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當然摸到了閻錫山的脈搏,針對閻、李、馮軍南下,組成了三個集團軍和兩個總預備隊。第一軍團總指揮韓復榘率四個師,布陣於津浦線;第二軍團總指揮劉峙率五個師,布陣於隴海路;第三軍團總指揮何成浚率五個師,布陣在平漢路;另外,預備軍團總指揮陳調元和王金玨各率三個師,擺在徐州至開封一線機動。


    針尖對麥芒,1930年4月3日,中原大戰爆發。雙方投入總兵力達150萬人,前哨戰由徐州以西的碭山開始,雙方在隴海線、平漢線、津浦線大規模展開。西起潼關,東至連雲港,北起濟南,南至浦口。方圓數百裏的大戰場,硝煙瀰漫,炮聲不絕於耳。雙方拚死搏殺,直殺得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廣袤的沃野裏血花飛舞,屍骨如山,血流成河。蔣與馮、閻、桂在實力上旗鼓相當,在裝備上蔣介石軍隊還略勝一籌。起初,蔣介石不把對手放在眼裏,憑精良裝備和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攻城略地,占領了不少城池。但戰鬥持續,蔣軍漸感後勁不足,蔣介石這才意識到對手不可小瞧,便振作精神,認真對付。結果,由起初蔣軍的小勝轉成雙方各有勝負,勢均力敵。至8月,戰事成拉鋸局麵。


    禍根在軍閥內戰(2)


    局勢騎虎難下,蔣介石想到了東北軍的張學良。當時,蔣介石有兵員61.93萬人,槍枝47.9萬支,機關槍2479挺,迫擊炮1010尊,大炮586門。此外,蔣介石還擁有飛機143架。東北軍擁有飛機191架。就陸軍而言,東北軍與蔣介石相比,屈居第二。然若以海空軍相比,東北軍則是蔣、馮、閻、桂的總和,獨占優勢。不言而喻,這時,雙方打成拉鋸戰局麵,誰能贏得張學良的支持,誰就能贏得中原大戰的勝利,最終能贏得整個中國。


    幾乎同時,蔣介石想到的,馮、閻、桂也想到了。


    有一天,蔣介石在辦公室裏悶悶不樂地低頭踱步。一旁,夫人宋美齡看在眼裏,小聲問他有什麽難處。蔣介石將自己的想法和盤向夫人托出:他希望藉助東北軍入關,擊敗對手。夫人是他的“參謀長”,他徵詢夫人如何贏得張學良的支持。


    宋美齡胸有成竹,建議說:“大令,拿出我們的殺手鐧——銀彈戰術,一定能將張學良爭取過來。”宋美齡說的銀彈戰術,就是用大量的金錢收買需要的人。


    “銀彈戰術!”蔣介石擊掌叫好,“夫人說得對,這個戰術百戰百勝。”蔣介石用銀彈戰術,曾經收買過韓復榘。可是,剛剛一陣興奮過後,蔣介石又皺起了雙眉,為難地說,“夫人,這個主意雖好,可是,我擔心張學良不吃這一套。”


    “為什麽?”宋美齡不解。


    “夫人知道,東北土地肥得冒油,資源極為豐富,張學良銀行裏的袁大頭、美元、法郎不比我們的少,他不缺錢花,這個銀彈戰術對他適合嗎?”


    “大令,你說這個世界上有嫌錢多的人嗎?相信我,張學良在銀彈麵前不會例外。再說,你是委員長,要大度一點,發給他一張委任狀,叫他擔任陸海空軍副司令,仍讓他掌管東北軍。我看,張學良不是傻瓜,這種有名有利的事,他不會無動於衷的。”


    蔣介石雖然猶豫,但經不住夫人一再堅持,隻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表示同意。


    此時,東北軍少帥張學良是最吃香的人物。蔣桂戰爭後,桂係還在喘息養傷,西北軍繼蔣馮戰爭慘敗後,又在中原大戰中再次失利,真正能左右大局的隻有他了。他手握重兵,如天平上的砝碼,放在哪邊哪邊必勝,可謂左袒左勝,右袒右勝,舉足輕重。各派勢力都不敢小看他,想著法子爭奪他。蔣介石的第一批代表方本仁、劉光到瀋陽一看,閻錫山的代表和馮玉祥的代表都到了,生怕帶來的100萬元支票不夠,發電報向蔣介石報告情況。


    蔣介石將電報遞給一旁的夫人,並詢問良策。宋美齡考慮後說:“大令,上帝給了我們機會。前些日子,張學良坐山觀虎鬥,現在他卻是以賭資的大小確定倒向哪一邊了。我們要不惜一切,趕快加大籌碼。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蔣介石覺得夫人言之有理,隻是派誰去呢,他舉棋不定。夫人拍板說:“叫吳鐵城偕夫人前往。”


    蔣介石詫異道:“吳鐵城有半個外交家的稱號,派他去合適,可是,為何要偕夫人呢?”


    “你啊,你太不了解張學良的為人。”夫人自以為是地說,“張學良人稱少帥,風流倜儻。他不僅抽大煙,還有不少風流韻事流傳民間。叫吳鐵城帶著夫人前往,不正是投其所好嘛!”


    “哦!”蔣介石恍然大悟,拍著腦袋說,“還是夫人高明,這叫銀彈、糖彈同時上,威力更大,一定可以擊中要害。不過,張群有半個諸葛亮之稱,叫他也去。”


    吳鐵城夫婦及張群臨行前,蔣介石反覆說明他們的使命,宋美齡還麵授機宜,強調說:“三位此行,關係黨國前途,務請三位察言觀色,見機行事,切不可大意失荊州。我有四句話:‘放眼長遠,盯緊目標;談吐高雅,注重儀表;善解人意,不慍不躁;不達目的,死不罷休。’諸位記住了嗎?”她又特別叮囑吳夫人,“為了黨國的利益,你的任務是陪張學良打牌,讓張學良高興,逢場作戲,而且要演出水平。你要清楚,隻要他高興了,他的幾十萬大軍就會歸順中央,閻錫山的晉軍就會不攻而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戰:見證抗戰真實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胡兆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胡兆才並收藏血戰:見證抗戰真實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