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沒有色彩的陋室,這硬木桌椅,這桌子上普通玻璃杯盛著的白開水,均示人以清教徒式的節儉。麵對這一切,你盡管可以不信仰上帝、基督,但不可能不感到十字架的沉重。
顧祝同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算得上瀟灑之輩,他本能地抗拒著這無形的壓力,腰板筆挺地在硬木椅上落座。
蔣介石問:“墨三,劉伯承寫的那些文章你看了沒有丁,
顧祝同明白蔣介石指的是劉伯承的《論蔣軍致命弱點》、《再論蔣軍致命弱點》。劉伯承論證:“無論哪一個軍事學說,守備兵力必須大大地小於機動兵力。蔣軍現在用於守備的兵力太大,既要以現存兵力進攻新地區,又要防守已占領之城鎮,保護漫長的補給線。熊掌與魚不可兼得,必然顧此失彼。”“正是蔣介石這一錯誤戰略使我晉冀魯豫軍區能夠提前轉人新階段,把主動權拿了過來。現在蔣介石的兵力更形薄弱,守備部隊全都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誰也顧不了誰,要想從其它戰場抽兵救援,隻能剜肉補瘡。而我晉冀魯豫軍區均能互相配合策應,豫北、晉東南、晉西南、黃河兩岸、冀魯豫,隨便哪裏掣動一下,蔣軍便應會不暇,驚惶失措。現在,他們好像被釘在十字架上(指個漢路津浦路和隴海路構成的十字形地區。——引者注)動彈不得。”
顧祝同沉思片刻,答道:“我都看了。校長。”
“你說他用意何在?”
“共產黨慣用的一套。一是對內鼓動上氣,二是對我搞心理攻勢。至於什麽釘在‘十字架’上,什麽攔腰砍去,說說而已,他是砍不動的。”
顧祝同的語氣裏充滿了自信,沒有委瑣怯懦之狀。國民黨高級將領在蔣介石麵前能有如此風采的,為數不多。
畢業於保定陸軍學校的顧祝同在1922年投奔孫中山時,便與蔣介石結識。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後,蔣介石為校長,顧任戰術教官。此後無論是蔣桂之戰,還是西安事變,顧祝同均以他的善戰忠勇受到蔣介石的注目。1940年,蔣介石親授顧祝同密令,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1946年5月,國民黨政府歸都南京,蔣介石以顧祝同取代何應欽擔任陸軍總司令。內戰爆發後,蔣介石把顧祝同放在鄭州,任鄭州“綏署”主任。實施對山東重點進攻之始,蔣介石又任命顧為陸軍總司令,坐鎮徐州,成立陸軍總司令部徐州指揮所,統一指揮徐州、鄭州兩“綏靖”公署的部隊。
顧祝同雖受寵,卻不驚。
他對部下“寬鬆”大度是出了名的。在第2帥當師長時,他一句部隊不禁嫖賭,隻要作戰勇敢就行;每月借開會之名,宴請一人營以上軍官;連長明裏暗裏吃幾個空額,他不追究;官兵違犯了紀律,隻要打仗是不怕死的,從輕發落;陣亡和傷殘軍官也能受到他的恩澤,得到超規定的撫恤金;即便是退役多年的官兵有困難找上門,也使其不至空手而歸。因此,顧祝同受到勇士和惡棍的共同擁戴。
顧祝同身居陸軍總司令高職之後,仍奉行他的“寬鬆”大度政策,且鋒芒不露。
蔣介石是欣賞顧祝同的,聽了他那番話,點了點頭。
顧視同思忖:重點進攻的戰略導致中原兵力部署薄弱,總裁大低為此而憂慮。
“校長,劉伯承在豫北發動攻勢,傷亡慘重。看勢態,像是東進不成而改為西竄。”
蔣介石正在踱步,頓足道:“究竟是東進,還是西竄?”
被蔣介石這麽一問,顧祝同心裏發緊,不敢貿然斷論了。
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粉碎國民黨軍隊挑起的進攻,劉伯承、鄧小平遵照中共中央、毛澤東關於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指示,先是一個上黨戰役,把閻錫山的13個師3.5萬餘人給報銷了。此役剛結束,平漢戰役又打得新編第8軍和一個縱隊1萬多人起義,兩個軍在潰退中被圍殲。接著劉鄧又二下隴海,豫北反攻,指揮了一係列重大戰役,使國民黨軍隊損失30個旅、近30萬人,福將劉峙為此而被撤職。熟撚兵法的劉伯承長於機動,善伺戰機,巧於用兵,在晉冀魯豫四戰之地如一股狂飈,來無形去無蹤。吃盡他苦頭的劉峙曾感慨:“劉鄧部隊藏能於九地之下,攻能於九天之上,神機妙算也!”顧祝同自然也謹慎對待,晉冀魯豫一直是他一大心病。
“依我之見,”顧祝同沉吟片刻,說:“劉伯承可能是西竄,而不是東進。”
“說下去。”
“劉鄧慣於寬大機動的運動戰,自3月9日黃河水歸於故道,他們時常出沒的東明至阿城300裏河段河勢險峻,已構成不可逾越的防線。這樣一來,他們東進便沒有迴旋餘地,按劉鄧一貫用兵之道,西竄可能性最大。”
‘嗯。你講的有道理。黃河……”
蔣介石說到黃河,麵部表情很複雜。
為了保障重點進攻,蔣介石煞費苦心,讓黃河“參戰”。他給這一巨大動作命名為——黃河戰略.即將黃河水引人故道,構成從山西鳳陵渡到山東濟南兩千裏上麵上的“黃河防線”。為此蔣介石很是激動了一番,大會小會逢人必說“黃河防線可抵40萬大軍”。
然而,此時他說到黃河似乎沒有興奮。
顧祝同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算得上瀟灑之輩,他本能地抗拒著這無形的壓力,腰板筆挺地在硬木椅上落座。
蔣介石問:“墨三,劉伯承寫的那些文章你看了沒有丁,
顧祝同明白蔣介石指的是劉伯承的《論蔣軍致命弱點》、《再論蔣軍致命弱點》。劉伯承論證:“無論哪一個軍事學說,守備兵力必須大大地小於機動兵力。蔣軍現在用於守備的兵力太大,既要以現存兵力進攻新地區,又要防守已占領之城鎮,保護漫長的補給線。熊掌與魚不可兼得,必然顧此失彼。”“正是蔣介石這一錯誤戰略使我晉冀魯豫軍區能夠提前轉人新階段,把主動權拿了過來。現在蔣介石的兵力更形薄弱,守備部隊全都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誰也顧不了誰,要想從其它戰場抽兵救援,隻能剜肉補瘡。而我晉冀魯豫軍區均能互相配合策應,豫北、晉東南、晉西南、黃河兩岸、冀魯豫,隨便哪裏掣動一下,蔣軍便應會不暇,驚惶失措。現在,他們好像被釘在十字架上(指個漢路津浦路和隴海路構成的十字形地區。——引者注)動彈不得。”
顧祝同沉思片刻,答道:“我都看了。校長。”
“你說他用意何在?”
“共產黨慣用的一套。一是對內鼓動上氣,二是對我搞心理攻勢。至於什麽釘在‘十字架’上,什麽攔腰砍去,說說而已,他是砍不動的。”
顧祝同的語氣裏充滿了自信,沒有委瑣怯懦之狀。國民黨高級將領在蔣介石麵前能有如此風采的,為數不多。
畢業於保定陸軍學校的顧祝同在1922年投奔孫中山時,便與蔣介石結識。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後,蔣介石為校長,顧任戰術教官。此後無論是蔣桂之戰,還是西安事變,顧祝同均以他的善戰忠勇受到蔣介石的注目。1940年,蔣介石親授顧祝同密令,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1946年5月,國民黨政府歸都南京,蔣介石以顧祝同取代何應欽擔任陸軍總司令。內戰爆發後,蔣介石把顧祝同放在鄭州,任鄭州“綏署”主任。實施對山東重點進攻之始,蔣介石又任命顧為陸軍總司令,坐鎮徐州,成立陸軍總司令部徐州指揮所,統一指揮徐州、鄭州兩“綏靖”公署的部隊。
顧祝同雖受寵,卻不驚。
他對部下“寬鬆”大度是出了名的。在第2帥當師長時,他一句部隊不禁嫖賭,隻要作戰勇敢就行;每月借開會之名,宴請一人營以上軍官;連長明裏暗裏吃幾個空額,他不追究;官兵違犯了紀律,隻要打仗是不怕死的,從輕發落;陣亡和傷殘軍官也能受到他的恩澤,得到超規定的撫恤金;即便是退役多年的官兵有困難找上門,也使其不至空手而歸。因此,顧祝同受到勇士和惡棍的共同擁戴。
顧祝同身居陸軍總司令高職之後,仍奉行他的“寬鬆”大度政策,且鋒芒不露。
蔣介石是欣賞顧祝同的,聽了他那番話,點了點頭。
顧視同思忖:重點進攻的戰略導致中原兵力部署薄弱,總裁大低為此而憂慮。
“校長,劉伯承在豫北發動攻勢,傷亡慘重。看勢態,像是東進不成而改為西竄。”
蔣介石正在踱步,頓足道:“究竟是東進,還是西竄?”
被蔣介石這麽一問,顧祝同心裏發緊,不敢貿然斷論了。
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粉碎國民黨軍隊挑起的進攻,劉伯承、鄧小平遵照中共中央、毛澤東關於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指示,先是一個上黨戰役,把閻錫山的13個師3.5萬餘人給報銷了。此役剛結束,平漢戰役又打得新編第8軍和一個縱隊1萬多人起義,兩個軍在潰退中被圍殲。接著劉鄧又二下隴海,豫北反攻,指揮了一係列重大戰役,使國民黨軍隊損失30個旅、近30萬人,福將劉峙為此而被撤職。熟撚兵法的劉伯承長於機動,善伺戰機,巧於用兵,在晉冀魯豫四戰之地如一股狂飈,來無形去無蹤。吃盡他苦頭的劉峙曾感慨:“劉鄧部隊藏能於九地之下,攻能於九天之上,神機妙算也!”顧祝同自然也謹慎對待,晉冀魯豫一直是他一大心病。
“依我之見,”顧祝同沉吟片刻,說:“劉伯承可能是西竄,而不是東進。”
“說下去。”
“劉鄧慣於寬大機動的運動戰,自3月9日黃河水歸於故道,他們時常出沒的東明至阿城300裏河段河勢險峻,已構成不可逾越的防線。這樣一來,他們東進便沒有迴旋餘地,按劉鄧一貫用兵之道,西竄可能性最大。”
‘嗯。你講的有道理。黃河……”
蔣介石說到黃河,麵部表情很複雜。
為了保障重點進攻,蔣介石煞費苦心,讓黃河“參戰”。他給這一巨大動作命名為——黃河戰略.即將黃河水引人故道,構成從山西鳳陵渡到山東濟南兩千裏上麵上的“黃河防線”。為此蔣介石很是激動了一番,大會小會逢人必說“黃河防線可抵40萬大軍”。
然而,此時他說到黃河似乎沒有興奮。