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開始部分極真實地描寫了人類試圖滿足這一夢想的現實手段:巫術!主人公阿裏埃利原來是印度一家“特異功能學校”的學員。他們在教師的強迫下,禁慾、斷食、苦行,練得身體虛弱,頭昏眼花,事實上,宗教上的許多“神跡”,或者現實中的“特異功能”,大多隻是修練者把自己搞得精神恍惚後的幻覺。從這種描寫裏,我們也可以看出,人類對改造自身的追求是何等強烈。不過,阿裏埃利幸運地遇到了科學家,真正獲得了自由飛行能力。然後,他逃脫校方控製,飛翔於印度各地,經歷了種種冒險。
在《水陸兩棲人》中,別利亞耶夫又讓他的主人公伊赫江德爾成為“魚人”。這一次,小說裏的施術者是隱居在阿根廷的醫生薩列瓦托。他把幼年的伊赫江德爾改造成為擁有腮,可以在海洋中生存的人。從那以後,伊赫江德爾與海洋生物休戚與共,世界在他眼裏完全成了新的樣子。
《青春的跌宕》(中國韓鬆著)展示了另一種人的整體改造:青春常在!在某個未來社會中,孩子出生後就被定期注射“青春防疫針”。這樣,他們從青春期開始,可以幾十年間保持在青春狀態,心態和身體一樣也不再長大,直到有一天突然衰老、死去。無數代人以後,一批未來青年從政府控製下的秘密資料中獲知,人類應該還有中年狀態和老年狀態,於是他們組成“反青春同盟”進行反抗,試圖恢復人類的自然成長過程。
第二節:人機合體
影片《蜘蛛俠》的主人公就是一個被改造了機能的普通人。在《蜘蛛俠》裏,蜘蛛俠分別與“綠妖”和“章魚博士”對抗。這兩個對頭展示了另一類人體改造題材——人機合體。這類故事裏的人物,他們的自然機體還處在以前的狀態,但通過與機器設備結合起來,擴大了能力範圍。和機體改造相同的是,這類改造後的超凡機能也可以受大腦支配。
人機合體的夢想出現得並不太久,隻是近代科學技術產生以後的事情。其實,在生活中,我們能夠找到類似人機合體的初步體驗。比如,當人們熟練地駕駛時,往往能夠體會到自己與汽車、小型汽艇、飛機合二為一的感覺。起重機操作員雖然沒那麽風光,但同樣會感覺自己的肢體被擴大了許多倍。而一名熟練的工具機操作員也能感覺到工具機便是自己延長的手。另一方麵,心髒起搏器、金屬骨骼這些東西,也早就被植入人體裏。當然,這些現實與科幻作品中的“人機合體”相比,還有著質的差異。隻不過它們可以說明,“人機合體術”的幻想並非無源之水。
科幻作家在創作“人機合體”故事時,除了擴大人體能力這一點外,還著眼於展示人性和機械性的衝突。這是前麵那類機體改造故事所沒有的。象《蜘蛛俠》第二集中的章魚博士,本是一個善良的科學家,但卻被章魚般的機械體控製。“章魚博士”一邊身不由己地作惡犯禁,一邊努力去擺脫機械的控製。在最後時刻與身上的機械章魚同歸於盡。
關於人機合體的最初設想,隻是用機器係統來維持人腦存活。這是現實中醫學領域人造器官的極端誇張:既然出現了各種人造器官,那麽,就讓我們把除了大腦外的整個身體換成機器,看看會出現什麽結果吧。別利亞耶夫的成作名《陶威爾教授的頭顱》,講的便是人腦單獨存活的故事。不過,小說裏的陶威爾並非自願獻出頭顱,而是被他的弟子克爾恩綁架,強製實施的。克爾恩以維持頭顱存活為要挾,迫使隻剩下大腦的教授為自己工作。
在印度作家隆德赫的《愛因斯坦第二》中,陰謀變成了“陽謀”。斯裏尼瓦桑博士被視為愛因斯坦以後最偉大的學者,印度的國寶。他正在進行統一場論研究。不過,癌症很快就要奪去他的生命。印度官方遂由奇塔萊醫生主持,取下他的大腦使其單獨存活。斯裏尼瓦桑並不願意被改造成一個失去人生快樂的“活電腦”,但為了能夠在有生之年完成他衷愛的研究,隻好同意接受手術。小說結尾,博士的大腦終於解決了統一場論的所有難題,但卻沒有把答案告訴那些視他為機器的人,而是用某種人們不能理解的方法自盡了。
這些故事還隻是單純描寫了人腦與機械結合的可能性,並未提到這類可能性會帶來行動上的自由,甚至為主人公設置了悲劇般的結局。一九六八年,美國科幻大師伊薩克阿西莫夫(isaacasimov,1920——1992 )在《分離主義者》這個短篇故事中,樂觀地指出了“人機結合”的未來趨勢。一九七二年,卡丹更以此為題材發表了長篇小說《機器改造人》。小說描述一個太空人在意外中身受重傷,當局為了挽救他的生命,將他身體多處改造,使他成為一個具有超能力的人。
在人機合體故事中,受科幻界公認的經典之作是弗雷德裏克波爾(federikpohl,1919——)於一九七六年所寫的《超標準人》。我們知道,人類其實是地球環境,甚至隻是地球表麵陸地環境的產物,並不適應外星或者深海的環境。在《超標準人》裏,未來人類準備移民火星,但火星氣壓極低、幅射很強。正常的人類隻能穿著太空衣踏上火星,不符合在火星表麵自由行動的預想。於是,宇航局不惜將太空人維爾徹頭徹尾地改造,以使其成為適應火星的人。他的雙眼換成了攝像器,皮膚換成塑料,鼻子裏布置了濃密的毛髮,一些內髒也被更換,甚至擁有太陽能翅膀。
在《水陸兩棲人》中,別利亞耶夫又讓他的主人公伊赫江德爾成為“魚人”。這一次,小說裏的施術者是隱居在阿根廷的醫生薩列瓦托。他把幼年的伊赫江德爾改造成為擁有腮,可以在海洋中生存的人。從那以後,伊赫江德爾與海洋生物休戚與共,世界在他眼裏完全成了新的樣子。
《青春的跌宕》(中國韓鬆著)展示了另一種人的整體改造:青春常在!在某個未來社會中,孩子出生後就被定期注射“青春防疫針”。這樣,他們從青春期開始,可以幾十年間保持在青春狀態,心態和身體一樣也不再長大,直到有一天突然衰老、死去。無數代人以後,一批未來青年從政府控製下的秘密資料中獲知,人類應該還有中年狀態和老年狀態,於是他們組成“反青春同盟”進行反抗,試圖恢復人類的自然成長過程。
第二節:人機合體
影片《蜘蛛俠》的主人公就是一個被改造了機能的普通人。在《蜘蛛俠》裏,蜘蛛俠分別與“綠妖”和“章魚博士”對抗。這兩個對頭展示了另一類人體改造題材——人機合體。這類故事裏的人物,他們的自然機體還處在以前的狀態,但通過與機器設備結合起來,擴大了能力範圍。和機體改造相同的是,這類改造後的超凡機能也可以受大腦支配。
人機合體的夢想出現得並不太久,隻是近代科學技術產生以後的事情。其實,在生活中,我們能夠找到類似人機合體的初步體驗。比如,當人們熟練地駕駛時,往往能夠體會到自己與汽車、小型汽艇、飛機合二為一的感覺。起重機操作員雖然沒那麽風光,但同樣會感覺自己的肢體被擴大了許多倍。而一名熟練的工具機操作員也能感覺到工具機便是自己延長的手。另一方麵,心髒起搏器、金屬骨骼這些東西,也早就被植入人體裏。當然,這些現實與科幻作品中的“人機合體”相比,還有著質的差異。隻不過它們可以說明,“人機合體術”的幻想並非無源之水。
科幻作家在創作“人機合體”故事時,除了擴大人體能力這一點外,還著眼於展示人性和機械性的衝突。這是前麵那類機體改造故事所沒有的。象《蜘蛛俠》第二集中的章魚博士,本是一個善良的科學家,但卻被章魚般的機械體控製。“章魚博士”一邊身不由己地作惡犯禁,一邊努力去擺脫機械的控製。在最後時刻與身上的機械章魚同歸於盡。
關於人機合體的最初設想,隻是用機器係統來維持人腦存活。這是現實中醫學領域人造器官的極端誇張:既然出現了各種人造器官,那麽,就讓我們把除了大腦外的整個身體換成機器,看看會出現什麽結果吧。別利亞耶夫的成作名《陶威爾教授的頭顱》,講的便是人腦單獨存活的故事。不過,小說裏的陶威爾並非自願獻出頭顱,而是被他的弟子克爾恩綁架,強製實施的。克爾恩以維持頭顱存活為要挾,迫使隻剩下大腦的教授為自己工作。
在印度作家隆德赫的《愛因斯坦第二》中,陰謀變成了“陽謀”。斯裏尼瓦桑博士被視為愛因斯坦以後最偉大的學者,印度的國寶。他正在進行統一場論研究。不過,癌症很快就要奪去他的生命。印度官方遂由奇塔萊醫生主持,取下他的大腦使其單獨存活。斯裏尼瓦桑並不願意被改造成一個失去人生快樂的“活電腦”,但為了能夠在有生之年完成他衷愛的研究,隻好同意接受手術。小說結尾,博士的大腦終於解決了統一場論的所有難題,但卻沒有把答案告訴那些視他為機器的人,而是用某種人們不能理解的方法自盡了。
這些故事還隻是單純描寫了人腦與機械結合的可能性,並未提到這類可能性會帶來行動上的自由,甚至為主人公設置了悲劇般的結局。一九六八年,美國科幻大師伊薩克阿西莫夫(isaacasimov,1920——1992 )在《分離主義者》這個短篇故事中,樂觀地指出了“人機結合”的未來趨勢。一九七二年,卡丹更以此為題材發表了長篇小說《機器改造人》。小說描述一個太空人在意外中身受重傷,當局為了挽救他的生命,將他身體多處改造,使他成為一個具有超能力的人。
在人機合體故事中,受科幻界公認的經典之作是弗雷德裏克波爾(federikpohl,1919——)於一九七六年所寫的《超標準人》。我們知道,人類其實是地球環境,甚至隻是地球表麵陸地環境的產物,並不適應外星或者深海的環境。在《超標準人》裏,未來人類準備移民火星,但火星氣壓極低、幅射很強。正常的人類隻能穿著太空衣踏上火星,不符合在火星表麵自由行動的預想。於是,宇航局不惜將太空人維爾徹頭徹尾地改造,以使其成為適應火星的人。他的雙眼換成了攝像器,皮膚換成塑料,鼻子裏布置了濃密的毛髮,一些內髒也被更換,甚至擁有太陽能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