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血戰:見證抗戰真實歷史 作者:胡兆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薛嶽調來三個軍兵力,專打長沙日軍的屁股,市中心的守軍拚命反擊,造成兩麵夾攻。此時,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陳誠為配合第九戰區在長沙作戰,集中15個師部隊,進攻宜昌。守宜昌的日軍第十三師團長內山,頻頻向阿南呼救,要求派部隊向宜昌增援。阿南認為,長沙、宜昌都有全軍覆滅的危險,於是,不得不下令全線撤退。10月6日,阿南指揮三個師團,從長沙突圍出來,逃向新牆河以北。第六戰區攻擊部隊進至宜昌城,距日軍第十三師團司令部隻有35米,扔一顆手榴彈都能擊中目標。突然,天下起了大雨,不知情的陳誠倉促命令部隊停止進攻。第十三師團因老天爺幫忙,僥倖逃脫了被殲滅的命運。日軍第二次進攻長沙就這樣虎頭蛇尾地結束了。
爭麵子又丟麵子(1)
日本大本營得知第十一軍第二次進攻長沙失敗的消息,電令中國派遣軍,責令阿南作出深刻檢討。阿南被逼無奈,隻好灰溜溜地到南京的薩家灣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在大會上檢討長沙戰役失利的原因,然後又受到其他司令官的批評指責,紛紛說他打仗不動腦,造成顧此失彼,弄得他臉上一陣紅一陣白,抬不起頭來。戰後,不僅武漢、九江、南昌,就連南京的野戰醫院,也住滿了第十一軍的傷兵。
司令官會議結束後,阿南出了會議室,來到飯堂就餐。他低頭吃飯時,聽到炊事兵田山二郎對另一個炊事兵說:“你知道嗎?十一軍司令官阿南,是個打敗仗的專家,這個飯桶今天如果來就餐,我們不要給他飯吃。”
阿南的臉上又是一陣紅一陣白,他恨不得一槍崩了這個炊事兵,但他忍住了,放下碗筷就走。他的好朋友,派遣軍副總參謀長野田謙吾追出來,他氣憤地說:“人一倒黴,鬼都來欺。連總部一個小小的炊事兵都敢欺負我,你說我窩囊不窩囊?”
野田謙吾安慰他說:“你是堂堂的司令官,不要和這些小人物一般見識。”
“唉!”阿南深深地嘆了一口氣,不服地說,“軍部的參謀人員和那些司令官不了解我們第十一軍所處的特殊情況就瞎批評,湘北是水網地區,又是丘陵山區,沒有一條平坦的大道,我們的坦克、大炮在那裏無用武之地,反而成了我們的累贅。我們失利是情有可原的嘛。”
他還提出,如果有人願意和他換個位置,他倒貼200萬給他。野田謙吾笑笑說:“別說泄氣話了,你回武漢後重震雄風,力爭第三次出擊,拿下長沙,給他們瞧瞧。”
阿南憋了一肚子氣回到武漢,在作戰會上,他提出12月份第三次進攻長沙的設想,參謀長木下勇和其他幾個師團長認為,湘北地形複雜,不適合坦克、大炮行動,暫時不宜進攻長沙。可是,報復心切的阿南,根本聽不進別人的意見,猛地敲著桌子說:“我在南京說話如同放屁,但這是武漢,是我主持召開的作戰會議,誰反對我的計劃,請他辭職!”
木下勇解釋說:“我不是無緣無故反對進攻長沙,我的意見是這次進攻如無新戰術,還是前兩次的老戰法的話,可能收穫不大。”
第三師團長豐島房太郎是阿南的同鄉,又是他的軍校同學,關係密切。這時,他站起來說:“我贊成阿南司令官進攻長沙的主張,兵事無萬全,求萬全者無一全,處處謹慎,處處不能謹慎。我認為,隻要發揚皇軍的武士道精神,沒有闖不過的難關。”他表示,他的部隊已集合待命,進攻姿勢已擺好,隻等阿南司令官一聲令下。
木下勇忍不住拍起了桌子,他說:“前兩次進攻長沙,你的部隊畏首畏尾,畏敵如虎,始終在後麵,損失較小,未陷泥潭,所以,你才站著說話不腰痛,不知深淺。”
阿南勃然大怒,桌子拍得更響,大聲地說:“我這個軍司令官不是受氣包,你們懂得什麽叫戰爭?什麽叫勝之在勇?你們怕這怕那,能幹什麽事?”
會場一時靜得怕人,大家都低著頭不說話。過了好一會兒,木下勇覺得爭論繼續下去要傷了和氣,便轉變了態度,來了個一180度大轉彎,同意阿南進攻長沙的決定,僵局這才緩和。
12月中旬,阿南和軍部參謀人員來到嶽陽開設指揮所,指揮部隊進入出發地。
薛嶽並沒有因為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勝利而自滿,他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對於來自全國各地的賀電,他看也不看。他知道阿南是不會甘心失敗的,敵人一定會再次卷土重攻長沙。他認為,日軍第十一軍在武漢不走,就是架在他脖子上的一把鋼刀,稍一麻痹,就會造成人頭落地的局麵。他把自己關在作戰室內,天天看著地圖,看煩了就翻一翻《孫子兵法》或者翻一翻《曾胡治兵語錄》。在這本語錄中有一段:“軍旅之事,守於境內,不如戰於境外”的話,令他特別感興趣,他時常回味著,對這句話,他悟出三層意思,一是防禦戰要時時掌握主動權;二是隻有主動進攻才是主動權和勝利權之關鍵;三是攻擊的兵力必須由進攻、迂迴、斷後等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缺一不可。回顧前兩次長沙戰鬥,沒有能全殲敵人的原因,就是迂迴、斷後兩部分兵力不足造成的。
薛嶽最後決定,在撈刀河開設戰場,誘殲日軍。
為什麽選擇撈刀河?他在作戰會議上對大家說:“古代大軍事家孫子說,‘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勝利者之所以勝利,粵妙在巧妙利用地形。齊魏馬陵之戰、楚漢成皋之戰、吳魏赤壁之戰,都是因弱者利用地形而取勝的。湘北的地形,新牆河道路寬,利於敵人發揮坦克、大炮的優勢,這裏開設戰場不利於我而利於敵。汨羅江雖有一兩條大路,但也有山,這裏開設戰場,敵我雙方就地形而言,是均勢。沒有大道的撈刀河,才是最理想的戰場。”
爭麵子又丟麵子(1)
日本大本營得知第十一軍第二次進攻長沙失敗的消息,電令中國派遣軍,責令阿南作出深刻檢討。阿南被逼無奈,隻好灰溜溜地到南京的薩家灣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在大會上檢討長沙戰役失利的原因,然後又受到其他司令官的批評指責,紛紛說他打仗不動腦,造成顧此失彼,弄得他臉上一陣紅一陣白,抬不起頭來。戰後,不僅武漢、九江、南昌,就連南京的野戰醫院,也住滿了第十一軍的傷兵。
司令官會議結束後,阿南出了會議室,來到飯堂就餐。他低頭吃飯時,聽到炊事兵田山二郎對另一個炊事兵說:“你知道嗎?十一軍司令官阿南,是個打敗仗的專家,這個飯桶今天如果來就餐,我們不要給他飯吃。”
阿南的臉上又是一陣紅一陣白,他恨不得一槍崩了這個炊事兵,但他忍住了,放下碗筷就走。他的好朋友,派遣軍副總參謀長野田謙吾追出來,他氣憤地說:“人一倒黴,鬼都來欺。連總部一個小小的炊事兵都敢欺負我,你說我窩囊不窩囊?”
野田謙吾安慰他說:“你是堂堂的司令官,不要和這些小人物一般見識。”
“唉!”阿南深深地嘆了一口氣,不服地說,“軍部的參謀人員和那些司令官不了解我們第十一軍所處的特殊情況就瞎批評,湘北是水網地區,又是丘陵山區,沒有一條平坦的大道,我們的坦克、大炮在那裏無用武之地,反而成了我們的累贅。我們失利是情有可原的嘛。”
他還提出,如果有人願意和他換個位置,他倒貼200萬給他。野田謙吾笑笑說:“別說泄氣話了,你回武漢後重震雄風,力爭第三次出擊,拿下長沙,給他們瞧瞧。”
阿南憋了一肚子氣回到武漢,在作戰會上,他提出12月份第三次進攻長沙的設想,參謀長木下勇和其他幾個師團長認為,湘北地形複雜,不適合坦克、大炮行動,暫時不宜進攻長沙。可是,報復心切的阿南,根本聽不進別人的意見,猛地敲著桌子說:“我在南京說話如同放屁,但這是武漢,是我主持召開的作戰會議,誰反對我的計劃,請他辭職!”
木下勇解釋說:“我不是無緣無故反對進攻長沙,我的意見是這次進攻如無新戰術,還是前兩次的老戰法的話,可能收穫不大。”
第三師團長豐島房太郎是阿南的同鄉,又是他的軍校同學,關係密切。這時,他站起來說:“我贊成阿南司令官進攻長沙的主張,兵事無萬全,求萬全者無一全,處處謹慎,處處不能謹慎。我認為,隻要發揚皇軍的武士道精神,沒有闖不過的難關。”他表示,他的部隊已集合待命,進攻姿勢已擺好,隻等阿南司令官一聲令下。
木下勇忍不住拍起了桌子,他說:“前兩次進攻長沙,你的部隊畏首畏尾,畏敵如虎,始終在後麵,損失較小,未陷泥潭,所以,你才站著說話不腰痛,不知深淺。”
阿南勃然大怒,桌子拍得更響,大聲地說:“我這個軍司令官不是受氣包,你們懂得什麽叫戰爭?什麽叫勝之在勇?你們怕這怕那,能幹什麽事?”
會場一時靜得怕人,大家都低著頭不說話。過了好一會兒,木下勇覺得爭論繼續下去要傷了和氣,便轉變了態度,來了個一180度大轉彎,同意阿南進攻長沙的決定,僵局這才緩和。
12月中旬,阿南和軍部參謀人員來到嶽陽開設指揮所,指揮部隊進入出發地。
薛嶽並沒有因為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勝利而自滿,他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對於來自全國各地的賀電,他看也不看。他知道阿南是不會甘心失敗的,敵人一定會再次卷土重攻長沙。他認為,日軍第十一軍在武漢不走,就是架在他脖子上的一把鋼刀,稍一麻痹,就會造成人頭落地的局麵。他把自己關在作戰室內,天天看著地圖,看煩了就翻一翻《孫子兵法》或者翻一翻《曾胡治兵語錄》。在這本語錄中有一段:“軍旅之事,守於境內,不如戰於境外”的話,令他特別感興趣,他時常回味著,對這句話,他悟出三層意思,一是防禦戰要時時掌握主動權;二是隻有主動進攻才是主動權和勝利權之關鍵;三是攻擊的兵力必須由進攻、迂迴、斷後等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缺一不可。回顧前兩次長沙戰鬥,沒有能全殲敵人的原因,就是迂迴、斷後兩部分兵力不足造成的。
薛嶽最後決定,在撈刀河開設戰場,誘殲日軍。
為什麽選擇撈刀河?他在作戰會議上對大家說:“古代大軍事家孫子說,‘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勝利者之所以勝利,粵妙在巧妙利用地形。齊魏馬陵之戰、楚漢成皋之戰、吳魏赤壁之戰,都是因弱者利用地形而取勝的。湘北的地形,新牆河道路寬,利於敵人發揮坦克、大炮的優勢,這裏開設戰場不利於我而利於敵。汨羅江雖有一兩條大路,但也有山,這裏開設戰場,敵我雙方就地形而言,是均勢。沒有大道的撈刀河,才是最理想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