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而言,在科幻研究上重視專業化,體現為兩個方麵。一是一定要真正地談科幻,而不是借科幻而言它。許多文章雖然以某某科幻作家、某某著作為題,但隻是把它當成一個線索、由頭,去討論科學、社會、文化等方麵的問題。這樣還算是不錯的。


    更有一些關於科幻的言論,發言者本身既不寫科幻,也不讀科幻,卻對科幻說三道四,侃侃而談。我想,即使一個人從不寫科幻小說,但至少要讀上百篇科幻作品,看過幾十部科幻電影,才能對科幻有點發言權吧。科幻迷中有許多人都能夠達到這個接觸麵。如果連這個數量都達不到,那麽在科幻這個具體的領域裏,就不好稱為“專家”了。


    實際上,出現這些外行言論,也是源於輿論界的一個非常不好的作法。某些媒體經常拿“專家”兩字抬高報導的價值:“專家”稱這個,“專家”認為那樣”……。其實,他們經常請物理學家談生物,請生物學家談教育,請教育專家談文學,請文學家談環境保護。許多被請來談科幻的“專家”,都是貨真價實的大學教授、博士、甚至院士,政協委員,但媒體從不說明他們是不是科幻方麵的專家。


    二是一定要專業地談科幻。科幻迷談科幻的文章已經有很多了。但如果想對科幻進行專門研究的話,那麽一定要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在相關的專業體係範圍內進行。比如,研究科幻文學,一定要運用文學理論,研究科幻電影,一定要運用電影理論。看過上千篇科幻小說,數百部科幻電影的科幻迷大有人在。但想要成為研究家,還必須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才行。


    中國的科幻研究一直保持在低水平上,很大程度是不重視這些專業性。科幻迷有閱讀量,科幻作家有實踐經驗,但這都代替不了專業知識的掌握與運用。


    其次,不管什麽研究,一定要建立在大量收集資料的前提下。最起碼,收集資料可以保證你知道前人在這個領域作了什麽。這是任何研究工作的前提。許多人,特別是一些青年學生把個人觀點看得很重要。他們認為,自己在文章中提到一個驚人的觀點,這就足夠了。但至少在他們討論科幻的那些文章中提到的觀點,沒有哪一個是驚人的,是新穎的,以前都有人提過。隻是他們沒有看到罷了。


    從受眾的角度也是這樣,你的文章隻提你的觀念,讀者會認為,這有什麽了不起,我還有更了不起的觀念呢!但如果你的文章提供了諸多資料,即使你的觀念不正確,或者過時,或者不新穎,但就是因為那些資料的價值,它也會流傳下去。


    另外,資料收集得多,看得多,許多規律性的東西自然就出現在你麵前。科學研究是笨功夫、苦功夫,科學家中出現愛因斯坦的機率,和買彩票出現大獎的機率差不多。所以你要進行任何研究,先下苦功夫吧,別盼望著自己是愛因斯坦,先認定自己是一名普通的研究人員。


    科學研究如此,科幻研究蓋莫能外,至少我個人的經驗是這樣。經常有人問我研究經驗是什麽,我的回答就是賣苦力。粗略統計一下,我自己看過的科幻電影超過四百部,讀過的科幻小說,長、中、短篇加在一起,已經過了一千種。除了這些,還要看文學理論、科學哲學、科技史,以及許多相關專業的書。看這麽多書就夠了嗎?越看越覺得不夠!


    再次,科幻研究者一定不要封閉自己,要和外界多交流。尤其是中文專業,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和科技史專業,是對科幻研究幫助最大的學科。有關的專家學者裏,也有相當一批關注科幻文藝。致力於研究科幻的朋友,應該多學習一下這些專業知識,能夠保證你不露怯。象“凡爾納發明潛艇”、“克拉克構想天梯”等謬論一直在科幻圈裏流傳,就是因為沒有科技史的知識,不知道這些發明和創意是誰最先提出來的。


    然後,科幻研究者更要走出去,和這些專家們交流。坦率地講,這是整個中國科幻圈都作得很不夠的地方。其中,自卑心理尤其重要。科幻作家沒有學術頭銜,是“江湖人士”,屬於“野路子”。和博士、教授們坐在一起,許多科幻作者心理上就矮一截。反過來,如果呆在科幻圈裏,便會有大量科幻迷追捧自己。這個很容易理解的心理,正是許多科幻作家不願意與外界交流的核心問題!於是,大家關起門來發出震天響的議論,卻幾乎沒有人走出門去,參加常規的學術活動。這便成為科幻圈的一個普遍的風景。什麽時候克服這種不適心理,中國科幻研究才能跨上一個台階。


    第三節:科幻研究展望


    中國科幻積累百年,如果單算出版物的文字數量,原創加上譯作,可能要有數億字了。這麽肥沃的土地,理論開墾者微不足道。幾乎就象一盤圍棋的布局階段,若大棋盤上,隻有孤零零地幾枚棋子。


    對科幻的研究,可分內、外兩類。對內研究,是專門針對作者、作品的研究。對外研究,是去研究科幻與相關領域的關係,科幻與文學界、科幻與影視界、科幻與科學界、科幻與教育界、科幻與出版界,科幻與社會各界都可以產生聯繫。而這種研究恰恰在於幫助科幻找到新的發展空間。


    從層次上分,又可以分為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層。宏觀研究,就是針對科幻整體進行研究:它的屬性、定位、等等。中觀研究,是對一定時期、一定地域的科幻進行研究。比如對晚清科幻的研究,在萌芽狀態的科幻研究中,幾乎已經成為“顯學”。投入者甚多。微觀研究,是對具體某個作者、某部作品的研究。比如,《科技日報》的尹傳紅多年研究阿西莫夫,發表了大量有關他的文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幻縱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鄭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鄭軍並收藏科幻縱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