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誌們!”肖永銀直覺得滿腔熱血往上湧,“我們是人民的子弟兵,我們碗裏是人民種的糧,身上是人民種的棉,正是有千千萬萬個蘇大爺才有我們一個接一個的勝仗!你們拿出自己最心愛的東西,我看到的是你們置生死於度外的決戰精神!這是我們18旅的精神!我為你們驕傲!是個漢子卵子,鬍子就該邦邦硬,是個好兵戰場上就不怕丟命!是……”


    一輛綠色越野吉普車從大路馳來,一個剎車停在打穀場邊。車門開了,劉伯承從車上走出來。


    肖永銀一驚,命令部隊立正,跑過去向司令員報告。


    劉伯承走上打穀場,走近炸藥包,彎腰拿起一件件東西。


    工兵連連長走出隊列,向劉伯承報告蘇大發犧牲的噩耗,請戰:“我們要為蘇大爺報仇,我們全連沒有一個怕死的!”


    劉伯承低著頭,很沉痛,半晌才抬起臉,看看連長:“連長同誌,‘全連沒有一個怕死的’,那麽你呢?”


    “我?我從當兵那天起就做好了死的準備。家裏就老娘一個人,離家那天我把給老娘準備的壽衣、壽木都交給了村長,我沒準備活著回去!”


    劉伯承搖頭:“不。戰爭無情,不在於去死,而是讓敵人去死,自己要活,很好地活!你能夠帶領全連為蘇大爺報仇,為所有受苦受難的人民殺敵人,並且能保存全連同誌,使全連同誌在全國解放之後都能活著和家人團聚,這才是一個稱職的連長。你記住,你帶領他們去打仗,不是要死,而是要活。死是留給敵人的。”


    劉伯承看了肖永銀一眼,繼續說:“這是每一級指揮員的責任!一個戰士長到十七八歲,他們的父母要付出很多很多,離家當兵更是牽腸掛肚。一個指揮員不光要想著打、沖,更重要的是要想如何打,如何沖。要善於以小的犧牲換取大的勝利,以自己的生換得敵人的死!”


    肖永銀的腦子裏閃過一個個戰役:定陶戰役、巨野戰役、鄆城戰役、滑縣戰役……每一個戰役都以奇對正,尋找或創造敵人的弱點,再抓住其弱點突然襲擊,實施種種戰術——東引西調,釜底抽薪;避強擊弱,猛虎掏心;獵捕老鼠,盤軟再吃;聲東擊西,棄糧佯敗;……上將之道正是料敵製勝,險厄遠近。跋三軍於危途,陷敵人以重圍,靠的是運籌帷幄,英明指揮。肖永銀望著劉伯承偉岸的身軀、碩大的頭顱,目光裏交織著深深的敬仰和隱隱的對自己衝動的自責。


    “同誌們,”劉伯承對戰士們說道,“求戰心切,聞戰則喜,是戰士的良好素質,敢於犧牲、視死如歸是打勝仗的基本因素。你們都是人民的優秀子弟兵。就像下象棋需要招數一樣,打仗需要部署。打哪裏,由誰來打,誰休整,休整到什麽時候,這就是部署。不要急,蔣介石一個兵團一個兵團地給我們送,有的吃嘛,就怕你們的胃口不夠大,到嘴的宴席吃不動喲!”


    戰士們笑起來。


    劉伯承對肖永銀說:“咱們到王克勤排去看看。”


    王克勤是平漢戰役中從國民黨軍隊中解放過來的戰士,在解放軍的部隊裏僅僅半年就成為聞名全軍的英雄。他的“戰鬥互助”帶兵法在解放軍裏發生了重大影響,引起中共中央的關注,延安《解放日報》發表了《普遍開展王克勤運動》的社論,號召全軍:向王克勤學習。


    吉普車開到一片河灘地。王克勤正帶著全排打靶。


    劉伯承握住王克勤的手:“咱們兩個舊軍隊過來的人又握手嘍,這一年你的進步比我大。”


    王克勤耳朵都漲紅了,激動得說不出話。


    去年6月,王克勤在馬頭鎮誓師大會上見到了劉伯承,他當時沒想到司令員講完話後會到隊伍中和戰士們握手,更沒想到司令員會把手伸給他。他那時剛從平漢戰役解放過來,緊張得腦門上滾滿了汗珠,雙手顫抖得不敢伸出來。劉伯承笑著問了他的名字,說:“王克勤同誌,我和你一樣在舊軍隊幹過。我的家庭出身微賤,爺爺是打鐵的,村上有紅白喜事也給人吹嗩吶。因為這個,我連前清秀才也考不上喲!”


    王克勤怎麽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國民黨軍隊裏他就聽長官們常提起劉伯承這個名字,知道共產黨裏有個大將軍,跟神一樣能點石為兵。現在,這位大將軍握著他的手,還說了那麽多貼心的話。王克勤熱淚滾滾。從那天起,王克勤就發誓要成為一個新人,一名合格的劉鄧大軍戰士。


    “王克勤,你的手怎麽這樣燙?生病了?”


    “報告司令員,我沒有生病。”


    3班長張老四說:“報告司令員,我們排長打擺子,已經五天了。”


    劉伯承的目光變得嚴厲:“這可不好,有病不休息怎麽行?”


    “是。司令員。打完靶我就休息。”


    劉伯承拿過一支槍,對著靶標連放三槍,全部命中靶心。


    戰士們齊聲叫好。


    肖永銀神色嚴肅地望著靶標。他明白,司令員這三槍打中的是什麽。


    劉伯承說:“我年紀大了,又是一隻眼睛,你們應該比我打得更好。我知道你們急著打仗,但是你們應該明白,在局勢這麽緊張的情況下休整,對我們來說是多麽寶貴!我們這一年裏,常常是新兵入伍還沒學會打靶,就跟著部隊衝上去了,那是不得已。現在有時間練兵,應該抓緊每一分、每一秒,要把射擊本領練得像使筷子一樣,百發百中。我曾經說過,與其有百發一中的槍百支,不如有每發必中的槍一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勢中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玉彬/王蘇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玉彬/王蘇紅並收藏大勢中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