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血戰:見證抗戰真實歷史 作者:胡兆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乎同時,鄂南、贛北的日軍配合第一○一師團、第一○六師團的進攻,積極向當麵的守軍攻擊,造成全麵開花,達到迷惑中國軍隊的目的。
9月15日,日軍第一○一師團從司公山至大路王一線,瘋狂向守軍第三十二軍、第五十八軍攻擊;第一○六師團在橋下向守軍攻擊,第一次長沙會戰首先在贛北打響了。
雙方開始接觸,不停地打炮。炮擊以後,日軍以聯隊為單位發起衝鋒,中國軍隊利用斷牆、壕溝進行阻擊。子彈打光了,便與敵人個頂個地拚刺刀。由於中國軍隊刺殺功夫差一點,上去兩批拚刺刀的士兵都陣亡了。戰至16日晚,守軍第五十八軍、第三十二軍退守若頭嶺、缺夫嶺。會埠方向中國守軍打得艱苦,因力量單薄,與陣地共陣亡,日軍占領了羅坊。
岡村寧次同薛嶽的情緒如同蹺蹺板,初戰岡村寧次先發製人,占了上風,一直冰封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此時失敗的薛嶽一臉憂愁。他急令第一八三師由靖安以北南下,夾擊羅坊之敵,命令第七十四軍由分宜向上高推進,阻擊第一○六師團西進。
17、18日的戰鬥十分慘烈,敵人的炮彈鋪天蓋地,落在守軍第六十軍的陣地上。炮擊過後,第一○六師團幾乎傾巢而出,撲向第六十軍陣地。第六十軍禁不住如巨浪般的衝擊,整個軍被打得七零八落,出現了軍長找不到師長,師長找不到團長,士兵找不到長官的混亂場麵。接著,第五十八軍陣地也被突破。日軍一個師團編製相當於中國軍隊一個師的編製,由於武器裝備和官兵訓練質量的不同,中國軍隊兩個軍六個師頂不住日軍一個師團。17日這天,薛嶽心急如焚,頭上大汗淋漓,手心也濕漉漉的。總體的敗勢已定,不服輸也得服。他決定調整戰術。23時,他下令放棄富安,全線後退。第四十九軍、預備第九師守備錦江右岸原陣地,第一○五師退至雷公嶺、牛毛嶺;第三十二軍退至錦江右岸;第七十四軍退至泗溪、官橋、棠浦一線;第一集團軍自行交替掩護,後退至宜豐。
全線後退後,薛嶽召開作戰會議,向各師的長官打招呼,強調後退不是為了再後退,而是為了站穩腳跟,繼續前進。並說,要發揮人多的優勢,採取輪番作戰。他要求各師做好反擊準備,請他們為每個官兵帶足幹糧和子彈。接著又向各師下達了戰鬥任務。
會議結束後,各師的師長們迅速趕回部隊。
19日晚,薛嶽下令反擊,當晚全線出擊。日軍占領高安及錦江北岸,以為中國軍隊傷亡過大,無力再戰,放鬆了警惕,當晚召開篝火晚會,為慶祝勝利彈冠相慶。正當他們歡呼雀躍之時,中國守軍殺了過來,日軍措手不及,倉促應戰。戰至22日拂曉,中國軍隊收復了高安,向馬形山、斜橋推進,高安日軍被肅清。中國軍隊在鄂南、贛北的反擊也同時獲得成功,收復了原來日軍占領的地區。
日軍雖然裝備良好,但數量有限,尤其是兵力補充受限,人員傷亡後越戰越少。薛嶽分析敵我情況,決定乘勝前進。他指揮第十五集團軍在汨羅江南岸運用誘敵深入戰術,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一次就消滅敵人2000餘人。
這一下,憂愁的蹺蹺板重心倒向了岡村寧次。他苦著臉思考著對付中國軍隊的良策,越想越覺得拖下去凶多吉少,傷亡會更大。原因是他認為自己此次出征作戰,碰到的是一個硬釘子,這個對手不好對付。因此,他決定撤退。10月5日,全線撤退的命令下達後,日軍慌張後退。這一切,被手持望遠鏡的薛嶽看得清清楚楚。他立即下達了全線追擊的命令,首先採用大炮襲擊撤退的日軍。一陣陣撕破天宇的炮擊,給日軍致命的打擊。日軍後尾的部隊被打得死傷大片,倖存的東逃西散,一片狼藉。中國軍隊奮勇直追,越戰越勇,他們掃蕩了長壽街、龍門廠一帶殘敵後,又攻占了平江縣城,還渡過湘江,攻克了夏營田、湘陰、新牆、楊林街、榮家灣等地。10月9日,薛嶽這才鳴鑼收兵,停止追擊。
第一次長沙會戰,以日軍的失敗而落下了帷幕。
伯陵防線(1)
由於日軍內部出現人事變動及兵力上的不足,第二次長沙會戰與第一次長沙會戰的時間,相隔了兩年之久。
日軍在進攻南昌時,岡村寧次沒有採納大本營參謀總長閑院宮載仁的意見,一意孤行地使用第一○一師團和第一○六師團,令閑院宮載仁大為不快,對他耿耿於懷。此次長沙失利,舊仇新恨令他一怒之下下令將岡村寧次調回了日本,擔任軍事參議官。軍事參議官是日軍
高級職務中諮詢和顧問性質的職務,位尊而無權,俗話說,是個閑差。
閑院宮載仁派青木擔任第十一軍副參謀長,本來是要他監督岡村寧次的行動的,結果青木到任後,不但沒能達到他的要求,反而倒向岡村寧次,時常在同僚們中間散布對閑院宮載仁的不滿情緒。隔牆有耳,這些都一一傳到了閑院宮載仁的耳中,此次長沙失利,他乘機撤了青木的職務。
新任第十一軍司令官阿南和副參謀長木下勇,接任後必須有個熟悉情況的過程。
這一年,日本國內發生了罕見的旱災,糧食普遍歉收,有的地區顆粒無收,政府不得不花錢從國外購進大批糧食。由於農業歉收,產生了一係列的副影響,工業和商業同時受累,電力不足,煤礦倒閉,通貨膨脹加劇。軍工生產難以維持,坦克、大炮幾乎停止生產。戰場上繳獲的裝備由於口徑不一,一般不好使用。此時,日本與美國的矛盾加劇,《美日通商條約》廢除,進口數量驟減,使日本原本蕭條的經濟雪上加霜。因此,日本政府提出削減軍隊,減少軍費開支。大多數的軍人聽到這個消息,提出反對意見,政府與軍人之間的僵持局麵一時難以打破。
9月15日,日軍第一○一師團從司公山至大路王一線,瘋狂向守軍第三十二軍、第五十八軍攻擊;第一○六師團在橋下向守軍攻擊,第一次長沙會戰首先在贛北打響了。
雙方開始接觸,不停地打炮。炮擊以後,日軍以聯隊為單位發起衝鋒,中國軍隊利用斷牆、壕溝進行阻擊。子彈打光了,便與敵人個頂個地拚刺刀。由於中國軍隊刺殺功夫差一點,上去兩批拚刺刀的士兵都陣亡了。戰至16日晚,守軍第五十八軍、第三十二軍退守若頭嶺、缺夫嶺。會埠方向中國守軍打得艱苦,因力量單薄,與陣地共陣亡,日軍占領了羅坊。
岡村寧次同薛嶽的情緒如同蹺蹺板,初戰岡村寧次先發製人,占了上風,一直冰封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此時失敗的薛嶽一臉憂愁。他急令第一八三師由靖安以北南下,夾擊羅坊之敵,命令第七十四軍由分宜向上高推進,阻擊第一○六師團西進。
17、18日的戰鬥十分慘烈,敵人的炮彈鋪天蓋地,落在守軍第六十軍的陣地上。炮擊過後,第一○六師團幾乎傾巢而出,撲向第六十軍陣地。第六十軍禁不住如巨浪般的衝擊,整個軍被打得七零八落,出現了軍長找不到師長,師長找不到團長,士兵找不到長官的混亂場麵。接著,第五十八軍陣地也被突破。日軍一個師團編製相當於中國軍隊一個師的編製,由於武器裝備和官兵訓練質量的不同,中國軍隊兩個軍六個師頂不住日軍一個師團。17日這天,薛嶽心急如焚,頭上大汗淋漓,手心也濕漉漉的。總體的敗勢已定,不服輸也得服。他決定調整戰術。23時,他下令放棄富安,全線後退。第四十九軍、預備第九師守備錦江右岸原陣地,第一○五師退至雷公嶺、牛毛嶺;第三十二軍退至錦江右岸;第七十四軍退至泗溪、官橋、棠浦一線;第一集團軍自行交替掩護,後退至宜豐。
全線後退後,薛嶽召開作戰會議,向各師的長官打招呼,強調後退不是為了再後退,而是為了站穩腳跟,繼續前進。並說,要發揮人多的優勢,採取輪番作戰。他要求各師做好反擊準備,請他們為每個官兵帶足幹糧和子彈。接著又向各師下達了戰鬥任務。
會議結束後,各師的師長們迅速趕回部隊。
19日晚,薛嶽下令反擊,當晚全線出擊。日軍占領高安及錦江北岸,以為中國軍隊傷亡過大,無力再戰,放鬆了警惕,當晚召開篝火晚會,為慶祝勝利彈冠相慶。正當他們歡呼雀躍之時,中國守軍殺了過來,日軍措手不及,倉促應戰。戰至22日拂曉,中國軍隊收復了高安,向馬形山、斜橋推進,高安日軍被肅清。中國軍隊在鄂南、贛北的反擊也同時獲得成功,收復了原來日軍占領的地區。
日軍雖然裝備良好,但數量有限,尤其是兵力補充受限,人員傷亡後越戰越少。薛嶽分析敵我情況,決定乘勝前進。他指揮第十五集團軍在汨羅江南岸運用誘敵深入戰術,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一次就消滅敵人2000餘人。
這一下,憂愁的蹺蹺板重心倒向了岡村寧次。他苦著臉思考著對付中國軍隊的良策,越想越覺得拖下去凶多吉少,傷亡會更大。原因是他認為自己此次出征作戰,碰到的是一個硬釘子,這個對手不好對付。因此,他決定撤退。10月5日,全線撤退的命令下達後,日軍慌張後退。這一切,被手持望遠鏡的薛嶽看得清清楚楚。他立即下達了全線追擊的命令,首先採用大炮襲擊撤退的日軍。一陣陣撕破天宇的炮擊,給日軍致命的打擊。日軍後尾的部隊被打得死傷大片,倖存的東逃西散,一片狼藉。中國軍隊奮勇直追,越戰越勇,他們掃蕩了長壽街、龍門廠一帶殘敵後,又攻占了平江縣城,還渡過湘江,攻克了夏營田、湘陰、新牆、楊林街、榮家灣等地。10月9日,薛嶽這才鳴鑼收兵,停止追擊。
第一次長沙會戰,以日軍的失敗而落下了帷幕。
伯陵防線(1)
由於日軍內部出現人事變動及兵力上的不足,第二次長沙會戰與第一次長沙會戰的時間,相隔了兩年之久。
日軍在進攻南昌時,岡村寧次沒有採納大本營參謀總長閑院宮載仁的意見,一意孤行地使用第一○一師團和第一○六師團,令閑院宮載仁大為不快,對他耿耿於懷。此次長沙失利,舊仇新恨令他一怒之下下令將岡村寧次調回了日本,擔任軍事參議官。軍事參議官是日軍
高級職務中諮詢和顧問性質的職務,位尊而無權,俗話說,是個閑差。
閑院宮載仁派青木擔任第十一軍副參謀長,本來是要他監督岡村寧次的行動的,結果青木到任後,不但沒能達到他的要求,反而倒向岡村寧次,時常在同僚們中間散布對閑院宮載仁的不滿情緒。隔牆有耳,這些都一一傳到了閑院宮載仁的耳中,此次長沙失利,他乘機撤了青木的職務。
新任第十一軍司令官阿南和副參謀長木下勇,接任後必須有個熟悉情況的過程。
這一年,日本國內發生了罕見的旱災,糧食普遍歉收,有的地區顆粒無收,政府不得不花錢從國外購進大批糧食。由於農業歉收,產生了一係列的副影響,工業和商業同時受累,電力不足,煤礦倒閉,通貨膨脹加劇。軍工生產難以維持,坦克、大炮幾乎停止生產。戰場上繳獲的裝備由於口徑不一,一般不好使用。此時,日本與美國的矛盾加劇,《美日通商條約》廢除,進口數量驟減,使日本原本蕭條的經濟雪上加霜。因此,日本政府提出削減軍隊,減少軍費開支。大多數的軍人聽到這個消息,提出反對意見,政府與軍人之間的僵持局麵一時難以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