金佛,簡直是大海撈針。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我們如果就這樣一身疲憊的進去了,很可能金佛沒找著,反而葬送了小命。


    第35卷 目標:吳哥窟(10)


    我的建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同,阿彪雖然很著急,但也覺得我說得再理,所以也不再強求什麽,於是我們找到附近的一家酒店住了下來,準備好好休整一夜,然後詳細了解吳哥窟的資料,預計明天晚上再開始行動。


    用過晚餐,我用賓館裏的座機給孫胖打了個電話,孫胖在那邊嗷嗷大叫:“你小子死到哪裏去了?這段時間我天天幫你撒謊,搞得我一個頭有三個大!”


    我說:“那你都幫我撒些什麽謊來著?”


    孫胖說:“我先說你得了闌尾炎,回去割闌尾去了,後來正準備出院,卻發現一隻手術套落在你肚子裏了,然後又接著開刀把手術套取出來!”


    我說:“你還真是個人才!好了,你甭管我在哪裏,你現在馬上給我查一查吳哥窟的詳細資料!”


    “呀!你個狗日的,跑吳哥窟旅遊去了?柬埔寨妹妹漂亮不啊?”孫胖在那邊發出野獸的低吼。


    我說你趕緊給我查,我回來的時候送你幾張美女裸照。然後我就聽見孫胖在那邊吞口水的聲音,“你等等,我馬上上網查!你至少要給我五張!”


    “行!十張都沒問題!”我說。


    我和孫胖打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的電話,最後他不忘提醒我,你承諾給我的美女裸照一定要兌現哦。掛了電話,我把孫胖給我匯報的吳哥窟資料做了一個詳細的整理,我們在學校裏經常做這樣無聊又枯燥的工作。強子拉著阿彪,lisa,埃米到旁邊玩撲克去了,留下我獨自一人坐在窗邊上寫寫畫畫。又過了差不多半個小時,我總算將吳哥窟的資料大致整理了出來。


    12世紀中葉,真臘國王蘇耶跋摩二世定都吳哥。蘇耶跋摩二世信奉毗濕奴,加冕的婆羅門主祭司:地婆訶羅(divakara)為國王設計了這座國廟,供奉毗濕奴,名之為“毗濕奴神殿”。


    16世紀,此寺被稱為“angkorwat”。“angkor”,來自“nagara”,wat是高棉語中的“寺廟”,“ngkorwat”即“寺廟都城”。元成宗鐵穆爾在元貞二年(1296年),派遣周達觀出使真臘。使團取海路從溫州開洋,經七洲洋(西沙群島海麵)、占城、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薩州),橫渡淡洋(今洞裏薩湖)至吳哥國登岸。周達觀和他的使團駐吳哥一年。回國後周達觀寫了關於真臘風土民情的報告《真臘風土記》。《真臘風土記》稱吳哥窟為“魯班墓”,又說國王死後,有塔埋葬,可見吳哥寺乃皇陵。


    第35卷 目標:吳哥窟(11)


    一些學者認為,吳哥窟是蘇耶跋摩二世的皇陵,根據有三:一:與吳哥大多數其他寺廟朝東,麵對朝陽不同,吳哥窟正門朝西,麵向日暮;根據荷蘭考古學家博施(bosch)的研究,印度和爪哇的殯葬風俗,墓地一律朝西,祭祀的寺廟則朝東。二:畫廊浮雕反時針方向排列,是印度教葬禮時在墓地巡行的方向;三:吳哥窟畫廊中蘇耶跋摩二世與毗濕奴神相貌相似,暗含日後升天成毗濕奴長駐毗濕奴神殿之意。元代航海家汪大淵在1330年-1339年間曾遊歷吳哥,他稱吳哥窟為“桑香佛舍”,這表明在十四世紀中葉,吳哥窟已經改為佛寺。汪大淵還報告吳哥窟有“裹金石橋四十餘丈”,十分華麗,有“富貴真臘”之語。


    暹羅破真臘國都吳哥,真臘遷都金邊。次年,吳哥窟被高棉人遺棄,森林逐漸覆蓋漫無人煙的吳哥。後來有些高棉人獵戶進入森林打獵,無意中發現宏偉的廟宇,也有一些當地的佛教徒在廟旁邊搭蓋屋寮居住,以便到廟宇中朝拜,但吳哥遺蹟多不為世人所知。


    1586年,方濟各會修士和旅行家安東尼奧-達-馬格達連那(antoniodamagdalena)遊歷吳哥,並向葡萄牙歷史學家蒂歐格-都-科托報告其遊歷吳哥的見聞:“城為方形,有四門有護城河環繞……建築之獨特無以倫比,其超絕非凡,筆墨難以形容”。但達-馬格達連那的報告,被世人目為天外奇談,一笑置之。


    1857年,駐馬德望的法國傳教士夏爾-艾米爾-布意孚神父(插rlesemilebouillevaux,1823年—1913年)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記,安南與柬埔寨》,報告吳哥狀況,但未引人注意。


    1861年1月,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奧(henrimouhot)為尋找熱帶動物,無意中在原始森林中發現宏偉驚人的古廟遺蹟,並著書《暹羅柬埔寨寮國諸王國旅行記》,大肆渲染,他說“此地廟宇之宏偉,遠勝古希臘、羅馬遺留給我們的一切,走出森森吳哥廟宇,重返人間,剎那間猶如從燦爛的文明墮入蠻荒”,這才使世人對吳哥刮目相看。


    第35卷 目標:吳哥窟(12)


    法國攝影師艾米爾-基瑟爾(emilegsell)是世界上最早拍攝吳哥窟照片的攝影師。1866年他發表的吳哥窟照片使人們可以目睹吳哥窟的雄偉風采。


    1907年,暹羅將暹粒、馬德望等省份歸還柬埔寨。


    1908年起,法國遠東學院開始對包括吳哥窟在內的大批吳哥古蹟進行為期數十年的精心細緻的修復工程。吳哥窟的190米寬的護城河,如一道屏障,阻擋森林的圍困,因此吳哥窟比其他吳哥古蹟,保存得最完整。但仍然雜樹叢生,有些樹根深植入部分建築物的紅壤磚縫隙,逐漸將縫隙擴大,最後將紅壤磚推落,使建築物坍塌。修復工程包括幾個方麵的工作:清除雜草、樹林、積土、白蟻,穩定地基,支撐搖搖欲墜的建築物。清理吳哥窟的工程在1911年完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墓聞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落年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落年少並收藏墓聞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