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紀實] 《希特勒在地堡的最後日子》作者:[美]阿爾敏·迪·萊曼/蒂姆·卡羅爾【完結】


    本書以第一人稱的手法,通過一雙天真的眼睛,將希特勒最後龜縮在地堡中一段日子的惡行和最終的結局做了細緻入微的描述。納粹的罪惡和暴行躍然紙上,它無情地吞噬了無數珍貴的生命,無數和作者一樣的青少年被欺騙被愚弄而橫屍沙場,成了犧牲品。


    是萊曼親眼見證納粹垮台的實錄,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見證了希特勒末日的全過程和他必然滅亡的下場。書中也記載了萊曼是如何一步步認識到了納粹的罪惡並開始記錄下事實真相。


    九州出版社


    第一章 惡兆


    譯者前言


    阿爾敏·迪·萊曼,在德國西裏西亞長大,父親在納粹黨衛軍任職。後參加希特勒青年團,二戰結束前夕被選送進了德國元首府的地堡,擔任了希特勒的信差,接觸到了希特勒納粹集團中一些最為臭名昭著的人物。1945年二戰結束後,成了少數倖存者之一,因年齡太小,被免於起訴。1948年, 成了一位記者和旅行作家。1967年,加入美國國籍,1969年獲得美國社會活動家獎。萊曼曾出版過回憶錄《希特勒最後的信差》,剖析了自己在一個納粹主義的狂熱信徒家庭中的成長經歷。


    蒂姆·卡羅爾,是一家全國性報紙的記者、電視製作人,現居倫敦。


    《希特勒在地堡的最後日子》用第一人稱的手法,通過一雙天真的眼睛,將希特勒最後龜縮在地堡中一段日子的惡行和最終的結局做了細緻入微的描述。納粹的罪惡和暴行躍然紙上,它無情地吞噬了無數珍貴的生命,無數和作者一樣的青少年被欺騙被愚弄而橫屍沙場,成了犧牲品。這本《希特勒在地堡的最後日子》就是萊曼親眼見證納粹垮台的實錄,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見證了希特勒末日的全過程和他必然滅亡的下場。書中也記載了萊曼是如何一步步認識到了納粹的罪惡並開始記錄下事實真相。


    序言(1)


    (1945年1月16日,柏林)


    1945年1月16日下午,阿道夫·希特勒正式撤離了他位於柏林威廉士大街具有新巴洛克風格的正式官邸——老德意誌大臣花園。在盟軍猛烈的炮火轟炸下,柏林市中心幾乎被夷為平地,位於大臣花園一層的豪華官邸已不再安全,希特勒被迫撤入他的地下城堡。自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來,大臣花園就一直被作為元首的官邸。希特勒曾多次站在官邸樓上的小陽台上,接受聚集在街上的人群的歡呼敬禮。1940年,當德軍從法國凱旋歸來後,也就是在這個陽台上,希特勒和他的空軍中將赫爾曼·戈林(hermann goring)檢閱了狂歡慶祝的人群。然而現在,除了建築的一翼尚且完好無損,這座一度無比輝煌的建築已變得千瘡百孔,麵目全非,建築內到處都是彈孔和燃燒彈燻黑的痕跡。1945年初,再也沒有歡呼的人群在這裏向阿道夫·希特勒致敬了。


    或許在這樣的多事之秋,離開大臣花園並不是最讓希特勒感到失望的事情,因為他曾經告訴過阿爾伯特·斯佩爾(albert speer),他的這座官邸給“肥皂廠”用還差不多。希特勒於1938年下令斯佩爾重修了大臣花園。新大臣花園是一座足有一個街區長的巨大的低層建築。元首指示要將其建成一座不朽的建築,讓每個參觀者都折服於第三帝國的偉大和威力。斯佩爾沒有讓希特勒失望,這座建築成了日耳曼力量的宏偉象徵,野獸派的建築線條和比例設計折射出了希特勒強製推行納粹事業的鋼鐵意誌。設計者希望它能夠像第三帝國的千年基業一樣永存不朽。當參觀者從弗斯大街寬闊的台階拾階而上時,迎麵而來的4個巨大石柱立刻反襯出人身形的渺小,柱頂盤踞著的一隻雄鷹,雙翅展開,鷹爪上抓著一個納粹十字。門的一側,聳立著一個高大的士兵雕像,迎接著每位來訪者。


    新大臣花園象徵著納粹運動及其對德國的強權控製。但是,在1945年,這個龐大建築成了盟軍轟炸的主要目標,讓希特勒嚐到了納粹暴行的苦果。有幾枚炮彈正中目標,建築的長屋頂因此部分坍塌,多麵牆壁被燃燒彈的黑煙燻得麵目全非,很多窗戶也被炸碎了。斯佩爾建造的這座龐大建築,在炮火的洗禮後,如一座幽靈城堡般聳立著。


    希特勒原本豪華氣派的辦公室就在這座曾經富麗堂皇的建築中,他的辦公室大約有400平方米,盟軍轟炸後居然奇蹟般地完好無損。這間辦公室鋪有厚重而華麗的地毯,落地窗上掛著冷灰色的絲綢窗簾,光是這些東西就需要一大隊勤務兵和僕從們精心打理。盡管外麵的世界滿目瘡痍,然而寬大而舒適的扶手椅和沙發仍然讓希特勒的書房看上去像酒店的大堂一般豪華。1945年1月16日,元首最後一次坐在他那光可鑑人的大書桌旁,在檢查了新辦公室裝置的清單(當然新辦公室不如現在的氣派)後,希特勒慢慢地走出房間,穿過鋪著厚重地毯的走廊,走向他那不太豪華的新家,也就是希特勒最後的住所。當納粹政府在1933年奪取政權時,希特勒曾經發誓,絕不自動離開德意誌大臣花園。他宣稱,世界上沒有哪個政權能夠驅逐他,但是,他的誓言落空了。


    希特勒這時已經患上了慢性疾病,雖然隻有55歲,但病痛的折磨讓他看上去足足有70歲那麽老。他那頭精心修剪的褐色頭髮變得稀稀拉拉,顏色發灰,那雙曾經湛藍的眼睛也已黯淡無光。在非公眾場合,他不得不長時間佩戴老花眼鏡。他的副官發現,他即使在白天也很難看清楚周圍的景物。他形容枯槁,身形佝僂,腰身彎曲,病態十足。在二戰最後幾年,希特勒的身體健康狀況一直在惡化,特別在1944年7月險遭暗殺以後,他的身體更是大不如前。那次暗殺是陸軍上尉克勞斯·馮·施道芬伯格(us von stauffenberg)策劃的,他將一個裝滿炸彈的公文箱安放在希特勒東普魯士地堡的會議桌下。炸彈爆炸時,在場的24人中有4人被炸死,十幾個人嚴重受傷。希特勒本人也傷得不輕,他的褲子被爆炸衝擊波撕成了碎片,但是他還是倖存下來了。但是這次爆炸卻讓希特勒本人和他的支持者更加堅信,希特勒得到了神的庇佑,是天意要讓希特勒領導德國人民,實現他所有偉大的理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希特勒在地堡的最後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阿爾敏·迪·萊曼/蒂姆·卡羅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阿爾敏·迪·萊曼/蒂姆·卡羅爾並收藏希特勒在地堡的最後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