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嘴!”於喬一下揪住陳曉靜的耳朵,直到陳曉靜哇哇告饒才鬆開手,她從衣兜裏掏出一樣東西:“陳部長,你說奇怪不奇怪,大別山的石頭是紅色的,你看……”
“是呀,陳部長,你是大別山人,你說這是為什麽?”陳曉靜也掏出一塊紅石頭。
陳鶴橋的笑容消逝了:“你們問得好。大別山的石頭是紅色的,大別山的泥上也是紅色的,因為這裏麵都是血,大別山人民的血!””
陳曉靜感到脊背一陣瘮涼,手中的石塊“啪”地落在地上:“真的?”
陳鶴橋撿起石塊,撫摸著:“紅軍三進三出,每次轉出緊接著就是國民黨的‘清鄉圍剿’,燒光殺光,大別山就叫血給泡透了……留著它吧,記住,這是一筆血債!”
一個叫牛三保的戰士扶著位瞎眼老媽媽朝這邊走來,身後還跟著個五六歲的小女孩。
老人摸摸索索,一路蹣珊,一路喋喋不休:“4連,4連指導員……”
走到陳鶴橋身邊,牛三保扶住老人,說:“老媽媽,這位是我們的首長。”
“首長?……首長可是4連的?首長可是指導員?”老人擠巴著枯凹的雙眼,緊緊拉住陳鶴橋的雙手。
陳鶴橋不知該如何回答,隻好實話實說:“老媽媽……我不是4連的人,也不是指導員。”
“那你們不是民國18年從這裏出去的紅軍?”
“我就是那時的紅軍,如今又回來了。”
“那你不認識吳海?4連的指導員?”
“吳海?老媽媽,我們這兒有很多4連。據我所知,沒有一個指導員叫吳海。”
“沒有?不!不能啊……俺就那麽一個兒子,俺吳海是紅四軍4連指導員,他走的時候才20歲呀!”
老人像個失望的孩子“哇”地一聲坐在地上痛哭。
於喬和陳曉靜趕忙攙扶起老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安慰:老媽媽,您別難過。我們雖然不是吳海,可也和吳海一樣,都是當年的紅軍,都是您的兒女。
陳鶴橋拉著老人的手:“老人家,現在咱紅軍有幾百萬啦。那時候吳海做4連指導員,現在咱有很多很多個4連,幾千幾萬個吳海都回來了。您想叫吳海做啥,我們都能替您做。”
“不,俺啥也不要做,啥也不要……”老人嗚咽著,滿是皺紋的臉上掛著混濁的淚,半晌才憋過一口氣來:“俺就要吳海回來……給俺報仇哇!……自從他走後,灣子裏叫白匪民團鬧慘啦,婦會的人叫那些禽獸們糟踏夠了,又反綁著手投到池塘裏啦!嶺後鬆林裏天天殺人,殺得沒有數哇……吳海他爹也給砍死啦!我的眼珠子也叫畜牲們用竹筒子給……給擰掉啦……吳海!吳海!你要回來給娘、給你爹報仇啊……”
在場的人都忍不住了,於喬和陳曉靜的手顫抖著,攥緊那塊血紅的石頭。
陳鶴橋用衣袖擦擦淚:“老媽媽,別哭了。這仇咱們一定替你報!我正有件事要問問您,如今咱紅軍回來了,為什麽村上除了老老小小都跑光了呢?”
老人顫顫巍巍撩開衣襟,從懷裏掏出一張紙條。
紙條上寫著:若與共產黨照麵,殺絕滿門!
“這是上個月,保長逼著家家戶戶寫下的呀。我老了,又是個瞎子,還怕啥?我是拚死在家等俺吳海,要把冤讎給他說說呀!”
陳鶴橋攙著老人說:“做得對!老媽媽,您不用怕,咱隊伍多得很,往後還要往這邊開,說不定您的吳海還會來呢!”
老人的腰板突然直起來,拉過身邊的小女孩說:“好孩子,快,快去,去嶺後叫你媽、你叔、你嬸他們快回來。你就說,紅軍不走啦!”
小女孩呆立片刻,似乎明白了什麽,一轉身,像隻小鹿朝山上跑去。
鬆林裏迴蕩著銀鈴般的童音:
“紅——軍——不——走——啦——”
河南光山 北向店 1948年呂月31日
茅草小屋裏黑漆漆的,大白天也得點燈。
部隊進入北向店後,劉伯承、鄧小平就在這裏住宿、辦公。
劉伯承走到哪裏也離不開地圖,有時甚至把看地圖當成一種休息消遣,無論多麽緊張疲勞,隻要往地圖前一站,他就能氣沉丹田,進入一種“人定”狀態。似乎他麵對著的不是花花綠綠、點點線線的圖形,而是一片活的凸起的天地;他全身心走進去,跨過山川江河,步人廣闊平原,越過小橋關隘,在山山水水之間跋涉,從滿頭烏髮直走到一頂銀絲……此刻,他正手擎一盞如豆的油燈,佇立在“大別山區形勢圖”前,構想著部隊的進一步展開。
鄧小平剛剛簽署了一項作戰命令,打開收音機想聽聽敵人的動態。他怕影響劉伯承,便把音量調到最小。
收音機裏國民黨的電台正在廣播近幾天的戰事:
“……本月下旬,國軍10萬官兵於息縣汝河、淮河一帶追阻圍殲共軍,激戰數日,戰況空前,斃傷共匪無數,繳獲武器頗多。目前,國軍正在節節進擊,共匪已作分股逃竄。據可靠消息來源,此役中,國軍曾擊斃一名身材高大且戴眼鏡之匪徒,經多方證實,此人必係共匪頭目劉伯承無疑……”
“是呀,陳部長,你是大別山人,你說這是為什麽?”陳曉靜也掏出一塊紅石頭。
陳鶴橋的笑容消逝了:“你們問得好。大別山的石頭是紅色的,大別山的泥上也是紅色的,因為這裏麵都是血,大別山人民的血!””
陳曉靜感到脊背一陣瘮涼,手中的石塊“啪”地落在地上:“真的?”
陳鶴橋撿起石塊,撫摸著:“紅軍三進三出,每次轉出緊接著就是國民黨的‘清鄉圍剿’,燒光殺光,大別山就叫血給泡透了……留著它吧,記住,這是一筆血債!”
一個叫牛三保的戰士扶著位瞎眼老媽媽朝這邊走來,身後還跟著個五六歲的小女孩。
老人摸摸索索,一路蹣珊,一路喋喋不休:“4連,4連指導員……”
走到陳鶴橋身邊,牛三保扶住老人,說:“老媽媽,這位是我們的首長。”
“首長?……首長可是4連的?首長可是指導員?”老人擠巴著枯凹的雙眼,緊緊拉住陳鶴橋的雙手。
陳鶴橋不知該如何回答,隻好實話實說:“老媽媽……我不是4連的人,也不是指導員。”
“那你們不是民國18年從這裏出去的紅軍?”
“我就是那時的紅軍,如今又回來了。”
“那你不認識吳海?4連的指導員?”
“吳海?老媽媽,我們這兒有很多4連。據我所知,沒有一個指導員叫吳海。”
“沒有?不!不能啊……俺就那麽一個兒子,俺吳海是紅四軍4連指導員,他走的時候才20歲呀!”
老人像個失望的孩子“哇”地一聲坐在地上痛哭。
於喬和陳曉靜趕忙攙扶起老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安慰:老媽媽,您別難過。我們雖然不是吳海,可也和吳海一樣,都是當年的紅軍,都是您的兒女。
陳鶴橋拉著老人的手:“老人家,現在咱紅軍有幾百萬啦。那時候吳海做4連指導員,現在咱有很多很多個4連,幾千幾萬個吳海都回來了。您想叫吳海做啥,我們都能替您做。”
“不,俺啥也不要做,啥也不要……”老人嗚咽著,滿是皺紋的臉上掛著混濁的淚,半晌才憋過一口氣來:“俺就要吳海回來……給俺報仇哇!……自從他走後,灣子裏叫白匪民團鬧慘啦,婦會的人叫那些禽獸們糟踏夠了,又反綁著手投到池塘裏啦!嶺後鬆林裏天天殺人,殺得沒有數哇……吳海他爹也給砍死啦!我的眼珠子也叫畜牲們用竹筒子給……給擰掉啦……吳海!吳海!你要回來給娘、給你爹報仇啊……”
在場的人都忍不住了,於喬和陳曉靜的手顫抖著,攥緊那塊血紅的石頭。
陳鶴橋用衣袖擦擦淚:“老媽媽,別哭了。這仇咱們一定替你報!我正有件事要問問您,如今咱紅軍回來了,為什麽村上除了老老小小都跑光了呢?”
老人顫顫巍巍撩開衣襟,從懷裏掏出一張紙條。
紙條上寫著:若與共產黨照麵,殺絕滿門!
“這是上個月,保長逼著家家戶戶寫下的呀。我老了,又是個瞎子,還怕啥?我是拚死在家等俺吳海,要把冤讎給他說說呀!”
陳鶴橋攙著老人說:“做得對!老媽媽,您不用怕,咱隊伍多得很,往後還要往這邊開,說不定您的吳海還會來呢!”
老人的腰板突然直起來,拉過身邊的小女孩說:“好孩子,快,快去,去嶺後叫你媽、你叔、你嬸他們快回來。你就說,紅軍不走啦!”
小女孩呆立片刻,似乎明白了什麽,一轉身,像隻小鹿朝山上跑去。
鬆林裏迴蕩著銀鈴般的童音:
“紅——軍——不——走——啦——”
河南光山 北向店 1948年呂月31日
茅草小屋裏黑漆漆的,大白天也得點燈。
部隊進入北向店後,劉伯承、鄧小平就在這裏住宿、辦公。
劉伯承走到哪裏也離不開地圖,有時甚至把看地圖當成一種休息消遣,無論多麽緊張疲勞,隻要往地圖前一站,他就能氣沉丹田,進入一種“人定”狀態。似乎他麵對著的不是花花綠綠、點點線線的圖形,而是一片活的凸起的天地;他全身心走進去,跨過山川江河,步人廣闊平原,越過小橋關隘,在山山水水之間跋涉,從滿頭烏髮直走到一頂銀絲……此刻,他正手擎一盞如豆的油燈,佇立在“大別山區形勢圖”前,構想著部隊的進一步展開。
鄧小平剛剛簽署了一項作戰命令,打開收音機想聽聽敵人的動態。他怕影響劉伯承,便把音量調到最小。
收音機裏國民黨的電台正在廣播近幾天的戰事:
“……本月下旬,國軍10萬官兵於息縣汝河、淮河一帶追阻圍殲共軍,激戰數日,戰況空前,斃傷共匪無數,繳獲武器頗多。目前,國軍正在節節進擊,共匪已作分股逃竄。據可靠消息來源,此役中,國軍曾擊斃一名身材高大且戴眼鏡之匪徒,經多方證實,此人必係共匪頭目劉伯承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