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小說歸小說,科學歸科學。在科學家眼裏,“外星文明”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科研課題。科學家們將銀河係中可能存在的文明分成幾個等級:地球屬於最低級,隻能運用本星球的能量。能夠運用整個星係能量的,方達到第二等級。最高等級的文明,可以跨越本星係,運用銀河係各個地方的能量。顯然,與人類同級別,甚至處在第二等級的文明,根本無法和人類接觸。而處在最高等級的外星文明能來到地球,但人類又無法理解它們。就象我們可以觀察猩猩,而猩猩無法研究人類一樣。
那麽,外星人到底在哪裏呢?或許,真正的“外星人”就在我們心裏吧。下麵這段話是美國評論家施奈德曼講的,可供參考:
神話思維時代結束以後,是民間故事、傳奇之類敘事作品繼承著神話的幻想作用。現代以來又有了科學幻想小說繼續發揮著神話般的職能。科幻作者們同神話講述者一樣,隻能構思一種充滿矛盾和悲傷的世界。在那裏,和平與合諧隻是瞬息即逝的偶爾。那些怪異的外星生物無非是人類靈魂的鏡像而已,正如古人所構想出的神靈不過是人的變相投影。外星生物和古代神祗對於人類想像力來說,都是要確認超人的可能性,其內在動因都在於超驗的渴望。(引自《文學與治療》285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出版)
當然,人們喜愛幻想外星人的理由,或許不用這麽複雜和隱晦。香港作家李偉才在《超人的孤寂》一書中寫了這麽一段話,正好可以作本篇的結尾:
“然而,私底下我還有另一個理由,那就是我深信外太空的生物若真的到訪地球,那將是震撼整個人類社會的劃時代事件,世界很可能因此完全改觀。到時。也許我再用不著天天上學讀書,也無需日以繼夜地埋首溫習,以應付那無休止的各種測驗和考試……因此,你可以想見。我於考試期間瞧窗外望的次數特別多,心情也特別殷切!可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願望每次都落空。“
無獨有偶,中國科幻作家金濤在《月光島》裏也描寫了一群隱士般的外星人,他們在地球上化身為一群默默無聞的漁民,躲在月光島上,旁觀著人類自己的瘋狂舉動。
外星人這個題材,似有“怪力亂神”之嫌。所以比較看重科學原則的中國科幻作家長期不敢碰它。六十年代童恩正的《石筍行》,是中國大陸第一篇外星人題材的科幻小說。八十年代初,吳啟泰的《耶穌的光環》和程嘉梓的《古星圖之謎》都是關於外星人的科幻長篇。不過這些作品都沒有直接描寫外星人,而把外星人當成一個科學探索的對象,寫的是科學家尋找外星文明的過程。今天看來過於寫實了。
真正“直麵”外星人的中國科幻小說,當屬八十年代宋宜昌的《禍匣打開之後》。小說講的是幾十萬年前,一對尋找殖民地的外星人駕飛船來到地球,生命枯竭。死前留下十幾個冷凍胚胎。二十三世紀時,一場地震觸發了南極大陸冰蓋下的外星人飛船,冷凍胚胎迅速發育成個體。開始操縱先進武器,發動毀滅人類文明的戰爭。世界各國團結起來投入抗戰。最後在友好外星人的幫助下打敗了侵略者。小說裏戰鬥場麵層出不窮,十分過癮。可惜今天的科幻愛好者隻能從圖書館尋找這部佳作了。
所謂智慧生命,重要的無非就是智慧而不是身體。外星人如果比地球人更智慧,還需要一副臭皮囊嗎。中國科幻作家綠楊在短篇科幻《天演》裏,就描寫了一種進化到無機體形態的外星人:漢密爾頓博士和魯文基教授在一顆小行星上發現了一個對稱的金字塔形物體。魯文基經過推導,認為這就是智慧生命,便用數字“6”與之溝通,終於建立聯繫。智慧生命告訴大家,宇宙中生命的發展過程,都是由高能耗低效率的機械運動方式,向低能耗高效率的智能運動方式演化。
早期,外星人一直被當作“侵略者”來描寫。在國外科幻界,到了五十年代以後,外星人才慢慢變得可愛起來。在《地球停轉之日》裏,外星來客仿佛耶穌一樣降臨在美國,要求人類停止戰爭和仇殺。當人類不聽話時,外星來客就運用超級能力,使地球上的所有電力供應中斷,用“地球停轉之日”來警告人類。八十年代初,史匹柏的《外星人》風靡世界。在這部片子裏,外星人完全成了孩子的玩伴,和他們一起生活,一起與“大人們”周旋。當然,更有“超人”那樣偉大的外星人,簡直是外星來的“大俠”,在地球上扶危濟困、鋤奸懲惡。
在《星際過客》中,作者陳浩(赤色風鈴)設計了一種“電子星人”。那是一顆沒有恆星的半金屬質行星,圍繞一顆脈衝星公轉,脈衝星強大的電磁波有規律地掃過電子星,結果就在電子星表麵上感應出一個個交變電場。在這些電場的作用下,矽礦石從最原始的pn結開始,經過億萬年的漫長歷史,最終進化出了強大的智慧生物——電子星人。
由於電子星的地表充滿電流,在電子星人緊貼大地的雙腳之間便產生了一個跨步電壓,電壓推動電子流過他們的身體,然後經過一係列複雜的化學和物理反應,為他們提供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電子星人主要就靠這個電場生存。在他們的體內還有一個蓄電器官,可存貯一定數量的電能,以備不時之需。
那麽,外星人到底在哪裏呢?或許,真正的“外星人”就在我們心裏吧。下麵這段話是美國評論家施奈德曼講的,可供參考:
神話思維時代結束以後,是民間故事、傳奇之類敘事作品繼承著神話的幻想作用。現代以來又有了科學幻想小說繼續發揮著神話般的職能。科幻作者們同神話講述者一樣,隻能構思一種充滿矛盾和悲傷的世界。在那裏,和平與合諧隻是瞬息即逝的偶爾。那些怪異的外星生物無非是人類靈魂的鏡像而已,正如古人所構想出的神靈不過是人的變相投影。外星生物和古代神祗對於人類想像力來說,都是要確認超人的可能性,其內在動因都在於超驗的渴望。(引自《文學與治療》285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出版)
當然,人們喜愛幻想外星人的理由,或許不用這麽複雜和隱晦。香港作家李偉才在《超人的孤寂》一書中寫了這麽一段話,正好可以作本篇的結尾:
“然而,私底下我還有另一個理由,那就是我深信外太空的生物若真的到訪地球,那將是震撼整個人類社會的劃時代事件,世界很可能因此完全改觀。到時。也許我再用不著天天上學讀書,也無需日以繼夜地埋首溫習,以應付那無休止的各種測驗和考試……因此,你可以想見。我於考試期間瞧窗外望的次數特別多,心情也特別殷切!可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願望每次都落空。“
無獨有偶,中國科幻作家金濤在《月光島》裏也描寫了一群隱士般的外星人,他們在地球上化身為一群默默無聞的漁民,躲在月光島上,旁觀著人類自己的瘋狂舉動。
外星人這個題材,似有“怪力亂神”之嫌。所以比較看重科學原則的中國科幻作家長期不敢碰它。六十年代童恩正的《石筍行》,是中國大陸第一篇外星人題材的科幻小說。八十年代初,吳啟泰的《耶穌的光環》和程嘉梓的《古星圖之謎》都是關於外星人的科幻長篇。不過這些作品都沒有直接描寫外星人,而把外星人當成一個科學探索的對象,寫的是科學家尋找外星文明的過程。今天看來過於寫實了。
真正“直麵”外星人的中國科幻小說,當屬八十年代宋宜昌的《禍匣打開之後》。小說講的是幾十萬年前,一對尋找殖民地的外星人駕飛船來到地球,生命枯竭。死前留下十幾個冷凍胚胎。二十三世紀時,一場地震觸發了南極大陸冰蓋下的外星人飛船,冷凍胚胎迅速發育成個體。開始操縱先進武器,發動毀滅人類文明的戰爭。世界各國團結起來投入抗戰。最後在友好外星人的幫助下打敗了侵略者。小說裏戰鬥場麵層出不窮,十分過癮。可惜今天的科幻愛好者隻能從圖書館尋找這部佳作了。
所謂智慧生命,重要的無非就是智慧而不是身體。外星人如果比地球人更智慧,還需要一副臭皮囊嗎。中國科幻作家綠楊在短篇科幻《天演》裏,就描寫了一種進化到無機體形態的外星人:漢密爾頓博士和魯文基教授在一顆小行星上發現了一個對稱的金字塔形物體。魯文基經過推導,認為這就是智慧生命,便用數字“6”與之溝通,終於建立聯繫。智慧生命告訴大家,宇宙中生命的發展過程,都是由高能耗低效率的機械運動方式,向低能耗高效率的智能運動方式演化。
早期,外星人一直被當作“侵略者”來描寫。在國外科幻界,到了五十年代以後,外星人才慢慢變得可愛起來。在《地球停轉之日》裏,外星來客仿佛耶穌一樣降臨在美國,要求人類停止戰爭和仇殺。當人類不聽話時,外星來客就運用超級能力,使地球上的所有電力供應中斷,用“地球停轉之日”來警告人類。八十年代初,史匹柏的《外星人》風靡世界。在這部片子裏,外星人完全成了孩子的玩伴,和他們一起生活,一起與“大人們”周旋。當然,更有“超人”那樣偉大的外星人,簡直是外星來的“大俠”,在地球上扶危濟困、鋤奸懲惡。
在《星際過客》中,作者陳浩(赤色風鈴)設計了一種“電子星人”。那是一顆沒有恆星的半金屬質行星,圍繞一顆脈衝星公轉,脈衝星強大的電磁波有規律地掃過電子星,結果就在電子星表麵上感應出一個個交變電場。在這些電場的作用下,矽礦石從最原始的pn結開始,經過億萬年的漫長歷史,最終進化出了強大的智慧生物——電子星人。
由於電子星的地表充滿電流,在電子星人緊貼大地的雙腳之間便產生了一個跨步電壓,電壓推動電子流過他們的身體,然後經過一係列複雜的化學和物理反應,為他們提供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電子星人主要就靠這個電場生存。在他們的體內還有一個蓄電器官,可存貯一定數量的電能,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