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原本應該在戰場上唱主角的巴巴拉和蒙璿的部隊,此時則膽顫心驚、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一場破天荒頭一遭的大炮對抗。
印月人、高唐人、三國的軍人,都紛紛將手按在了胸口,喃喃自語的念叨著各自的神靈,對於這種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戰爭方式,他們的心中充滿著恐懼,以為是天神對人間的懲罰,抑或是惡魔偷偷下了凡塵。
雙方的將領也鑑於剛才血的教訓,現在誰都沒有興趣把軍隊投入到兩軍炮火陣地之間的戰場上來充作炮灰。
這,就是風雨到來之前的戰場。
傍晚時分,風雨終於趕到了戰場。
緊隨在他身後的是近衛軍的戰士,這些戰士無疑是全軍的中堅,風雨走到哪裏,他們就跟到哪裏。稍後趕來的是其他風雨軍的將士,然後則是其他部隊,更重要的是風雨又帶來了十門大炮。
但是戰場的狼藉讓風雨也大吃一驚,加上蒙璿所部的狼狽樣,一度讓他打消了原本當天結束戰鬥的計畫。正當風雨猶豫不決的時候,戰場上的將領們卻一致要求作戰。
“大哥,兩軍相遇勇者勝!”
蒙璿的話激勵了風雨,風雨一咬牙關,同意了她的請戰。
那十門新帶來的大炮立刻投入到對射之中,這大大增強了風雨軍的火力,也振奮了軍隊的士氣。軍隊也立刻奉令調整,準備展開進攻。
與此同時,天空突然響起了雷鳴聲,與兩軍的炮火聲遙相呼應,仿佛不甘心獨守寂寞,也要插手人間的熱鬧。
隻見陣陣雷聲震撼大地,閃閃電光劃破硝煙瀰漫的雲霄,黑暗慢慢的籠罩了戰場,黃豆般的暴雨隨即傾盆而下,沖刷著血跡斑斑的土地。
天地頓時霧蒙蒙的一片,即使近在咫尺也很難看清楚,對陣的雙方一時間都無法觀察到對方的舉動。
風雨不顧身體的虛弱和身邊侍衛的勸阻,親自站立在大雨之中關注著軍隊的調動。
在他看來,這場大雨真是上天的神助,也是使自己獲勝的吉兆,如果早下片刻,自己就無法及時趕到;而如今卻正好掩護了自己的反攻。
第二章 冒雨追擊
風雨站立在大雨之中,關注著眼前的戰事。
在他的前方,是巴巴拉統帥的大約十萬人的部隊,這支部隊已經占領了河岸,並且旁邊有麥堅艦隊的火力支援。
而風雨手中有自己帶來的一萬援軍,還有蒙璿率領的六萬多人——在剛才的混戰中,損失了三千多人,跑了五、六千人。
盡管人數上風雨軍處於下風,但是風雨的到來使得全軍士氣為之一振,全軍上下無論是哪一方的將領們,都渴求在統帥的注視下打贏這一仗,洗刷剛才驚惶失措的恥辱,那新帶來的大炮更大大增強了堡壘的火力。
同時,戰士們也已經習慣了這數十門大炮互相對射的場麵,沒有了先前那般的害怕。
反觀對手卻恰恰相反。
首先是麥堅的艦隊開始後退了。經過半天多的激戰,艦隊所儲存的魔法水晶已經所剩無幾了,而眼看著對手在這個時候居然還加強了火力,這些完全以商人的意識來考慮問題的傢夥,立刻發現自己在這場炮火對射中不但占不到便宜,還有可能吃虧,於是馬上選擇了開溜,完全不顧友軍聲嘶力竭的召喚和怒火萬丈的咒罵。
這樣的舉動對岸上的印月軍隊來說,實在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早在風雨剛剛到達的時候,印月人因為從對方陣地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中推測出風雨親自到來,士氣就大打折扣。緊接著,原先在戰場上大發神威的麥堅艦隊居然逃跑了,更引發了全軍進一步的恐慌,使得這些戰士紛紛禱告起來,喪失了繼續作戰的勇氣和信心。
而軍隊的統帥巴巴拉也沒有作戰的堅定決心。他和風雨一開始的想法一樣,認為今天已經無法決出勝負了,正在猶豫著何去何從——對他而言,如果能夠擺脫風雨的糾纏,返回中線打擊洛信的部隊,顯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不同於風雨,他麾下的將領也沒有一個人主動請纓,加上麥堅人的撤退,更讓他無心戀戰。
於是,印月人甚至還沒有等到風雨軍的追擊,就開始了撤退。巴巴拉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指揮著他的軍隊借著滂沱大雨的掩護,在對手的眼皮底下沿著河岸向南麵靠攏,意圖先風雨一步到達中線,對正在中線苦戰的風雨軍施加重擊。
在他看來,這場大雨正好遮擋了風雨軍的視線,而筋疲力盡的風雨軍也應該沒有理由在這樣的大雨中開展進攻,時間是站在他這一邊的;而這個行動一旦成功,風雨軍的中路必將全軍覆沒,到時候再好整以暇的對付匆匆趕來的風雨,遠遠比在這裏繼續勉強作戰來得強。
事實上,如果在他麵前的是一個意誌並不堅定、決定也不果斷的對手,如果麥堅的艦隊能夠繼續停留在河岸上給予火力支援,如果印月軍隊能夠有充足的時間部署狙擊,如果印月的軍隊不是那麽慌張,如果風雨不進行追擊的話……當這些假設都成立的時候,也許巴巴拉會成為戰爭的勝利者,創造又一個戰爭史上的奇蹟,歷史也可能因此而改寫。
可惜,他麵對的恰恰是一個意誌堅定、決定也果斷的對手;麥堅的艦隊在關鍵的時刻可恥的逃跑了;印月的軍隊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部署斷後狙擊,更沒有那份從容和鎮定;而風雨軍也恰恰尾隨在後麵。
印月人、高唐人、三國的軍人,都紛紛將手按在了胸口,喃喃自語的念叨著各自的神靈,對於這種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戰爭方式,他們的心中充滿著恐懼,以為是天神對人間的懲罰,抑或是惡魔偷偷下了凡塵。
雙方的將領也鑑於剛才血的教訓,現在誰都沒有興趣把軍隊投入到兩軍炮火陣地之間的戰場上來充作炮灰。
這,就是風雨到來之前的戰場。
傍晚時分,風雨終於趕到了戰場。
緊隨在他身後的是近衛軍的戰士,這些戰士無疑是全軍的中堅,風雨走到哪裏,他們就跟到哪裏。稍後趕來的是其他風雨軍的將士,然後則是其他部隊,更重要的是風雨又帶來了十門大炮。
但是戰場的狼藉讓風雨也大吃一驚,加上蒙璿所部的狼狽樣,一度讓他打消了原本當天結束戰鬥的計畫。正當風雨猶豫不決的時候,戰場上的將領們卻一致要求作戰。
“大哥,兩軍相遇勇者勝!”
蒙璿的話激勵了風雨,風雨一咬牙關,同意了她的請戰。
那十門新帶來的大炮立刻投入到對射之中,這大大增強了風雨軍的火力,也振奮了軍隊的士氣。軍隊也立刻奉令調整,準備展開進攻。
與此同時,天空突然響起了雷鳴聲,與兩軍的炮火聲遙相呼應,仿佛不甘心獨守寂寞,也要插手人間的熱鬧。
隻見陣陣雷聲震撼大地,閃閃電光劃破硝煙瀰漫的雲霄,黑暗慢慢的籠罩了戰場,黃豆般的暴雨隨即傾盆而下,沖刷著血跡斑斑的土地。
天地頓時霧蒙蒙的一片,即使近在咫尺也很難看清楚,對陣的雙方一時間都無法觀察到對方的舉動。
風雨不顧身體的虛弱和身邊侍衛的勸阻,親自站立在大雨之中關注著軍隊的調動。
在他看來,這場大雨真是上天的神助,也是使自己獲勝的吉兆,如果早下片刻,自己就無法及時趕到;而如今卻正好掩護了自己的反攻。
第二章 冒雨追擊
風雨站立在大雨之中,關注著眼前的戰事。
在他的前方,是巴巴拉統帥的大約十萬人的部隊,這支部隊已經占領了河岸,並且旁邊有麥堅艦隊的火力支援。
而風雨手中有自己帶來的一萬援軍,還有蒙璿率領的六萬多人——在剛才的混戰中,損失了三千多人,跑了五、六千人。
盡管人數上風雨軍處於下風,但是風雨的到來使得全軍士氣為之一振,全軍上下無論是哪一方的將領們,都渴求在統帥的注視下打贏這一仗,洗刷剛才驚惶失措的恥辱,那新帶來的大炮更大大增強了堡壘的火力。
同時,戰士們也已經習慣了這數十門大炮互相對射的場麵,沒有了先前那般的害怕。
反觀對手卻恰恰相反。
首先是麥堅的艦隊開始後退了。經過半天多的激戰,艦隊所儲存的魔法水晶已經所剩無幾了,而眼看著對手在這個時候居然還加強了火力,這些完全以商人的意識來考慮問題的傢夥,立刻發現自己在這場炮火對射中不但占不到便宜,還有可能吃虧,於是馬上選擇了開溜,完全不顧友軍聲嘶力竭的召喚和怒火萬丈的咒罵。
這樣的舉動對岸上的印月軍隊來說,實在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早在風雨剛剛到達的時候,印月人因為從對方陣地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中推測出風雨親自到來,士氣就大打折扣。緊接著,原先在戰場上大發神威的麥堅艦隊居然逃跑了,更引發了全軍進一步的恐慌,使得這些戰士紛紛禱告起來,喪失了繼續作戰的勇氣和信心。
而軍隊的統帥巴巴拉也沒有作戰的堅定決心。他和風雨一開始的想法一樣,認為今天已經無法決出勝負了,正在猶豫著何去何從——對他而言,如果能夠擺脫風雨的糾纏,返回中線打擊洛信的部隊,顯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不同於風雨,他麾下的將領也沒有一個人主動請纓,加上麥堅人的撤退,更讓他無心戀戰。
於是,印月人甚至還沒有等到風雨軍的追擊,就開始了撤退。巴巴拉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指揮著他的軍隊借著滂沱大雨的掩護,在對手的眼皮底下沿著河岸向南麵靠攏,意圖先風雨一步到達中線,對正在中線苦戰的風雨軍施加重擊。
在他看來,這場大雨正好遮擋了風雨軍的視線,而筋疲力盡的風雨軍也應該沒有理由在這樣的大雨中開展進攻,時間是站在他這一邊的;而這個行動一旦成功,風雨軍的中路必將全軍覆沒,到時候再好整以暇的對付匆匆趕來的風雨,遠遠比在這裏繼續勉強作戰來得強。
事實上,如果在他麵前的是一個意誌並不堅定、決定也不果斷的對手,如果麥堅的艦隊能夠繼續停留在河岸上給予火力支援,如果印月軍隊能夠有充足的時間部署狙擊,如果印月的軍隊不是那麽慌張,如果風雨不進行追擊的話……當這些假設都成立的時候,也許巴巴拉會成為戰爭的勝利者,創造又一個戰爭史上的奇蹟,歷史也可能因此而改寫。
可惜,他麵對的恰恰是一個意誌堅定、決定也果斷的對手;麥堅的艦隊在關鍵的時刻可恥的逃跑了;印月的軍隊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部署斷後狙擊,更沒有那份從容和鎮定;而風雨軍也恰恰尾隨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