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的鄉親們抬著棺木,揚著紙錢,吹著響器,請求縱隊首長按他們的風俗給犧牲的戰士們安葬。


    杜義德、肖永銀來到第52團1連。全連戰士默默地守在王克勤的遺體旁。


    陳群抽泣著,向杜政委報告:“排長一醒過來就問:‘定陶打下來了嗎?’我說:‘排長,上擔架吧,定陶一定能打下來!’剛把排長放上擔架,他又醒過來,讓我轉告大家,他住院了,叫我們互相團結,互相幫助,好好幹革命。……排長第三次醒來後,嘴唇全咬破了,但沒有血流出來。他斷斷續續地說,他還有個包袱,讓我把裏麵的東西分給大家,說戰鬥下來同誌們會缺東西的。排長他說完這些,就再沒睜開眼……”


    全連一片嗚咽。


    杜義德掏出手絹,俯下身一點一點地仔細擦著王克勤的臉。


    營教導員武效賢看著王克勤安祥的麵孔,心絞一般的痛。


    武效賢第一次聽到王克勤這個名字是在平漢戰役剛結束、大批解放戰士湧進部隊時。一天,營裏召開各連幹部會。一位指導員說:“有個王克勤,在國民黨那邊當了多年的大頭兵,滿腦子亂七八糟,情緒低落,背後淨跟新解放的戰士瞎叨叨。最難改造的是這種人。”


    “他都講些啥?”武效賢問。


    “說國民黨有美國人幫助,地盤大,有飛機、大炮,解放軍就幾條破步槍,別想打敗他們。”指導員想了想,又說:“不過,這個人成份倒不錯,討過飯,受過苦。他機槍打得好,別人都叫他‘機槍聖手’。”


    又一天,武效賢到1連,走進1排住的院裏,看見戰士們圍著一個大個子兵,聚精會神地像在看什麽把戲,於是悄悄湊過去。大個子兵眼上蒙著白毛巾,兩手擺弄著一挺新繳獲的機槍。他一件件拆下來,放在布上,擦淨上油,又一件件裝上去,沒有一個多餘的動作,幹淨利索。


    他就是王克勤。武效賢後來知道,“機槍聖手”槍打得準能達到憑耳朵射擊的程度,閉著眼睛打出聲的目標基本上是一打一個準。


    就這麽一個剛解放過來的閉著眼睛可以打槍,可以熟練拆卸武器,睜開眼卻看不清前途,分不清敵人和親人的戰士,三個月後立大功九次,創造了“三大互相”運動,成為名冠全軍的功臣;半年後創造了“滿缸”(即每到或離開一地挑水把老百姓的水缸灌滿)運動,被授予“愛民模範”稱號,成為全軍學習的對象;一年後,又為人民的解放流盡了熱血,成為永垂不朽的英雄!


    武效賢的視線被淚水模糊了……


    當日,定陶人民和第18旅全體指戰員在定陶北門舉行了王克勤烈士追悼大會。


    肖永銀旅長宣讀了劉伯承司令員的唁電和野戰軍司令部、政治部的決定——命名英雄生前所在的1連1排為“王克勤排”,l班為“王克勤班”。


    定陶人民代表宣讀了邊區政府的唁電,中共定陶縣委決定把定陶北門改為“克勤門”,以永久紀念烈士。


    大勢中原大勢中原第4章 錦囊廟算


    魯西南 1947年7月13日


    拿下了鄆城、定陶,據守在曹縣的國民黨軍隊聞訊棄城而逃,王敬久的鉗形攻勢已不復存在,隻剩下孤零零的東路軍向北蠕動。


    至此,劉伯承“造勢”成功。


    陝北毛澤東來電:


    要消滅敵人,殲敵越多,則山東粉碎敵人重點進


    攻,乃至爾後躍進大別山均極為有利……


    於是,製造錯覺、擊敵弱點的第二部曲開始了。


    7月11日,劉鄧大軍各縱隊接到總部關於“我全力殲滅東集團,將敵分割包圍”的命令。各路大軍星夜兼程,奔赴指定位置。


    具體部署是:第1縱隊於13日由鄆城地區進至巨野東南,拊敵右側背,割殲敵第32師,爾後攻第70師;第6縱隊經張鳳集向東,一部切斷第32師與第66師的聯繫,主力於14日趕到薛扶集,協同第1縱隊殲滅第32師;第2縱隊由曹縣向東,殲滅謝家集第66師一部;第3縱隊從江上集插至羊山集以東,割殲羊山集第66師;另以冀魯豫軍區獨立第1、2旅在萬福河北岸阻擊金鄉可能北援之敵。


    原來被鉗製合圍的劉鄧大軍一下子反過頭,像一把迎麵剪刀向一字長蛇陣剪去。


    卓越的統帥對戰爭的指揮就是創造,就是選擇,就是預見。


    夜暗星明,魯西南寬闊平展的大道上,疾馳著人馬車炮。有的向南,有的向東,一條路上常常行走著幾路部隊。後麵的緊盯著前麵的背影,這樣才不至於掉隊和錯隊。剛剛下了大雨,路上泥濘不堪,足陷泥中,拔出來時鞋子掉了,顧不上找,光足走,又在稀泥中觸到了別人掉的鞋子,蹬上,繼續走。前麵一旦受堵,就一個人挨一個人,靠得很緊,一步一挪。好不容易距離拉開了,忽然又是一溜急跑要追前麵隊伍的人。兩支隊伍交叉行走時,好像扭秧歌穿花一樣,一個插一個,就是這樣,仍然沒有一個掉隊的。一夜到了宿營地,算算竟走了140裏。燙過腳,還不肯休息。衛生員給新戰士挑腳板上的泡,不識字的還纏著有文化的念《戰友報》。


    這八開四版的《戰友報》通過軍郵直到連隊,上送稿件直達報社。“千裏戰場一日還”。部隊作戰的勝利消息和英雄事跡,首長的嘉獎和指示,發生在戰士身邊的故事、小插曲,還有外國的戰爭小說連載、選載,都成了指戰員最親密的“戰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勢中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玉彬/王蘇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玉彬/王蘇紅並收藏大勢中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