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反重力概念推到極至的,是英國科幻作家詹姆斯布利殊(james blish,1921——1975)。1950年到1962年,他創作了科幻經典《飛行城市》係列。馳騁於星空中的不是太空船,而是整座城市!這些“飛行城市”靠一種叫“陀螺轉”的推動器來推動,而“陀螺轉”的原理,基本上就是“反重力”或“慣性的抵消”。於是,紐約、倫敦等大城市帶著下麵的基岩,紛紛離開地球,在宇宙空間飄浮著。這些飛城甚至可以達到超光速。它們象流星一樣遍布宇宙,把人類文明的種子撒向四方。有一些則成為太空海盜。有趣的是,在《飛城係列》裏,紐約城飛上太空時,還帶著它那聞名於世的“雙子塔”。
五十年代,醉心宇航技術的英國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arthurc.rke,1917——)在短篇《太陽風帆》中,提出了一項大膽的設想:利用太陽係裏無處不在的“光壓”作為宇航的動力。在人們常識中幾乎沒有重量的陽光,其實也給被照射的物體施加著極其微弱的壓力,在太陽係裏,到處都充滿了這種“太陽風”。如果能展開一張麵積達幾平方公裏,厚度僅幾微米的太陽風帆,那麽陽光便會推動著它,產生一個微弱的加速度。慢慢積累,幾天之後它便可以獲得類似宇航飛船的高速,卻不需要消耗一克燃料。
“天梯”,也是科幻作家提出的一個偉大設想。它看似荒謬,但原則上卻行得通。克拉克在1979年出版的科幻小說《天堂的噴泉》裏,細緻地展開了這個設想:人類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建立一個大型太空站,然後從太空站放下三萬六千公裏的纜索,直達地麵。“太空升降機”便在中空的纜索裏自由升降。那時,我們乘電梯升到三萬公裏高,和升到三十米高,將不再有本質的差別,都會勝似閑庭信步。人類也不再需要耗費大量的燃料,以烈焰紛飛的誇張方式升上太空。
克拉克還在小說中提到了製造“天梯”的技術關鍵:纜索所要承受的重量將會大得驚人。此外,由於纜索的不同部分處於離地麵不同的距離,它們的“自轉周期”也不同,如果用普通材料製造,纜索將會被撕得四分五裂。要把“太空升降機”從夢想變成現實,必須發展出一些強度比精鋼甚至碳纖維還要大千百倍的特殊材料。
這種材料在小說裏第一次出場,是在一個展示會上。研製者用它製成細線,栓住一隻金屬球。由於線隻有幾微米粗,肉眼看不到,觀眾隻看到金屬球“浮”在空中。可如果誰的手不慎劃過金屬球的上方就會被割斷。因為這根細線比最鋒利的刀刃都薄。
無巧不成書,就在同一年,另一位科幻作家謝菲爾德(插rles射ffield)也發表了《天網》,講述同一題材的故事。這可算得上是英雄所見略同吧。
第一卷:科幻講什麽? 第二編:技術奇觀(3-3)
第三節:星體飛船
除了全部由人造材料製造的飛船和太空城外,宇宙中的星體本身也可以作為製造飛船的材料。埃裏斯在《不滅的鳳凰》裏,描寫了人類建造的星體巨船。未來某時,人類中的獨裁者為了轉移社會矛盾,聲稱要把人送到相鄰的恆星,進行偉大的太空探險。但由於技術限製,當時無法獲得很高的宇航速度,隻好建立一個微型世界,讓太空人在裏麵一代代繁衍下去。
按照計劃,一顆長達幾十公裏的小行星被當成飛船外殼,它的內部被掏空,構造出一個擁有自然風光的世界。整個建造過程就花了七十年時間!太空船出發後,更要經過幾百代人才能到達目的地。但經過許多代人以後,太空人的後代就退化了。他們生活在狹小的飛船內部,過著農業文明的生活,把周圍的機械設備當成神跡。
台灣科幻作家黃海於1988年發表了一篇名為《地球逃亡》的科幻小說,描寫地球受到天文災難威脅,人類被迫研究巨型核發動機,將地球推離太陽係。
2001年,大陸科幻作家劉慈欣也發表了《流浪地球》,構思相當接近:天文學家發現,太陽將在幾百年裏突然衰弱下去,經過“氦閃”變成紅巨星。在氦閃時,它會膨脹到地球軌道之外,將地球完全氣化。由於人類本身尚未獲得亞光速飛船技術,並且離太陽係最近的幾個恆星係裏也沒有行星可以移居。所以,聯合政府決定將地球本身改造成宇宙飛船,載著整個人類逃亡。
整個過程要經過兩千五百年,一百代人!為了實現這一宏偉計劃。人類在大地表麵建築起“地球發動機”,建成後的每個地球發動機高達一萬一千多米,超過世界上所有山峰。單個發動機運行時,可以向地球提供150億噸推動力!全世界共有一萬多台這樣的發動機。它們在使用時,向天空噴射著巨大的離子流,使得周圍的空氣保持在八十度高溫,落下的雨水可以燙壞皮膚。
由於地球質量過於龐大,即使這樣的巨物,也隻不過是給地球進行軌道姿態調節而已,並不能直接推動它隨意前進。小說中的地球發動機控製中心也宏偉無比,單是一個操縱台就能容納五千人。
為了使地球在前行中不遇阻礙,人類還給月球建造了同樣的發動機,把它推離軌道!而地球進入小行星帶時,人類使用了反物質炸彈,摧毀攔路的小行星。最後,地球終於脫離太陽引力逃逸而去。由於得不到太陽光,地球表麵的空氣都凝為淺綠色的固體。
五十年代,醉心宇航技術的英國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arthurc.rke,1917——)在短篇《太陽風帆》中,提出了一項大膽的設想:利用太陽係裏無處不在的“光壓”作為宇航的動力。在人們常識中幾乎沒有重量的陽光,其實也給被照射的物體施加著極其微弱的壓力,在太陽係裏,到處都充滿了這種“太陽風”。如果能展開一張麵積達幾平方公裏,厚度僅幾微米的太陽風帆,那麽陽光便會推動著它,產生一個微弱的加速度。慢慢積累,幾天之後它便可以獲得類似宇航飛船的高速,卻不需要消耗一克燃料。
“天梯”,也是科幻作家提出的一個偉大設想。它看似荒謬,但原則上卻行得通。克拉克在1979年出版的科幻小說《天堂的噴泉》裏,細緻地展開了這個設想:人類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建立一個大型太空站,然後從太空站放下三萬六千公裏的纜索,直達地麵。“太空升降機”便在中空的纜索裏自由升降。那時,我們乘電梯升到三萬公裏高,和升到三十米高,將不再有本質的差別,都會勝似閑庭信步。人類也不再需要耗費大量的燃料,以烈焰紛飛的誇張方式升上太空。
克拉克還在小說中提到了製造“天梯”的技術關鍵:纜索所要承受的重量將會大得驚人。此外,由於纜索的不同部分處於離地麵不同的距離,它們的“自轉周期”也不同,如果用普通材料製造,纜索將會被撕得四分五裂。要把“太空升降機”從夢想變成現實,必須發展出一些強度比精鋼甚至碳纖維還要大千百倍的特殊材料。
這種材料在小說裏第一次出場,是在一個展示會上。研製者用它製成細線,栓住一隻金屬球。由於線隻有幾微米粗,肉眼看不到,觀眾隻看到金屬球“浮”在空中。可如果誰的手不慎劃過金屬球的上方就會被割斷。因為這根細線比最鋒利的刀刃都薄。
無巧不成書,就在同一年,另一位科幻作家謝菲爾德(插rles射ffield)也發表了《天網》,講述同一題材的故事。這可算得上是英雄所見略同吧。
第一卷:科幻講什麽? 第二編:技術奇觀(3-3)
第三節:星體飛船
除了全部由人造材料製造的飛船和太空城外,宇宙中的星體本身也可以作為製造飛船的材料。埃裏斯在《不滅的鳳凰》裏,描寫了人類建造的星體巨船。未來某時,人類中的獨裁者為了轉移社會矛盾,聲稱要把人送到相鄰的恆星,進行偉大的太空探險。但由於技術限製,當時無法獲得很高的宇航速度,隻好建立一個微型世界,讓太空人在裏麵一代代繁衍下去。
按照計劃,一顆長達幾十公裏的小行星被當成飛船外殼,它的內部被掏空,構造出一個擁有自然風光的世界。整個建造過程就花了七十年時間!太空船出發後,更要經過幾百代人才能到達目的地。但經過許多代人以後,太空人的後代就退化了。他們生活在狹小的飛船內部,過著農業文明的生活,把周圍的機械設備當成神跡。
台灣科幻作家黃海於1988年發表了一篇名為《地球逃亡》的科幻小說,描寫地球受到天文災難威脅,人類被迫研究巨型核發動機,將地球推離太陽係。
2001年,大陸科幻作家劉慈欣也發表了《流浪地球》,構思相當接近:天文學家發現,太陽將在幾百年裏突然衰弱下去,經過“氦閃”變成紅巨星。在氦閃時,它會膨脹到地球軌道之外,將地球完全氣化。由於人類本身尚未獲得亞光速飛船技術,並且離太陽係最近的幾個恆星係裏也沒有行星可以移居。所以,聯合政府決定將地球本身改造成宇宙飛船,載著整個人類逃亡。
整個過程要經過兩千五百年,一百代人!為了實現這一宏偉計劃。人類在大地表麵建築起“地球發動機”,建成後的每個地球發動機高達一萬一千多米,超過世界上所有山峰。單個發動機運行時,可以向地球提供150億噸推動力!全世界共有一萬多台這樣的發動機。它們在使用時,向天空噴射著巨大的離子流,使得周圍的空氣保持在八十度高溫,落下的雨水可以燙壞皮膚。
由於地球質量過於龐大,即使這樣的巨物,也隻不過是給地球進行軌道姿態調節而已,並不能直接推動它隨意前進。小說中的地球發動機控製中心也宏偉無比,單是一個操縱台就能容納五千人。
為了使地球在前行中不遇阻礙,人類還給月球建造了同樣的發動機,把它推離軌道!而地球進入小行星帶時,人類使用了反物質炸彈,摧毀攔路的小行星。最後,地球終於脫離太陽引力逃逸而去。由於得不到太陽光,地球表麵的空氣都凝為淺綠色的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